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攝影常見的濾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UV鏡的鑑定與作用,我在前面得一個章節就已談過。UV鏡在攝影濾鏡中屬常規濾鏡,下面是網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探索道路上有幫助。

  曾經的膠片時代,濾鏡是職業攝影人的必須。種類繁多,效果豐富,不比現代擁有photoshop數字後期技術,攝影人對畫面的色彩、效果、光線等條件控制必須要藉助輔助的前期裝備。這也導致了攝影人的重要特徵是馬夾披肩,其中所裝多為光學濾鏡。數碼攝影成為主流後,濾鏡漸漸淡出了攝影行業,儘管如此,享受前期創作時就能得到的快意實在是攝影的巨大樂趣,特別是數碼相機擁有了實時顯示功能。說的有點遠。

  對於數碼相機,除了UV鏡,還存在哪些常規濾鏡,或者說必備濾鏡。這很值得說道。Photoshop7.0的版本在啟動時候,有下面這樣的介面顯示。

  人眼上覆蓋著的濾鏡是曾經風光攝影師必須的偏振,photoshop的確能利用技術手段壓暗天空,增強藍色調,剔除反光,但相比前期濾除有害光,數字後期的手段要複雜多了,對圖片細節的控制也不易保留。偏振鏡就是數碼攝影的常規濾鏡。風光攝影利用它來壓暗天空的過多偏振光,使藍天更藍,不至曝光過度。偏振鏡對可見光的光譜成分不做任何改變,只濾除偏振光。

  壓暗天空,增強藍色只是偏振鏡功能的之一。非金屬材料的表面反光是偏振光,諸如隔著玻璃、水面拍攝,偏振光會成為干擾成像的有害光線,轉動偏振鏡的鏡片,取景框內就能看到畫面的改觀。除此外,偏振鏡還能提高地面景物飽和度。讓強光下的被攝物變得更清晰。

  特別是隔著水面或玻璃拍攝,偏振光干擾成像的問題是photoshop所不能解決的,除非你畫一個上去。對於風光攝影,帶有天空的人像攝影,偏振鏡是必備的常規鏡。值得一提的是,PS7.0啟動介面所顯示的偏振是PL,線偏振。而市面多見的偏振鏡為cpl圓偏振。在應用上二者不同之處在於,線偏振可多片合用,圓偏振則只能一次一片。現代數碼單反相機都帶自動對焦功能,線偏振會導致對焦錯誤,而緊湊類相機則需鏡頭提供的偏振光照明夜景尋像器,圓偏振成了主流。光學原理這裡不做解釋了。

  除了圓偏振,灰漸變和中灰鏡也是風光攝影的必備附件。剪影攝影雖然十分簡約抽象,但不是任何時候你都需要它。在天空與地面構成極大光比,無法通過一次曝光保留雙方細節,除了用photoshop拍攝兩張後期合成外只能使用灰色漸變。而且我們都知道PS後期合成,需要精細的控制拍攝點和構圖範圍,創辦率極高。

  灰漸變的上部對光線做同比例吸收,不改變光譜成分,它所做的僅僅是平衡上下方的光比***你要平衡左右也不是不可以***,通過近乎均勻的曝光滿足細節的同步保留。漸變二字對於濾鏡還有更詳細的劃分,有硬漸變、柔漸變、分場鏡,硬漸變和分場鏡適合水平線直接劃分光比的場合,柔漸變則適合常規拍攝,後者的運用頻率高,濾鏡痕跡小。

  相比灰漸變的過度性阻光,中灰鏡則整體阻光。對入射光無選擇吸收。機械相機時代,快門的速度很難突破一千,在強光下使用大光圈實現小景深成了苛求,中灰鏡***有稱減光鏡***解決了該問題。當然對於現代相機,已突破1/4000秒的快門速度,中灰鏡實現大光圈似乎已經失去意義了。但在閃光攝影的影棚內,它仍然體現著實現強光下小景深的優勢。***注:影棚閃光攝影中,快門不能左右曝光控制***

  當今我們對中灰鏡運用的更多的場合,還是為了實現曼妙的慢門攝影。水流、人流、星軌***數碼相機禁用於星軌天文攝影***。

  中灰鏡除口徑差外,也有類別的劃分。按照阻光能力,以濾鏡因數分為ND2、ND4、ND8、ND16、ND32……,分別能延長1倍、2倍、3倍……快門時間,要注意的是高阻光率的中灰鏡會導致自動對焦功能失效,使用時可先構圖對焦,再裝上濾鏡重新測光。

  加上UV鏡,圓偏振、灰漸變、中灰鏡是數碼相機也必須具備的常規濾鏡,它們所能帶來的照片效果、攝影手法並不是數字化的後期技術能替代的。

     以上是網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覺得有用處就趕快收藏吧。

常見鏡頭的拆鏡清灰指南
廉價套頭優勢
相關知識
數字攝影常見的濾鏡
風光攝影師們的濾鏡神奇在哪裡
數碼初學者的攝影常見誤區
數碼相機攝影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攝影中的數字攝影形態解析
攝影常見錯誤分析
新聞攝影常見問題
數字攝影與數字攝影系統
旅行攝影常犯的錯誤
長曝光攝影常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