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能治好嗎孤獨症怎麼治治療孤獨症的原則和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那麼孤獨症怎麼治療?孤獨症能治好嗎?孤獨症治療有什麼原則和方法?一起來看看。

  孤獨症治療原則

  孤獨症治療原則:①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②促進家庭參與,讓父母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患兒本人、兒童保健醫生、患兒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③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④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根據患兒病情因人而異地進行治療,並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⑤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患兒的軀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⑥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孤獨症治療的幾點共識

  ①孤獨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孤獨症的預後,因此孤獨症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年齡的截止點,事實上也存在著部分患者在較大年齡獲得改善。

  ②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建立了許多的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前述幾個主要的訓練方法各有優缺點,尚無證據表明哪一種療法顯著優於另外一種。目前各種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趨勢。

  ③由於孤獨症缺乏特效治療,目前尚存在數以百種的另類療法***alternative therapy***,這些療法缺乏循證醫學證據,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經特別訓練和治療的孤獨症兒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療法聲稱的療效可能與此有關。

  孤獨症治療方法

  20世紀80年代以前,孤獨症普遍被認為屬不治之症。自從1987年Lovaas報道採用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成功“治癒”9例孤獨症兒童以後,世界各國***主要是美國***相繼建立和發展起來了許多的孤獨症教育訓練療法或課程,多數療法或課程的建立者均聲稱自己的療法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是一些療法的療效有誇大之嫌。

  Helfin等將各種孤獨症療法分為以下4類。***1***以促進人際關係為基礎的療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時光***floor time***療法、Gutstein建立的人際關係發展干預***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療法;***2***以技巧發展為基礎***skill-based***的干預療法:包括圖片交換交流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行為分解訓練法***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3***基於生理學的干預療法***physiologically oriented intervention***:包括感覺統合訓練、聽覺統合訓練、排毒治療與膳食療法;***4***綜合療法,孤獨症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屬於這一類。以下將對常見干預療法作一簡單介紹。

  1 TEACCH

  TEACCH是由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Schopler建立的一套主要針對孤獨症兒童的綜合教育方法,是現時在歐美國家獲得較高評價的孤獨症訓練課程。該方法主要針對孤獨症兒童在語言、交流以及感知覺運動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核心是增進孤獨症兒童對環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該課程根據孤獨症兒童能力和行為的特點設計個體化的訓練內容。訓練內容包含兒童模仿、粗細運動、知覺能力、認知、手眼協調、語言理解和表達、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緒情感等各個方面。強調訓練場地或家庭傢俱的特別佈置、玩具及其有關物品的特別擺放;注重訓練程式的安排和視覺提示;在教學方法上充分運用語言、身體姿勢、提示、標籤、圖表、文字等各種方法增進兒童對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運用行為強化原理和其他行為矯正技術幫助兒童克服異常行為,增加良好行為。課程可以在有關機構開展,也可在家庭中進行。

  2 ABA

  1987年Lovaas報道對一組19例孤獨症兒童採用ABA療法干預2年,結果有9例基本恢復正常,其他兒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這一報道引起了轟動。其後許多研究者重複了ABA,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報道ABA對高功能孤獨症有較好療效,目前認為該療法對各類廣泛性發育障礙***PDD***兒童均有很好的療效。Lovaas的研究物件主要是3歲左右的孤獨症兒童,這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認為即使對於年齡較大的孤獨症兒童,ABA仍然有很高的應用價值。ABA採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症兒童各項能力發展。傳統上,ABA的核心部分是任務分解技術,典型任務分解技術有4個步驟:訓練者發出指令、兒童的反應、對兒童反應的應答、停頓。具體包括:***1***任務分析與分解;***2***分解任務強化訓練,在一定的時間內只進行某分解任務的訓練;***3***獎勵***正性強化***任務的完成,每完成一個分解任務都必須給予強化***reinforce***,強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頭或身體姿勢表揚,強化隨著進步逐漸隱退;***4***提示***prompt***和提示漸隱***fade***,根據兒童的發展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幫助,隨著所學內容的熟練又逐漸減少提示和幫助;***5***間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兩個分解任務訓練之間需要短暫的休息。訓練要求個體化、系統化、嚴格性、一致性、科學性。要保證治療應該具有一定的強度,每週20-40h,每天l-3次,每次3h。現代ABA技術逐漸融合其他技術強調情感人際發展。

  3 RDI和地板時光

  隨著對孤獨症神經心理學機制的研究深入,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缺陷逐漸被認為是孤獨症的核心缺陷之一,所謂心理理論缺陷主要指孤獨症兒童缺乏對他人心理的推測能力。患兒因此表現為缺乏目光接觸、不能形成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不能分辨別人的面部表情因而不能形成社會參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覺和經驗,因此不能形成與親人之間的感情連線和友誼等。鑑於此,Gutstein建立了“提高患兒對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RDI,Gutstein認為正常兒童人際關係發展的規律和次序是:目光注視-社會參照,互動-協調-情感經驗分享-享受友情,他依此為孤獨症兒童設計了一套有數百個活動組成的訓練專案,活動由父母或訓練者主導,內容包括各種互動遊戲,例如目光對視、表情辨別、捉迷藏、“兩人三腿”、拋接球等,訓練中要求訓練師或父母表情豐富誇張但不失真實,語調抑揚頓挫。Gutstein聲稱RDI方法取得了顯著成功。

  與RDI相比,由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時光訓練體系也是以人際關係以及社會交往作為訓練的主體,但是與RDI不同的是,在地板時光訓練中,教師或家長是根據患兒的活動和興趣決定訓練的內容,在訓練中,父母或老師一方面配合孩子的活動,同時在訓練中不斷製造變化、驚喜、困難,引導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時光中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發展社會交往能力,訓練活動不限於固定的課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時段。這樣的訓練對家長或教師的要求其實更高。目前這一方法在美國也獲得較高評價。

  4 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療法是由美國Ayres創立,起初主要應用於兒童多動症和兒童學習障礙的治療,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感知覺方面的異常,因此該方法也廣泛運用於孤獨症兒童的治療。該療法主要運用滑板、鞦韆、平衡木等遊戲設施對兒童進行訓練,有報道和觀察稱對於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等有一定療效。此外類似於感覺統合訓練的療法還包括聽覺統合訓練、音樂治療、捏脊治療、擠壓療法、擁抱治療、觸控治療。感覺統合訓練治療的療效在國外存在爭議,未被主流醫學所認可。

  5 藥物治療

  目前無特效藥可以治癒孤獨症,但以下藥物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並有利於教育訓練。具體包括:

  ***1***抗精神病藥 常用氟哌啶醇***0.5mg-4.0mg/日***、硫利噠嗪***12.5mg-50mg/日***、舒必利***100 mg-400mg/日***。前兩者可減輕多動、衝動、自語、自傷和刻板行為,穩定患兒情緒;舒必利則可改善孤僻、退縮,使患兒活躍、言語量增多,並改善情緒。以上藥物均需從小量開始服用,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逐漸加量。目前尚有報道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也可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但此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2***抗抑鬱藥 該類藥可改善該症的刻板重複行為,改善情緒,並緩解強迫症狀。可選用氯丙帕明***25mg-150mg/日***、舍曲林***25mg-150mg/日***、氟伏沙明***50-200 mg/日***等。該類藥也應從小量開始服用,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逐漸加量。

  ***3***中樞興奮藥或可樂定 適用於伴有注意障礙及多動症狀的患兒。用藥方法參見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中有關內容。

  ***4***改善和促進腦細胞功能藥 同精神發育遲滯中有關內容。

  ***5***維生素B6和鎂劑 有研究報道大劑量維生素B6和鎂劑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但此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確定。

  6 孤獨症教育訓練中家庭的作用

  孤獨症的教育訓練並不完全是一個醫學問題,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父母心態、環境或社會的支援和資源均對孩子的頂後產生影響。採用綜合性教育和訓練,輔以藥物,孤獨症兒童的預後可以有顯著的改善,相當一部分的兒童可能獲得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和高功能孤獨症兒童。在教育或訓練過程中應該堅持3個原則:***1***對孩子行為寬容和理解;***2***異常行為的矯正;***3***特別能力的發現、培養和轉化。訓練應該以家庭為中心,同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辦日間訓練和教育機構,在對患兒訓練的同時,也向家長傳播有關知識,是目前孤獨症教育和治療的主要措施。父母需要接受事實,克服心理不平衡狀況,妥善處理孩子的教育訓練與父母生活工作的關係。化愛心、耐心、恆心為動力,積極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訓練和治療活動中,並和醫生建立長期的諮詢合作關係。

  孤獨症疾病預後

  該障礙為慢性病程,預後較差,約2/3患兒成年後無法獨立生活,需要終生照顧和養護。影響預後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商、5歲時有無交流性語言、教育訓練情況。如能早期進行有計劃的醫療和矯治教育、並能長期堅持,有助於改善預後。


孤獨症怎麼治療_如何治療孤獨症
腸癌的臨床表現
相關知識
孤獨症能治好嗎孤獨症怎麼治治療孤獨症的原則和方法
怎樣治好月子病月子病能治好嗎月子病怎麼治好
怎樣治好月子病月子病能治好嗎月子病怎麼治好
闌尾炎的手術治療之原則和方法
吃青芒果好嗎青芒果怎麼吃好
學好英語的建議和方法有哪些
培養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試析從功能角度研究商務英語翻譯的原則和策略
高二政治必修四原理和方法論知識點歸納
又好又快做家務的祕訣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