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怎麼檢測?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大腸桿菌怎麼檢測

大腸菌群測定的操作細則大腸菌群系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於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汙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汙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 1 設備和材料 1.1 溫箱:36±1℃。 1.2 冰箱:0~4℃。 1.3 恆溫水浴 :44.5±0.5℃。 1.4 天平。 1.5 顯微鏡。 1.6 均質器或乳鉢。 1.7 平皿:直徑為90mm。 1.8 試管。 1.9 吸管。 1.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1.12 載玻片。 1.13 酒精燈。 1.14 試管架。 2 培養基和試劑 2.1 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9規定。 2.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規定。 2.3 乳糖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規定。 2.4 EC 肉湯:按GB 4789.28中4.11規定。 2.5 磷酸鹽緩衝稀釋液:按GB 4789.28中3.22規定。 2.6 生理鹽水。 2.7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規定。 3 操作步驟 3.1 檢樣稀釋 3.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鉢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3.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3.1.4 根據食品衛生標準要求或對檢樣汙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3.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 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 溫箱內,培養18-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 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3.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4 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3.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麵),培養24±2h,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管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培養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4.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

怎樣鑑別大腸桿菌?

用依紅-美藍培養基鑑定,依紅-美藍培養基鑑

是一種鑑別培養基,是用來鑑別大腸桿菌的,若有大腸桿菌,則培養基會變成紫色,並帶有金屬光澤。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國標是用什麼方法檢測的

細菌的分離鑑定

1、標本:

腸道

外感染取中段尿、血液、膿液、腦脊液等,腹瀉者取糞便。

2、分離培養與鑑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需先經肉湯增菌,再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可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並塗片染色鏡檢。採用一系列生化反應進行鑑定。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時檢定腸黴毒素。

泌尿系統除確定大腸桿菌外,還應計數,每毫升尿含菌量≥100,000時,才有診斷價值。

衛生細菌學檢查

大腸桿菌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汙染周圍環境和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表示樣品被糞便汙染越嚴重,也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故應對飲水、食品、飲料進行衛生細菌學檢查。

1、細菌總數:檢測每毫升或每克樣品中所含細菌數,採用傾注培養計算。中國規定的衛生標準是每毫升飲水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

2、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的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果汁等每100ml大腸菌群不得超過5個。

食品中大腸桿菌的檢測

用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檢測原理:蛋白腖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鈉可維持均衡的滲透壓;瓊脂是培養基的凝固劑;十二烷基硫酸鈉抑制革蘭氏陽性菌;混合顯色底物分別與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所對應的酶發生特異性反應,水解底物,釋放出顯色基團,在淡黃色平板上大腸菌群產生橙紅色的菌落,大腸桿菌產生藍綠色的菌落。

資料出自環凱官網。

如何檢測自來水 大腸桿菌的多少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是一種新出現的食物傳播性疾病的病因。它除了引起腹瀉、出血性腸炎外,還可發生溶血性尿毒綜合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嚴重的併發症。自1982年美國首次發現因該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疫情開始逐漸擴散和蔓延,相繼在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引起腹瀉爆發和流行。我國已陸續有十餘個省份在市售食品、進口食品、腹瀉病患者、家畜家禽等分離到大腸桿菌O157:H7。大腸桿菌O157測試片(FilmplateTM E.coli O157BO204)採用進口高選擇性顯色培養基作為主要原料,運用專有技術,做成一次性快速檢驗產品,一步培養15~24h就可確認,大大地簡化了檢測程序,非常適合各級檢驗部門和食品企業使用。

大腸桿菌3方元方圓生物的適用於海產品、水產品、各類熟肉製品和冷葷、蛋及蛋製品等的快速檢測。參照標準: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埃希氏菌O157:H7/NM檢驗(GB/T4789.36)。

操作方法:

1、樣品處理:取樣品25mL(g)放入含有225mL滅菌磷酸緩衝液稀釋液(或生理鹽水)的取樣罐或均質杯內,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2、接種:將大腸桿菌O157測試片置於平坦實驗檯面,揭開上層膜,用無菌吸管吸取1mL樣品勻液緩慢均勻地滴加到紙片上,然後再將上層膜緩慢蓋下,靜置10s左右使培養基凝固,最後用手輕輕地壓一下,每個稀釋度接種兩片,同時做一片空白陰性對照。

3、培養:將測試片疊在一起放回原自封袋中,並封口,透明面朝上水平置於恆溫培養箱內,堆疊片數不超過12片。培養溫度為36℃±1℃,培養15~24h。

結果判讀:

對測試片進行觀察,呈紫紅色的菌落為;呈藍色的菌落為其他大腸菌群。出現陽性菌落的樣本,最好用其他更為可靠的方法進行驗證,沒有條件的至少要再取樣重複檢驗一次。

大腸桿菌與大腸菌群檢測方法 5分

我知道的只有尹紅美蘭檢驗法

這有一個比較專業的解釋,你可以去看一下

以上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45546806.html?si=4

大腸桿菌檢測需要哪些儀器及耗材

常用儀器:滅菌鍋、恆溫培養箱、鼓風乾燥箱,冰箱,電子天平,均質器,菌落計數器,PH計,顯微鏡,超淨工作臺。

產品名稱

無菌吸管、錐形瓶、玻璃培養皿、pH試紙、試管、燒杯、量筒、試管刷、洗耳球、試管架、均質袋、移液器,酒精燈、接種環。

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

檢測食品中大腸桿菌是什麼樣子的

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第一法:大腸菌群MPN 計數法。第二法: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兩種方法適用於各類食品中大腸菌群的計數。

大腸菌群(Coliforms)是一群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其主要檢測意義在於反映食品衛生狀況並推測其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常以大腸菌群作為糞便汙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汙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第一法:

進入無菌操作室前應更換無菌實驗服,戴帽子、口罩、無菌手套。進入無菌操作室後,將鑷子在酒精燈外焰充分灼燒,夾取適量酒精棉全面擦拭雙手,然後才能進行實驗操作。酒精易燃,因此在擦拭雙手的過程中應離開酒精燈火焰一定距離,防止出現危險,待手上的酒精揮發後,再進行實驗操作。

樣品的稀釋:取一潔淨無菌均質袋於自動稀釋儀上,將稱樣勺於酒精燈外焰灼燒片刻,準確稱取25g樣品於無菌均質袋中。用酒精燈外焰灼燒注水口片刻,在盛有樣品的均質袋中注入225mL無菌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衝液。取下均質袋,將均質袋放入拍擊式均質器中,用均質器拍打1min~2min,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注意:樣品勻液的pH值應在6.5~7.5之間,必要時可用1mol/L無菌氫氧化鈉或1mol/L無菌鹽酸溶液調節。均質完畢後,將均質袋置於樣品框中。用記號筆依次在無菌試管上做好樣品和稀釋度標記。用無菌吸管吸取1:10樣品勻液1mL,沿管壁緩緩注入裝有9mL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稀釋前後試管口都應在酒精燈上灼燒片刻。加塞後於振盪器上混合均勻,製成1:100的樣品勻液。根據對樣品汙染狀況的估計,按上述操作,依次製成十倍遞增系列稀釋樣品勻液。稀釋樣品時,注意吸管或吸頭尖端不要觸及稀釋液麵;每遞增稀釋1次,換用1支1mL無菌吸管或吸頭。

初發酵試驗:每個樣品選擇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腖(LST)肉湯,每管接種1mL。注意,當接種量超過1mL,則用雙料LST肉湯,雙料LST肉湯是指配置時除蒸餾水外其他成分加倍的培養基。

本次試驗中,前三管無菌試管中加入10mL十倍樣品稀釋液,培養基為雙料LST肉湯;第4~6管加入十倍稀釋液1mL,培養基為單料肉湯;第7~9管加入百倍稀釋液接種1mL,培養基為單料肉湯;接種前後試管口均需用酒精燈灼燒片刻,接種後及時振搖均勻。從製備樣品勻液至樣品接種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15min。

接種完畢後,將LST肉湯管置於培養箱中36℃±1℃條件下培養24h±2h。24h±2h後,觀察試管中的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產氣者進行復發酵試驗;如未產氣則繼續培養至48h±2h,產氣者進行復發酵試驗,未產氣者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

復發酵試驗:進行復發酵試驗時,先將接種環置於紅外滅菌器中滅菌,再用接種環從產氣的LST肉湯管中分別取培養物1環,移種於煌綠乳糖膽鹽肉湯(BGLB)管中,接種完畢後應及時將接種環在滅菌器中滅菌。將接種完的煌綠乳糖膽鹽肉湯管置於培養箱中,36℃±1℃下培養48h±2h。36℃±1℃培養48h±2h後,觀察產氣情況,若試管中的倒管內有氣泡,計為大腸菌群陽性管,否則計為大腸菌群陰性。

四 結果報告

按確證的大腸菌群LST陽性管數,參照GB 4789.3—2010附錄中提供的大腸菌群最可能數檢索表,報告每g(mL)樣品中大腸菌群的MPN值。

第二法:

樣品處理:固體樣品應在無菌條件下充分粉碎。本次演示以乳粉為例,取密封狀態良好的試樣,備用待測。

檢測過程:

在裝......

大腸桿菌的檢驗標準

細菌的分離鑑定

1、標本:腸道外感染取中段尿、血液、膿液、腦脊液等,腹瀉者取糞便。

2、分離培養與鑑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需先經肉湯增菌,再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可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並塗片染色鏡檢。採用一系列生化反應進行鑑定。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時檢定腸黴毒素。

泌尿系統除確定大腸桿菌外,還應計數,每毫升尿含菌量≥100,000時,才有診斷價值。

衛生細菌學檢查

大腸桿菌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汙染周圍環境和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表示樣品被糞便汙染越嚴重,也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故應對飲水、食品、飲料進行衛生細菌學檢查。

1、細菌總數:檢測每毫升或每克樣品中所含細菌數,採用傾注培養計算。中國規定的衛生標準是每毫升飲水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

2、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的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果汁等每100ml大腸菌群不得超過5個。

相關問題答案
大腸桿菌怎麼檢測?
胃部幽門桿菌怎麼檢查?
雞大腸桿菌是什麼?
孔雀大腸桿菌吃什麼藥?
魯大師怎麼檢測風扇轉速 ?
怎麼檢測二極管的好壞?
怎麼檢測有沒有熒光劑?
怎麼檢測內存卡真假?
電腦硬盤怎麼檢測好壞?
怎麼檢測眼鏡防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