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自制酸梅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現在已進入三伏天,三伏天酷暑難耐,很多人都沒胃口,夏季吃得對,胃口就好,能防酷暑;吃不對,則越吃越沒勁兒,不利於健康。下面就介紹適合三伏天的飲食

  主題:自制酸梅湯

  食材:烏梅5顆、山楂幹10g、玫瑰果3顆、冰糖適量。

  做法:

  1.把烏梅、玫瑰果、山楂乾洗淨;

  2.鍋中加清水,放入1中的食材,用大火燒開,轉小火煮20分鐘,根據口味加入冰糖;

  3.把湯汁晾涼,撈出材料,將汁放入一個大水壺,置於冰箱冷藏4個小時以上即可喝。

  一、酸梅湯解酷暑 烏梅治虛熱

  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涼的酸梅湯可謂是神清氣爽,而酸梅湯裡有個很重要的食材,就是烏梅。烏梅別名酸梅、黃仔、合漢梅、乾枝梅,烏梅是藥食同源的製品,是青梅經過加工後的中藥材之一。

  中醫認為,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主治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

  《本草綱目》記載:“梅實採半黃者,以煙燻之為烏梅。”營養學認為,烏梅含鉀多而含鈉較少,需要長期服用排鉀性利尿藥者宜食之;梅子含兒茶酸能促進腸蠕動,因此便祕之人宜食之。

  而用烏梅做成的酸梅湯消食閤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二、烏梅市場以次充好 鑑別需慧眼

  烏梅市場混亂,有些質量較次的烏梅藥材要甄別出來,它們有以下特徵:核果不呈烏黑色,而呈現棕紅色;肉薄、酸味弱。這類商品藥材雖然在品種上沒有問題,但其因內在質量達不到藥用標準,在治療疾病時也就發揮不了最佳療效。另外還需注意以杏、桃、李來魚目混珠的偽“烏梅”。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烏梅。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後忌食之。

  39食神每週一提醒:

  木對應肝,肝開竅於目,木資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緒易激動、煩躁不寧、胸脅隱痛、視力急劇下降等症狀時,就需要養肝了。

  肝最強時間:1~3時 肝最弱時間:13~17時 強肝關鍵詞:舒

  ●肝怕勞累,肝氣最弱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須工作,則至少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酷熱三伏天的飲食養生祕訣
三伏天養生祝福語
相關知識
三伏天喝自制酸梅湯
如何自制酸梅湯
自制酸梅湯的做法圖解
自制酸梅湯的做法有哪些
三伏天喝熱水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三伏天喝熱水能把體內寒氣排出嗎
三伏天喝什麼湯養生
三伏天喝熱水能不能排寒氣
三伏天喝涼茶歇後語的答案
三伏天喝什麼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