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泡腳好?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用什麼藥泡腳好

1、生薑泡腳

材料:生薑一塊,紅花1克,鹽適量。

過程:用刀拍扁生薑,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功效:腳涼怕冷。

2、紅花泡腳

材料:紅花1克,少許鹽。

過程:把紅花放入放在水裡燒開,加一勺鹽,先薰腳後泡腳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痠痛。

3、艾葉泡腳

材料:幹艾葉50—100克

過程: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溼、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4、醋泡腳

材料:適量醋

過程:燒熱水,然後放入適量醋,待溫度適合泡腳。

功效:用醋泡腳還可以增強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祛除風溼,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適症狀。

5、小蘇打泡腳

材料:小蘇打,適量鹽。

過程:水中放鹽燒熱,然後放入小蘇打,用水泡腳。

功效:降血壓

6、當歸桂圓泡腳

材料:當歸40克,桂圓肉25克

過程:將當歸,桂圓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燻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薰泡30分鐘。

功效:美容養顏,靚膚。

7、黨蔘黃芪白朮泡腳

材料:黨蔘15克、黃芪20克、白朮15克

過程:把三味藥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補氣虛。

8、桂枝銀花紅花泡腳

材料:桂枝15克、銀花15克、紅花20克

過程:把幾味藥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滋潤皮膚,治皮膚皸裂

9、辛夷花蒼耳子泡腳

材料:辛夷花20克、蒼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龍60克、薄荷10克、細辛10克。

過程:把幾味藥加入水中煮開,泡腳。

功效: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10、夏枯草桑枝泡腳

材料:夏枯草30、桑枝20、桂枝20、白芍20、夜交藤30、龍齒30、牡蠣少許。

過程:把全部材料放入水中煮開泡開。

功效:改善失眠

平常用什麼泡腳最好

民間有“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的諺語,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喜歡睡前用熱水泡腳的人越來越多。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降低局部肌張力,而且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的作用。 生活中,有些人習慣在泡腳時把腳泡得通紅,並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而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正在發育期的小孩尤應注意,如果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糖尿病患者對水溫的高低也應特別留意,因為這類患者容易併發周圍神經病變,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不到,就容易被燙傷。 除了水溫外,泡腳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由於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小時後再洗腳。 第三,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藥泡腳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女人常泡腳有什麼好處

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改善微循環,對腳涼、痛經、膝關節涼有預防作用,也可適當加些中藥。

泡腳用什麼藥最好?

一、泡腳的優點:

1、安全;2、無痛苦;3、無毒副作用;4、廉價;5、有效;人們常說“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溼可祛;秋天冼腳,肺潤腸濡;冬天冼腳,丹田溫灼”;6、方便;7、舒適。

二、泡腳水的組成:

泡腳水—般取自來水、河水、等為基水。通過泡腳治病的可根據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藥物。

三、泡腳水的溫度:泡腳水的溫度以30~38度為宜,但最好不要超過40度。

四、泡腳容器的要求: 1、質地應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2、高度一般泡腳盆的高度最好超過20釐米〔沒過踝關節〕。3、結構可買一些微電腦浴腳器。

五、泡腳時間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腳幾次:如一般保健泡腳,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種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2、每天什麼時間泡腳為宜:如2次,一般上午lO點1次,晚上睡前1次,因為睡前泡腳對消除疲勞大有好處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進入“倒床不復聞鐘鼓”的境界。廣為流傳的“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睡前洗腳,勝吃補藥”。3、每次泡腳時間多長為宜:一般為30分鐘以上,但對於如慢性風溼性關節炎、慢性高血壓等要適當延長一些。每次具體時間還需根據泡腳者的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及泡腳後的感受來逐漸調整。

六、泡腳與按摩的關係:傳統的泡腳不包括按摩,現在有了新變化,有些廠家已生產出泡腳與按摩同時進行的泡腳盆,如沒買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這樣結合起來效果最好。

七、泡腳的作用: 1、清潔皮膚的作用。2、擴張血管作用。3、降低血液粘稠度。4、緩解肌肉痙攣。5、鎮靜作用。

八、泡腳的注意事項:

l、注意衛生〔最好以家庭為主〕。2、切忌求快。3、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堅持不斷才能受益終生。4、兒童禁止泡腳。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腳。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腳,〔包括急性外傷出血,如泡腳會引發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高血壓:鉤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葉20克、菊花20克。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黃芩15克、夜交藤30克。

肝脾腫大:三稜15克、莪術15克、延胡索15克、烏梅10克。

遺精、早洩:仙鶴草40克、黃芩10克、丹皮10克、芡實30克、女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黃柏12克。

足跟、足踝關節痛:尋骨風30克、透骨草30克、雞血藤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將泡腳方劑煎湯至2000毫升左右,水溫保持在40攝氏度上下為宜。

泡腳中藥組成:雙花10g、大黃15g、元柏20g、紅化15g、地榆炭25g、白芷15g、制乳香15g、制沒藥15g、白花蛇舌草20g、蛇床子20g、附子10g,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鐘,涼至40℃左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至1小時,20天為一個療程。

本組病人均糖尿病,壞疽傷口清創消毒,並加強足部護理

少女痛經中藥泡腳:蒲黃20克,五靈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當歸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沒藥10克。上藥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鐘後離火,先以藥液蒸氣薰雙腳,待溫度適宜後將雙腳浸泡於藥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鐘,每日早晚各薰洗1次,每劑藥重複使用兩天。於經前3天左右開始用藥,連用3-5劑,連續用3個月經週期。

經臨床觀察,多數青春期原發性痛經患者,在洗浴過程中疼痛便可減輕,一般用藥兩個月經週期後即可明

中藥泡腳去腳臭:原料是: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把它們都到入鍋中後加入涼水,中......

女性泡腳用什麼好

泡腳的好處:

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於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泡腳是養生的關鍵,能夠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 起到人體的清潔作用,還能抵抗各種疾病。泡腳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一句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

泡腳小方法:

1、 鹽泡腳

溫水中加入鹽巴,鹽有消炎殺菌、通便的效果。

2、 姜泡腳

溫水中加入打扁的老薑生薑,姜有散寒、除溼的作用。

3、 酒泡腳

溫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

4、 檸檬泡腳

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

5、 醋泡腳

溫水中加入白醋,可中和體內的酸,滋潤皮膚。

6、蘿蔔熬水泡腳

有腳臭病的人,可用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忙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覆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7、土黴素泡腳

經多次實踐證明:將土黴素研成末,塗在腳趾縫裡,每次用量1--2片,能保證半月左右不再有臭味。

8、艾葉泡腳

取幹艾葉50—100克(根據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若嫌麻煩就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能防止感冒、關節病等

用什麼藥泡腳可以幫助睡眠

熱水泡腳的好處

俗話說得好:“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保護它要講究科學。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降低局部肌張力,而且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的作用。對於健康人來說,一般用清水、或用鹽水(在洗腳水中加入1—2勺鹽有通便作用)、醋水(請看食醋泡腳好處多多)泡腳就可以了,簡單方便。

對於有慢性病的人來說,中藥泡腳更有效。在熱水泡腳的同時,如果能在熱水中加上中藥,對某些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強身保健作用。

這裡推薦幾種配製方法簡單的泡腳藥方:

1、氣虛者可選用黨蔘、黃芪、白朮等補氣藥。高血壓患者宜將菊花、枸杞子、桑葉枝、丹蔘等與冰片少許煎藥泡腳。

2、冬季需要活血補腎,可選擇當歸、赤芍、紅花、川斷等。有些老人到冬天皮膚乾燥、容易皴裂,可選擇桂枝、銀花、紅花等中藥。

上述中藥每樣取用15—20克,用砂鍋煎煮,然後將煎好的藥液去渣倒進桶裡,再加入熱水,每天浸泡30分鐘。

3、生薑泡腳:腳涼怕冷,用生薑一塊(像棗大這麼一塊姜)用刀拍扁,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4、紅花泡腳:和血化淤,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一勺鹽,方法先薰腳後泡腳,治腰痠痛。(泡腳的水一定滿過腳踝骨)

5、腰扭傷拿一塊紅磚放在微波爐里加熱2到3分鐘,然後用布墊子包好坐在上面(騎馬的姿勢)坐著,冶腰傷和脫肛,平時大便暢通的人用,如果平時大便難解的話,那一定要堅持推肚子了,其實推肚子效果非常好的。我前面幾篇說過推肚子的方法。把紅磚放在爐子上加熱也可以的,但不要太燙了。

6、艾葉和花椒泡腳,可治療皮膚病如溼疹。腿上有靜脈曲張的,用紅花加鹽泡腳,然後在腿面上從下往上推。人的情緒一定要調節好控制好。

7、艾葉泡腳:藥店買一兩艾葉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裡用水燒開,先薰腳,然後再泡腳,水溫40到50度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泡腳,可治療呼吸系統毛病去風寒。紅花、艾葉泡腳,可治腳涼腰痠。

8、花椒水泡腳,可防腳臭、腳汗、腳氣、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裡用水燒開後,雙腳先薰等水溫能下腳的時候就開始泡腳。

9、醋泡腳,在泡腳水裡放一勺到兩勺醋可治腳後跟乾裂,有軟化足跟骨刺的作用。小蘇打加鹽泡腳,可平穩血壓,先放一勺鹽把水燒開,然後放小蘇打,血壓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點。嚴重的高血壓,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蘇打主要是降血壓)

紅花和血化淤,生薑去寒,花椒去溼除臭。艾葉主要對手腳麻木、糖尿病腳腫。輕度的可用紅花泡腳,嚴重的用艾葉泡腳,有高血壓的還可以穩定血壓。

說明:中藥泡腳只能起輔助治療的作用,老年朋友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誤病情。

二、泡腳的注意事項:

1、泡腳首先要注意時間不能太長,最多30分鐘,否則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會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相對缺血,老人有可能因腦供血不足而昏厥。

2、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老人營養不良。

3、泡腳後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效果最好。

4、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要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宜,要隨時添加熱水。

5、如今很多老人還喜歡用保健按摩腳盆泡腳,只要通上電就能保持水溫,而......

用什麼泡腳比較好

加紅花適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血液循環不好,肢體麻木,青紫,跌打損傷,靜脈曲張,婦女閉經、經痛、血色紫暗或有塊,靜脈炎、動脈炎及有血栓者;加生薑適用於風寒感冒,風溼,類風溼,陽虛畏寒,腳涼;加艾葉適用於咳嗽、哮喘、呼吸系統疾病;加鹽適用於高血壓,愛生氣,愛著急,愛發火,常愛上火或腳腿腫脹者;加花椒適用於腳汗、腳臭、腳氣、溼疹。加醋適用於足跟骨刺的骨質增生。

泡腳用什麼藥水最好

足浴藥有很多種類,有活血化瘀 排毒養顏的,有舒筋活骨 益壽延年的,等等。用途不同,價位也不等,所以適合於你的那種是最好的。

泡腳都是有什麼好處啊?用什麼泡腳比較好?

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於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就是足福,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同時,在水中加點陳香足清,還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最終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老人用什麼藥泡腳好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 , ’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除溼去暑

秋天泡腳,肺腑潤育;冬天泡腳,藏精溫腎

熱水泡腳,如吃補藥: 中藥泡腳,勝吃補藥

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

用中藥泡腳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滲透進人體的作用,即可保證藥物能通過腳部透達周身經絡,又不會出現口服藥物過量導致不良反應的情況。可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中藥配方,將剛煎好的中藥放入足浴盆中,利用中藥蒸汽燻蒸足部約10分鐘。中藥燻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將其應用於足療中,能借助水蒸氣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使中藥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過毛血管循環至全身經絡,再循經絡運行到五臟六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然後再加水調溫浸泡三十分鐘左右,通過雙手對自己做自我按摩,使藥物更好刺激足部穴位和反射區,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從而改善睡眠,防治各種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調整血脂、血壓,防治中老年風溼性關節炎,同時也是養生美容和減肥的好辦法。中藥泡腳對糖尿病足、便祕、小兒遺尿、神經衰弱、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徵、慢性疲勞綜合徵、抑鬱和抗衰老均有一定的效果。意見建議:生薑泡腳:腳涼怕冷,用生薑一塊(像棗大這麼一塊姜)用刀拍扁,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紅花泡腳:和血化淤,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一勺鹽,方法先薰腳後泡腳,治腰痠痛。(泡腳的水一定滿過腳踝骨)

艾葉和花椒泡腳,可治療皮膚病如溼疹。

紅花加鹽泡腳,可治療腿靜脈曲張。

艾葉泡腳:可治療呼吸系統毛病去風寒。藥店買一兩艾葉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裡用水燒開,先薰腳,然後再泡腳,水溫40到50度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泡腳,

紅花、艾葉泡腳,可治腳涼腰痠。

花椒水泡腳,可防腳臭、腳汗、腳氣、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裡用水燒開後,雙腳先薰等水溫能下腳的時候就開始泡腳。

醋泡腳,在泡腳水裡放一勺到兩勺醋可治腳後跟乾裂,有軟化足跟骨刺的作用。

小蘇打加鹽泡腳,可平穩血壓,先放一勺鹽把水燒開,然後放小蘇打,血壓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點。嚴重的高血壓,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蘇打主要是降血壓)

患有風溼病、怕冷、怕涼、脾胃虛寒的人,適合用具有溫通作用的中草藥,如干姜、桑枝。

痛經的女性,或者腳幹、皮膚乾燥的人,用點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草藥,如白芍、益母草、當歸、艾葉等。

杏仁茶葉方:苦杏仁45g,綠茶10g。將上藥一同入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1小瓶藥液外搽臉部及手臂,餘下的藥液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足30分鐘。20天為1個療程。可滋潤皮膚,消炎殺菌,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防治皮膚萎黃、黯黑、粗糙及痤瘡、疥瘡。

當歸桂圓方:當歸40g,桂圓肉2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燻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薰泡40分鐘。可養血益顏。適用於黑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

山楂當歸方:山楂、當歸各16g,白蘚皮、白蒺藜各1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頻飲,餘液與2000毫升開水―起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薰泡40分鐘,10天為1療程。補血疏肝,散鬱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尤其適用於產後服用避孕藥而使面部長黃褐斑的婦女。

日常養生足浴配方:當歸15克、黃芪20克、紅花10克、蘇木1......

相關問題答案
風寒感冒用什麼泡腳好?
腳太臭用什麼泡腳好?
腳出汗用什麼泡腳好?
扭傷腳用什麼泡腳好?
用什麼泡腳好?
腳後跟疼用什麼泡腳好?
小孩用什麼泡腳好?
腳底痛用什麼泡腳好?
來月經用什麼泡腳好?
用什麼泡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