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補氣血的效果好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艾灸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療法,都說艾灸具有補氣血的神奇功效,那艾灸真的可以補氣血嗎?艾灸補氣血的效果真的有那麼好嗎?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艾灸可以補氣血嗎,希望能幫到你!

  艾灸可以補氣血嗎

  1、溫經通絡,行氣活血

  傳統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氣血有“遇溫則行,遇寒則凝”的特點,艾灸療法可以使高溫透徹身體肌骨經脈,使寒冷的氣血溫暖起來,流動更加暢快。

  2、驅寒逐溼,消淤散結

  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能夠迅速開啟氣結,消散淤血。正陽氣進入體內,能夠清除溼濁之氣,散寒回陽。

  3、溫中補氣,保健強身

  艾灸療法歷來就被醫家公認為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更多的人體正氣,能提高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補益強身的養生功效。

  艾灸的好處還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針療不斷得到發展,而艾灸卻受到了人們的冷落。艾灸在施治過程中,燒灼患者經穴,會在身體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學大師周楣聲先生指出,正是病痛與灸瘡帶給患者的雙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並呼籲對艾灸深入研究,推進艾灸的現代化發展。

  艾灸補氣血的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補氣血會出現的排病反應

  1、出現水泡

  這點在剛開始艾灸,或者,開始試著加大灸量的灸友身上經常出現,原因主要有兩種:

  ***1***施灸過量:表明這次艾灸時間太長了,灸量過頭了,這種情況應該減少施灸的次數或縮短單次的艾灸時間。

  ***2***排病反應:出現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氣較重,發水泡是機體正氣恢復、祛邪除病的過程,所以這種水泡的出現有利於疾病的痊癒。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標準是機體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灸瘡,所以古人將灸瘡作為判斷灸量和治療效果的一個主要指標。

  關於水泡的處理:若區域性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從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後用芝麻油調配艾草灰塗抹。

  2、有麻感、穴位冒寒氣

  灸後膝蓋處有向外冒風感或發麻感;還有艾灸命門穴或肚臍是湧泉穴發涼,屬風邪外排或寒溼氣外排現象。

  3、紅白相間斑點

  如果灸後面板潮紅不均勻,潮紅中間夾雜大小不一的淺白色斑點,有的甚至白色多紅色少!

  這是由於區域性經脈不通、氣血執行不暢所致,提示要繼續進行艾灸治療,直到灸處溫熱感增強,灸後面板白色斑點消失,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為一個療程的充足劑量。

  4、面板成片潮紅、有水汽

  在艾灸過程中,穴位周圍面板還會出現成片的潮紅,甚至有水汽,手摸起來有潮潤的感覺***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況下出現這種現象,艾灸懸灸較少出現這種反應***,這種反應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經相對足夠,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5、出現皮疹,發癢

  如體內溼氣較重,灸治過程中面部或身體上會出現小皮疹,並且發癢,這是體內溼氣外排的表現。此種情況可繼續施灸以觀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則罷,不退或加重則可加灸曲池、合谷。

  婦科問題嚴重的患者,施灸時就會在肚臍周圍,腹股溝處出現這些症狀。

  6、穴位深處出現響動

  有時在施灸過程中,特別是在施灸一定療程之後,灸友會感覺在穴位深處有響動,這是達到一定灸量之後,長久積滯的經絡得以疏通的表現。

  久病和難治性疾病多在出現穴下深處有響動之後明顯好轉。

  7、面板灼痛

  ***1***初灸時不適應:當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時很痛,當灸至一會兒之後,區域性面板適應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

  ***2***艾灸火力太大:當施灸時區域性穴位面板灼痛,原因可能是艾灸火力較大,此時可減小灸火或增加灸材和面板之間的距離。

  ***3***選擇的艾灸器具可能有問題。

  ***4***疾病本身症狀就很痛: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狀就很痛,在初灸時疼痛明顯,當灸一定時間之後疼痛即減輕,這是疾病好轉的表現。

  如帶狀皰疹,皰疹本身症狀面板灼痛,初灸時灼痛,當灸至一會兒之後灼痛減輕,當灼痛感減輕甚至不痛時表明一次施灸量充足,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8、艾灸的返病現象

  部分顧客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數之後,有50%以上的人,但不是所以的人,會有病氣加重,或者其它異常反應

  比如在艾灸的時候出汗,或者灸後出汗,這種現象有可能會持續幾天或更久,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排病反應。還有人艾灸過程中或艾灸後,流鼻涕,打噴嚏,這是體內寒氣外排的表現。

  艾灸後突然出現腹瀉,是因為寒溼被集中到了胃腸,最後排出體外;典型的排病反應。腹瀉後除了腸胃稍感不適外,身體沒有任何不適。

  經過幾次艾灸,或一段時間的艾灸後,有的人會表現出肢體冰涼,這是寒氣用艾灸後在體表的反應,有的是臟腑內的寒氣表現在體表,這種反應在冬天和春天的季節更加嚴重,有這種反應的,說明身體嚴重陽虛,需要繼續艾灸。

  越是出現多次排病反應,就越證明病邪的頑固,也體現正氣正在一點點積累。有排病反應很正常,沒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排病的反應。


艾灸可以補氣血嗎

艾灸哪個穴位溫陽補氣
哪些自釀美酒補女人氣血
相關知識
艾灸補氣血的效果好嗎
女人吃什麼藥補氣血的效果最好
什麼食物補氣血的效果最好
艾灸補氣的效果好嗎
寶寶貧血吃什麼東西補血的效果好
中醫艾灸治療胃寒效果好
立思丁治療痤瘡的效果好嗎
去眼袋手術的效果好嗎
豐胸精油的效果好嗎
打瘦臉針的效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