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槲寄生,中藥名。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冬季至次春採割,除去粗莖,切段,乾燥,或蒸後乾燥。那麼你知道槲寄生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槲寄生的別名

  冬青、北寄生、柳寄生、傾寄、寄生、黃寄生、凍青、臺灣槲寄生

  槲寄生的藥材類別

  枝葉/樹皮類

  槲寄生的性味

  性平,味甘、苦。

  槲寄生的歸經

  歸肝、腎經。

  槲寄生的入藥部分

  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帶葉的莖枝。

  槲寄生的產地和分佈

  生於海拔500-1400***-2000***米闊葉林中,寄生於榆、楊、柳、樺、櫟、梨、李、蘋果,楓楊、赤楊、椴屬植物上。

  我國大部分省區均產,僅新疆、西藏、雲南、廣東不產。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陝西、寧夏、甘肅、青海、臺灣、廣西。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槲寄生的形態特徵

  灌木,高0.3-0.8米;莖、枝均圓柱狀,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地分枝,節稍膨大,小枝的節間長5-10釐米,粗3-5毫米,幹後具不規則皺紋。葉對生,稀3枚輪生,厚革質或革質,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3-7釐米,寬0.7-1.5***-2***釐米,頂端圓形或圓鈍,基部漸狹;基出脈3-5條;葉柄短。雌雄異株;花序頂生或腋生於莖叉狀分枝處;雄花序聚傘狀,總花梗幾無或長達5毫米,總苞舟形,長5-7毫米,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無;雄花:花蕾時卵球形,長3-4毫米,萼片4枚,卵形;花葯橢圓形,長2.5-3毫米。雌花序聚傘式穗狀,總花梗長2-3毫米或幾無,具花3-5朵,頂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無,交叉對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闊三角形,長約1.5毫米,初具細緣毛,稍後變全緣;雌花:花蕾時長卵球形,長約2毫米;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長約1毫米;柱頭乳頭狀。果球形,直徑6-8毫米,具宿存花柱,成熟時淡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槲寄生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治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安胎。主腰膝痠痛;風溼痺痛;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用於風溼痺痛,腰膝痠軟,胎動不安。

  

中藥菝葜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芥菜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知識
中藥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_桑寄生的藥用價值
中藥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_桑寄生的藥用價值
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中藥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紫蘇梗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壯陽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中藥川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