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貝齒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紫貝齒殼面平滑,紫色、棕色或褐色,具多數暗紫棕色與白色交錯的斑紋或圓點,光澤美麗,很適合藥用。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紫貝齒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紫貝齒的藥用價值

  1、治小兒痘疹入眼:紫貝一個***生用***為末,用羊子肝批開,摻藥末一錢,線纏,米泔煮熟,入小瓶內盛,乘熱薰,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來早空心服。***《嬰童百問》紫貝散***

  2、治更年期綜合徵:夜交藤30克,小草9克,石菖蒲6克,炒棗仁15克,茯苓15克,合歡皮10克,紫貝齒9克,生龍齒12克,柴胡6克,陳皮9克,生地10克。

  3、治青年扁平疣:靈磁石31g,代赭石31g,紫貝齒31g,生石決明12g,生白芍6g,紫草31g。水煎內服。方中前四味藥,先煎半小時。成人與兒童劑量相同。《中醫面板病學簡編》

  紫貝齒的功效作用

  1、眩暈、頭痛

  素體陽盛或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肝陽上亢,風陽升動,上擾清空,頭暈目眩,頭痛且脹,煩勞或惱怒後眩暈頭痛加劇,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等。紫貝齒鹹平,入肝經,有平肝潛陽之功,恰當此用,常可配鉤藤、天麻、石決明等共用。

  2、驚癰抽搐

  肝經熱盛或肝陽升騰無制,可致肝風內動,而見驚痛抽搐諸證。紫貝齒可清肝熱,息肝風,止抽搐,對小兒驚風抽搐用之尤宜,常可配生石膏、珍珠母、羚羊角等清熱息風之品同用。

  3、失眠、心悸

  肝失條達,氣鬱化火,或肝陽擾動心神,則見心煩不寐,驚悸多夢,頭暈,耳鳴等症。紫貝齒清心平肝,鎮驚安神,善治驚惕不眠之證。常與酸棗仁、茯神、龍骨等滋陰斂陽,養心安神之品同用。

  4、目赤腫痛、目翳

  肝開竅於目,肝火上炎則致目赤腫痛,澀癢,視物昏朦及目生翳障等。紫貝齒入肝經,有清肝明目作用,故可用於肝火上炎之證,常與山梔、桑葉、菊花等清洩肝火藥同用。

  紫貝齒真偽鑑別方法

  【鑑別要點】

  四種紫貝齒,概言之其形狀是:全體卵圓形,長1.7~4.5cm,寬1.1~2.7cm,高0.8~2。2cm。腹面扁平,前端略寬,前後兩端均凹入呈圓口狀。殼口兩邊均向內捲曲形成長的溝,溝的兩側有多數細齒。表面紫棕色,有類白色斑點或灰白色紫棕色花紋,平滑而有光澤。質堅硬,氣無,味淡。

  【名典鑑別】

  1、唐·蘇恭曰:“紫貝出東、南海中,形似貝子而大二三寸,背有紫斑而骨白。南夷採以為貨市。”

  2、宋·寇宗奭曰:“紫貝背上深紫有黑點。”

  3、蘇頌曰:“貝類極多,古人以為寶貨,而紫貝尤貴。後世以多見賤,而藥中亦稀使之。”

  4、清·《本草求真》:“紫貝,即貝子之色赤者也。背上深紫有黑點者良。”

  【快速鑑別】

  1、蛇首眼球貝:殼長3cm,寬2.4cm,高約1.5cm。表面有色彩美麗的光澤;貝殼周緣呈深褐色,兩端淡褐色,背面有不同大小白斑散在,腹面周緣呈灰青色。殼口狹長,內外兩脣周緣各有14~17個長白齒。

  2、眼球貝:殼長約1.7cm,寬約1.1cm,高約0.8cm。貝殼為卵圓形,殼面光滑有光澤。貝殼周緣及底部呈赤褐色,前後兩端呈淡紫色,背部呈藍黑色,上有白色及褐色斑點散佈。殼口狹長,內外兩脣周緣各有16個赤綠色細齒。

  3、山貓寶貝:殼長4.3cm,寬約2.7cm,高約2.2cm。表面光滑有光澤。貝殼周緣及底部呈白色,背面呈褐色,上有深褐色及淡藍色帶斑散在。殼口狹長,內外兩脣周緣各有26~29個褐色細長的齒。

  4、綬貝:殼長約4.5cm,寬約2.7cm,高約2.1cm。貝殼呈卵圓形,殼面光滑有光澤。貝殼周緣為乳紅色,上有暗藍褐色斑點,兩端呈暗褐色,背面為灰白色,具稠密梵字狀縱長黑褐色線紋,殼底為微紅色,周緣有深藍斑點散在。殼口狹長,內外兩脣周緣呈微紅色,各有23~26個褐色細長的齒。


吳茱萸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三顆針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相關知識
紫貝齒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鎖陽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女貞子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矮地茶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地膚子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化橘紅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金櫻子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吳茱萸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三顆針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入地金牛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