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勵志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那些讓我們心靈為之震撼的勵志創業故事。這些故事雖平淡卻感人,內容雖平凡,思想卻深刻。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段讓我們難以忘記的情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1980年5月,王有國出生在江蘇省淮陰市。由於父母跑運輸船翻人亡,所以成為孤兒的王有國只勉強讀完了小學。王有國有位伯伯,一直在北京以修自行車為生。見侄兒無依無靠,1993年2月,伯伯把王有國帶到北京科技大學附近自己的攤位,讓他一邊跟著自己學修車,一邊混飯吃。

  沒想到王有國的悟性很高,很快就學會了修理各種自行車。修了三年多的自行車,王有國覺得這一行太簡單,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出息,就向伯伯提出去學修家用電器。

  王有國雖沒有文化,但動手能力強。利用5年時間,不但學會了維修家用電器,還將維修影印機、印表機和電腦等辦公裝置的技術學到了手。之後,為了提高技能,只要一有機會他就跑去免費幫人家維修辦公裝置。

  2005年9月底,通用公司打算在北京地區補充一部分售後維修服務人員。王有國得到訊息後,當天就跑去報了名。他知道自己的文憑比不過別人,想來想去他靈機一動,在揣上那張結業證的同時,還懷抱著一臺通用牌迷你微型影印機來到招聘現場。

  那天,在招聘現場負責的,是通用公司日本籍北京區副總經理足達六洋,王有國不管對方是誰,他把自己的結業證往桌上一放,二話不說,當著所有人的面,三下五除二就把那臺影印機拆了個七零八落,然後又以最快的速度重新組裝好,並用那臺影印機重新影印了一份自己的簡歷。足達六洋拍著王有國的肩膀說:“小夥子,你被正式錄取了。”就這樣,只有小學文憑的王有國成了通用公司的正式維修工。

  2007年8月初,京郊密雲水庫下屬的灌溉中心,因為遇到洪水,有一套辦公一體化裝置在水中浸泡了七天六夜,全套裝置嚴重受損。公司的另外一個服務小組接到任務後,檢查後表示已經無法修復,建議更換新的。顧客不相信,就帶著裝置跑遍了北京的大大小小維修部,還是沒能修好。王有國聽說此事後,覺得這套裝置還有修好的可能。於是主動找上門去,和助手吃住在機房裡。結果搞了整整一個星期,不僅把資料恢復了,還讓整套裝置可以重新使用了,所有的人都大呼神奇。

  2008年8月6日,王有國成立了自己的“有國辦公裝置有限公司”,成了掛靠在通用維修服務總公司下面的一家“迷你型”公司。為了支援王有國工作,足達六洋將北京昌平、懷柔、延慶三個區***縣***劃給了他。王有國每天都帶著另一個人整天在自己的三個區***縣***跑,他還對客戶承諾:自己會在接到求助電話的兩個小時內,趕到三區***縣***內的任何客戶家裡。由於王有國的高效維修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和售後服務水平,很多新建辦公自動化的企業都選擇了通用品牌,王有國的業績不斷攀升。

  2011年 1月18日,通用售後服務總公司在北京中關村GE科技園召開員工晉級大會,王有國順利地晉升為該公司年薪不低於10萬美元的“金牌維修服務工程師”,成為通用公司幾十年來學歷最低的金牌工程師。

  王有國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不管你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你什麼都可以放棄,唯一不能放棄的,就是理想,因為有了理想,你才有動力,才有可能為之奮鬥,並取得最終的成功。”

  篇二

  我一向把專利看得十分神祕、崇高並且非普通人所能為,直到認識了他,西南政法大學一個普通的小夥子黃偉。

  那是在從成都到重慶的路上,小黃與我同行。車子以每小時140千米的高速行進,風馳電掣一般。小黃突然轉過頭跟我說:“ 王老師,你看隔離帶上的樹是不是被車速帶得好像都在晃動。”我定睛望去,果真如此。他說:“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利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的車輛引發的風力來發電。”聞此言,我哈哈大笑,笑他異想天開,而且十分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可能。他認真地說:“只要有投資,我這項技術保證能成功,形成專利產品。”我還是不信,在我腦子中,專利產品至少是科研人員,或者奇才才能實現的,普通人哪能說做就做呢?

  小黃認真地向我講起他的故事。

  他說,他已經有了兩項專利發明。他問我:“您經常剪指甲嗎?您在剪指甲的時候是不是既怕剪到肉,又怕留長了。”我點頭稱是。他說他發明的電動指甲刀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已經通過了國家專利。還有,他問我:“您開車或坐車時,有剎車的感覺嗎?”剎車實際上是很大的動力,剎車時我們只想停車,而沒有想將剎車時的動力轉化成新能源。據此,他發明了剎車發電機,也獲得了國家專利。小夥子越說越起勁,見我聽得入神,也越發興致盎然起來,還講起了他自己的故事。

  小黃出生在四川苗族山寨的一戶普通人家,地處偏遠,中師畢業後回鄉做小學和中學老師。由於他表現突出,聰明好學,很快就當上了一所學校的校長。小黃不安於現狀的底色也由此亮了出來。他在當老師期間通過自學拿下了自考法學大專文憑,並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學本科,在此期間,他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代人打官司、當律師,掙下了百十萬元,在重慶市擁有了自己的住房。還把一生辛勞的父母接到城市安享晚年。小黃畢業後就被學校看中,留校工作,並繼續讀研。他一方面發明著,一方面替人辯護著;一方面苦苦學著,一方面將父母贍養著……聞此經歷,我讚歎不已,聽得越發入神。

  我在興奮中忽然感覺,幾個小時過去了,目的地都快到了,居然沒聽他講過一點兒個人的痛苦或抱怨,他是那麼與眾不同!因為在我接觸的許多年輕人當中,無論談論什麼話題,抱怨都是永恆的旋律。或抱怨命運不濟,或抱怨領導不公,或抱怨社會黑暗,或抱怨待遇太低等。而這一切在他身上全無。

  一個普通人,普通得可能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普通得在茫茫人海中很難發現他的別樣處。他的不普通恰恰是那樣一種始終未泯的生命激情,頑強地生長著,執著地前行著,不抱怨,不倦怠,甚至一點兒懶散都沒有,用自己的全部熱情和智慧擁抱著生活。這比起許許多多有著很高學歷的人,比起許許多多有著很富有生活的人,比起許多所謂痛苦著、抱怨著,甚至尋死覓活的人,他快樂,他充實,他擁有,他以不竭的生命律動,煥發出持續不斷的生命活力!

農民工創業的故事
平凡人的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身邊的勵志創業故事
女生的勵志創業故事
農村勵志創業故事
女人勵志創業故事
名人勵志創業故事精選
草根女人勵志創業故事
成功人士勵志創業故事五篇
發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
身邊的勵志故事
你身邊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