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教育孩子例子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名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是講究教育方法。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名人的教育孩子例子,希望可以幫到你!

  名人的教育孩子例子

  1、解決力

  讓孩子自己嘗試,包辦父母只能養出飛不出籠子的金絲雀。製造一些讓孩子嘗試、摸索的機會,他們才能獨立應對生活。

  "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別哭,自己爬起來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親這樣在教孩子走路,朋友們說他是"開孩子們玩笑",父親卻回答:"你錯了,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將來在社會上闖世界,全靠這第一步呀!"。

  這個父親名叫宋嘉樹,他生有三女三子,他們便是名聞中外的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

  2、敢夢想

  任何一個孩子,原本在內心深處都有屬於自己的那個夢想。但是,卻可能因為家長的冷嘲熱諷而淡忘,因為家長的指手畫腳而夭折,因為家長的急功近利而丟失。夢想的翅膀,一旦被剪斷,就再也無法復原,甚至煙消雲散。

  孩子:“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媽媽:“好呀,但是,別忘記回來喔!”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童年時與母親的一段對話。

  3、想像力

  一般只要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探索機會,多接觸新鮮事物,允許孩子表達,對於孩子的創造性表現和表達給予充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為什麼一定要告訴他該用紅色呢?我認為他畫得很好,說不定他以後真的會栽培出藍色的蘋果呢。至於現在的蘋果是什麼顏色,他吃蘋果的時候自然會明白的。”

  ——小卡爾.威特在用藍色筆畫蘋果時,朋友勸告父親說應該告訴孩子畫蘋果要用紅色時,他父親如此回答,卡爾.威特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4、忍耐力

  制止太舒適行為。太舒適是現代孩子的普遍問題之一,對此,家長應理直氣壯地制止和批評,幫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習慣。

  “這是絕對不行的!你們剛剛幾歲,小小年紀就挑肥揀瘦,什麼都要舒舒服服,那長大以後會成什麼樣子呢?做人一定要先學會吃苦,才能耐勞。將來才會有出息。”

  ——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倆兄弟幼小時,一次在飯桌上爭搶食物,母親制止後如此告誡。

  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劉瑜:望子成龍令我不安

  當《送你一顆子彈》、《民主的細節》作者劉瑜被問到“為什麼決定要孩子時”,她用了一個很常見也很偷懶的回答:為了讓人生更完整。朋友反問:這豈不是很自私?用別人的生命來使你的生命更“完整”?劉瑜則無語。

  因為,她總覺得,生孩子是一件自私的事,所以不敢對孩子有什麼“寄望”。她甚至覺得沒有幾個詞語比“望子成龍”更令人不安。所以,她希望女兒布穀長大後能完成自己的夢想。劉瑜對女兒說:“我祈禱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與熱情——在媽媽看來,一個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上班是個負擔的律師,並不比一個驕傲地對顧客說‘看,這個髮型剪得漂亮吧’的理髮師更加成功。”

  劉瑜不強求孩子與她相像。她在給女兒的信中這樣說:“如果你寧願跟你那個滿臉青春痘的胖姑娘同桌而不是媽媽交流人生,那麼我會為你的人緣而高興。如果我們為‘中國往何處去’以及‘今晚該吃什麼’吵得不可開交,如果你也像媽媽一樣脾氣火爆,我也希望你憤然離家出走的時候記得帶上手機、鑰匙和錢包。”

  韓寒:那隻飛蛾會變成花

  2010年,小野出生,她的父親是作家、賽車手韓寒。特立獨行的韓寒對女兒的教育也頗有一套。

  小野在很小的時候從奶奶那裡學會了一種評判標準:害蟲和益蟲。有天韓寒正吃飯,她突然從旁邊飛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蟲,打死。”4歲的孩子認為這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韓寒卻深信這是個包容的世界。他力圖讓女兒懂得,黑與白、好與壞無法一概而論。他藉著女兒殺蟲,以嚴厲口吻責問她。孩子有點畏怯道:“它是壞的小動物,它是蒼蠅。”韓寒反問:“什麼叫壞的,什麼叫好的?你不可以傷害它們,如果它們沒有傷害你,知道了麼……”

  韓寒說罷,小野凝滯幾秒,瞬間大哭。韓寒怕孩子為此反而留下更大的心理創傷,便心生一計。他把飛蛾撿起,帶上小鏟子,牽著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挖了一個小坑,讓小野把飛蛾扔了進去,他說:“我們把它埋了起來,它就會變成一朵花。”趁孩子去拿水壺澆水的空當,韓寒跑到十幾米外摘了一朵花,把花插在剛才埋飛蛾的地方。當小野看到那朵花時,驚詫得說不出話。韓寒說:“你看,就在剛才,它變成了一朵花長了出來,說明它已經原諒你了。”小野破涕為笑。

  在韓寒眼中,所謂教育就是這樣:“愛與耐心,加上孩子能明白的方式。”

  張泉靈:在自己的體驗裡讀懂世界

  拋開工作,前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泉靈和普通媽媽一樣,陪伴兒子的成長。一次,張泉靈偶然看到兒子的網頁瀏覽記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玉兔還會醒來嗎;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拉屎的;獵戶座的紅巨星……張泉靈笑了,孩子的好奇心離現實世界那麼遠。

  張泉靈認為除了閱讀,能開啟世界的方式就是經歷。從小到大,她看過很多關於戰爭的書和電影。可是關於戰爭的概念,是在2002年的阿富汗的一根電線杆子前建立起來的。那是一根鐵鑄的電線杆子,被從不同方向的炮彈穿過,留下3個孔。

  後來,在阿富汗一個廢墟上的鄉村課堂裡,張泉靈看見幾個30多歲的男子坐在六七歲的孩子後面。他們也是學生,在接受掃盲教育。戰爭持續了26年,他們從沒有機會走進學校。“26年的戰爭,有多少輕而易舉的毀滅。我只是看到最淺的表面。”張泉靈如是說。

  “我能做的,就是現在多帶你走一走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張泉靈告訴兒子,“世界的大小,很多時候沒有捷徑,你得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

  教育孩子的著名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1.教育孩子的可用勵志故事有哪些

2.媽媽教育孩子的成功事例有哪些

3.名人教育孩子的簡短事例

4.魯迅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5.關於古代名人教育孩子故事

愛的教育孩子讀後感怎麼寫
名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名人的教育孩子例子有哪些
名人談教育孩子例子
猶太人的教育孩子理財
2017猶太人的教育孩子理念
教育家柏拉圖有哪些經典名言
關於讀書的名人諺語警句帶翻譯有哪些
仔豬斷奶期的保育管理方法有哪些
女人的春季養生花粥有哪些
適合中年人的鍛鍊健身方法有哪些
教育勵志格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