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創業網路行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網路經濟所蘊舍的巨大商機也刺激了年輕人的創業熱情,網際網路創業將成為當今年輕人創業的必然趨勢。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劉慶暉,90後,株洲線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畢業於中南林學院,從新浪網離職,回到湖南株洲創辦地方入口網站“株洲線上”。作為純民營性質的網站,株洲線上連續多年業績翻番增長,目前實現年營業額1200萬元,上繳稅收100多萬元,提供就業70多人。

  “找到興趣和商業的結合點,堅持下去,不斷創新,成功並不難!”劉慶暉說,相比自己的前東家新浪網,株洲線上這個網站“小得不能再小”。業界同行卻說,株洲線上能立足三線城市“自娛自樂”,沒有資本“砸錢”、沒有“官辦”背景,卻進入了全國地方入口網站50強,實現年營收1200萬元,確實有一套。下面看看這位地方入口網站的90後掌門人的網路創業之路。

  離職新浪 580元起步創業做網站

  的初夏,劉慶暉從中南林學院外語系畢業。畢業後,來到北京,入職新浪網。“我電子競技打得好,再到組建網路戰隊,被新浪網遊戲頻道相中,說起來還有點小傳奇呢。”劉慶暉笑著說。

  北漂的日子難言浪漫,思鄉的心緒卻愈發強烈。看不到有關株洲的任何電視和報紙,株洲僅有的一個網站“株洲電信資訊港”,兩三個月也更新不了一條訊息,劉慶暉說:“年少輕狂的我,竟動了回株洲創辦網站的念頭。”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回到家鄉的劉慶暉,除了碰壁,幾無進展。小夥伴們不願搭夥,當教師的母親更是無法理解,“做生意要麼開廠,要麼開門面,在家裡對著電腦就能把錢賺了?”

  “現在回過頭看,自主創業既需要興趣的驅動,更需要一點執著。”憑著在北京期間瘋狂汲取的網際網路前沿資訊,劉慶暉堅信,在株洲,也有網際網路的天空。劉慶暉拿出僅有的580元錢,註冊了兩個域名開始創業。

  沒日沒夜地趴在電腦前,寫程式碼、做圖片、搭建網站,3個月後,株洲線上第一版上線。

  到了底,劉慶暉迎來了第一位客戶,南車集團旗下一子公司希望搭建網站,覺得株洲線上這個模板還不錯。憑藉著過硬的技術,劉慶暉拿到了合同。“5000塊錢固然可喜,重點是我與南車集團旗下公司合作了。拿著合同,我在爸媽面前也能抬起頭了。”他說。

  網站定位 瞄準“人生”做文章

  漸漸的,劉慶暉接的業務開始多了起來。“主要是給企業做網站,看似技術活,實則搬磚錢,非常的辛苦。”

  外語系畢業的硬功底,讓劉慶暉可以無國界的暢遊網際網路世界。自詡為技術狂人,經常接觸網際網路最新的思路和商業模式,也讓劉慶暉開始思考:“作為一個地方入口網站,是否可以找到更好的發展模式?”

  ,株洲線上的網站內容、瀏覽量不斷攀升,網站開始小有盈利。而這一年,我國域名註冊量猛增,新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部落格、播客蓬勃發展,網際網路離普通大眾越來越近了。

  劉慶暉意識到,一個好的網站,應該有足夠的黏性,緊貼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滿足他的需求並做到極致。年輕人找工作時用得上它,交友、婚嫁、買房、裝修等人生重要時刻或許也需要它,總之,就是瞄準“人生”做文章。

  沿著這個定位,劉慶暉不斷將網際網路行業的新技術、新方向在株洲“落地”。從最開始的資訊動態釋出網,到綜合資訊垂直門戶網,涵蓋了株洲人的吃、穿、玩、購、行;從最開始的論壇線上主題討論,到組織召集線下活動,株洲線上的O2O模式開始向看房團、婚博會、車展、騎行、年終主題活動拓展。,團購模式開始爆紅,3月,美團網成立,株洲線上5月就推出了團購,在速度上做到了極致。

  現在,株洲線上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廣告和電商業務,每個月售出的訂單包括60套房子、80戶的裝修等。

  夢想發芽 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網際網路大佬周鴻禕有個觀點,沒有人可以打敗趨勢。在劉慶暉看來,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一大趨勢是“快”,株洲線上已經做到了,能夠把最前沿的網際網路技術帶到株洲本地;一大趨勢是“粉絲經濟”,網站穩健運營13年,已成為株洲最大的入口網站。而現在,必須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新趨勢。推薦閱讀:馬化騰首次談移動網際網路的6個關鍵詞

  “我們開始佈局移動網際網路,這兩年,真切感受到來勢洶湧。”他說,過去網際網路在電腦端,主要是覆蓋中青年;現在轉移至移動端,人人都用手機上網,覆蓋人群更加高階和廣泛。其次,移動端的使用頻率更高,有碎片化的時間就會看手機。再次,蘋果iwatch等可穿戴裝置剛剛面市,通過資料互動,網際網路將成為人的器官延伸,深刻改變工作、生活和認知。不僅如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交通、水利、能源、資訊“四張網”,對本地網際網路企業更是重大利好。

  劉慶暉透露,株洲線上註冊會員超過100萬,***粉絲已突破15萬,現在又在長沙和湘潭註冊了直營公司,衡陽、岳陽、常德、邵陽等地也有網際網路同行丟擲加盟的橄欖枝。

  “讓夢想發芽,把湖南網際網路行業做出更大名氣來。”劉慶暉信心滿滿地說。他準備借力移動網際網路,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株洲線上獲“中國十大最具商業價值地方門戶”稱號;,進入全國地方入口網站50強,榮獲“最具媒體影響力”獎;,獲“全國最具商業價值、最有影響力地方入口網站”稱號。

  網際網路+ 成功需朝著正確的方向

  網際網路界有個說法,超過九成的90後創業者選擇從網站做起。這也難怪,年齡小、缺少社會經驗又無啟動資金,門檻低且充滿希望的網際網路正是理想平臺。然而,做網站倘若沒有核心競爭力,講不好故事,拿不到創投,說不定就永遠停留在“網路民工”階段,更遑論快速發展、大幅盈利。相比之下,劉慶暉的創業故事,令人感嘆。

  細究之下,這再次印證了流傳在美國矽谷的一個創業常識:“網際網路的核心是壟斷而非競爭,創業公司應該先去找到一個細分市場並壟斷之,然後再去逐步擴大。”

  究竟該瞄準什麼樣的細分市場? 找準一個適合自己的定位,對網際網路的創業者來說都非常不容易,更不要說其他。或許是因為對使用者需求洞察的不夠,或許是因為技術能力的差距,或許是因為浪漫、自負,有些創業公司的失敗,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而劉慶暉,在一片小天地裡,也洞察到了市場,不斷創新去匹配使用者的需求,走出了自己的路。

  眼下“網際網路+”機會不少。成功,需要全心全力地付出,但首先一定要探索出正確的方向。

  二

  毫無疑問,拉勾網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公司招聘人才的必爭之地。而從專案立項時估值不足千萬,到現在獲得了啟明創投領投、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跟投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由此估值高達1.5億美元。拉勾網一年時間,已經在網際網路行業人盡皆知。要知道,去年7月分這家網站才剛剛上線。

  拉勾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高的估值,還因為各項資料都顯示公司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目前,拉勾的使用者數已經超過100萬,簡歷投遞量超過300萬人次,服務了2萬家網際網路公司,釋出了12萬個有效職位,每天有5000人在上面找工作。

  線上招聘領域也不是什麼藍海,之前就有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巨頭耕耘多年,最近幾年又冒出了獵聘網、大街網等新銳。一家這麼小的創業公司,為什麼能夠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殺出重圍?創業故事網總結出了“團隊、定位、產品、流量”八個字,供大家參考:

  一、團隊:激情與互補

  拉勾網有三位90後創始人:許單單、馬德龍和鮑艾樂,他們也都是3W咖啡的創始人。當初3W咖啡成立之後一度比較困難,很多人都陸續離開了,他們三人全職投入才得以堅持下來,這也說明他們三人很有創業的激情,願意為了自己的夢想去付出。

  其次,他們三人都在騰訊工作過,受過相同的企業文化的薰陶,這也使得他們之間溝通起來比較順暢。三人也確實很互補,許單單做過網際網路分析師,對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大趨勢非常瞭解,能夠把握住大方向;馬德龍做過產品,是網際網路最缺的產品經理;鮑艾樂是一位很活躍的女孩,很適合做業務拓展和發展外部資源。

  二、定位:只做並做好細分領域

  從創業開始,拉勾網明智地選擇了增長最快、也最容易標準化的一個招聘領域,那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他們觀察到,最近幾年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迅猛,網際網路大公司仍處在高速擴張期,傳統企業也紛紛成立網際網路部門,大量的創業企業也聚焦在網際網路領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那就是招到合適的網際網路人才。

  由此,他們定下了一個策略:集中所有的精力,心無旁騖地專注於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事實證明這是對的,一個是這個市場足夠大,另一個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確實也更傾向於通過網際網路來招聘。

  三、產品:以使用者而不是客戶為中心

  如今,“以使用者為中心”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網際網路思維之一。不過,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要堅持住這一點並非易事。你是不是敢於為了求職者的利益,拒絕那些掏出真金白銀的企業客戶的要求?

  過去,線上招聘網站一直有兩大痼疾:一是精準度差,職位描述非常含糊,薪酬待遇經常都要“面議”;二是很多公司的HR很少回覆簡歷,求職者不明白公司的想法,只能一味等待。拉勾敢於打出“面議你妹!”的口號,強制要求招聘企業釋出的職位資訊中必須有薪資水平。此外,拉勾還通過技術手段,強制要求招聘企業的HR必須閱讀、回覆收到的每一封簡歷。這就使得求職者的使用者體驗很不錯,口碑相傳之後,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紛紛上去註冊並完善簡歷。而有了足夠多的求職者資訊之後,何愁招聘企業不找上門來?

  四、流量:不做社交做工具、不做APP做O2O

  很多朋友會很好奇,拉勾怎麼能夠在一年時間裡就拉過來100萬用戶?其實,拉勾也經歷了試錯的過程。一開始拉勾也是想做個類似LinkedIN的社交招聘網站,後來發現這個想法在中國行不通,中國人的工作和生活是不分家的,所有的溝通都是到QQ和微信上解決,再做一個社交產品難上加難。拉勾沒做幾個月,就發現數據非常不理想,於是拋棄了社交的想法,轉而做了很多的招聘工具,結果效果很不錯。

  早在去年,拉勾就決定不做自己的APP,在APP如火如荼的當時,這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他們之所以不做APP,也是因為看到了APP的流量困境:只有進入了各大應用商店榜單的APP才能被使用者關注並下載,而要進入榜單必須花費大量的市場推廣費用。與其這樣,不如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網站和微信服務號,通過口碑來吸引使用者。幸運的是,線上招聘這個領域本來就有很好的商業模式,並不需要那麼海量的流量和使用者。

  當然,要找到最初的1萬個、10萬個使用者確實很難。他們充分發掘了自己的另一塊資產——3W咖啡館。目前,他們在北京和深圳各開了一家咖啡館,別看只有兩家,能量著實不小。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3W咖啡館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人士的聚集之地,這裡每天都有網際網路公司舉辦各種釋出會和沙龍,吸引了大批網際網路人士前來光顧。他們非常注重收集這些到會人員的資訊,鼓勵這些人去拉勾註冊和完善簡歷。如果你最近去過北京中關村的3W咖啡館,就會發現咖啡館的外立面幾乎全部被徐小平***拉勾的天使投資人之一***的拉勾廣告覆蓋。與此同時,他們也做線上推廣,曾經在虎嗅網上看到拉勾釋出的職位資訊,那裡也是網際網路從業者喜歡光顧的地方。

  其實,對於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來說,團隊、定位、產品、流量都是繞不過去的四個方面;因此,拉勾的做法對於創業者特別是網際網路創業者應該會有一些啟示。像拉勾網、大學論壇、應屆生招聘網等垂直領域的招聘網站,依舊很大的影響力,效率也很高,將來可能越來越重要。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年輕名人網路創業故事
網路創業當老闆的故事
相關知識
年輕人創業網路行業故事
年輕人創業網路致富故事
名人創業網路勵志故事
適合年輕人創業的行業
年輕人創業專案排行
年輕創業者在網路成功故事
年輕創業者網路致富故事
年輕人創業適合什麼行業
什麼行業適合年輕人創業
網際網路行業名人創業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