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有多少年了?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長城距今已經多少年了?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鉅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

長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約2228年左右

長城是人類歷究上持續修築時間最久的建築工程。它的修建,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遼、金及明代等10餘個朝代,持續近2000年的時間。

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代,楚國最早修築了防禦別國入侵的"楚方城"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長城修建的帷幕。戰國時期,齊、魏、趙、秦、燕和中山等國也相繼修建了"諸侯互防長城"。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

秦統一後,廢棄了隔離各國的長城,將秦、趙、燕北部邊境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展和修繕,第一次形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餘華里的長城,萬里長城由此出現。

明代,是長城修築史上的極盛時期。歷數各個朝代,明長城修築的刻間最長規模最大、質量最高、建築也最為精美。洪武初年,為了防止元朝蒙古貴族南下騷擾,明王朝就開始修築長城。明中葉後,東北建州女真興起,對明朝形成新的威脅,長城的修築更顯重要。在明代統治的270餘年間,長城修建貫穿始終,從未停止。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長城高大雄偉,形成中國北部東西向的堅強防線。

長城是迄今世界上最長的建築。據專家研究,秦長城長5000餘公里,明長城超過7300多公里,若把歷代修築的長城會計計算,總數應在5萬公里,即10萬華裡以上。萬里長城,何止1萬里!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同時,長城沿線還建造了大量敵臺與烽火臺,有效地提高了長城的防禦作戰能力和軍事通訊能力。

長城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統治者憑藉長城,多次擊退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為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相對利平的生產環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長城不僅是民族間戰爭與衝突的戰場,也是長城內外各民族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陣地,是凝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漢代,在戰爭間隙實行和親,互市政策,為中原地區經濟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環境,同時促進了漢族和匈奴族的融合和交流,還使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學會了使用鐵農具和農耕,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遍野"的局面。明代,蒙漢間實現"封貢互市",不僅官方在許多關口開放了馬市、茶市等市場,而且民間也有民市、月市和小市,私人貿易非常活躍。蒙漢間思想又化和生活習俗互相薰染融合,甚至蒙古族部落首領三娘子也喜愛穿大紅綵緞獅子漢服。清代,開放古北口、獨石口、山海關作為重要的關卡和稅卡,使民族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更加有序。

今天,在多民族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裡,長城早已生去了它本來的軍事意義,成為人們憑古吊今和欣賞自然風光的旅遊勝地。座座雄關險隘,建築雄奇壯美,古韻猶存,地勢危峻險要,風光秀麗,在祖國的大地上散發著奪目的光彩。

慕田峪關口修有一座三樓相連的正關樓,中心樓臺沒有樓門,須通過兩側配樓方可進入,形制非常奇特。關城內"青山當戶牗,溪水繞門庭",民居依山高低錯落,石板小路幽靜古樸,一派恬然的田園風光。站在山頂放眼眺望,蒼松翠柏遍佈關城內外,蘋果、梨、桃、紅果、核桃、栗子掛滿枝頭,與逶迤的長城相映成趣。

黃崖關坐落於天津薊縣與河北興隆縣交界處,關城東側陡壁峭立,岩石呈黃褐色,每當夕陽西下,層層山崖金光燦爛,因而得名黃崖關。關城設有"九門九洞"城......

長城距今多少年了

長城,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撫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

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長城,從古至今,存在了多少年?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延慶州志》記載:“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到了現代,熱兵器和飛機的發明與空軍出現,修長城已經完全失去軍事意義了。

長城有多少年曆史了? 20113.7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42千米,其中人工牆體長度為6259.662千米,塹壕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2.265千米。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亥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象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鉅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萬里長城存在了多少年

1、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防禦就開始修了長城,戰國時的齊魏燕趙秦等國都修了長城。

2、公元214年,秦始皇首連秦趙燕長城,開始了萬里長城的開始。

3、漢武帝時期也修了長城,是張騫出使西域後三徵匈奴的時候修的。

4、後來五代十國時期和隋朝為了抗擊匈奴都在北方修了長城。

5、最後一次是明代為防禦韃旦、瓦刺族的侵擾,多次修築北方長城。

如果說時間的話:

1、我們現在說的“萬里長城”實際上就是說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全長7000多公里。

它的時間,明朝公元1368年至今大約有639年左右。

2、你問的長城,那麼從字面來看我覺得也可以理解為出現長城,時間上推算的話,春秋戰國,到了戰

國七雄時正式修建長城,戰國時是公元前475年,最後應該是至今2485年左右。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正確,因為你沒有問具體各代長城的起止,所以我也就沒有答

萬里長城一共有多少年

長城歷史:根據歷史記載,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築“方城”開始,至明代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了5萬公里;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土方築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牆,這道牆可以環繞地球一週有餘.

[戰國長城] 戰國時期,楚國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

[秦朝長城] 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秦長城只有遺蹟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水等”.

[漢朝長城]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明朝長城] 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明代建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禦北逃的元朝殘餘勢力的進攻,命令修築長城.全部工程歷時二百年才完成.明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遼寧丹東虎山南麓,全長一萬二千餘華里.

萬里蜿蜒於中華大地的長城,以其無比宏偉的雄姿久聞於世.今天在“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號召下,許多地方已修繕一新,更加氣勢磅礴,成為我國名勝之首.它吸引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人,以一覽長城為平生快事.凡到過長城的人,莫不歎為觀止.

像巨龍般騰越在崇山峻嶺、沙漠戈壁的長城,是由城關、城牆、敵臺、烽火臺等構成的,是我國古代各地和各民族統治集團間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它是兩三千年來,由各族人民反覆多次修築而成的,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和堅強意志,成為我國古代文明中的一項光輝燦爛的瑰寶.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在無數次鬥爭和長期交往中,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為它們賦詩作畫,在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增添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篇章與畫卷.

遠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我國西周就有“城彼朔方”的記載.公元前七到三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吞併,形成群雄並立不斷混戰的局面,他們在自己的邊境,先後築起長城以自衛.如楚率先在南陽地區築方城數百里;齊則在山東從平陰到東海邊琅琊臺築長城,又沿黃河故道築堤為城;中山、魏、韓、燕、趙、秦等國,各修築長城數百里至數千裡.當時長城總長已上萬裡,不過是分散各自獨立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一方面拆毀諸國間的長城,另一方面為防北邊匈奴,又調動軍民上百萬人,命大將蒙恬督築長城,西起洮河沿黃河向東,再按原秦、趙、燕長城走向一直到遼東,綿亙萬餘里,成為我國最早的萬里長城.

西漢時,北部的匈奴族更強盛,屢向南犯,漢朝除採取通好、和親及出擊等手段外,並著手大規模興築長城以固邊陲.除修繕秦長城外,西面更增築河西、玉門關、居延澤等長城.北出雁門,五原陰山,東循燕秦長城,從遼東到最西的玉門關,長達兩萬餘里.並列亭西至樓蘭,北至臚朐(烏蘭巴托東北地區),規模遠逾秦代.東漢初北防鮮卑、西防羌戎,又在西漢長城以內,大興障塞堠塢,總長也達萬里以上.兩漢時期一北一南所築長城,是歷代規模最大的.

此後,北方各族逐漸進入華北、關中,直至中原,建立起北朝政權,形成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先後......

長城有多長有多久歷史

你知道嗎?作為古代“國家級”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質量必然是當時統治者最為關注的重點。為確保長城修建工程的質量,在質量控制方面,明代在隆慶以後大興“物勒工名”(即在長城牆體及其構件上標註建造責任人的姓名),以此形式對整個工程實行責任制管理。

考古工作者和長城專家在長城上發現和收集了一批石刻碑文,這些碑文明確記錄了每次修築的小段長城(包括敵臺)的位置、長度、高度、底頂寬度外,還刻上了督理官員的官銜、姓名、部隊番號、施工組織者及石匠、泥瓦匠、木匠、鐵匠、窯匠等的名字。如果城牆倒塌、破損,就按記載來追查責任。

要知道,在古時嚴格的責任制就意味著頭顱分身,而正是因為實行了嚴格的責任制,萬里長城才能在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雨磨鍊後依然“塞垣堅築勢隆崇”...

其實長城就是古代的“烽煙臺”,因為延綿幾千裡,所以乾脆就叫長城了!

相關問題答案
長城有多少年了?
杭州建城有多少年曆史了? ?
長城有多少公里?
秦長城有多少公里?
寧化到連城有多少公里?
許昌到永城有多少公里?
武漢到鄆城有多少公里?
扁鵲離現在有多少年?
周朝至今有多少年?
王莽距今有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