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怎麼做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阿膠怎麼做?

阿膠是很好的補血和滋養的良藥,它是由驢皮熬製而成的,所以味道很有點腥,一般的吃阿膠都要先燉,燉的方法是:將阿膠敲碎,加兩勺紅酒或陳釀黃酒,隔水燉到融化。

介紹幾個阿膠食譜吧

——————————————————————————————

阿膠養顏棗

原料:優質阿膠約5克(約1/6片)、黃酒(紅葡萄酒和桂花陳酒更好)、紅糖、上好金絲小棗(或肉厚核小的小棗)500克。

做法:1、將阿膠砸碎後,放入大瓷碗中,大約加入兩小匙水和少量酒,蓋好蓋子入鍋蒸至阿膠全部化開,加入少量紅糖,待糖溶化後再滴入數滴酒就可出鍋 ;

2、將棗子洗乾淨後,放入白瓷碗中,置微波爐中加熱2分鐘後,上下翻動再加熱1分鐘即可;

3、將棗子倒入裝阿膠的大碗中,拌勻,使棗子表面裹上薄薄的一層阿膠漿。然後,放入盤中晾乾,便可吃到貨真價廉的阿膠棗。

功效:

阿膠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等多種功效,紅棗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有機酸。秋冬每天吃幾個阿膠棗,可增強體質、養顏抗衰。

此外,阿膠漿與研碎的紅棗、桂圓肉、核桃肉、黑芝麻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冰糖熬製,可製成凍狀的阿膠棗麻露,每天早晨吃2~3湯匙,長期堅持服用可以悅顏美膚,消除面部皺紋,但如有感冒發熱或傷食停滯等情況,就應停止服用一段時間。

————————————————————————————

阿膠燉瘦肉

原料:

阿膠、瘦肉、紅棗、枸杞、冰糖。

做法:

阿膠敲成碎塊,與瘦肉,紅棗,枸杞,冰糖一起,隔水燉化。

————————————————————————————————

阿膠固元膏

原料:

阿膠半斤、核桃仁半斤、黑芝麻半斤、紅棗半斤、桂圓3兩、冰糖3兩、黃酒1斤。

做法:

前期準備:

1、先把紅棗洗乾淨後去核(怕麻煩的可買沒核的);

2、和核桃仁桂元一齊隔水蒸幾分鐘消消毒(蒸太久了就不脆了);

3、把黑芝麻洗乾淨,小火炒幹炒香;

4、買阿膠的時候就把阿膠磨成粉,把炒香的芝麻也順便帶去磨粉(想有嚼勁和口感的可不磨芝麻)。

製作過程:

1、開火後把黃酒冰糖先放入鍋中再放阿膠;

2、放入阿膠後要不停的攪拌,要不然會煮焦,燒開後調成小火繼續攪拌直至變稠拉得起線;

3、把所準備的材料倒入攪拌略煮;

4、倒入準備好的容器中(方形的更方便均勻切片);

5、待涼後放入冰箱下面的急凍層凍4小時後拿出切片分幾份裝好,先不吃的放急凍層保存。

——————————————————————————————————

阿膠蛋花羹

這個是我常吃的,做起來比較容易

原料:阿膠、雞蛋、紅糖

做法:1、將阿膠砸碎後加入兩小匙水和少量酒,隔水燉到阿膠全部化開,加入少量紅糖, ;

2:雞蛋打散乘在大碗裡,燒開水,衝散雞蛋。

3:加入一勺燉化的阿膠和少許紅糖,拌勻,開喝。...

阿膠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說簡單了就是用驢皮熬製出來的!

阿膠腥味很大,現在比較好的是阿膠糕。

是阿膠+核桃+黑芝麻等等佐料制琺的。

口味好,補血補氣效果也不錯。

推薦:好麗妃阿膠糕

阿膠是怎麼做出來的。

原材料就是驢的皮,所謂的阿膠,主要就是提取裡面的膠原蛋白

阿膠主要的功能就是補血、補氣的功能,適應的人群比較廣

但是要注意品牌的選擇,建議樓主可以試試看九芝堂驢膠補血顆粒,大品牌,信得過~

真正的阿膠是什麼做的?

驢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

將驢皮浸入清水內約2~3天使軟化後,取出颳去驢毛,切成小塊,用清水洗淨,放入沸水中煮約一刻鐘,至皮捲起時,取出,放入另一有蓋鍋中加水至浸沒驢皮,煎熬約三天三夜,待液汁稠厚時取出,加水再煮,如此反覆5~6次,直至大部分膠質都已溶出為止。將所得液汁用細銅絲篩過濾,濾液中加入少量白礬粉攪拌,靜置數小時,待雜質沉澱後,收取上層溶液加熱濃縮。在出膠前2小時加入矯臭劑及矯味劑(1,000斤驢皮加黃酒7.5斤及砂糖15斤),出膠前半小時加入豆油(1000斤驢皮加15斤),以減低膠的粘性。至用鏟挑取粘成一團不再落入鍋中時即可出膠。放入襯有鉛皮的木盤中,鉛皮上預先塗搽豆油以免粘連,待膠凝固,取出,切成小塊,塊長10釐米,寬4~4.5釐米,厚1.6釐米或0.8釐米。置網架上晾,每隔2~3天翻動一次,以免兩面凹凸不平,7~8天后整齊地排入木箱中,密閉悶箱並壓平,待外皮回軟再取出攤晾,幹後再悶,再晾乾(也可用鼓風乾燥法乾燥)。在包裝前用溼布拭去外面莫狀物,即為成品。

古代是怎麼製作阿膠的

按古法,阿膠製作非常講究,據東阿鎮制膠老藥工講述,古法制膠,均取東阿鎮當地的驢皮,浸泡在狼溪河內,再用狼溪河水制膠,去相距30多千米的古阿井擔水,在近成膠時兌入膠中(作為引子),不敢任意更改。至晚清,阿井水漸變苦鹹,並逐漸乾涸,後因黃河水決口,阿井淤塞,阿膠的製作水源只有狼溪河水了。

(一)原料處理

將驢皮於狼溪河長流水中浸泡,浸透,待皮質柔軟後取出,用刀鏟去腐肉、脂肪、筋膜及毛,洗刷去泥沙,然後切成2~3寸的方塊洗淨後,放入沸水鍋中加鹼掇洗,並不斷翻動,至驢皮皺縮成卷時,撈出洗淨供煎膠用。

此時應控制掇皮的時間和溫度,否則驢皮掇之過度,會把驢皮中的膠質掇去,降低出膠率,如果掇得太輕,則驢皮中的雜質不能很好地去除,影響膠的質量。

(二)煎取膠汁

將已處理好的驢皮小塊置於錒鍋內或置於鍋內,加水淹沒過皮面,用文火加熱,保持微沸1~2天,傾出煎液。先後共煎3~5次直至充分煎出膠質為度。 煎取膠汁時加水量應適當控制,加入水應以淹沒過皮面為宜,睫取耐用直火加熱,保持微沸,至充分煎出膠質為度。因是直火加熱,鍋中應有一層多孔的假底或竹簍,以免原料因鍋底溫度過高而薰化。煎膠所用的火力不宜太大,一般以保持鍋內微沸即可。加熱昆取過程中應隨時補充因蒸發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響膠汁的煎出:為了把原料中的膠汁儘可能煎出,除保持溫度和足眵水分外,煎煮的時間也極為重要。煎煮的時間一般為8—48小時.先後反覆煎煮、3—5次,至煎出膠液中膠汁甚少為止。每次煎出膠汁,應趁熱過濾,否則冷卻後因黏度較大而過濾困難。

(三)濾過澄清

合併各次所煎膠液,濾過除去沉澱及雜質。可先用細篩濾過,然後用絲棉濾過。並分次加入明礬適量,攪拌混勻,靜置沉澱,再過濾。

膠液過濾並經澄清後,才能濃縮。由於膠汁黏度較大,其中所含雜質不易沉降,常常用沉降法襄沉降、濾過二法合用。一般在膠液中加入適量的明礬(每100千克原料加入明礬60~90克,甚至t20克),經攪拌靜置數小時,待細小雜質沉降後;分取上層澄清膠液,或用細篩或絲棉濾過後,,再置鍋中甩文火進行濃縮。

(四)濃縮收膠

將澄清的膠汁置於銅鍋中以文火加熱濃縮,不斷攪拌,防止焦化,至一定濃度時開始‘提沫。,提至膠液不透紙時,加入規定的冰糖,熬至。掛珠’時加入豆油。加入豆油後,應進行“砸油。,至開始。吊猴。時加入黃酒,至。發鍋。時。醒酒”,挑起。掛鏟。時收膠,將膠液傾入凝膠盤內,使之自然冷凝,即得。凝膠。。 、濃縮收膠,火力不宜過大。並不斷攪拌,如有泡沫產生,應及時除去。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膠液的黏度也越來越大,這時應防止焦化。

(來源:網絡)

阿膠用什麼材料做

阿膠又名盆覆膠、驢皮膠,為驢皮熬成的膠塊。其製作方法是:先將驢皮颳去毛,切成小塊,加水煎熬3晝夜,待液汁濃稠,取出驢皮塊,再加水煎熬.阿膠鑑別法: 阿膠又名驢皮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 阿膠屬特效藥物,蛤粉炒阿膠,可以提高清熱潤肺、化痰、散結等作用;蒲黃炒阿膠,可以增強補血作用。 藥物鑑別:阿膠呈整齊的方形塊狀,通常長約3釐米,寬約3釐米,厚約0.5~0.7釐米。表面棕黑色或棕紅色,平滑、有光澤,氣微弱,味微甜。 對光照視透明,質堅硬易碎,斷面顏色與表面同。以直幹、色棕黑、光亮、透明、無腥臭氣、經夏不變軟者為佳。 經驗鑑別:①對光照視透明,純淨無雜,如琥珀樣深棕紅色或棕褐色者為真品。②質堅硬而易碎,見斷面有棕褐色玻璃樣光澤者為真。③氣微弱,味微甜,無腥臭氣者為真品。

東阿阿膠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山東省東阿縣熬製阿膠的歷史由來已久,到晚清時期,熬膠業迅速發展,制膠工藝逐漸成熟。農閒季節,東阿縣境內幾乎村村點火,戶戶熬膠。他們搭棚壘作坊,坐上大鍋用桑木柴來熬膠,從原料加工,到熬膠,切膠,晾膠,擦膠等五十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來完成。不同季節不同產地的原料對於成品膠有什麼影響,化皮熬膠不同時間如何使火,如何把握加水溫度,掌握出膠火候,這其中有許多的玄機奧妙。

很多人都知道,這阿膠是用驢皮為主要原料熬製而成的,驢皮的主要成份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動物體內含量最多、分佈最廣的蛋白質,這種功能性蛋白特有的羥賴氨酸,是人體骨骼及結締組織必要物質基礎,不過,最初用來熬製阿膠的原料並不是驢皮,據魏晉南北朝《名醫別錄》記載,以“煮牛皮作之,牛皮為最,驢、駝、騾皮次之。”驢皮為什麼會在後來將牛皮取而代之的呢?

唐宋以後 戰爭頻發 牛皮主要是用到軍需了 所以說當時就有一種說法 說是 牛皮官禁 就是牛皮讓政府管起來了 就是說平民用牛皮都不允許的 打仗一些鞍靴 一些盔甲 都是用牛皮做 所以不允許用牛皮了 慢慢過渡了 就用驢皮 後來就發現用驢皮更好 兩千多年這種歷史的實踐來證明 驢皮的確是最好的 並且古籍上 用藥的古籍 裡面記載著 就是說阿膠 驢皮膠 要勝於其他膠 它叫驢皮膠勝諸膠

一般來說,只要有驢皮,就可以來熬膠,可為什麼古書中記載的阿膠卻以東阿產的最為有名呢?這當中,並不僅僅因為東阿周邊地方出產毛皮黑亮,體格大出膠率高,最適合於煉製阿膠的德州驢,也不完全因為東阿當地人自古以來有著煉製阿膠的傳統,掌握著熬膠的技術,有一樣東西,是很多地方所缺少的,這也是為什麼阿膠以出自東阿最為有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那便是――水。東阿當地的水與別的地方的水究竟有什麼不同呢?關於東阿水,酈道元的《水經注》如此記載:“東阿有井大如輪,歲常煮膠,以貢天府”。並認定東阿地下水是河南濟源縣濟河的一股地下潛流,水經地下岩石和砂礫層濾過。

東阿的地下水和其他的不一樣 它的相對密度是1.0038 1.0038的相對密度 可以說比其他水要重很多 你想想純水是1 其他水是1.01 這樣的話 東阿的水 一立方水要比其他水要重三公斤多

我們來做一個試驗,這杯子裡的水,是出自東阿當地地下三百米處的地下水,但如果我們把一枚硬幣放到水面上,硬幣是能夠浮起來的,而在裝有純淨水的水面上,無論工作人員放置時怎樣小心,它始終不能漂浮。為什麼東阿當地的地下水能夠浮起硬幣來呢?

這種水為什麼重了 主要是含有大量的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 這種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都使這個水 相對密度要大 這種水 對熬膠有什麼好處 它就是在熬的過程中 有利於雜質的分離 因為熬膠的過程 就是膠原蛋白和非膠原蛋白一個分離的過程 我們也曾做過這方面的實驗 用純水熬阿膠 它是分不乾淨的 阿膠做出來一塌糊塗

其實,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詳細闡述了東阿水熬製阿膠的益處“其水清而重,其性趨下,故治淤濁及逆上之痰也”。過去,人們只是根據臨床實踐,覺得東阿這個地方產的阿膠,藥效可能要優於其他地方出產的,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很難解釋清楚,今天,經過對當地地下水的科學化驗以後,才有了答案。

阿膠是怎麼製成的?

阿膠“出東阿,故曰阿膠”。阿膠又名驢皮膠、阿膠珠。

阿膠的製備方法如下:將驢皮漂洗浸泡,去毛,切成小塊,再漂泡洗淨,分次水煎,濾過,合併濾液,用文火濃煎(或加適量黃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乾。用時搞成碎塊。或先將蛤粉置鍋內加熱,至輕鬆時放入切好的骰形小塊阿膠,炒至鼓起成圓珠形,呈黃白色,立即取出,篩去蛤粉,放涼,即為阿膠珠。

阿膠入藥始於漢代或更早。陶弘景(本草經集註)雲此膠為“煮牛皮作之”。說明(本經)所云阿膠,即牛皮膠,今名黃明膠。宋元兩代所用阿膠既有牛皮膠,又有驢皮膠,還混有少部分雜皮熬製的次品膠。李時珍將牛皮膠從阿膠中分出,以黃明膠之名另述。據此,後世遂將驢皮膠稱為阿膠,牛皮膠稱為黃明膠,豬皮膠等稱為次品雜膠,豬皮膠稱為新阿膠。

如何製作阿膠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通過浸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

加工時將驢皮切成小塊。在浸泡洗乾淨,分次水煎,用文火濃縮成稠密狀,冷凝,切塊,陰乾,就成了塊狀阿膠

阿膠是什麼材料做的

阿膠是黑驢的皮去毛後熬製成的固體膠塊,有補血滋陰的功效,能治療經少、閉經、崩漏等婦科疾病,是傳統的滋陰藥材。

有補血滋陰的功效

阿膠是黑驢的皮去毛後熬製成的固體膠塊。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

阿膠有補血滋陰、補肺潤燥、益氣止血、化痰定喘、止血安胎等功效。阿膠能生血,加速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生長,有抗休克、止血、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還能促進鈣吸收。

阿膠是滋陰藥材,有顯著補血作用,能治療經少、閉經、吐血、便血、尿血、崩漏、虛勞咯血、胎動不安、貧血等各種出血性疾病。臨床上,也用阿膠來治療肺癌、白血病、卵巢癌、慢性氣管炎等。

阿膠內服前須經過融化,可將阿膠、酒、水一起放入鍋中隔水加熱,或把阿膠放入煎好的藥汁中,利用藥汁的熱度,讓它完全融化,以便服用。

相關問題答案
阿膠怎麼做成的?
阿膠怎麼做出來的?
酸奶是怎麼做成的?
葡萄乾是怎麼做成的?
豆腐乾是怎麼做成的?
橄欖油怎麼做成的 ?
葡萄乾是怎麼做成的? ?
我的世界橡膠怎麼做?
腿部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明膠怎麼做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