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文是不是議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議論文與策論文的區別???

申論中的文章寫作,名稱不一,按體裁分類,最基本的有兩類:普通文章和應用文。其中,名目不一的策論文、對策文、評論文、議論文等,均包括在普通文章內,屬於廣義的議論文種類;按其內容性質,則應劃分到議論文之下的政論文一類裡。

申論試題中典型的文章稱呼方式有以下幾種:

文章。如:以《從“怒江水電開發”說開去》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國考第4題)又如:以“人與自然”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國考第6題)再如:在下列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山東省考第5題)這是申論試題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文章叫法,歷年國考中除應用體文章外,無一例外地統稱為“文章”。其特點是沒有體裁、格式等形式方面的要求,但按照論述的對象和內容來判斷,只能是政論文章,以分析論述理論性或事實性政治話題為基本內容,闡述作者的觀點。由於沒有特定要求,可全面包括問題、原因、影響和危害、解決的必要性、對策思路、發展趨勢預測等內容,也可有所側重,如側重說明理論上的原理、意義,更多的仍然是側重解決問題,即提出並論證對策,具體闡述解決的原則、思路、方法、措施,作答者應依據自己的理解,結合給定資料和題目的提示條件選擇論述的側重點。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即名稱仍然是“文章”,但限定寫作內容,間接提出體裁、格式要求,如:寫一篇文章,就廣州市公交改革向政府部門提出建議。(2007年廣東省考第2題)提示要寫出建議,內容只能以對策為主,同時還要兼顧“建議”類文章應有的內容和寫法要求,儘管無須依照公文中“建議”這種形式寫作,一般也應做到觀點明確,虛(理論)實(實例、經驗做法)結合。

議論文。比如:結合材料,聯繫實際,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寫一篇議論文。(2008年北京市考第4題)這種題目,在體裁、格式方面沒有特殊要求,但限定寫作內容——主要論述對象是如何解決問題,間接要求須以對策為主,而“議論”則要從理論上說清問題的性質、影響、解決的必要性和理論、政策依據。又如:以“科學發展觀與政府績效評估”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2008年上海市考第4題)這種題目限定了主題,只能是政論性的議論文,決不是普通的雜文或社會現象、理論觀點的議論文。還有一種特殊形式,如: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進行論述。(2006年浙江省考第3題)這種題目沒有文章名稱和體裁要求,甚至沒有出現文章字樣,但有寫作對象和任務——“就……問題進行論述”,有論述字樣,由此判斷只能是議論文。

議論性文章。圍繞“建設生態文明”這一主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性文章。(2007年天津下半年市考第4題)“議論性文章”與“議論文”名稱略異,實質完全相同,內容必須包括對問題的理論分析和解決的對策。

評論性文章。比如:以“別再摁下葫蘆又起瓢”為題寫一篇評論文章。(2004年山東省考第2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就電力工業的科學發展,自擬題目,寫一篇評論性的文章。(2007年四川法院、檢察院系統考試第3題。)評論和議論,從字面上理解沒有本質的不同,但在寫作實踐中,具體的形式有所區別,差異就在“議”與“評”的側重點上。議論,可以空對空,沒有引起議論的事物,憑空闡發作者的思考、設想、創見,雖然其常規寫法是針對具體問題起筆;評論,必須有可評、所評之物,必須由具體問題引起評說,對特定的對象進行敘述、說明、評價和議論,我們評論事物,不可能沒有對象而憑空評論。由此看來,議論文寫作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由抽象的概念展開議論;而評論文相對限制較嚴,重虛實結合,由實際存在的問題引發評議。

策論文。比如:以“提高社會救......

怎麼理解策論文也是議論文

策論重點是寫對策。

政論政論文,重在政,是寫作出發點的問題。;重點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問題。

申論裡面的 策論文 政論文屬於議論文嗎?

屬於

策論文是以政策、時事為寫作內容的議論文,與平常言論文寫作要求基本一致,論點、論據與論證過程缺一不可。所不同的是,策論文在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立論後,其論證過程必須包含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措施。策論文寫作是機關公文寫作的重要課目,是機關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的主要手段。歷史上,策論文長期應用於科舉考試中,即使八股文盛行的明清時期,策論依然是最後殿試的主要考試內容。現時代,策論文是公務員資格考試必不可少的項目。

政論文是政治性論文的簡稱。 議論文是對某個議論對象,提出見解或主張並說明理由,使讀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點是議論的說服性。政論文是 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它形式多樣,範圍廣闊。

策論文和政論文的區別和聯繫

策論文和政論文是申論文章最重要的兩種類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他們都屬於申論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議論文,都要求有鮮明的觀點,完善的結構,清晰的邏輯,流暢而中肯的表達。它們的區別在於,策論文重點是寫對策。而政論文重點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問題。

請問,大家有知道公務員考試的申論裡面,議論文和策論文有什麼區別嗎?

公務員筆試申論中,根本性的判定文章是否為策論文在於段旨句是否為對策。

公務員考試策論文:文章正文部分以提對策為主。

1)策論文寫作規範:

開頭:概括材料,分析主題、提出總論點

分論點一(段首為對策性分論點)

分論點二(段首為對策性分論點)

分論點三(段首為對策性分論點)

結尾:總結昇華

2)舉例:“要求:措施全面,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其三要素為:論點、論據和論證。

申論給定材料,既限定了寫作的論證範圍,也提供了論證素材。文章的立意、論點,除符合題幹要求外,還要符合材料傾向,符合命題人的命題意圖,不能完全脫離材料。

舉例:“結合材料內容,聯繫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內容充實,不少於800字。”

申論大作文中的政論文,策論文和議論文如何區別?

申論大作文中政論文,策論文和議論文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申論考試中,議論文更加註重內容而不是形式,並不要求一定要有單一固定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

2.策論文是主體要寫對策,但以對策為主也不等於羅列對策,策論文要做得有策有論,結構緊湊。有的文章沒有要求寫策論文但是文章的正文部分也要以對策為主。

3.政論文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不規範的詞,儘管有人在使用,但是都是使用者自己在進行解釋,辭典上也沒有這個詞,可以說它本身就不是一類單獨的文章。

4.區分方法,其實你要仔細看作答要求,裡面會有一些比如根據自己的實踐經歷,那就說明你要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的想法或者告訴別人怎麼做,其實現在文章大作文基本也沒有分策論文政論文,自己積累的多了,瞭解整個申論材料的主題,比如14年社會心理,12年道德建設,你就可以圍繞這些來談了,寫的時候結合材料也就是用一些材料,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經歷,然後有一些積累的名言警句和政治素養用上,那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快速提分的方法就是去培訓班,如果你時間不好安排,聽華圖網校的視頻課就好了。建議買鍾君老師的視頻課。

申論 議論文 可以寫成策論文嗎

策論文是簡單分析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對策是整篇文章的主體,如09年以“地鐵建設中如何避免地陷”,文章的主體就是要避免地陷一要怎樣二要怎樣三要怎樣(成立機制,執行規定,加強監督之類)。議論文以議論分析為主,如“管理與服務”,要論證管理 與服務 的關係(如管理中有服務,服務中有管理等)。策論文較簡單,議論文難度更大,也是這個原因,11年以前的廣東申論被認為是全國最容易的申論。14年廣東省考應該不會再考策論文了,如果考的是議論文而寫成策論文,應該很難獲得高分。

策論文的區別

策論文和政論文是申論文章最重要的兩種類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他們都屬於申論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議論文,都要求有鮮明的觀點,完善的結構,清晰的邏輯,流暢而中肯的表達。它們的區別在於,策論文重點是寫對策。而政論文重點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問題。

請事業單位考試高手回答,策論文屬於議論文嗎?

策論文也就相當於申論 要申而論之。。。

跑題是不會,但是分數不會很高。不過事業單位的最後的作文佔分數不多,每個人寫出來,差撫了幾分,關鍵還是前面的選擇題。

相關問題答案
策論文是不是議論文?
綜述是不是論文?
收穫是什麼議論文?
研究生院裡送審的論文是不是更嚴格 ?
讓是不是美德辯論?
纏論到底是不是個騙局?
是不是用英文怎麼說?
是不是很酷英文怎麼說?
是不是的英文?
是不是塞車泰文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