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鍼灸什麼部位能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月經不調是現在很多女性的通病,會引起各種婦科問題。中醫對月經不調有特殊的療法,比如用鍼灸。但是,大家都不太清楚月經不調鍼灸什麼部位才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月經不調鍼灸的部位,一起來看看吧。

  月經不調鍼灸的穴位

  穴位:關元、血海、三陰交。氣虛加足三裡、脾俞;血虛加脾俞、膈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氣鬱加太沖、期門;血熱加行間、地機;血寒加灸歸來、命門。

  具體的操作方法:諸穴以常規操作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氣虛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於月經來潮前5-7日開始治療,行經期間停針。若經行時間不能掌握,可於月經乾淨之日起鍼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經來潮時為止。連續治療3-5個月經週期。

  月經不調鍼灸的注意事項

  在身體過於疲憊,精神高度緊張和飢餓的時候最好不要進行鍼灸;年老體弱者進行鍼灸治療的時候,最好選擇臥位,因為這樣更加容易選擇穴位;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進行鍼灸;面板出現感染、腫瘤等等部位不能夠進行鍼灸;

  針孔處面板應保持潔淨。一般針後2小時不要著水,以防感染。運用火針、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處,一般針眼當天不要著水。糖尿病患者面板易感染,更應保持區域性面板的潔淨。

  月經不調的原因

  情緒、精神創傷、過度緊張、環境及氣候驟變、性生活的頻繁還有營養不良的飲食又或者某些藥物及疾病就是常見月月經不調的病因。

  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這是常見的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

  女性長期肥胖的結果將導致機體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失常而引起月經失調、月經稀發、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同樣屬於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

  育齡期女性月經不調一般多是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好,常表現為有周期,但是週期縮短,或者月經出血比較多。

  月經不調的症狀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於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2、不規則子宮出血

  這是一個臨床症狀,具體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或淋漓出血。常見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情況或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3、閉經

  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症狀,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將閉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凡年過18歲仍未行經者稱為原發性閉經;在月經初潮以後,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經閉止超過6個月者稱為繼發性閉經。

  4、絕經

  絕經意味著月經終止,指月經停止12個月以上。但圍絕經期常有月經週期和月經量的改變。表現為月經週期縮短,以濾泡期縮短為主,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

  月經不調困擾著眾多女性,這種婦科疾病囊括了中青年婦女。造成月經不調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因為職場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有的則是因為太愛美了,過度減肥導致營養缺失。另外,過度肥胖也是月經不調的原因之一哦。所以,女性應該保持健康適中的身材,不能過瘦也不能過肥。在治療月經不調時,多數女性都願意選擇中醫,中藥、按摩、撥火罐、刮痧以及鍼灸都是非常不錯的療法。其中鍼灸的方法倒比較少女性嘗試,因為怕痛。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醫師會掌握好施針的力度,儘量放鬆,接受治療。

  月經不調的危害

  女性月經不調是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長時間的月經不調不僅會造成不孕,還會造成女性生殖系統的變化。

  女性長時間月經不調會引起頭疼、頭暈、心悸、乏力等情況,長此以往,對女性傷害非常大。

  月經不調會引起月經性關節炎、皮疹、哮喘、子宮內膜移位等多種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將會留下隱患。

  月經不調還會引起色斑、暗瘡等。這些色斑、暗瘡是機體病變的反映,不及早診治,不但影響美觀,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乙肝的症狀有哪些能治好嗎
白髮病吃什麼能治療
相關知識
月經不調鍼灸什麼部位能治療
月經量少艾灸什麼穴位好
鍼灸什麼穴位能減肥
鍼灸什麼穴位能醒酒
腳後跟疼灸什麼穴位能治好
艾灸什麼穴位能治耳鳴
月經不規律吃什麼藥調理
上環月經不正常吃什麼調理
上環月經不正常吃什麼調理好
吃了藥月經不乾淨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