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女人的創業經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做好創業最好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想法,多看看那些女人創業的經歷,學習她們,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創業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煙臺80後女生膽大心細的家政創業故事

  女孩名字叫韓韶燕,來自山東煙臺,是一個標準的80後姑娘,她既不嬌氣也不怕吃苦,選擇了“伺候人”的家政保潔服務,成立了喜樂家政保潔有限公司 。

  十幾米高的傾斜鐵架子敢爬上去清潔;二十層樓的玻璃敢內外都清潔;為酒店打掃衛生時將床和櫃子都搬開,清理出下面的髒物;怕玻璃上結冰擦不乾淨,冬天主動詢問業主家裡是否有暖氣……雖然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一個“伺候人”的行業,但韓韶燕卻“伺候”出了名堂。在韓韶燕眼中,幹家政就四個字:膽大心細!憑著這四字祕訣,這位80後姑娘在煙臺家政保潔界已經小有名氣,擁有數十名專業保潔員,而且還成為煙臺養老幫扶中心指定的家務服務公司。

  行業調查

  一名保潔員“許配”三五家

  “哎,大姐,怎麼又是你?”前段時間,市民劉先生曾通過一家家政公司找到一名保潔員 ,到家裡打掃衛生。最近,他又撥打另一家家政公司的電話,希望再找別的保潔員來試試。讓他沒想到的是,雖然他聯絡的是不同的家政公司,但最終來的是同一名保潔員。

  煙臺的家政保潔市場亟待規範 。為了節省開支 ,煙臺的家政保潔公司很少有自己固定的員工,一般與保潔員都是“ 口頭協議”:如果我公司攬到活兒,就打電話聯絡你來幹活。一名保潔員“許配”三五家公司的情況很正常也很普遍。

  但這樣做對市民和保潔員都是不利的。對市民來說,如果對保潔員不滿意,或者事後發現問題,很難找到這名保潔員,維權存在困難。而沒有公司的管理和約束,保潔員可能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規範、不負責等問題。另外,對保潔員而言,維權同樣是難題。如果出現工傷,最終可能也是“三不管”。

  初入行

  給老闆找保潔員,發現商機做家政

  韓韶燕出生於1982年,畢業後,她曾經到單位工作過,也曾做過小生意,但最終都覺得不太適合自己。2008年,韓韶燕給當時的老闆找家政保潔員,為老闆家裡做保潔。當時的她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次偶然為老闆服務竟然會開啟她人生的新篇章。

  她找到一位做家政服務的大姐。“大姐,您說我能不能成立個家政保潔公司,如果能聯絡到活兒的話,您幫我聯絡人咱們一起幹?”在與大姐聊天的過程中,韓韶燕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在大姐的鼓勵下,韓韶燕毅然決定進入家政行業。

  學技術

  以為擦玻璃簡單,誰知學了整三天

  誰沒擦過玻璃?誰不會擦玻璃?在一般人眼中,擦玻璃是非常簡單的活兒,剛入行時的韓韶燕也是這麼想的。“其實擦玻璃是最難的,如果玻璃能擦好,這個家政保潔員基本上就是合格的。現在我們招保潔員,一般先問會不會擦玻璃。”韓韶燕憑著一股子闖勁入了行,但對專業技術還是一知半解。她當時想從最簡單的開始學,沒想到這個在她眼中很簡單的擦玻璃,她學了整整三天。

  “擦玻璃有玻璃清潔器,看起來很簡單,現在好多顧客都自己買了玻璃清潔器,還有專門的學習視訊,可最後基本上都扔在家裡閒置了,還得請專業家政人員來擦玻璃。”韓韶燕告訴記者,玻璃清潔器中間有塊磁鐵,吸在玻璃兩側,想用玻璃清潔器把玻璃擦乾淨需要巧勁兒。勁兒大了玻璃清潔器就分開了,從玻璃上掉下來。勁兒小了玻璃又擦不乾淨,一道一道的,看上去花裡胡哨的。如果是樓層較高的客戶家,還要用加長杆才能把窗戶的外面擦乾淨。經過認真的學習,韓韶燕很快就從門外漢變成了“專家”。

  重人才

  看人拎小桶去搭話,技術好就想招

  在很多人眼中,保潔和人才兩個詞似乎不搭界,但對於真正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優秀的保潔人才十分難得。

  “首先你得有平常心才能幹好保潔工作,畢竟很多人是戴著有色眼鏡看這個行業的,如果過不了心裡這關,活兒肯定幹不好。另外,保潔其實也是個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幹好的,我學擦玻璃就用了三天。”韓韶燕說,對她來說,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將優秀的保潔員招到自己麾下。

  “現在都成職業病了 ,在公交車站或者車上,一看到拎個小桶,裡面還有個玻璃清潔器的,我肯定會主動上前搭話,問大姐是不是幹保潔的。如果技術好的話就問人家願不願意到我們公司來。”對於吸納人才 ,韓韶燕想盡了辦法,走在街上,眼睛經常會不自覺地在人群中搜索拎著水桶的人。

  “因為當時業務不熟練,只帶了一瓶清洗劑,沒有買專門去油汙的產品,那次確實做得不夠完美。”人才匱乏曾經讓韓韶燕十分苦惱。有一次,她接到一個清洗地毯的工作,但當時沒有合適的專業清潔地毯的工人,她就親自上陣。地毯大部分地方都清洗得很乾淨,但在角上有一塊油汙卻怎麼也清理不掉。雖然客戶沒有糾纏這個問題,但韓韶燕卻覺得“不得勁”。

  因為這次地毯事件,韓韶燕決定再次親自上陣,去其他家“偷師學藝”。她主動打電話給其它家政公司 ,表示想幹保潔工作,可以來當學徒,如果有清洗地板等工作可以聯絡她。“清洗地板的活兒不是每天都能接到,只能等機會慢慢學習。”韓韶燕告訴記者,“臥底”一個多月,她終於學會了清洗地板。

  新發展

  參與社會服務專案專為老年人做保潔

  “能參與到政府的社會服務專案中來,我覺得這是我們的榮譽。合同已經簽了,據說今年四月份就正式開始工作了。至於服務內容也不是統一的,得根據老人的要求進行"個性化"服務。”韓韶燕現在的QQ簽名是“今年運氣不錯呀”。運氣好在哪裡?韓韶燕向記者透露,她的喜樂家政保潔有限公司已經成為煙臺養老幫扶中心指定的一家家務服務公司,政府出資專門為80歲以上的老人做保潔。

  “今年我們已經開始為一家汽車4S店服務,另外一家小區正在洽談!”另外,今年還有一件運氣不錯的事情,她的事業已經從家政保潔擴大到了物業管理服務。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物業管理將成為她事業新的出發點,這離韓韶燕的“家政夢”又近了一點。

  服務理念

  不管有啥要求,都得幹到客戶滿意

  “其實幹我們這個行業什麼樣的客戶都會碰到,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很受打擊,客戶怎麼這麼不理解我們。但後來逐漸想明白了,客戶付了錢,肯定希望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有個別顧客要求特別高很正常 。”韓韶燕現在對員工的要求是,無論客戶有什麼樣的要求,都要一直幹到客戶滿意為止;如果覺得與客戶溝通不順暢,不準與客戶爭吵,可以馬上給她打電話。

  “玻璃清潔器上有塊海綿,主要是浸水後用來打溼玻璃的,並不是用來清潔的。那塊海綿是固定在玻璃清潔器上面的,拿不下來,想完全把海綿清洗乾淨基本不可能。無論你洗幾遍,可能一使勁還是能洗出灰來。我們的要求是擦完的玻璃像沒有玻璃一樣 ,但對玻璃清潔器的海綿沒有要求。”韓韶燕回憶,一位大姐到客戶家擦玻璃,這位客戶覺得,雖然玻璃看起來很乾淨,但玻璃清潔器海綿裡的水還是混濁的,必須要擦到海綿也是乾淨的才行。

  “活兒你已經幹了這麼多了,那就再擦幾遍吧,直到客戶滿意為止!”大姐給韓韶燕打電話,哭著說這次幹活的錢不要了,玻璃也不擦了。但在韓韶燕的開導下,大姐想通了。隨後,韓韶燕又給客戶打電話,解釋其中的原因。後來,大姐又把玻璃擦了三遍,客戶滿意了,大姐也順利拿到了報酬。

  膽大心細幹家政

  膽大

  十幾米高的架子,也得徒手爬上去

  “幹我們這行一定要膽大心細!”在採訪過程中,韓韶燕多次提到“膽大心細”這四個字。她覺得能從一名門外漢到今天的行業中堅力量,這四個字是她成功的動力。探出身子擦十五樓的玻璃,清洗八十米高大樓的玻璃幕牆……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爬到三五米的高度就會覺得害怕,但對家政保潔員來說,哪怕是一百米,他們也要工作,而保證他們安全的經常只是一根繩子和吊板。

  韓韶燕告訴記者,她曾經接到一個活兒,到一家工廠去打掃車間衛生。去了之後,她發現車間的屋頂非常高,車間內部有很多大型的金屬架子。在保潔過程中,工廠臨時要求把架子上的灰塵也清理一下。“裡面全是架子 ,我們根本沒辦法搭腳手架,只能徒手爬上去。另外那個架子很窄,容不下兩隻腳並排放在一起,看著保潔員往上爬,人逐漸變成了一個黑點,說實話,站在下面看都害怕。”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保潔員還是爬到了十幾米的架子上堅持工作。

  心細

  衛生間五步“開荒”,注重細節才能贏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學習到了一個新名詞“開荒保潔”,這是保潔行業特有的名詞,一般是指新房裝修***粉刷***後的第一次保潔。“其實床底下、櫃子下都是最藏灰的地方,但如果不搬開的話,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些地方。”韓韶燕特別重視細節,在給賓館、酒店等“開荒”的時候,她堅持把所有的床和櫃子都搬開,把下面的雜物全部清理乾淨。

  “首先得看衛生間頂子的材質,根據不同的材質用不同的清潔方法打掃;用清潔球或是板刷清洗衛生間的牆壁;用毛巾清潔衛生間的潔具,用不鏽鋼清洗液對各種龍頭、管件進行清潔;用洗地機對地面進行最後清潔,尤其是地面邊角,用清潔球和刀片對洗地機洗不到的角落進行鍼對性地除汙、去除水泥漬。最後,再用乾毛巾把水龍頭等管件擦拭一遍……”一提起衛生間如何“開荒”,韓韶燕一口氣說出了這麼多細節,讓人驚歎於她的心細。

  “如果不心細,弄的還不如人家顧客自己清理的,那還要保潔幹什麼?”對於這些普通人看起來有些煩瑣的過程,韓韶燕覺得這才是她的家政保潔公司能脫穎而出的絕招。

  敬業

  西北風把手吹麻,也得擦乾淨玻璃

  對於家政保潔員來說,能在室內擦玻璃是十分幸福的,而被吊在數十米高空忍受西北風的辛苦卻是常人無法忍受的。

  “南面和大樓內部的玻璃都是人家自己清理,留給我們的只有北側的一些外牆玻璃。”去年冬天,韓韶燕接到了一個新大樓清理外牆玻璃的活兒。大樓外牆採用了噴漿的工藝,一些漿液噴到了玻璃上。“用戧刀幹鏟不行,弄不下來。用稀料後噴漿軟化了,但又變得像膠帶,黏在戧刀上,會在玻璃上留下痕跡。”漿液的廠家給了韓韶燕一些稀料,但效果並不理想。韓韶燕和員工們最終決定用水沖洗試試,沒想到效果特別好。零下10℃的氣溫,呼嘯的西北風,還要噴灑涼水,很快大家的手都被西北風吹麻了,但最終玻璃被擦得乾乾淨淨。也許被他們這種不怕吃苦和認真的精神感動,很多企業都成了他們的固定客戶。

  二

  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每幅瓷畫都是一首詩

  她是福建省唯一的瓷畫工藝美術大師,30年來從事瓷畫藝術如一日;她偏愛蘭花,喜歡將蘭花的樸實素潔和高雅印在瑩潤潔白的德化白瓷上,做陶瓷,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

  曾映雪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潯中鎮是陶瓷的主產地,歷來享有“瓷鄉”的美譽,成長在這裡的曾映雪,從小深受陶瓷藝人的影響和陶瓷藝術的薰陶,與陶瓷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3年,年僅14歲的曾映雪進入德化職業中學讀書,開始了她的陶瓷繪畫之旅。1988年她又到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深造,使理論水平和繪畫技藝更上一層樓。學成歸來,她成為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的陶瓷繪畫教師。

  德化陶瓷自古就有“世界陶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的美譽,然而瓷畫卻長時間不為人所關注。早在學生時代接觸瓷畫時,曾映雪就暗下決心要傳承瓷畫藝術。她說:“倘若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關注德化白瓷,那麼請你留下百分之一給我說說瓷畫。”

  1996年,曾映雪向她所任教的學校申請開辦瓷畫專業。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辦陶瓷繪畫專業。從此,陶瓷繪畫正式成為陶瓷裝飾專業的必修課程。“這對於德化陶瓷繪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對於我來說,也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曾映雪說。

  作為一名瓷畫專業教師,她經常和學生一起探討陶瓷繪畫的技巧,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二十多年來,曾映雪從不收取學徒的一分學費,就連學徒來畫室作畫所使用的原材料也由她免費提供。

  目前在泉州各地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人,有80%曾經是曾映雪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是陶瓷小企業。學習陶瓷繪畫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拜她為師的徒弟中31人裡女性佔了二十幾個。她最欣慰的是,看到學徒為了這個專業在不懈努力,同時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認可。

  過去的30年裡,對曾映雪來說,是一段孤獨而糾結的長途跋涉之旅,“堅持的過程是漫無目的而且心痠痛苦的”。除了白天上課,晚上還要作畫,她曾經連續47個晚上,每個晚上花費4個小時才完成了一幅純工筆畫——西施浣紗圖。在近10年的時間裡,她每個晚上幾乎都是關在房裡作畫,在她居住的那條街,晚上只要看到還有一盞燈亮著,鄰居們就知道一定是曾映雪還在畫畫。

  曾映雪把每幅畫都當作一首詩來對待,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川林木、樓亭人物等,一花一草、一動一靜,線條優美、細膩入微、技巧嫻熟,她總能以小清新的色彩來展現女性情懷。“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這是女性的作品”,她說,“作品背後包含的藝術潛質以及意義更為深刻,這樣的作品才會更久遠。”

  “學院派與民間工藝的融合”,是曾映雪對自己作品的定義,她認為瓷畫是“手的藝術,火的歷練”。“做陶瓷是一個頻頻失敗的過程,只能通過一次次嘗試並總結失敗的教訓來克服。”201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也是德化縣第一個陶瓷繪畫工作室,後來她又成立了德化縣瓷畫院,真正做到了把瓷畫發揚光大。

  曾映雪的格言是:“愛陶瓷,沒錯的!”未來她將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時代氣息和藝術新元素,“讓更多的人更清晰地看到我的繪畫風格以及對藝術真誠的態度。”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女人的成功創業致富故事
女孩的創業奮鬥故事
相關知識
成功女人的創業經歷
成功女人的創業致富史
成功商人的創業故事分享
成功名人的創業之路
富人的創業經歷
年輕人的創業經歷
大學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
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有哪些
創業成功女人的故事
成功人物的創業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