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釣魚的基本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現代社會由於天然的釣場越來越少了,出現了許多人工的黑坑釣場,黑坑釣魚的技巧跟野外垂釣的技巧是不一樣的。那麼大家瞭解哪些基本技巧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黑坑釣魚基本技巧

  一、下鉤時機與釣位的選擇

  黑坑其實就是人工養殖的魚塘,專門供釣友來垂釣,黑坑塘主提供的是一種服務,所以一般會按時放魚入塘,多數情況下是早晨放魚,下鉤的時機可等到放魚幾小時之後,入塘的魚適應了陌生的環境,才肯主動地覓食。

  釣魚位點的選擇並不是不變的,釣位要看天氣而決定釣多深。塘主放魚入水之處,一般是較好的釣位,若水深為一米五至兩米範圍則更好。觀察魚塘有沒有進出水口,若有,在進出水口的附近也是很好的釣位。塘中如果有增氧裝置,在增氧機的周圍下鉤,也是很有利的。

  我們還可以觀察一下水面冒出的魚星,在不時有魚星冒出的地方下鉤。通過空鉤試探水深,根據水深來選釣位,於淺中找深,平坦處找坑窪,但不能在水底醬層較厚處下鉤,儘量釣實底。若選擇的釣位久候無魚,可以換到塘角處施釣,或者垂釣於下風口,也可追泡而釣。

  二、黑坑打窩不如抽窩

  特別是面積較小的黑坑,一般不需要打大窩,而且打窩不如抽窩好,打大窩不僅容易驚魚,還會讓滑魚警惕起來。所以建議在拋竿抽竿中逐漸形成窩點,如果是面積較大的黑坑,才可以根據實情適當地做窩,窩料的投放量也不要太大,不然魚兒進窩後會干擾他們吃鉤餌。

  值得注意的是,打窩料的原料味道要儘量與原塘顆粒保持一致,也要與鉤餌的味型一致。在天氣比較炎熱的時候,塘中窩子較多會造成水體缺氧,窩料容易發酵,水溫也變得較高,所以可以在窩點投放一點增氧片,還可以在釣前將窩料置入冰箱冷藏,投放窩料時可使水溫有所降低。

  決定下鉤之前,要看看池水的狀態,如果發黑發臭最好不要在此垂釣。還要先看看釣友們上魚的狀況如何,再決定施釣也不遲。水體遭受汙染後,會直接導致魚不吃食的狀況;如果水中含氧較低,魚也會不大願意進食,此時不要使用奇怪的餌料,直接使用塘中魚兒常吃的餌料來垂釣就可以了。

  三、合理配置餌料,誘釣結合

  餌料的配置要合理,餌料由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及新增劑組成,其中基礎餌應占六成,主攻餌佔三成左右,狀態餌一成左右,再就是含量很少的小藥、新增劑。池塘面積不大一般不打窩,因為餌料是誘釣結合的餌料,魚的吃口比較輕的時候,我們就適當新增比重較輕的成分,並調整浮漂趨於靈敏一點。

  1基礎餌一般使用的是顆粒飼料,如果能得知原塘顆粒的成分是什麼,就是最好的。黑坑的魚是從別的魚塘運來的,它們靠吃池塘投放的飼料長大,已經習慣了這種成長的味道,所以餌料的成分或味道與原塘顆粒一致,就是最好的,即使是老滑魚也不會拒絕原塘顆粒的味道,警惕性自然會降低。

  2主攻餌一般使用商品餌,物件魚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所採用的的味型應有所不同。有腥味的,有香甜的,有酸臭的,也有清淡素餌類的。狀態餌主要的功用是調整餌料的霧化效果,根據水情與魚情可靈活地新增一些狀態餌,比如拉絲粉與雪花粉,還有輕麩與薯粉等。

  3新增劑方面,推薦四種比較環保的型別,分別是蜂蜜與紅糖,味精與酒米。使用的原則是少量單一地使用,不然會使餌料失去自然的狀態,味道怪怪的,不僅魚不愛吃,還會引起魚的高度警惕。當然還可使用香虎或母豬奶,還有草莓香精等小藥,這幾種味道都比較濃烈,不推薦使用。使用前面的四種還是比較環保一點,不僅不會造成汙染,還不會使魚引起警惕。

  同一黑坑,不同的季節、天氣、水情,釣餌也要與之相適應,有時候第一天使用了某種釣餌,說不定第二天就不上魚了,這是因為客觀條件發生了變化,應靈活地調整釣餌。

  四、黑坑基礎釣法

  推薦新手從釣邊釣角開始,也可釣淺與釣跑鉛。最好先採用傳統釣法施釣,使用單鉤鉛墜躺底,以釣靈為主,巧抓頓口。也可使用臺釣雙鉤施釣,一鉤輕觸底而另一隻鉤懸浮,鉛墜處於懸浮狀態。

  老手垂釣使用的釣竿是偏向軟竿的,線組也是越來越小,新手還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就不要最先使用調性極軟的竿子,應根據物件魚的大小來選擇釣具,但一般比較細軟的釣線,避免魚兒察覺的效果要好一些。

  春季釣魚小妙招

  1.釣深與釣淺

  驚蟄前後,陽光下1~1.5米的淺灘水溫稍高,魚兒最先活躍、覓食,釣淺優於鉤深,但上鉤的多為小鯽、白條、小麥穗等。在釣淺的同時,若以海竿串鉤掛蚯蚓遠投,往往上大鯽魚。清明以後由於水溫升高,釣2~3米深比較適宜。

  2.有草與無草

  有草微生物多,魚兒有食物,也有藏身之處,但大片水草覆蓋日光晒不透,水溫反而偏低因此,早春不釣密草釣稀草或釣草的邊緣和較大的空隙,效果更佳。

  3.曲岸與直岸

  曲岸即小水灣,是魚兒棲息、洄游逗留處,而直岸很少有魚。湖庫沿岸有很多灣和汊,汊裡又有小灣,越難去的地方越有釣頭,圖方便在大壩和路邊人車嘈雜處下鉤,常常一無所獲。

  4.向陽與背陰

  三月份陰岸水涼,幾乎無魚可釣,四月中旬逐漸有魚咬鉤,到了春末夏初,地勢較好的背陰處則是理想的釣位。先陽後陰,先淺後深,精選釣位,心想事成。

  5.上風與下風

  大中型湖庫水寬浪大,上風口和下風口魚的多少不明顯,小風時下風口較好,有三、四級風浪時,宜在上風口垂釣。

  6.早晨與午間

  早春水溫低,早晨很少有魚攝食,10~15時魚旺,但四月中旬以後水溫升高,7~11時和15~18時上鉤率高午間魚少,同夏季比較相似。

  7.乍冷與乍熱

  冷暖氣流到來氣溫突然升降以及由此帶來的暴風雨,魚兒懼怕、不適應,在正常生理機制未調整過來時,一般蟄伏不動,亦不攝食,出釣應躲過這個時刻。

  8.漲水與落水

  大中雨漲水時,水質渾濁,影響魚的視線,有機物質增加,魚不缺食物,不貿然吞鉤。而農田春灌水位大幅度下降時,魚兒產生恐懼感,此時出釣效果也不好。

  9.葷餌與素食

  春釣的釣餌以蚯蚓為主,面餌次之,誘餌應具備色、香、散條件。清明後除鯽魚外鯉、草、鯧、鯰也咬鉤,因此,一窩雙竿、一葷一素,既不放棄小魚,又能釣到大魚,比單打一效果好。

  10.機動與固守

  早春水溫低,魚兒很少遊動,在一處垂釣的時間長了,會出現魚源枯竭,補窩也難見效,這時與其“守株待兔”,不如另闢蹊徑或就近走釣。四月以後魚兒普遍遊動、覓食,魚源枯竭的情況少見,實行多窩輪釣,可提高上魚率。規。只有根據複雜多變的垂釣環境,運用靈活機動的方法,處理好垂釣中的幾個關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過的人會看:

南方冬季釣魚禁忌有哪些
夏季怎樣有效地在水庫釣鰱鱅
相關知識
黑坑釣魚的基本技巧
水庫釣魚的基本技巧詳細講解
黑坑釣魚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翻板鉤釣魚的基本技巧哪些
黑坑釣魚的實用技巧有哪些
冬天南方黑坑釣魚有哪些技巧
黑坑釣魚有哪些技巧
黑坑釣魚實用小技巧有哪些
黑坑釣魚有什麼技巧
如何在南方的黑坑釣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