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環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一、創業環境的基本內涵

  創業環境是指特殊環境,是一般環境的特定層面和組成部分。創業環境大約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1***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它們作為開創活動的巨集觀背景,對創業活動產生著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影響。創業者只能利用它們,但卻無法改變它們。***2***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是創業者的家園,是創業活動的根基。外部環境是是創業組織發展的保證。***3*** 融資環境與投資環境。融資環境是創業者為了擴大創業實力的需要聚集資金的社會條件。投資環境特指創業者資金投向的專案、行業及地區的情況。***4***生產環境與消費環境。生產環境是指創業者的資金轉化為產品過程所需要的各種要素,消費環境是指創業者的商品轉化為貨幣的過程。

  二、大學生創業的巨集觀環境與微觀環境

  1.大學生創業的巨集觀環境。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市場開發程度、政府的國際地位、信譽和工作效率、金融市場的有效性、勞動力市場的完善與否、法律制度是否健全,形成了新創企業的外部巨集觀環境,對新創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具體來說,創業的巨集觀環境包括: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科技與教育環境,簡稱PEST分析。PEST環境系統不是孤立地發揮作用,在創業者周圍形成了影響合力。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時對地區環境的評價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創業者對該地區的熟悉程度;創業者在該地區內有多大的影響力;擬創立的企業在該地區內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創業者有無特別的人際關係技能來培養關鍵的地區關係;採取什麼樣的實際步驟來加強地區支援、使當地創業機會最大化;採取什麼樣的實際步驟來減少地區的反對和使當地問題最小化。

  任何一個新創企業都必然歸類為某個行業或某幾個行業,因此,行業分析對新創企業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新創企業的行業環境分析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行業內的競爭程度及1

  變化趨勢;二是行業所處的生命週期。美國學者麥克爾·波特的五種力量模型反應了新創企業環境因素。他認為現在市場競爭者、潛在的進入者、供應商、消費者和替代品生產者決定了一個創業的競爭力,構成了行業環境因素。

  2.大學生創業的微觀環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以上介紹了對企業外部環境的分析,其實比“知彼”更為重要的是還要“知己”。因此,創業者在尋找和分析外部機遇時,時刻不能忘記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只有將優勢與外部的機遇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創業成功。內部環境是創業組織內部各種創業要素和資源的總稱,比如人員、資金、設施、技術、產品、生產、管理、執行等方面的情況。內部環境是創業者的家園、是創業活動的根基。要從創業團隊、資金及其來源、產品競爭力、技術開發水平、生產工藝、市場渠道能力、貨源等方面找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

  三、SWOT分析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很明顯:對事物較有領悟力,有些東西一點即通;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領者;思維普遍活躍,不管是能不能幹、至少是敢幹;運用IT技術能力強,能夠在網際網路絡上搜尋到許多資訊;自信心較足,對認準的事情有激情去做;年紀輕,精力旺盛,故有“年輕是最大的資本”之說;沒有成家的高職大學生暫無家庭負擔,其創業很可能獲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援。毋庸諱言,高職大學生創業時也存在一些缺點:缺乏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尤其缺乏人際關係和商業網路;缺乏真正有商業前景的專案。許多創業點子經不起市場的考驗;缺乏商業信用,在校高職大學生信用檔案與社會沒有接軌,導致融資借貸困難重重;喜歡紙上談兵,創業設想大而無當,市場預測普遍過於樂觀;獨立人格沒有完全形成,缺乏對社會和個人的責任感,甚至有畢業後繼續依賴父母過日子的想法;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棄,有的學生在前期聽到創業艱難,沒有嘗試就輕易放棄了。

  在弄清了自身的優劣勢後,要與外部環境的機遇與威脅放在一起進行綜合性分析,典型的最常見的分析方法是SWOT分析法。該方法是將企業外部環境的機會***O***與威脅***T***,內部條件的優勢***S***與劣勢***W***分為縱橫兩個緯度,加以對照分析,既可以一目瞭然,又可以從內外環境條件的相互聯絡中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評價。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在開始尋找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時,要儘可能多地去挖掘,找得越多越好。當你進行SWOT分析時,你可能已找出很多的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這時要從每項中找出最重要的那麼3~5個因素放在圖表中進行綜合分析,不能都羅列進來,那樣就沒有重點了,也無法做出有效的創業戰略選擇。

  大學生如何適應和利用創業環境

  接受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意識。作為高等教育本身,應加強高校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它是—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在當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下,高校要肩負起為社會培養創新業人才的使命,逐步建立並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

  一方面。高校要結合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創世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努力培養其吃苦耐勞、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為創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另一方面,高校的創業教育應建立在對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改革的基礎上,注重創新和實踐。要繼續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加大創業教育課程以及實驗、實習和社會實踐等教學環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建立健全相應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將創業教育貫穿於大學生培養的全過程。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的聯絡,建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實習基地。邀請社會上的一些創業成功人士到學校開設創業講座,灌輸創業理念,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拓寬大學生的創業知識面,增強大學生的創業自信心。

  要挑戰自我,不斷提高創業素質。所謂人的素質,通常是指人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內在基礎條件的總和。客觀地看,不說一心求學、不諳世事的大學生,就是那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創業者,身上也或多或少地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素質缺陷。關鍵的是,大學生對待自己的素質缺陷,要有一種科學的態度。要認識到提高素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完善。應對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不斷變化的複雜社會環境的挑戰,在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遠遠不夠,在實踐中增長的才幹也未必能保持終身的優勢。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受教育的觀點,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不斷地嘗試各種創業、守業的方式,不斷地完善自身素質。要克服一定要具備了完整的創業素質才開始創業的狹隘觀念,要將自身素質的提高與尋求他人的支援有機地結合起來,協作競爭,合作取勝,共同發展。

  要抓住機遇,順應時代環境。大學生面臨著一個創業的好時代,這個時代有更多的機會讓人們去選擇自己的命運,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當機遇來臨的時候,要注意從社會的需要中發現機遇,並圍繞這種需要進行創造,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滿足社會的需求。要通過踏實的工作來駕馭機遇。通過艱苦而誠實的勞動去獲取成功。要在洞察和分析時代環境中創造機遇,並在進與退、得與失、成與敗之中進行選擇與整合,以便在新的需求即將出現的時候,或者市場的遊戲規則即將改變的時候,抓住時機率先進入,以此獲得先機及豐厚的回報。

  要把握地利,善用地域環境。無論是處於好的地域環境,或者是處於差的地域環境,都可以利用地域的特點和有利之處進行創業。在一些發達城市,創業空氣濃厚,對創業的支援包容度大,許多大學生創業者就是利用了這種地利,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獲得了事業的成功。但是,地域環境差的地方也有地利,是最需要建功立業的地方,窮鄉僻野有時也會變成創業的肥沃土壤。

  地域環境的地利,有的是比較明顯的,有的則比較隱蔽。對於明顯的地利要敢於利用、善於利用;對不明顯的地利,也要去挖掘,去使用。比如當地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歷史沿革、風俗傳統等等都要明瞭於心。具體怎麼利用,要依據自己的創業目標而定。 要善於經營,構築物質環境。在現代社會創業,必須以經營為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物質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與使用,只有這樣,創業才能得以健康發展。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法規獲得物質上的實惠。

  要善於經營自己的“知本資源”,懂得“知本”作價和股權比例等具體問題的操作程式,瞭解其中的遊戲規則,以知識優勢和技術成果去獲取經營產權。要善於利用金融支援體系的支援,雖然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尚不完備,二板市場尚未建立,但是,隨著高科技創業的興起,***風險投資商開始在國內投資,國內風險投資基金或公司也開始為大學生創業注入資本,民間投資、風險投資將更為放開,二板市場也會很快建立,創業的資本環境會更加完善。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好處
大學生創業活動
相關知識
大學生創業環境調研報告
大學生創業環境論文
大學生創業環境分析
大學生創業環境
我國大學生創業環境分析
國內大學生創業環境情況
大學生創業的外部環境分析
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面臨環境風險
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面臨的環境風險有哪些
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面臨的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