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幫助抑鬱症患者?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怎麼幫助抑鬱症的人

抑鬱的人 基本看什麼都很悲觀,比如一瓶水樂觀的人看到的是一半滿的,悲觀的人看到的是一半是空的 抑鬱症應該還不算吧,能和你溝通和打沙包發洩說明至少不是,或者不是很嚴重 得抑鬱的人的症狀就是 晨重晚輕,就是早上壓力大,不願意起床,反而晚上會精神很好。 很多抑鬱的人都是無法面對壓力才會有自殺的念頭,因為自殺對他那說就是一種解脫 總的來說抑鬱,都是和一些消極的因素有關, 挫折,自卑,悲觀,不予人溝通,壓力 我的想法是,要鼓勵他,多和他溝通,告訴他及時失敗我們得到的至少是寶貴的經驗,成功與失敗只是一個結果。多多看喜劇,happy是可以傳染的,不要給自己定的目標太高,我不推薦藥物治療,畢竟心理上的問題佔主導。並不能解決問題

抑鬱症是擾亂你生活的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它可能會影響你的全身。抑鬱症影響到你的思維,情緒,行為和你的自我感知方式。抑鬱症亦能在很多方面改變你,例如: 對他人的觀感,對工作環境或社會環境感覺,甚至是有關一些諸如你的外表,房子,衣服等。 人與人各有不同,從而抑鬱症症狀也因人而異。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你聽起來很熟悉嗎? ?? 幾乎每一天都情緒抑鬱。 抑鬱情緒和泣不成聲都是抑鬱症症狀。然而,很多抑鬱症患者感覺麻木,並不傷心。 ??在你的日常活動中興趣/樂趣缺乏和缺乏內驅力。 抑鬱症使人對平時被視為很重要的事情漠不關心。你可能不得不強迫自己完成該做的事情。甚至對一樁小事情似乎也是一種負擔。很多抑鬱症患者說自己是厭煩和懶惰的;儘管他們無睡眠問題,他們還總是感到疲勞。性趣減弱也很普遍。 你可能常常感到胸悶,心慌。去醫院檢查也常常查不出原因。 ??胃口改變。 抑鬱症可導致胃口增加或減少,所以抑鬱症患者的體重可能增加或降低。 ??睡眠問題。 許多抑鬱症患者失眠,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淺眠多夢,易驚醒,以及早醒(凌晨 2-3點便醒來,再難入睡). 早醒往往是抑鬱症病人的特徵性症狀之一. 另外一些抑鬱症患者可能睡得太多,或他們除了正常的夜間睡眠之外還需要經常性的磕睡。 ?? 焦慮或坐立不安。 抑鬱症患者經常是坐立不安和焦慮,有時達到激越的程度。焦慮可以引起缺乏耐心和憤怒,並且既使是低度的壓力,也使人難以應付。 ?? 疲乏或s渾身無力。 ?? 負罪感,無用感和無安全感。 抑鬱症患者通常對自己,周圍世界和未來感覺消極。他們可能對往事有負罪感。很多抑鬱症患者感到自己無用,認為抑鬱症是對他們做過的或未做事情的一種懲罰。抑鬱症可以導致不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依賴,亦可以導致不修邊服和不講個人衛生。 ?? 難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維。 抑鬱症使人難以清晰地思維和作出甚至是很小的決定。抑鬱症患者常常不能輕易地集中精力。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變得沒有效率,挫折感和厭惡感就可能出現。 ?? 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有不同的軀體症狀,感到渾身不適。 ??自殺念頭 很多抑鬱症患者想到以死來解脫痛苦。患者經常為了結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產生死亡的念頭和行為。s 如果你有想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念頭時,請馬上找精神專科醫生就診。 如果你或你關心的人有上述四種或更多的症狀達兩週以上;症狀嚴重到干擾日常活動,或有自殺念頭;那麼請去看精神專科醫生,以便作出正確的診斷。你或你愛的人可能正在飽受抑鬱症症狀的折磨 如果你有抑鬱症,那麼傷害你的症狀也可能傷害到你的家庭,你的工作表現和你的人際關係。 牢記:這是一種真實疾病的真實症狀。不要沉溺於自責及糟糕的感覺. 相反,你應去看醫生,謹遵醫囑,以使你早日迴歸正常生活。

家屬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

現在,大多人都有抑鬱症,或輕或重,或短或長。

我有抑鬱史,七年左右,錘鍊強大的內心,得到自愈。

抑鬱症的人平時愛笑,又幽默,別人難以察覺。因為抑鬱症患者,有自殘傾向,不想傷害別人,也不讓他人知道,不想增加別人的麻煩,所以獨自承受。

該怎麼做呢?為了避免惡化,減輕痛苦,一定要儘量讓心靈呈開放狀態,不能封閉自我,不能讓自己長久待在密閉的空間裡。所以,你作為家屬,就要讓患者儘可能避免獨自在房間裡悶著,多鼓勵他(她)出去走走。記得,一定不能打擊他(她),會更絕望的。多安慰、鼓勵、支持,讓他(她)感受到被你需要。

我的抑鬱症好得最多是在2008年。除了吃甜食、看書、與親人每天交流,我每個週末都去周骸城市待一兩天,年假和節日不是回父母家就是去長途旅行。

甜食幫助形成多巴胺,可緩解抑鬱。有好幾年,我每天吃糖果和巧克力,看大量歷史宗教政治軍事的書,再艱澀也啃下去。堅決杜絕一切愛情小說。多與父母交流,每天至少一通電話,或長或短,讓自己感受溫暖相信幸福。

甜食有助於多巴胺合成,親友讓我們生有所戀,書籍讓我們內心寬闊,轉移對悲傷絕望的注意力,我們能戰勝抑鬱症!

如何幫助患有憂鬱症的人?

抑鬱症既不是心胸狹窄,也不是意志薄弱,更不是品質惡劣。 它和感冒一樣,是一種疾病 “社會上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我的領導,他們都覺得沒有這種病,總認為抑鬱症就是想不開,就是小心眼,就是太愛算計。”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深感自己患抑鬱症時不被周圍人理解。 的確,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抑鬱症當成思想問題、鬧情緒。很多抑鬱症患者也和崔永元一樣,覺得不被社會理解。他們有羞恥感,甚至忌醫諱藥。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類已經認識到,抑鬱症既不是心胸狹窄,也不是意志薄弱,更不是品質惡劣。它和感冒一樣,是一種疾病。 家庭對憂鬱症的護理應注意以下方面: 1.督促服藥:要密切注意患者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憂鬱症患者經常需要長期維持用藥,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如果沒有發現特殊的情況,絕對不能自行停藥或對藥量及藥物的成分隨意刪減。當患者出現一些口乾、便祕等副反應時,應及時做好解釋工作,鼓勵其多飲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進行運動,便祕嚴重者可選用番瀉葉、果導等藥物緩解。 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憂鬱症是精神疾病中的第一殺手,病人的自殺率極高,家庭護理的重點就是要防範自殺行為的發生。這就要求患者的家屬必須熟悉本病的臨床特徵.另外需注意的是憂鬱症狀往往晨重夜輕,故自殺行為多發生於清晨;其次,要了解哪些病人容易發生自殺,一般在疾病的發作期,由於情緒低落,悲觀消極易發生;當然,處於恢復期的病人,由於害怕別人歧視,絕望也會出現自殺行為。同時,憂鬱症患者的自殺手段多隱蔽,有預謀性,常給人某種假象,即微笑型自殺,故當發現憂鬱症病人情緒突然好轉時,千萬別掉以輕心,可能是一種危險信號,應加強防範。憂鬱症患者還會出現擴大性自殺或曲線自殺,應注意,加強護理者的自我保護。 3.掌握病情好轉指徵:一般憂鬱症好轉大致經過三個過程,首先是睡眠、飲食好,思維改善;其次是動作逐漸增多;最後是情緒改善。若飲食睡眠差,體重不增,說明病情尚未改善,這時出現的動作增多或情緒好,則可能是假象。 4.做好心理護理:由於憂鬱症病人情緒差、悲觀自責明顯,對一些事物缺乏信心,非常希望獲得他人的心理支持。家屬應多與病人接觸交談、給予鼓勵支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積極疏導其消極情緒;對其病態言行,家屬要耐心加以解釋說服,儘量滿足其合理要求。 5.做好生活護理:憂鬱症病人飲食睡眠差,應注意調整飲食,多做一些患者平時喜歡吃的食物,保證患者有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對於一些病情輕的人,可鼓勵其參加愉快輕鬆的活動,培養生活情趣,如看書報、電視,聽音樂,種花養鳥等,分散其注意力以緩解病情。

麻煩採納,謝謝!

怎麼和抑鬱症患者溝通 交談

抑鬱就像放大鏡,凸顯了家庭成員間的問題,使其看來更加嚴重,反過來這些問題又加重了抑鬱本身。只要觀察過抑鬱症患者同家庭成員間的衝突,任何人都會了解抑鬱同家庭生活之間存在複雜而強有力的關係。儘管生物和基因在抑鬱症的發生和發展中扮演顯著的角色,各種心理社會問題仍然重要,特別是家庭因素。家庭能夠影響抑鬱症的發病和病程,家庭成員對待抑鬱症患者的方式不但影響每個成員的生活,也影響作為一個整體的家庭的存在。

同抑鬱症患者一起生活

許多家庭成員報告說難以同患抑鬱症的家人生活,事實上這是如此困難,以至於日復一日,他們自己的情緒和健康都受到了損害。這些抱怨得到了研究者的觀察證實:抑鬱症患者對周圍人的情緒有著戲劇性的影響,例如,同抑鬱症患者的一次短暫的電話交談可以影響非抑鬱者的心境。由此可見,抑鬱症無疑給了家庭成員和家庭關係巨大的壓力。

家屬應對的努力

家庭成員對抑鬱症患者的應對方式會隨時間而變化。起初,家屬會試圖容忍和適應:家庭生活變得以患者為中心,大家努力從情緒上和需要上給予患者幫助,儘量避免給患者批評和壓力。家人試圖擺事實講道理,向患者說明生活不象患者感覺的那樣糟糕。比如:一位三十五歲的婦女無休止的抱怨抑鬱,孤獨以及家務活太多,她丈夫為了迴應,列出了所有關心她的人以及所有上一代人沒有用過的家用電器。正如患者們經常報告的,這種辦法並無幫助。在嚴重的抑鬱情緒下,這種理性的保證只能使患者更覺疏遠,並相信家庭成員並不理解他們,不想聽他們的抱怨,或是不把他們的痛苦當回事。

對於成年已婚患者,家屬應對起來會更覺困難。因為抑鬱通常會損害患者負擔家庭義務的能力。特別是如果患者帶著小孩,所有其他家庭成員都得承擔額外的家務,而且得不到感謝。長此以往,家屬能給予的支持和保證將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真誠,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家庭成員會逐漸感覺負擔過重,精疲力竭,他們會感到氣憤,因為他們的努力看起來沒什麼效果。事實上,家人經常會發現:他們幫助患者改善情緒的努力不但無效,還往往使問題變得更嚴重。

對家庭關係的影響

不象是軀體疾病或其它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等等),許多時候抑鬱症狀就像是正常情緒的波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不時感到憂鬱,所以家屬常常不能察覺抑鬱是一種疾病。這樣,家屬會難以忍受患者的症狀,並將患者言語和行為中的消極表現歸結於患者的人格問題。因為患者總是注意生活中壞的一面,家屬有時會把這當成使患者對待婚姻和家庭關係的真實態度,而不是病的結果。諸如退縮,疲乏,無精打采以及性感缺失之類的症狀,也會被解釋為對家庭關係缺乏感情。

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對父母的抑鬱症做出反應。他們經常覺得要為父母的不高興負責。如果他們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和興趣,就會覺得自己有缺點沒有價值。無疑,當孩子們的需要長期被忽視時,他們也會表現出症狀。在一些因多動或是在學校違反紀律而被送到門診的孩子中,常可發現其母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儘管有時很難判定誰的問題出現在前,這些孩子心理上經常表現出缺少父母關注的反應。

例如:十歲的凱蒂在學校的成績直線下降,在家也突然增加了違抗父母的行為。在家庭治療師注意到他母親的抑鬱並加以治療後,凱蒂的症狀戲劇性的改善了。在此,凱蒂的症狀就如同孩子哭著要求幫助,不光是為自己,也是為了母親。

長期的影響最終,如果家庭成員不能認識到抑鬱是一種“真正的”疾病,他們會越來越難以容忍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如果社會文化主張“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這種不容忍就有了根據。這時,長時間陷於抑鬱的患者會被認為是懶惰,自私,自怨自艾,自我中心,甚至是企圖操縱別......

家人如何對待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患者的心理比較脆弱、敏感、多疑,對待他們需要更多的關心,但也要懂得方法,方法不好,適得其反:

(1)心理護理:由於抑鬱症患者常缺乏自信、悲觀甚至絕望,家屬應多與患者交談,隨時掌握其思想動態,經常給予幫助和鼓勵,幫他們樹立信心。

(2)密切觀察:家屬應加強觀察,嚴防抑鬱症患者發生自殺、自傷等行為。

(3)督促用藥:家屬應督促患者用藥,尤其是病情好轉處於康復期的患者,千萬不可病剛矗就停藥,這會增加復發機會,停藥與否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生活護理:注意調理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對病情較輕者,應鼓勵他們多活動,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作和參加輕鬆愉快的活動,如聽音樂、下棋、跳舞、養鳥、養魚等。

(5)鼓勵社交:鼓勵患者回到親朋好友的社交圈子中,接受他人快樂的感染,獲取社會支持的力量。

更多瞭解請到:抑鬱症關愛之家-解鬱網

家有抑鬱症患者怎麼辦?

患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家裡有病人,同樣不輕鬆。平時與一些抑鬱症病人的家屬交流,有時我感覺,他們比抑鬱症患者更艱難。尤其是那些諱疾忌醫、不願診治的病人家屬,眼看著自己的親人受苦受罪,自己卻無技可施,那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和心急如焚的焦慮,那種痛苦的程度,不亞於抑鬱症患者本身。 為了愛你的人,為了你愛的人,請抑鬱症患者不要諱疾忌醫,應該正視自己的問題,積極接受治療。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康復之後,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才能獲得幸福和快樂,輕鬆健康的生活。 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你應該這樣幫助他: 首先,要鼓勵他接受專業治療。如果你感覺他存在什麼心理問題,感覺他不對勁,他的表現和你所看到的抑鬱症診斷標準很相似,先不要急著下定義:“你這樣子一定是得了抑鬱症,敢緊去看看吧!”。有的病人自己並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有的病人自己也早就懷疑自己有了抑鬱症,但因為種種顧慮而不願就醫。對於沒有經過確診的病人,你首先應該做的是鼓勵他到醫院檢查,確定是哪方面的問題。心理疾病有外在的軀體症狀,如失眠、頭疼、心慌、厭食等等,你可以藉著檢查身體的機會,帶病人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比如他失眠很嚴重,你可以說陪他去看失眠,醫生不會簡單的你說失眠,他就當失眠來看,經過確診,一是明確屬於哪方面的疾病,再是讓病人正視自己的問題。 我患抑鬱症多年,但我一直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即使多次自殺,即使嚴重失眠、厭食,即使不敢接聽電話,不願外出見人,我也沒有想過是自己心理上出現了問題,沒有想過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如果當時有人勸我去看心理醫生,估計我也是嗤之以鼻。但是當我被失眠折磨得再也無法忍受下去,到醫院開點安眠藥,醫生卻告訴我:“你得的是抑鬱症”。此後,我才開始瞭解什麼是抑鬱症,才開始反思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才開始進行治療,也才有了今天我的康復。 在病人確診之後,你能為他提供的幫助是: 督促他按時按量服藥,抗抑鬱藥物起效比較慢,一般前兩三週可能沒有改善,病人會有失望的情緒,加之藥物的副作用,病人可能會拒絕服藥,或者不按時按量服用。你要鼓勵他聽醫生的話,告訴他這個藥起效慢,得有個過程,再吃一段時間看看,如果還不管用,再去問問醫生。 每次複診,儘可能陪同病人前往,聽取醫生的建議,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直接詢問醫生。因為病人對於醫生的囑咐,回家之後轉述時,可能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會有所隱瞞。 藥物起效之後,症狀有所緩解,如果病人想停藥,請一定諮詢過醫生的建議。不要覺得藥物有副作用,現在好了,就別再吃了。我聽一位病人家屬說:“現在他好些了,我就不叫他吃了,再吃下去不是把人都吃傻了嗎?醫生還不是巴不得你吃得越多越好啊!不能聽醫生的”,如果你這麼想,就是害了你的孩子,不聽醫生的,還聽誰的?抗抑鬱藥物後期治療是維持和鞏固,預防復發,即使症狀完全解除,沒有醫生的指導,不能擅自要病人停藥。抗抑鬱藥物沒有賴藥性,也不會上癮,更不會影響大腦發育,“把人都吃傻了”的。 病人有所改善時,一定要加以讚賞和鼓勵,肯定他的努力,支持他繼續治療。對病人些許的進步,都要進行及時的強化,比如病人今天做了一點家務,或者外出參加活動,都要很肯定地指出他的進步,而不要說:“你又不是做不的事,我天天上班累得要死,回來還要做這麼多事,沒看見我有病?你就是懶出來的病”。請你理解病人在疾病狀態下,對於健康人來說很輕鬆的事情,對他們都是非常困難,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和努力才能做到的。而讓病人能夠堅持下去的辦法,就是讓他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看到好轉的跡象,看到康復的希望。不管多麼小的進步,都要指出來,告訴他,肯定他,鼓勵他。 抑......

應該如何對待抑鬱症患者

要知道抑鬱症患者的種種表現並不是他自己選擇的。抑鬱症是一種醫學疾病,是和糖尿病高血壓一類性質的,並不是人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他人扮演的角色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幫助對抑鬱症患者是很重要的,他們應當鼓勵患者堅持治療,幫助患者執行醫囑,這樣對抑鬱症患者的恢復很有好處。確保你的愛人接受了專業人士的診斷治療,進行正確的診斷,選擇最佳的診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階段。   多瞭解有關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鬱症的知識,更好的理解患者的感受。   患者需要別人的支持,時間長久的話會使人感到厭煩,但這對成功治療很有幫助。否則患者可能會感覺孤單無助。   幫助他們嚴格遵守治療計劃,按時吃藥,及時複查,陪同他們去治療。    與抑鬱症患者相處小竅門  與抑鬱症患者相處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能會讓人感覺很壓抑,以下的小竅門可能對你有幫助   瞭解抑鬱症患者經常表現敵對,不合作,容易發怒,是可以理解的   採用互動式的方式徵求患者作決定,如,不要說“我們今天晚上去看電影吧”,改為“我今天晚上想去看電影,你想陪我一起去嗎?”   建議抑鬱症患者及時去看醫生,不要感覺難堪   如果治療方法適合,幾個月會就應當有效,否則就應當改變治療方法。   多去探親訪友,多參加社會活動,但不要勉強他們   患者症狀改善,應該表揚他們,增強他們的治療信心,但要說實話  留點時間給自己,對彼此都有好處

如何有效地幫助抑鬱症患者

尊重:抑鬱症患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悲觀絕望。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變笨了。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運動抑制患者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我們應當理解患者目前抑鬱狀態下那種消極的表現或者觀念,但同時也要知道,雖然患者生病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是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性,應該尊重隱私並注意為患者保密,除非他們有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的想法和行為。

疾病好轉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不論你和抑鬱症患者關係多親密,都別認為其病情好轉完全是你的責任。患者要走出抑鬱困境,需要有一個過程,而你要做的就是陪伴他走過這段歷程。他想說話,你就陪他說話;他沉默,你就跟他一起沉默……你能做的是傾聽和觀察,儘可能地滿足其內心的需求。陪伴,而非治癒,這樣更容易做到,你也會感到自己壓力小很多。

不要立刻希望疾病好轉:任何疾病從發生到恢復都有一個過程,抑鬱症也不例外,它的康復可能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不要立刻指望疾病好轉。我們要給自己和患者一定的時間去接納、瞭解疾病,然後再是配合醫生共同去療愈它。同時,我們要幫助一個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把我們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他,而是要了解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瞭解患者在此時此刻有何種需求,這才是對患者最好的、最適切的幫助。

從行動上我們也同樣可以給予患者以支持:

第一,“切勿責備”。也許你會說,他已經抑鬱生病了我們怎麼會責備他呢。當然從主觀上我們都知道,可是在實際情景中我們有時會忘記這點。尤其是抑鬱症,恢復較慢容易反覆且恢復的過程患者呈現的狀態也很低落,長期照顧的人多少也會受到些許情緒的影響。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有時候我們難免會有抱怨的情緒,而病人又很敏感,因此如果我們自己體察到情緒有困擾了,最好也學會用適當的方式宣洩,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出來。還有些照顧者,對抑鬱症本身疾病不夠了解,認為患者的狀態是思想上的懶惰和意志力不夠堅定,從而責備患者,這樣會使得患者的情緒更加低落,他會覺得不被理解,這樣不利於患者的康復。

第二,加強營養。良好的飲食結構可以使我們身體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抑鬱症患者在日常治療過程中,除了按時吃藥以外日常飲食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有些食物對改善抑鬱有較大的益處。如深海瑰寶——魚。魚體內的成分Omega-3脂肪酸是天然的抵抗抑鬱症的瑰寶。常食用海魚,會明顯降低抑鬱症的發病、緩解抑鬱情緒。還有快樂水果——香蕉、葡萄柚、櫻桃等,其中,香蕉有一種可以令人興奮和提高情緒精神的物質——生物鹼,非常有利於增加人體大腦血清素。血清素的增加有助於,神經細胞的傳遞,提高大腦神經系統,這也是抑鬱症的食療方法之一。心情法寶——大蒜、南瓜。大蒜和南瓜都是幫助人們恢復心情的法寶。常吃大蒜人們就不會感覺勞累和焦慮,對急躁情緒有所緩解。南瓜中的維生素可以幫助人體補充B6和鐵,南瓜被稱為天然的人體汽油。合理的飲食對人體本身產生積極因素,都是對抗抑鬱的好東西,但是我們還是要注意有些食物不適合患者,如酒、濃茶、咖啡、油炸辛辣等食物,儘可能避免食用。

第三、監管藥物。導致患者病情反覆且每次加重的關鍵誘因是擅自停藥或服藥依從性差,因此作為照顧者要協助患者進行藥物使用。對於服藥依從性差的患者,照顧者最好每次能看他服下藥物;對依從性較好的患者可以幫他進行藥物分類與管理,定期關心他是否服藥、服藥後有無不良反應等。很多患者不希望讓別人知道他在服用精神類藥物,照顧者可以幫他準備藥盒,按服用頓數放置好藥丸。

第四,成為“......

如何和抑鬱症的人相處

五大方法幫助身患抑鬱症的親人

除了醫生的治療外,家屬的幫助與支持也是治療抑鬱症最關鍵的因素。因此,作為家屬,能夠給予病人的最大幫助就是親情。作為患者家屬要做到以下五點:

一、督促病人配合醫生治療,定期複診以控制病情,減少復犯的可能性。

二、多談心,勤交流,接納和尊重患者,併為患者提供適當的情感宣洩途徑。三、培養親情,加強相互間的信任,幫助患者識別和糾正錯誤的想法或者是消極的念頭,為病人提供正確的信息作為參考。

四、幫助病人記錄一些令人輕鬆愉快的事情,並從中獲得良性的情感體驗。五、如果遇到一些比較難以處理的問題,引起病人的情緒波動,在藥物調整的同時,還應考慮看看心理門診。

我個個人認為:

你太直接了當的去問他狀況,對他來說不太好,他會感到更加壓抑;

如果我的親人是抑鬱症患者,我會想他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患者?

知道原因後好對症下藥,所謂"心病還得心藥醫";

你們都是男生,那就好辦了^_^

你可以假設自己是他,既然不在身邊,那隻能通過語言去開導和引導他,

在說每句話之前要先思量一下如果是你:

你喜歡聽什麼話,什麼話會讓你變得豁朗開朗

什麼話聽了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其實還很美好

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追求

還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等著我們去嘗試及品償

總而言之一句話"樂觀的,積極向上的東西多多意善"

多用自己的思想去為他設想,如果你的表達能力有限,那麼為了你的親人,為了讓他快樂,請你一定要學著去開道別人,學著去幫助別人.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幫助抑鬱症患者?
怎樣陪伴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患者失眠怎麼辦?
怎麼緩解抑鬱症焦慮症?
怎麼解決抑鬱症?
怎麼治癒抑鬱症?
醫生怎麼確診抑鬱症?
醫院怎麼鑑定抑鬱症?
怎麼判斷抑鬱症復發?
怎麼預防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