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太傅是什麼官職

官職釋義

太傅為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即位後任鍾繇為太傅。

1、周代設置,為輔弼天子之任。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

2、為輔導太子的東宮官。其制甚早,西漢起稱為太子太傅。後亦用作虛銜。

地位品級

位列三公,正一品

歷代沿置

周官名,春秋時晉國設置,為國王輔弼官之一。戰國後廢。西漢呂后元年(前187年)復置,金印紫綬,以王陵、審食其等任之。後廢。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又復置,以孔光出任此職,位在三公之上。東漢亦置此官,掌善導,無常職,劉秀命卓茂任之;卓死,省去此官。其後新帝初即位,又設“太傅,錄尚書事”,如趙熹、陳蕃、胡廣等均任過此官,趙等死,即廢去此職。

歷代多有延置,或常設或虛職,如明史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 清史稿曰“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為兼官、加官及贈官。”

典籍記載

1、《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位在三公上。”《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導,無常職。世祖以卓茂為太傅,薨,輒省。”

2、《漢書.衛綰傳》:“上立膠東王為太子,召綰拜為太子太傅。”《後漢書.百官志四》:“太子太傅一人,中三千石。本注曰:職掌輔導太子。禮如師,不領官屬。”

太傅是什麼職位?

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國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職務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為首的政務部門管理軍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職,以太史為首的教育文化部門管理神事、教育、祕書、曆法等職,金文並稱之為“卿士寮”、“太史寮”。

太傅是什麼意思了?

御賜太傅匾額太傅為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

1、周代設置,為輔弼天子之任。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

2、為輔導太子的東宮官。其制甚早,西漢起稱為太子太傅。後亦用作虛銜。

太傅是什麼官

太傅,中國古代職官。起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為國王的輔佐大臣與皇帝老師(輔弼官,國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為管理國家),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三公之一;在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楚國也設有太傅。秦朝時期被廢止。西漢曾兩度短暫復置該職位;東漢則長期設立。以後各朝代都有設置,但多為虛銜。

三公是古代的官名。泛指輔佐帝王處理國務的最高官員。具體包括的官職內容則分為兩種:

西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元、明、清沿用此官作為大臣的最高榮譽頭銜。

至宋徽宗時,將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改為太師、太傅、太保(原來稱三師)為三公。元代和明清時的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

太傅是什麼官

太傅,中國古代職官。位列三公,正一品位,處於專制統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參與軍國大事的擬定和決策,是皇帝統治四方的高級代言人。周代設置,為輔弼天子之任。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春秋時期晉國,為國王的輔佐大臣(輔弼官,國王年幼或皇室闇弱時可以代為管理國家),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三公之一;齊國和楚國設太傅。秦朝廢止。西漢曾兩度短暫復置該職位;東漢則長期設立。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朝鮮高麗時代亦設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太傅為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

1、周代設置,為輔弼天子之任。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

2、為輔導太子的東宮官。其制甚早,西漢起稱為太子太傅。後亦用作虛銜。

太傅是什麼意思

太傅

太傅,中國古代職官。始於西周,為國王的輔佐大臣與皇帝老師(輔弼官,國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為管理國家),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三公之一;在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楚國也設有太傅。秦朝時期被廢止。西漢曾兩度短暫復置該職位;東漢則長期設立。以後各朝代都有設置,但多為虛銜。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為輔導太子的東宮官。其制甚早,西漢起稱為太子太傅。後亦用作虛銜。

太傅是什麼意思

皇帝的老師就叫太傅

太傅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官職 釋義 太傅為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即位後任鍾繇為太傅。 1、周代設置,為輔弼天子之任。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 2、為輔導太子的東宮官。其制甚早,西漢起稱為太子太傅。後亦用作虛銜。 地位品級 位高於三公,稱上公,正一品 歷代沿置 周官名,春秋時晉國設置,為國王輔弼官之一。戰國後廢。西漢呂后元年(前187年)復置,金印紫綬,以王陵、審食其等任之。後廢。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又復置,以孔光出任此職,位在三公之上。東漢亦置此官,掌善導,無常職,劉秀命卓茂任之;卓死,省去此官。其後新帝初即位,又設“太傅,錄尚書事”,如趙熹、陳蕃、胡廣等均任過此官,趙等死,即廢去此職。 歷代多有延置,或常設或虛職,如明史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 清史稿曰“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為兼官、加官及贈官。”

太師、太傅、太保具體是什麼官職?

太師太傅太保都是皇帝的老師

太師兼文武,太傅主文,太傅主武

太師歷朝都是最大的官(或最高的加官),一般不掌實權。但也有個別掌權的。比如《封神演義》中的聞仲聞太師,紂王也要敬畏他三分。還有三國時期的董卓,也自封為太師,總攬朝政。到唐朝時,這三個職務都沒落得差不多了,只是地位和品級很高。這種虛銜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太傅不是太子的老師,太子的老師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傅一般給在文上面有建功立業的老臣。像《尋秦記》種的項少龍,他就是秦始皇的師傅,被封為太傅。

太保主要是給在武方面有建樹的人。例如鰲拜便被封為少保(少師、少傅、少保地位次於太師、太傅、太保)。

歷朝歷代這三個職位都是至高無上的,自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下來後,這三個職位一直是正一品(唐朝宰相為正二到正三品,清朝宰相是從一品)。這些官職雖然至高無上,但是沒有什麼實權,相當於現在的縣裡面,縣長老了,就退到人大主席(中國是一黨委二人大三政府)。

太武帝的太傅是什麼意思

太傅在古代是種職位,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國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職務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為首的政務部門管理軍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職,以太史為首的教育文化部門管理神事、教育、祕書、曆法等職,金文並稱之為“卿士寮”、“太史寮”。

相關問題答案
太傅是什麼?
太傅是什麼官職 ?
謝太傅的傅是什麼意思?
你總是心太軟是什麼歌?
功利性太強是什麼意思?
女日元太旺是什麼意思?
太史是什麼意思?
虛榮心太強是什麼意思?
太君是什麼意思?
自主性太強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