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白朮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苦,溫,色黃,為脾家之要藥,能健脾化溼,固表。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白朮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朮的功效和作用

  《名醫別錄》認為白朮能“利腰臍間血”,“利腰臍間血”可理解為健脾祛溼,溼去則血自行。

  《靈樞·決氣》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白朮為中焦的要藥,能夠健脾除溼,溼氣去,則脾氣自升,清陽上達於肺,而致上焦出氣如霧,薰膚,充身,澤毛,氤氳於全身。氣行則津液自布,若不行則滯留某處,水液阻滯則血道不通,正如《金匱要略》中言:“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

  《金匱要略》中有一方為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治療寒溼引起的水腫,其臨床表現為“身體重,腰中冷,如生水中,形如水狀……腹重如帶五千錢”。用甘草、乾薑以溫中,茯苓、白朮健脾化溼,以達燠土以制水之功效,臨床用於治療寒溼帶下、妊娠水腫、腰椎間不利皆可達到理想效果。因此白朮又是婦科常用藥。

  《傅青主女科》中也常常用白朮治療帶下、浮腫之類,方用補中益氣加減,取健脾昇陽除溼之效。因此,在治療腰痛時不可一想便是腎虛,對於腰部不利,或水腫,或冷,或下肢不適,結合辨證屬中焦的,不妨用用白朮。

  白朮的禁忌

  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者慎服;內有實邪雍滯者禁服。

  白朮的炮製方法

  白朮的炮製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別。臨床常用的白朮炮製方法有:

  生白朮,即將白朮揀淨雜質,用水浸泡潤透後撈出,切片,晒乾。生白朮長於健脾、通便。生白朮用於通便時,入煎劑可用到每天30克,常與枳實同用。

  炒白朮,又名炙白朮,先將一份麩皮撒於熱鍋內,等有煙冒出時,再將十份白朮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後放涼。炒白朮善於燥溼。

  焦白朮,又名焦術、白朮炭,即將白朮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取出晾乾。焦白朮以溫化寒溼,收斂止瀉為優。

  土炒白朮:取一份灶心土***伏龍肝***研為細粉,置鍋內炒熱,加入五份白朮片,炒至外面掛有土色時取出,篩去泥土,放涼。土炒白朮以健脾和胃、止瀉止嘔為著。

中藥香櫞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白朮的食用方法及藥用價值
相關知識
白朮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蒼朮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芍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果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蒼朮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白芍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朮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麩炒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麩炒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