深圳文具大王邱文的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小編相信你會有所啟發。

  故事是如何開始的?

  邱文欽是一個文盲,可他卻選準一條創業之路,利用別人的智慧為自己賺錢,他這個小木匠,構築出了中國最大的文具連鎖王國--都都文具。他奇蹟般的創業故事,足可以使他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打工英雄!現今,邱文欽的33家文具連鎖店和一家文具分公司已開遍了深圳、北京,他的身家早已過億。這個目不識盯靠打工起家的潮州大佬,是怎樣靠賣這種帶有強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而登上了夢想的珠穆朗瑪峰呢?

  他剛到深圳時,當時的深圳還是一片荒山野嶺,連一條像樣的公路也沒有,但所到之處都是機器轟鳴之聲,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看到這一切,邱文欽身上的血頓時熱了。他慶幸自己趕上了創業的好時候!1991年冬天,邱文欽一個在深圳市東園路開名片印刷店的老鄉因生意不景氣,欲將名片店轉讓出去,轉承費只要三四千元。經過一番市場調查,邱文欽大膽地將這個名片店接手承包了下來,和店子一起接過來的還有原來店裡的2名員工。這是一間只有7平方米的小店,一臺破舊的手搖名片印刷機就是店裡全部的生產裝置,但邱文欽卻是興奮異常,因為這是一間屬於他自己的店子,第一次做老闆的他被創業的激情撩得激動難抑。店子所處位置不錯,然而生意卻不景氣,邱文欽認為主要是員工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性造成的。於是他馬上制訂一種激勵制度:規定員工每聯絡印刷一盒名片,就在原有工資的基礎上提成10%。

  成功需要有方法

  此舉一出,2名員工也一改以前那種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每天想方設法為店裡聯絡業務、招攬生意,同時也為自己增加了收入。不久,邱文欽名片店的生意做活了。但由於名片店裡機器裝置老化,每天無論邱文欽怎麼緊張,最多也只能印製二三十盒名片,除去成本、房租和員工開支外,也就所剩無幾了。他想更換裝置,來提高工作效率,但他一打聽,更換一臺新的名片印刷機器,差不多要上萬元,而邱文欽一下子又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這使他又犯了愁。一次,一位文具店的業務員來給他推銷名片紙,隨身的挎包裡還插著一大包鋼筆、圓珠筆及其它文具。邱文欽看到這些東西眼前不禁一亮,他想:自己可以一邊印名片,一邊賣文具,這樣兩不相誤,並且在名片店裡賣文具也挺配套的。說幹就幹,他利用自己精湛的木工手藝,在名片店的內牆一側,做了個精緻的文具售貨架,再裝上透明玻璃,一個漂亮的售貨架立馬就成了。

  懂得搭配才是關鍵

  開始的時候,邱文欽只是在這名業務員手中購進一些文具,零星搭配著賣,誰知到月終一結賬,他竟然發覺,自己零零碎碎賣文具賺的錢,已經超過了每日辛辛苦苦做名片賺的錢!邱文欽不禁驚呆了!他馬上意識到文具這個小行當裡蘊藏著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讓一個文盲去賣帶有強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能行嗎?邱文欽開始心裡也直打鼓,可他後來轉念一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認準了,就一定義無返顧地走下去。

  再說自己雖說沒有文化,但可以請一些高智商的人來給自己出謀劃策,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信是可以克服自身缺陷的。如此一想,邱文欽的信心就更大了。1991年正是深圳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各種各樣的公司、寫字樓一家接一家地開。文化辦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文具市場前景廣闊。經過這一番仔細調查,更堅定了邱文欽挑戰自我的決心。


文具大王的創業故事

普通人徐海南的創業故事
千奇百怪的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深圳文具大王邱文的創業故事
年輕人的創業故事文章
大學生必看的創業故事
青蛙王子劉春軍的創業故事
大學生養豬創業故事
大學生微信創業故事
大學生養牛創業故事
大學生校園創業故事
大學生致富創業故事
大學生另類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