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差別在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拳擊運動是奧運會的比賽專案之一。同時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也有一定的差別。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的差別一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雖有共通之處,但二者之間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差別,無論是拳手的培養、訓練、比賽還是賽事的運營和組織都不盡相同。今年年初,中國拳擊奧運冠軍轉型成為職業拳手,在這一年的轉型期,他就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從鄒市明的轉型過程中,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業餘拳擊與職業拳擊的明顯不同。

  性質與訴求

  從根本上說,業餘拳擊與職業拳擊都是現代拳擊,這一點上,兩者沒有根本的區別。但是,業餘拳擊更多的是健身和體育教育為目的,拳手代表自己的國家和地區征戰由國際業餘拳聯組織的各類錦標賽事,經費則由派出國和地區負責。從性質上說,業餘拳擊賽事不以盈利為最終目的,業餘拳擊更多地體現運動員本身及其所代表國家、地區的榮譽,賽事本身並不能為他們帶來金錢的收入。

  職業拳擊則是現代體育娛樂產業的一部分,其本質是商業比賽。職業拳擊賽事推廣人有融資推廣並且促使賽事最終盈利的職能,直觀地說,職業拳賽就是一件商品,它的目的就是盈利。職業拳手則是整個賽事運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他們以拳擊作為自己的工作,他們從賽事的運作中獲得出場費無論比賽輸贏,出場費則根據拳手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大小由參賽雙方於賽前約定。參加職業拳賽的拳手必須自己承擔教練、陪練、體能師等團隊成員的費用。

  由於性質上的巨大差異,職業比賽更多地要迎合觀眾以及電視轉播商的口味,因此,職業比賽回合更多,拳手之間的對抗更加激烈,拳手的個性也更加突出,因為缺失了這些因素,職業拳擊就喪失了其商業娛樂價值,觀眾和轉播商都不會買單。相反地,業餘比賽更多地肩負著健身和體育教育的功能,因此,它並不一味地追求賽事的激烈程度和觀賞性。這也是為什麼業餘拳賽在觀眾寥寥無幾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順利進行的原因,在職業賽場,這樣的場面幾乎是不可能看到的。

  為了更好地市場化運作,職業拳擊比賽必須足夠慘烈,因此,職業比賽中拳手只配備牙套,赤裸上身進行比賽,而業餘拳手比賽時必須佩戴頭盔,身穿背心,以保證賽事的安全。

  職業比賽的商業化運作為運動員帶來了更為豐厚的出差費收入,同時也要求他們更加能夠取悅觀眾,因此,相比於業餘拳手,他們需要進行更為全面和職業化的訓練和推廣,這些差別體現在許多細節之處。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差別二

  訓練體系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雖然在基本技術上有共通,但是由於比賽強度的不同使得兩者在訓練方式上也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在訓練時間上,兩者就有著天差地別。業餘拳擊以一個奧運週期4年為基礎,在此期間,運動員要參加包括全國錦標賽、全運會、亞運會、拳擊亞錦賽、世錦賽等在內的多項錦標賽事,因此,運動員幾乎每天都要進行訓練。而職業拳擊的比賽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表,賽事是否進行、何時進行、與誰對陣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職業拳手往往是在比賽確定之後進行多則半年,少則2個月左右的封閉訓練。

  由於賽事屬性的不同,職業運動員與業餘運動員的訓練差別也非常大。業餘運動員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所進行的幾乎都是同質的練習,因為在一次錦標賽中他們要面對很多不同的對手,因此,訓練不可能針對某一個運動員進行。而職業運動員則不同,一旦對手確定下來,他們就會根據對手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技戰術訓練,刻意強化某一方面的能力。

  在訓練強度上,業餘運動員由於比賽的強度和對手的不確定性等原因,他們的訓練強度不可能太大。同時,業餘比賽的規則使得業餘運動員不會刻意加強力量的練習,出拳的快速和步伐的靈活則是他們所追求的目的。職業拳手在拳臺上追求的是最終擊倒對手獲取勝利,因此,他們在訓練過程中會刻意加強力量的訓練,並將力量與瞬間爆發時的速度完美結合,此外,職業拳手還需要根據回合數的不同,在訓練中做到提前適應體能的分配問題。

  雖然職業運動員會在確定對手之後才進行有針對性的技戰術訓練,但是他們對於身體狀態的保持是非常在意的。以鄒市明和帕奎奧為例,鄒市明在征戰業餘拳壇時幾乎不會進行長跑訓練,而帕奎奧則非常在意這一基礎訓練。兩個月前,鄒市明與帕奎奧在菲律賓一起訓練時,在長跑一項上就很難跟上帕奎奧的節奏。每天至少1個小時、至少10公里路程的長跑,這正是帕奎奧在拳臺上不斷瘋狂進攻體力不竭的源泉。在過去兩個月的封閉訓練中,鄒市明也不止一次地對記者說,他這兩個月的封閉訓練中他跑步的里程遠遠超過了他在業餘拳擊時的里程。

  在一般日常的訓練中,職業拳手和業餘拳手都會有一套成型的體系。以帕奎奧為例,他每天的訓練基本上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上午1小時長跑,中午休息之後開始進入技術訓練,依次為肢體拉伸、空擊熱身、跳繩、打靶或實戰對抗、沙袋、速度球、器械拉伸、跳繩、空擊、按摩。

  在中國業餘拳手的日常訓練中則一般包括了上午的跑步包括有氧和無氧和力量練習,下午則進行拳擊專項的訓練,包括跳繩、空擊、條件實戰、步伐練習等。

  從訓練的流程和專案上看,二者大同小異。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兩者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以沙袋為例,帕奎奧在結束對抗訓練後第一項練習就是沙袋。中國的業餘拳擊教練一般會要求運動員分兩種方式進行練習,一種是20秒內的快速擊打,這種擊打不要求隊員的步伐移動,僅要求速度和力量的練習,另外一種則是1分鐘左右的帶步伐移動的擊打。在沙袋的訓練上,帕奎奧則一直採用的是快速移動中的擊打,其中穿插輕擊和重擊,這樣的練習會持續5到10分鐘。顯而易見的是,帕奎奧的訓練方法更能有效地轉化為實戰中的應用。

  此外,拳擊訓練中最為常見的速度球訓練則更能看出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拳擊訓練中,速度球的練習非常關鍵,他能夠幫助拳手更好地鍛鍊步伐、協調性、速度以及關乎力量的肌肉群的練習,同時,他也能夠讓拳手在高強度的訓練後有效地放鬆身體和心情。在帕奎奧的訓練中,在完成熱身、打靶之後,速度球是必須練習的專案。而在中國目前的拳擊專業隊訓練中,速度球的練習往往被忽略,很多專業隊的訓練館甚至都沒有速度球。

  在力量訓練方面,雖然職業拳擊非常崇尚力量,但每個拳手和教練都不會採用一套死板的方法去專門訓練提升力量。以帕奎奧和羅奇這對師徒為例,羅奇從不要求帕奎奧包括鄒市明和楊連慧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他認為單純的力量訓練並不會幫助拳手在拳臺上轉化為重拳。在羅奇的體系中,每一個訓練環節都會要求拳手增加力量,在這些細節中積累力量,與速度、步伐等訓練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如今,國際業餘拳聯已經取消了業餘比賽中的傳統護具,這也對業餘拳手的力量和抗擊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的規則,國內的專業隊目前也開始逐漸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不過大多數國內專業教練在力量訓練上採取的依然是平推、臥推、彎腰提拉等負重練習單純地提高運動員的力量。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的訴求不同,業餘拳擊尤其是此前中國的拳擊專業隊更加註重的是拳臺上的戰術,如何能夠在規則範圍內更加有效地得到點數,因而,關乎拳手綜合能力的基礎專案訓練則顯得不那麼重要。職業拳擊因其對抗性和激烈程度都要高於業餘拳擊,拳手必須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基礎訓練作為最基本的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每一項基礎訓練都相互貫通,不單獨割裂,這樣也就保證了拳手在比賽中能夠更加自然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差別三

  飲食習慣

  合理的飲食結構和能量的攝入是保證運動員訓練、比賽的基礎,但是不同的運動對於吃的要求有截然不同,這是由運動專案特點所決定的。

  還在征戰業餘比賽的時候,鄒市明的飲食習慣與現在截然不同。由於業餘拳擊採用的是錦標賽制,一個拳手想要獲得冠軍,必須在數天內連續作戰,有時還有可能出現一天雙賽的情況。此外,業餘拳擊採用2分鐘的4回合的賽制,拳手不需要一次攝入過多能量也能應付。因此,他們的飲食往往採用少吃多餐的做法,這樣的飲食方式可以在保證他們有足夠力量的同時又不至於因為過多飲食導致影響比賽狀態。

  長期應付錦標賽的業餘拳手們養成了少吃多餐的習慣,這也是鄒市明在轉職業初期面臨的問題之一。用他的話來講,“這10多年的業餘拳擊把胃都餓小了。”“胃小”的鄒市明在轉入職業後面臨著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吃得少無法補充他高強度職業訓練的消耗,第二,餓著肚子打比賽的習慣讓他無法在職業賽場上擁有充沛的體能。

  鄒市明的業餘習慣讓他在自己的第二場職業比賽中吃到了苦頭。在他的第二場比賽中,教練羅奇建議鄒市明在賽前吃一碗米飯補充體力,但鄒市明以吃不下為由拒絕了,只是以巧克力補充了一些能量。這樣做的後果是鄒市明在比賽後半段出現了嚴重的體能問題,也許未必是能量不夠,只是腹中的飢餓感讓他產生了體能透支的情況。

  第二場比賽給了鄒市明一個教訓,業餘比賽因為錦標賽制的比賽繁多,一次吃太多會成為比賽的負擔,但是職業僅僅是一場,如果是一場12回合的比賽,吃得太少根本無法讓拳手有足夠的體能堅持下來。

  在那之後,鄒市明嚴格按照教練的安排進行膳食。在菲律賓訓練期間,帕奎奧的飲食習慣也給了鄒市明不小的啟發。帕奎奧在每天的訓練之後,都會以豐富的膳食補充體能,如果距離比賽稱重還有很長時間,在飲食上就不會有太多的講究。如果臨近稱重,而體重距離達標還有一定的距離,則少吃或者不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是水果和高蛋白的食物是一定不能少的。

  比賽風格

  職業拳擊和業餘拳擊在性質、賽制、訓練體系、飲食習慣等方方面面的差異最終在拳臺上呈現出完全不同風格的比賽。

  首先來看兩種比賽計分規則的差異,改革之前的業餘拳擊採用4回合每回合2分鐘的賽制,運動員用拳直接擊打在對方頭部正面或側面或腰以上部位的正面或側面,為有效擊中,每擊中一次得1點,點數採取累加的計分方式。

  職業比賽採用4回合至12回合不等的賽制,每回合3分鐘。每回合初始雙方分數均為10分,本回合勝方為10分,負方最低不能低於6分。臺下三名評判根據擊中拳的質量,根據擊中拳是否完美,有力,準確和具有衝擊力分為主要的和有力的擊中和次要的擊中。值得一提的是,職業拳擊中每回合的各種擊中拳需要保持合理的平衡並可以互相抵消,也就是一回合比賽中,雙方相同質量的有效拳相互抵消後,多出的一方就贏得這一回合的勝利,比分就為10-9。此外,對於各種有效擊中如何折算和抵消,職業拳擊也有著嚴格的評判,場下的三名裁判會根據擊中拳是否完美、有力、準確和具有衝擊力四個方面加以全面考慮來評分。比如:2個輕刺拳等同於一個有力的刺拳,3個輕刺拳或3個輕其他拳對等於一個有力擊中腹部的重拳,5個輕刺拳或5個其他拳對於一個出色的漂亮的重拳等等。

  除了出拳的計分之外,職業拳擊對於擊倒的計分也有著嚴格的規定,被擊倒的拳手在數到3秒前起來將被扣除1分,3秒後起來將被扣除2分。也就是說,每一次擊倒,被擊倒方都將被扣除1分或2分,但是這一回合累加扣除分數最多為4分,不能超過6分的底線。如果拳手連續遭到重擊,裁判認為其無法繼續堅持比賽,則會立刻終止比賽,判其告負,同樣,被擊倒讀秒超過10秒也將被宣佈告負。值得一提的是,在職業拳擊比賽中,一回合內被對手三次擊倒就將被判技術性擊倒失利,這也是出於對運動員安全的考慮。

  雖然在計分規則上,職業拳擊有著更為複雜的折算方法,但這種規則體現在比賽上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哪一方在比賽中進攻更加積極,出拳更為有力、有效,誰就會獲得比賽的勝利,觀眾可以忽略計分方法直接從觀感上判斷出誰將是當場比賽的勝者。這樣的規則與業餘拳擊有著極大的差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業餘拳擊比賽中,如果一方進攻非常積極,拳頭的力度也更加出色,但是在始終被壓制的一方只要在抓住幾次空擋擊中對手有效部位就可能逆轉比賽,這樣,比賽結果很可能與觀眾的觀感是不一致的。

  計分規則的不同使得職業拳手和業餘拳手的比賽風格大相徑庭。以步伐為例,在進攻方面,在業餘比賽中,拳手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擊中對手的有效部位得分,同時,在進攻同時就要考慮到後撤移動,以免對手在防守過程中擊中自己的有效部位丟分,在這樣的情況下,業餘拳手在移動時都會將重心放得比較高,有利於逃出對手的攻擊範圍。

  業餘拳手的這種移動方法顯然不適用於職業拳擊。首先,職業拳手追求的是拳頭的殺傷力,重心過高的步伐既無法保證第一次進攻的力量,也無法在第一次進攻之後為拳手迅速提供連續進攻的爆發力。其次,職業拳手的防守主要依靠拳架、步伐的移動以及身體的大幅度晃動,如果重心過高,即便用拳架護住了頭部,對手勢大力沉的出拳也勢必會讓防守方失去平衡繼而露出空擋,造成極大的被動。

  步伐在兩個不同性質的拳臺上展現出不同的觀感,業餘拳手的步伐更加靈活但是有些虛浮,而職業拳手的步伐更加穩重、紮實。對於觀眾而言,兩名拳手放低重心頂在一處連續出拳的職業拳擊其觀賞性當然要勝過打到點就跑的業餘拳擊。

  拳擊的基礎技術,除了步伐,最重要的還是拳法。在職業拳擊中,兩名運動員需要長時間地近距離對抗,因此,中近距離的拳法相當豐富,擺拳、直拳、上勾拳的銜接十分合理。

  除了中近距離的組合拳法之外,職業拳手對於遠距離刺拳的運用十分純熟,這也是職業拳擊中一個非常有效的進攻和防守利器。在職業拳擊中,刺拳的運用十分重要,在進攻方面,精準的刺拳能夠有效地消耗對手,並控制與對手的合理距離。在防守端,刺拳也有著極大的作用,其在防守中所起到的作用並非刺拳本身,而在於隱藏在刺拳之後的後手重拳對於對手的威懾。在職業拳擊中,身高臂長的拳王劉易斯就深諳此道,他精準而又力道十足的刺拳往往能夠將對手打得鼻青臉腫,同時,隱藏在刺拳之後的後手重拳也往往成為他最終解決戰鬥的殺手鐗。

  相比於職業拳擊,業餘拳擊的拳法則顯得簡單而缺乏一些章法。業餘拳手受制於得分規則,養成了打到點就跑的習慣,其連續進攻的能力和拳法的豐富程度都大大落後於職業拳擊。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能在跑動中以一個擺拳拍中對手的頭部得分,為什麼還要花功夫去與對手硬弓硬馬地拉開架勢拼拳法呢。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有著很多不同,但兩者之間在拳擊基礎方面又是相通的,兩者只是因為理念和訴求的不同而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比賽形態。在職業拳擊界,從業餘拳擊成功轉型的例子很多,阿里、福爾曼、劉易斯、霍亞等大名鼎鼎的拳王都曾征戰業餘拳壇。

  與國外的業餘拳手相比,中國業餘拳手轉戰職業有許多困難,理念的落後,拳擊基礎的薄弱使得中國業餘拳手無法像國外拳手那樣接受到較為科學的訓練。相比較而言,由於拳擊傳統的原因,很多國外的業餘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與職業拳擊其實相差並不多,這為他們今後轉戰職業拳壇打下了基礎。

  如今,中國業餘拳手中,鄒市明已經轉戰職業,不過,他的這條路走得十分艱難。作為“海盜式打法”的最大受益者,鄒市明憑藉這樣的打法征服了奧運賽場,但同時,“海盜式打法”也給他的轉型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十多年“海盜式”打法的肌肉記憶讓他很難在職業賽場上迅速完成風格的轉變,從這個角度來說,鄒市明也是“海盜式打法”的最大受害者。

  當中國渴望在奧運拳臺上有所作為的時候,鄒市明和他的“海盜打法”橫空出世,大獲成功,這一點兩枚奧運金牌就說明了一切。但是坦率地說,這條在夾縫中摸索出來的道路並不具有普適性,在鄒市明退出業餘拳壇後中國業餘拳擊成績下滑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國際業餘拳聯已經將規則改變得與職業拳擊非常接近的今天,中國拳擊要想取得整體性的提高,就必須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和研究國外的成功模式,為業餘拳擊和職業拳擊找到一條紐帶。只有這樣,中國的業餘拳手們退役之後才會更多一條出路,只有這樣,中國的拳擊才能夠真正獲得整體的提升。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的區別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有何不同
相關知識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差別在哪
手機資料線與充電線的區別在哪
文科與理科班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固態硬碟與普通硬碟區別在哪裡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的區別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有何不同
物業公司與業主聯誼會主持詞
物業公司與業主聯誼會主持詞***2***
信任與其餘詞的區別
空手道和跆拳道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