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為什麼要獨立?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蘇格蘭為什麼要獨立

蘇格蘭不是要獨立,而是有一部分人希望把現在的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改成共主邦聯Personal union,也就是說有一部分蘇格蘭人希望得到自己獨立的,完整的蘇格蘭政府,要恢復到1603-1707年這段時間下的“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共主邦聯”,共同擁戴一個國王(或女王),但是國家和政府是完全獨立的

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關係,就是一本血與淚,鬥爭與妥協的歷史。看過《勇敢的心》都知道,英格蘭人曾征服蘇格蘭,但威廉·華萊士奮起反抗,雖然最後失敗,但蘇格蘭的怒火在蘇格蘭王族後裔羅伯特·布魯斯的引領下終於擊退了英格蘭人.羅伯特·布魯斯後成為蘇格蘭國王,他外孫羅伯特·斯圖亞特的後裔詹姆士四世迎娶了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長女瑪格麗特·都鐸。亨利七世的孫女伊麗莎白一世因為是“處女王”,沒有留下任何後嗣,所以她在1603年死前留下遺囑,把王位留給了自己最近的親戚,也就是詹姆士四世的曾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於是詹姆士六世來到倫敦,加冕為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以共主邦聯的形式統治兩個獨立的王國,直到1707年他的曾孫女安妮女王時期把兩個王國正式合併,稱“大不列顛王國”,也就是今天英國的前身。從1707年直到今天的伊麗莎白二世,所有的英國君主都是詹姆士六世的後裔

樓主前段時間可能看了新浪的某篇報道,被嚴重誤導了,而且那篇報道本是拼湊,錯漏百出。連低地蘇格蘭語這種消失了幾百年的語言也跑出來變成“官方語言”了。還有會講蘇格蘭蓋爾語的人不超過5萬了,離消失也不遠了。

蘇格蘭不會獨立的,蘇格蘭議會和行政院的地方自治權也絕對沒有文章說的那麼大。蘇格蘭議會是由西敏寺授權的,西敏寺保留對其支持或結束的權利,而不像西敏寺是由女王所授權,無人可以改變西敏寺的組織結構與現狀。更何況建立英格蘭地方議會的程序已經開始。難道說英格蘭也要“獨立”出去了?

蘇格蘭的獨立情緒現在已經很弱,恐怕支持獨立的人不會超過總人口的一成,即便獨立,還是成為我前文提到的結果,返回到1603-1707年之間的共主邦聯模式,對蘇格蘭人可能有區別,但在我們看來其實也沒多大變化

蘇格蘭為什麼要鬧獨立

蘇格蘭王國在公元843年完成統一後,曾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在1296年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幾乎完全佔領,持續的抵抗運動使得1314年班諾克本之戰後蘇格蘭重獲實際獨立,並在1328年與英格蘭簽署的「愛丁堡-北安普頓協議」中獲得承認。

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其外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任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英蘇兩國共戴一主,但政府各自獨立運作。

1642至1651年爆發英國內戰,英格蘭一度廢除君主而成為共和制國家。期間蘇格蘭歸屬有波動。

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通過《聯合法案》,大不列顛王國成立,蘇格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2012年1月9日,英國首相卡麥隆在召開內閣會議前指出,雖然他本人反對英國分裂,但為了避免蘇格蘭的地位不明確影響英國的經濟,所以卡麥隆將在2014年前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此舉與蘇格蘭民族黨的黨魁薩蒙德所主張的完全不同,薩蒙德主張將在2016年前舉行獨立公投。對於何時應該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卡麥隆跟薩蒙德所主張的公投時間差異,權謀論者視為卡麥隆舉行相關公投的目的,是趕在薩蒙德取得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足夠力量前先作解決。而且到時後的公投議題也不是蘇格蘭民族黨所希望的多重選項,而僅為「蘇格蘭是否應留在英國」單一選項而已。[1]

2012年2月21日,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發表微博「讓蘇格蘭出去競爭吧。這對大家都有好處。」表態支持蘇格蘭獨立,蘇格蘭首席部長亞歷克斯·薩爾蒙德隨後對其言論表示讚賞。[2]

2012年5月25日,蘇格蘭多個黨派在愛丁堡啟動「是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拉票活動,請求蘇格蘭公眾支持蘇格蘭在2014年獨立,脫離英國,但是調查顯示只有33%的蘇格蘭人支持獨立。[3]

2012年10月10日,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說:「允許蘇格蘭人民公投,並非自己所願」,蘇格蘭執政黨認為當局「在發展蘇格蘭問題上既不給錢,又不給權」。[4]

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歷克斯·薩爾蒙德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簽署了關於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的最終協議,協議規定,蘇格蘭獨立公投在2014年舉行,投票公民的年齡必須16歲以上。

蘇格蘭為什麼要獨立的最新相關信息

2013年11月26日,蘇格蘭政府發佈了題為《蘇格蘭的未來:蘇格蘭獨立指南》的白皮書。根據白皮書,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將舉行全民公投。如果公投通過,蘇格蘭將於2016年3月24日脫離英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這不是蘇格蘭第一次鬧獨立了,在1979年蘇格蘭就舉行過一次民意表決,但獨立派未獲得足夠支持。而這一次,這片以"風笛"和"格子裙"而聞名的土地,真的要脫離英國了嗎?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蘇格蘭與英格蘭並非親兄弟

很多人以為,蘇格蘭、英格蘭都是親兄弟,不存在民族差異,鬧獨立只能滿足政客們的慾望,從地方長官變成一國首相。但瞭解過蘇格蘭的歷史才發現,這種認識錯得離譜,他們不是親兄弟,歷史上並非一個國家,而且千年來戰事連綿不斷,蘇格蘭一直處在英格蘭的入侵陰影之下。

從民族歷史上來說,蘇格蘭人與英格蘭人很不相同。凱爾特人是英倫三島的原住民,公元前一世紀,強悍的羅馬帝國來到這個小島,征服英格蘭,但凱爾特人憑著蘇格蘭的險峻地勢將羅馬大軍抵擋在蘇格蘭高地之南。羅馬帝國四分五裂後,日耳曼人的另一個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佔據了英格蘭的地盤,但也是到了蘇格蘭邊界後就沒再北上。所以,英格蘭曾被各種不同的人統治,凱爾特人、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而蘇格蘭人的血脈則很單純,就是凱爾特人。約翰遜說那是因為蘇格蘭不值得被侵略,蘇格蘭人可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英格蘭才是被侵略、被強暴、被外族控制的可憐蟲。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蘇格蘭在公元843年曾經完成統一,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存在。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起兵進攻蘇格蘭,推翻了當時的國王,並將蘇格蘭國王加冕時必須的命運之石奪走,送回西敏寺。於是,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出現了,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講的就是這個故事。華萊士死後,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於1314年在班諾克本大敗英格蘭軍隊,取得了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勝利。後來,圍繞宗主權、王權和領土之爭,邊界騷亂和抗英起義仍不斷髮生。

1603年,無子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駕崩,當時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孫,皇室的血脈關係和約定俗成讓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史稱詹姆斯一世。從此,兩個各自為政的獨立國家擁戴一個國王,直到今天。王權統一帶來的和平並不持久。30多年後,信奉長老會的蘇格蘭人開始造反,反對國王強力推行聖公會教派。又過了幾年,英國王室與議會的矛盾上升為內戰。蘇格蘭則在保王黨和議會軍兩邊徘徊。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處死,英格蘭成立共和國。由於蘇格蘭人與查理一世的兒子頻繁聯絡,並幫助其從事復辟活動,"鐵軍"大將軍克倫威爾親征蘇格蘭。幾番鎮壓勝利後,克倫威爾下令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取消蘇格蘭議會,這道命令在蘇格蘭特別不得人心。

合併並非情願,分離運動漸起

光榮革命之後,英格蘭告別王權體制,成為君主立憲制,貿易、殖民、市場、通商這些名詞,成為英格蘭議會和英格蘭人的新寵,英格蘭迎來大發展時期,成為世界貿易的規則制定者。而蘇格蘭國小人少,經濟落後,長年戰爭導致民生凋敝,舉國之力進行的殖民計劃又破產,再加上英格蘭人趁機經濟封鎖,使蘇格蘭的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在這樣的壓力下,1707年,英格蘭議會和蘇格蘭議會達成協議,《聯合法案》正式通過,兩個國家的議會正式合併,各自取消國家稱號,改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蘇格蘭保證不另擇君主,而英格蘭將出資解決蘇格蘭的財政危機,兩國議會合二為一,辦公地點設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

雖說蘇格蘭與英格蘭沒有壓迫者和被壓迫者這一說法,其聯合完全是利益所致。但因為議會......

英國為什麼同意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

英國首相大衛·威廉·唐納德·卡梅倫反對蘇格蘭獨立,但是鎮壓公投不符合西方民主,再加上蘇格蘭民眾多數反對獨立,公投當然被同意了。

英國蘇格蘭獨立原因 蘇格蘭為什麼要獨立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蘇格蘭王國在公元843年完成統一後,曾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在1296年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幾乎完全佔領,持續的抵抗運動使得1314年班諾克本之戰後蘇格蘭重獲實際獨立,並在1328年與英格蘭簽署的「愛丁堡-北安普頓協議」中獲得承認。

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其外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任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英蘇兩國共戴一主,但政府各自獨立運作。

1642至1651年爆發英國內戰,英格蘭一度廢除君主而成為共和制國家。期間蘇格蘭歸屬有波動。

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通過《聯合法案》,大不列顛王國成立,蘇格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2012年1月9日,英國首相卡麥隆在召開內閣會議前指出,雖然他本人反對英國分裂,但為了避免蘇格蘭的地位不明確影響英國的經濟,所以卡麥隆將在2014年前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此舉與蘇格蘭民族黨的黨魁薩蒙德所主張的完全不同,薩蒙德主張將在2016年前舉行獨立公投。對於何時應該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卡麥隆跟薩蒙德所主張的公投時間差異,權謀論者視為卡麥隆舉行相關公投的目的,是趕在薩蒙德取得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足夠力量前先作解決。而且到時後的公投議題也不是蘇格蘭民族黨所希望的多重選項,而僅為「蘇格蘭是否應留在英國」單一選項而已。

2012年2月21日,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發表微博「讓蘇格蘭出去競爭吧。這對大家都有好處。」表態支持蘇格蘭獨立,蘇格蘭首席部長亞歷克斯·薩爾蒙德隨後對其言論表示讚賞。

2012年5月25日,蘇格蘭多個黨派在愛丁堡啟動「是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拉票活動,請求蘇格蘭公眾支持蘇格蘭在2014年獨立,脫離英國,但是調查顯示只有33%的蘇格蘭人支持獨立。[3]

2012年10月10日,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說:「允許蘇格蘭人民公投,並非自己所願」,蘇格蘭執政黨認為當局「在發展蘇格蘭問題上既不給錢,又不給權」。

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歷克斯·薩爾蒙德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簽署了關於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的最終協議,協議規定,蘇格蘭獨立公投在2014年舉行,投票公民的年齡必須16歲以上。

蘇格蘭為什麼要搞獨立公投啥歷史原因

我們現在所說的“英”,實際上是英格蘭和蘇格蘭財團王國的王國,兩個王國是因為沒有理由英格蘭國王的後嗣,當伊麗莎白一世那年去世了,所以由他的侄子的國王詹姆斯八蘇格蘭國王繼承英格蘭王位,稱詹姆斯一世由於有兩個王國國王,所以後來乾脆簽署形成的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合併條約,現在英國。

但在法律上,王國和英格蘭,蘇格蘭或兩個國家的國,這兩個國家有自己的議會,法律制度,但英國政府授權對整個英國只有事務的統一管理。但蘇格蘭和英格蘭王國的王國仍然可以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在某些情況下,比如他們的世界盃比賽。此外,兩國之間的合併條約不同意,然後說,一個國度不能退出該條約。因此,它具有獨立的蘇格蘭擁有的權利,英國政府根本無法阻止它。

但在蘇格蘭有一個相對英國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合併更有利於蘇格蘭,所以蘇格蘭人並沒有獨立的追求它。但現在蘇格蘭有北海油田,一旦獨立性可以很容易地依賴於石油收入成為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當然,許多蘇格蘭人心軟了。

為什麼蘇格蘭想獨立就獨立

不是,還是要被允許公投的

第一,原來蘇格蘭和英格蘭就是共主聯邦,是聯合王國嘛。1603年不過是蘇格蘭王正好通過複雜的聯姻和生殖關係(2個表親瑪麗女王之間的殺戮啊),同時繼承了愛爾蘭/英格蘭/蘇格蘭的王位頭銜,中世紀靠這種方式當上國王好多呢,(其實現在的英格蘭王室原來也不過是漢諾威選侯)但這並沒有從法律上把這3個頭銜合為一個(即此時僅為共主,尚未聯邦)。完全可能某個地區的某些貴族伯爵公爵啥的聯合成立個國會性質的組織,鬧獨立創造一個新的國王頭銜獨立出去,或者某個地區有其它更符合薩利克法的繼承人選挑戰你的子嗣對那個頭銜的繼承合法性,大家看過茜茜公主吧,系列第2部《年輕的皇后》就在表現這個問題,奧匈帝國也是共主聯邦,奧地利雖然征服了匈牙利,但是一直沒有從法律上合法繼承匈牙利王國的王位,需要得到匈牙利國會的支持才行。1848年革命時匈牙利就獨立過。所以弗蘭茨一世繼承2個王位後,通過了新憲法,明確了奧地利帝國國會和匈牙利國會之間的關係,才算建立了新的奧匈帝國,國旗也換了,原來的黑黃旗好像是哈布斯堡的家徽旗後來變成紅白鷹徽旗了,而且合併後雙方的重要資產比如海軍也是分別要登記為匈牙利和奧地利的)。所以要變成聯合王國還需要從法律上把上述頭銜合為一個,這樣一個國王的子嗣就可以一次性繼承所有頭銜,那麼才算成功建立一個合併的王國。英國對蘇格蘭完成這個法律過程其實蠻巧合的,是由於1698蘇格蘭在巴拿馬殖民計劃失敗,導致殖民公司破產(比照英格蘭的弗吉尼亞公司盈利)結果所有蘇格蘭國會的主要成員都在那個公司中下了重注,也跟著破產了。由於這事的影響,結果蘇格蘭國會才同意進一步與英格蘭整合,把頭銜合一,國會合一。1706年雙方通過了《合併條約》 Treaty of Union,才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完成了這個法律過程(相比之下愛爾蘭就沒那麼順利了,這個法律過程100年後通過一場叛亂,血腥的鎮壓

Irish Rebellion of 1798 和被高壓下的議會完成了

Acts of Union 1800 ,但各朝各代都沒少對愛爾蘭剿撫,後來愛爾蘭大饑荒其實也是7分人禍)至於威爾士,因為英格蘭人征服比較早,地方小,但就算那樣他們還想辦法創了個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讓這事表面上合法(薩利克法)。現在英國國會裡好像威爾士民族黨也是有席位的。還在主張威爾士獨立呢。)而且即便如此,通過主張不同的人繼承王位來達到蘇格蘭人(天主教徒)主導不列顛王國或者獨立的努力也沒有結束,很多人還主張由原蘇格蘭王室的詹姆斯家族的親族繼承王位,而反對由英格蘭議會在“光榮革命“後擁立的現在的漢諾威王室。而且 詹姆斯黨確實在1745年組織起大軍南下討伐篡位者(女王曾祖)/叛亂者(英格蘭議會)/異端(新教徒神馬的)。如果不是在科洛登戰役戲劇性的失敗,現在鬧獨立的就是英格蘭了,他們得到了爭取獨立的愛爾蘭和蘇格蘭人的支持,當然英國的老對頭法國自然也摻了一腳。

所以,本次公投實際上是修約,對1706年條約的總修正。而且如果獨立成功,蘇格蘭還有個國體問題要決定(到底還是王國還是共和國,或者像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 那樣國家元首是一個名義上的英王總督)

從國旗看聯合王國咋回事:明年蘇格蘭獨立公投。

第二,實際上允許公投,是卡梅倫耍的花招,本來他想通過下放一些非核心權力(比如一上臺就下放了終審權,本來蘇格蘭法和英格蘭法就是很不同的,上議院的老爺們為了保留面子,每次面對蘇格蘭的上訴案件又要去翻各種古早蘇格蘭歷史案例估計煩都煩死了。)延......

英國為什麼同意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

參考:新華網--2014年9月17日文章:英國當初為什麼同意蘇格蘭公投 news.xinhuanet.com/...41.htm 明天,在北半球另一端的公投,將決定往昔“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命運:是走向解體還是維繫最後的實力與尊嚴。   冷戰後,全球曾再度掀起一波國家獨立潮。但要麼是前社會主義國家,如蘇聯、南斯拉夫,要麼是第三世界國家,如南蘇丹。而這一次,卻是西方的核心國家英國。   【打架代價大】   已有大量英格蘭人移居蘇格蘭   假如訴諸武力,必將玉石俱損   和過去以武力鎮壓愛爾蘭獨立運動以及為了馬島主權與阿根廷大打出手不同,竭力維持統一的英國選擇了和平的公投方式。之所以如此,並非因為當初雙方是和平協議統一的,而是有如下原因:   一是英國承受不起這場戰爭的代價。蘇格蘭不是遠在天邊的馬島,而是實實在在佔英倫三島三分之一大的龐然大物,面積更是英格蘭的50%。統一的三百年間,雙方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僅2011年,就有43700英格蘭人移居蘇格蘭,蘇格蘭本地人所佔比例不過84%。今天在英格蘭生活的蘇格蘭人也高達75萬。假如訴諸武力,必將玉石俱損。況且對付一個馬島,都要傾其國力,一個愛爾蘭就令英國焦頭爛額,最後也是妥協了事,更何況蘇格蘭呢。   二是統一以來,雖然彼此沒有同化,但雙方確實建立起非同一般堪稱情同手足的感情。他們一起經歷過英帝國的輝煌以及眾多磨難,如一戰、二戰、大蕭條,可謂“有難同當,有福共享”。就連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布朗都來自蘇格蘭。假如英國決定使用武力,軍人未必會服從。屆時整個國家都可能由此陷入混亂狀態。   三是冷戰後,西方出於地緣政治的需要,熱衷於支持前蘇東國家的獨立運動。而且對於試圖武力統一的南斯拉夫進行軍事打擊。假如英國效仿南斯拉夫,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將在全球失去道義,甚至會動搖到西方主導的全球體系。   【最初自信心爆棚】   拿英鎊、能否加入歐盟施壓   對蘇格蘭震懾作用不容小覷   而一直以來,英國自認統派會取得勝利。除了多次民意測調查統派屢佔上風外,英國還擁有武力之外的經濟手段,比如英鎊,是否能加入歐盟——任何一國都可以一票否決。現在蘇格蘭五大銀行已經發表聲明,如果獨立將把總部遷到英格蘭。其震懾作用不容小覷。而且蘇格蘭獨立也將喪失過去和英國共享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一崇高的國際地位。   另外當蘇格蘭的民調結果首次顯示支持獨立的選民佔多數時,英國議會三大政黨匆忙做出承諾,將制訂一份向蘇格蘭移交更多權力的立法時間表。雖然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薩蒙德對此不屑一顧,他認為這是:“嚇唬蘇格蘭人失敗之後,顯然下一步是試圖收買人們。”但收買肯定有效。   【國際後臺硬】   整個西方都站在英國一邊   許多重量級人物也紛紛反對蘇格蘭獨立   和前蘇東國家相比,英國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整個西方都站在它的一邊。加拿大總理和外交部長打破不干預西方盟國內政的慣例,公開呼籲蘇格蘭留在英國。今年6月,奧巴馬在布魯塞爾G7峰會上的講話,曾就蘇格蘭問題為英國打氣,他評論英國幹得“非常好,我們顯然對確保最親密的盟友之一仍是強大、堅定、統一和有效的夥伴具有深厚的利益。”除了政客之外,其他許多重量級人物也紛紛上場。比如最近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加入克魯格曼和索羅斯的行列,反對蘇格蘭獨立。筏場摧渡詆盜搓......

英國蘇格蘭獨立原因 為什麼蘇格蘭要獨立

蘇格蘭當前所謂的獨立願望只不過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如果現在真的讓蘇格蘭完全獨立,相信蘇格蘭人自己比誰都不願意,他們的獨立情緒無非是蘇、英“婚姻”中出現的一些小插曲。蘇格蘭難以自立門戶。

蘇格蘭為什麼想要獨立脫離英國

英格蘭和蘇格蘭是世仇好吧。

相關問題答案
蘇格蘭為什麼要獨立?
蔡英文為什麼要獨立?
科索沃為什麼要獨立?
為什麼要獨立思考?
達籟為什麼要獨立?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為什麼要獨立? ?
烏蘭夫為什麼不獨立?
蘇格蘭有什麼特色東西?
為什麼要樹立品牌意識?
為什麼要成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