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摔跤的鬆緊互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滋生和孕育中成長起來的獨具特色的中國式摔跤運動,它不僅具有悠久歷史、豐富文化底蘊,而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和鬥爭實踐中逐漸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寶貴文化遺產。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中國式摔跤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專案,不但要求運動員有極快的速度,而且要具備能以對手抗衡的力量,這是一對尖銳的矛盾。在運動中,如果渾身用著力,也就是渾身的肌肉緊張著,就是我們行話中所說的“大犟杆子”,是不會有速度的。要想在運動中速度快,就要放鬆下來。在進攻時,肩肘腕胯膝都要做到完全的放鬆,才能使進攻達到快速的目的。在動作使上之後,相應的肌肉群又要有一個從放鬆轉變到極度緊張的過程,這就叫發勁兒。中國式摔跤運動員最忌諱要鬆鬆不下來,要緊緊不上去的情況。

 

  我們跟據前輩的傳授和我們對於中國式摔跤的認識,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中國式摔跤的“三字經”,其中前幾句是這樣寫的:“中國跤,靈中俏,軟著去,硬著落讀LAO四聲”這裡說的“軟著去”就是說的完全的放鬆狀態,這裡說的“硬著落”,就是指在對方身上的發力比如,我們給對方使一下切,比如是左對左,我的右手是底手。我先搶對方的底手,上手控制對方的右臂。我使切時,必緊底手,這時,我的右腿上步,左腿左胯完全放鬆,提胯提臀,劃步走弧線前行,到對方的左腿的腿後,這時,我的左腿突然後蹬,也就是向後打小腿。上手要順對方的右肩頭下鍘,鍘勁要迅猛冷脆,要有一種矇頭蓋腦之勢。

  從使用切的情況可以看出,當左腿左胯,提胯提臀劃弧線前行時,左腿左胯是完全放鬆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軟著去”。當我們的左腿到達對方的左腿的腿後時,我們的左腿突然後蹬,上手迅猛下鍘時,我們發出的勁兒是剛猛冷脆之勁兒,要集力量於一點而發於瞬間,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巨大的爆發力,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硬著落”。我們上面所說的鬆與緊的相互轉化,要尊循這樣幾個要點:要“形是鬆,意是緊”。要做到“形鬆意不懈,形緊身不僵”。一定要“鬆緊互補,要鬆則鬆,要緊則緊,互寓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老前輩所說的:“拌拌兒使勁兒,搪拌兒使勁兒,不拌不搪不使勁兒,”的鬆緊互補狀態。

用那麼那麼來造句
中國摔跤習俗探源
相關知識
中國式摔跤的鬆緊互補
中國式摔跤和柔道的區別
中國式摔跤拉揣動作的特點及運用
中國式摔跤
中國式摔跤戰術淺析
中國式摔跤和柔道有什麼區別
中國式茶道的介紹
最經典的勵志書籍:中國式人性的十大丑態
中國式插花的特徵
中國式朋友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