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痛的原因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腳後跟痛的情況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的吧,那麼大家知道腳後跟痛是什麼原因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腳後跟痛的原因,供大家參閱。

  腳後跟痛的原因

  鞋子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

  但一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鞋內切角,導致在鞋的結構上不能有效地支撐拱腳,而力則集中在腳底的一部分,這會增加韌帶的壓力,韌帶更容易發炎。

  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維持正常足弓、緩衝震盪、加強彈跳力作用的腱性組織。長時間的行走、過度的負重,都會引起跖腱膜的勞損,導致區域性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疼痛症狀。

  足底脂肪墊萎縮

  老年人的足跟痛較為複雜,除了以上兩種可能的原因外,還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墊萎縮,其緩衝震盪、防止摩擦的作用減弱,使區域性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

  跟骨骨刺

  多見於老年患者,當有足跟痛時,經過拍攝X光片,可以發現跟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臨床上發現骨刺不是導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區域性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區域性炎症反應的輕重有關,而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係。

  腳後跟痛的治療方法

  封閉治療

  可以打封閉針,效果快,相對費用便宜。先在疼痛點注射一針,看疼痛情況可以半個月以後加強一針。但封閉針不能保證徹底解決。年輕女性慎用,是激素類藥,會導致2-3個週期月經不調,半年內最好不要懷孕。

  “封閉針是將藥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並有緩解區域性肌肉緊張的作用。時間長的可管數年以上,短的數週,視病情輕重,時間長短不定。這是一種對症治療措施,對消除區域性的疼痛症狀有較好的效果。

  手術治療

  ①足跟骨刺切除術

  對於頑固性跟骨痛,X片證實有骨刺者,在跟骨內側作一切口,進入跟骨,將跟骨內側骨刺全部銼除。

  ②跟骨鑽孔術

  對跟骨內壓高者適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內壓降低,治療頑固性無骨刺的跟痛症,仍在跟骨內側切口,達跟骨後,將跟骨內側鑽孔7~10個,效果達90%。

  ③跟骨神經切斷術

  對於無原因頑固性足跟痛可採用此法,不過是一種破壞性手術,將跟骨脛後神經支和腓腸神經支切斷。

  ④跟骨滑囊切除術

  是將跟骨結節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腳後跟痛的預防

  1、休息,注意少走路,站立時間亦縮短,減輕人體重量對患足的負擔。

  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

  患有足部疾病後穿鞋有講究,提倡穿運動鞋或者軟底鞋、坡跟鞋,忌穿平底鞋、硬底鞋和人字拖鞋。

  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矽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

  4、功能鍛鍊:首先,肢體鍛鍊不因疼痛而避諱,反而要大力提倡,主要包括跟腱、跖筋膜牽拉鍛鍊。跟腱及跖筋膜的適度牽拉有助於炎症消退,腳後跟痛的恢復,且非負重牽拉鍛鍊比負重牽拉鍛鍊效果好。

  其次,各式各樣的足部矯形器都可用於跟痛症的保守治療,可糾正足部力線不良,支撐足弓。第三,夜間夾板作為一種支撐療法,也是治療跟痛症的常用輔助措施,尤其適用於晨起走路痛的患者。

  5、多喝水,避免受涼。

  6、營養物質的攝入對跟痛症的緩解也有重要作用,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如維生素C、鋅、硫酸葡糖胺、菠蘿蛋白酶、魚油等營養物質在增加韌帶強度、促進軟組織修復、消炎消腫鎮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從而可以緩解跟痛症的症狀,是不可或缺的食療方法。易清淡飲食,忌吃上火食品,多吃魚、排骨、牛奶。
 

腳後跟發癢的原因
腳後跟疼痛的原因和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腳後跟痛的原因有哪些
後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腳後跟痛的原因
腳後跟痛的原因是什麼
後腰右側隱痛的原因有哪些
後腰痠痛的原因有哪些
後腰兩側痛的原因有哪些
登山後頭會痛的原因有哪些
登山後頭會痛的原因有哪些
後背左腰部疼痛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