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飲食養生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穀雨時節是春末,在飲食上要注意調肝去春火、少吃燥熱食物。那麼,你想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有哪些

  1、調養肝氣去“春火”

  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裡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飲食應“五低”

  暮春飲食,應注意考慮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5個方面。低鹽就是少食鈉鹽,因為鈉鹽太多會誘發高血壓病,因此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攝取總量不超過膳食總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遊離糖,食糖過量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低膽固醇是少吃含膽固醇高的動物食品,因為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及腦血管等多種疾病,每天食肉類食品不能超過300克;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3、脾胃健宜補身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此時適宜的膳食有: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等,具有祛風溼、舒筋骨、溫補氣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功效。而且,應適當食用一些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質,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4、食療祛溼氣

  穀雨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溼的環境,溼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溼,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溼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5、穀雨茶清肝明目

  穀雨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穀雨前採製的新茶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宜,雨量充沛,茶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茶葉鮮活,香氣怡人。喝起來口感醇香綿和,對人的身體特別好,通全身不暢之氣:以茶驅溼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6、少吃燥熱物

  春季應選擇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包括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蒲公英等,這些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的作用。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暮春時節,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7、減少高蛋白質攝入

  另外,穀雨時節,楊花、柳絮隨風四處飛揚,很容易引起鼻癢、咳嗽和面板過敏等症狀。過敏體質的人在這期間應防止過敏性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在飲食上要注意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要注意減少戶外活動,若外出,最好做好防護。

  8、晨起喝杯水

  暮春氣候複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後,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量以250毫升為宜。

  穀雨養生吃什麼好

  1、枸杞蛋羹

  材料:枸杞15克、雞蛋l~2個。

  做法: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枸杞調勻,加入少許調味品,隔水燉熟即可。

  功效:枸杞為平補之品,既補陽,又滋陰,能益腎養精,平肝明目,凡肝腎不足之人,常食之效果好。加之雞蛋營養價值高,養陰潤燥好,對於老幼及產婦尤宜。適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痠軟、陽瘻、早洩、遺精、目視物昏花、頭暈、陰血不足者。但脾虛洩瀉者少食。

  2、豬肝綠豆粥

  材料: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先將綠豆、大米洗淨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後,再將切成片狀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

  功效: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方中以豬肝和綠豆為主,豬肝補肝養血,綠豆利水清腫;陳粳米為輔佐,補脾,利小便,以增強補虛消腫之力;諸料合用,共成補肝養血,利水消腫之方。

  3、百合蓮子銀耳羹

  材料:銀耳一個、蓮子40克、幹百合10克、枸杞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用溫水泡發,大約半個小時後洗淨。剪去根部,用手將銀耳撕開成一小片,同時,蓮子,百合,枸杞也分別用水泡發。將撕好的小片銀耳放入砂鍋內,倒入足夠多的清水,開大火煮開後,轉文火煲約2個小時。將銀耳煮到濃稠狀態,再放入冰糖攪拌,然後倒入蓮子再煮半個小時左右。最後倒入百合和枸杞,煮15分鐘即可。

  功效:銀耳的營養成分豐富,美容養顏。百合和蓮子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也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注意事項:燉煮此羹最好用瓷煲或砂鍋。如果沒有也可以用不鏽鋼的鍋或是無毒鋁鍋。儘量不要用鐵鍋,以免鐵離子與其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有的時候可能還會變黑。

  4、冬蟲夏草燉鴨

  材料:冬蟲夏草10根、鴨1只、生薑、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先將鴨宰殺乾淨,然後將冬蟲夏草、姜及其他調味品放入鴨肚內,用線紮緊,隔水燉一小時左右。

  功效:冬蟲夏草既補陰又補陽,入腎經補腎助陽,入肺經補肺陰、止血化痰。適用於肺腎陰虛之久咳、虛喘、咳嗽、咯血、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老年肺氣虛弱等。還可用於腎陽虛之陽痿、遺精、腰膝痠軟者。但鴨性涼,脾胃陽虛者忌食。

  5、決明子粥

  材料:炒決明子10克***中藥店有售***、大米60克、冰糖少量。

  做法: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後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該粥清肝、明目、通便。對於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脂血症、習慣性便祕等效果明顯。

  6、玄蔘燉豬肝

  材料:玄蔘15克,豬肝500克,生薑、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豬肝切成薄片,用澱粉、姜、鹽等醃一下,玄蔘先用水煮半。時,然後與醃好的豬肝隔水同燉,燉10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豬肝所含維生素A較多,對於夜盲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玄蔘味苦、甘、鹹,性寒,歸肺、胃、腎經。玄蔘功在滋陰涼血還可軟堅解毒。本燉品既補血,又涼血滋陰,宜於春季食用。適用於夜盲症、目赤、視力減退、弱視、眼目昏花及氣血不足三面色萎黃、貧血、水腫、腳氣病者。但脾胃虛寒者、腹瀉者少食。

  穀雨養生必須預防5種疾病

  1、過敏症。“雨水生百穀”,穀雨前後,百花漸次開放,這時,人們須預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有過敏史的人要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

  2、神經痛。穀雨前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等。一旦患上神經痛或舊病復發,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同時還要注意休養,避免用腦過度和思慮交瘁。

  3、感冒。穀雨前後,天氣雖以晴暖為主,但早晚仍有時冷時熱之時,而且南北溫度差異較大,人們極易感冒。所以,穀雨前後,人們早晚外出要注意添衣,不可忽視大意。

  4、慢性胃炎。“穀雨”作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段時間正好處於春夏交替時節,同時也是胃病的易發期。胃病患者在這個時節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切忌因為天氣回暖貪吃冷食而“傷”了腸胃。此外,在飲食上,脾胃不好的人還應儘量少吃竹筍、蠶豆等當季蔬菜,可多吃蓮子、山藥等來養胃。

  5、風溼。根據“穀雨”季節空氣溼度大的特性,一些風溼病患者也漸漸“苦惱”起來。從西醫及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風溼病的發作與“穀雨”節氣及溼度大的季節,並沒有特殊的直接聯絡,但確實會有風溼病患者在這個季節感到關節不適。專家提醒,以肌肉和關節疼痛為主的風溼病病人應注意適量運動,但切忌運動過度,尤其是不能在運動後出現乏力感覺。如果出現風溼病症狀,應及時上醫院就醫,接受臨床化驗,確診病情,並在醫生指導下科學治療。


頸椎病能治好嗎_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晚上打鼾怎麼治療有效的方法
相關知識
穀雨飲食養生知識
穀雨節氣飲食養生知識
夏天飲食養生知識
小滿節氣飲食養生知識
夏至防暑飲食養生知識
冬季健康飲食養生知識
冬季飲食養生知識
秋季飲食養生知識有哪些
冬至飲食養生知識
中醫飲食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