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要如何預防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新生兒疾病,作為家長,應該最好預防工作。那麼你知道如何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嬰兒顱內出血的預防方法。
 

  新生兒顱內出血要如何預防

  1、做好孕婦保健工作,避免早產、提高產科技術,減少新生兒窒息和產傷,對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婦及時給予治療。孕婦須絕對臥床以減少子宮收縮,並可用擬β-腎上腺素能類藥物如羥苄麻黃鹼以推遲分娩。

  2、提高醫護質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醫源性顱內出血的因素髮生。產程中對胎兒進行監護,如見宮內缺氧及出生時窒息,均及時搶救。分娩時儘量避免產傷,必要時作剖宮產。

  3、對可能早產的孕婦,宜在分娩前3天內應用地塞米松以促進肺成熟及減少呼吸窒息綜合徵的危險。預防出血傾向,可於分娩前10小時緩慢靜注苯巴50mg,並在產前4~15小時頓服維生素K15~30mg。

  4、目前並未證明孕婦或新生兒預防性給予引朵美辛、止血敏、VitE等藥可預防生髮基質—腦室內出血發生。對<1500g的未成熟兒生後6小時內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腦代謝率、清除自由基、減少腦血流量,抑制血壓急劇上升。

  對於母乳餵養者應指導乳母多吃綠葉蔬苯及新鮮水果。對經常腹瀉服抗生素者應給維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注射維生素K1mg,患阻塞性黃疸或嬰兒肝炎者,應給維持素K1缺乏所致的顱內出血。

  首先要診斷明確。輕型顱內出血幾乎全部存活,後遺症0~10%;中型死亡率5%~15%,後遺症15%~25%;重型死亡率達50%~65%,後遺症65%~100%.常見的後遺症有腦積水,腦穿通性囊變,運動和智力障礙、四肢癱瘓、癲癇、肌張力低下等。

  顱內出血的原因

  1、缺氧缺血

  一切在產前,產程中和產後可以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腦病常導致缺氧性顱內出血,早產兒多見,胎齡越小發生率越高,可因宮內窘迫,產時和產後窒息,臍繞頸,胎盤早剝等,缺氧缺血時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為滲血或點狀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範圍較廣和分散,導致室管膜下出血,腦實質點狀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

  2、產傷

  胎兒頭部受到擠壓是產傷性顱內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兒,巨大兒多見,可因胎頭過大,產道過小,頭盆不稱,臀位產,產道阻力過大,急產,高位產鉗,吸引器助產等,使頭部受擠壓,牽拉而引起顱內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腦膜下多見。

  3、其他

  顱內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達減少也可引起顱內出血或加重IVH,如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減少等,可引起顱內出血,快速擴容,輸入高滲液體,血壓波動過大,機械通氣不當,吸氣峰壓或呼氣末正壓過高等醫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顱內出血的發生。

新生兒顱內出血會有後遺症嗎
嬰兒顱內出血要怎麼護理
相關知識
新生兒顱內出血要如何預防的方法
新生兒便祕怎麼辦如何治療的方法
新生兒顱內出血觀察及護理
新生兒顱內出血後遺症有哪些
新生兒顱內出血會有後遺症嗎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怎麼回事和護理方法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新生兒顱內出血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