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皇五帝?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三皇五帝分別是誰啊? 40分

我國古代有把遠古三個皇帝和上古五個帝王合稱為三皇五帝的傳說,秦始皇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無比,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那麼,三皇五帝究竟是誰?說法頗多分歧。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且認為泰皇最貴。那麼,泰皇是誰?《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春秋緯》提出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的另一種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書大傳》和《白虎通義》等,則又主張三皇應為燧人、伏羲、神農,而《運鬥樞》、《元命苞》等緯書,除了認同伏羲、神農外,補上了創造人類的女媧。此外,《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通鑑外紀》又以伏羲、神農、共工為三皇。由此看來,伏羲、神農佔了三皇之兩席,諸說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誰,分歧較大。 至於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世本》、《大戴記》、《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而《禮記·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皞、顓頊為五帝;《尚書序》、《帝王世紀》則視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三皇五帝中,五帝一般採取《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至於三皇,則無從確定了。中國古書上,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其實“三皇五帝”都是象徵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關於“三皇五帝”的記載,雖然是一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卻能反映原始社會氏族和部落的歷史。 傳說伏羲、女媧、神農是遠古時代的大聖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績。 伏羲,又稱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始作八封”,“作結繩而為網罟”。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當然,社會出現這樣的新事物,是由於人們集體勞動的結果,而不會是某個“聖人”的恩賜。但這個傳說告訴我們,那個伏羲氏族開始使用一種記事符號,又懂得制網捕魚了。 女媧的主要業績是“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據說,在這以前,天塌地陷,災害不息,經過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傳說中整理天地的神。這個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與自然界的艱苦鬥爭。 神農是傳說個主掌稼穡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會農業開始發展的氏族名稱。據記載,當初人們吃生肉,喝獸血,穿獸皮。神農認為人們這樣生活下去,是難以維持的。於是,他“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實際上農業生產知識是上古人類實踐經驗的積累。神農並無其人。後來人們推測,神農氏的事蹟,大致反映相當子母系氏族制繁榮時期的社會情況。 傳說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書記載很不一致。他們活動的時代可能已經進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會末期了。 太皞,也稱為太昊,姓風。相傳他人頭蛇身,或人頭龍身,可能是以蛇或龍為圖騰的氏族首領,居住在陳地(即現在河南淮陽縣)。他應該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可能是以牛為圖鵬的氏族首領。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渭河流域,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言,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腮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乾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黃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

什麼是三皇五帝

中國歷史的早期現在稱為先秦時期,可以劃分為皇、帝、王、霸四個時代。中國早期最高統治者稱“皇”和“帝”,他們在位的時間就是中國開國之初,古人稱之為“三皇五帝”時代。古人理解的“中國”具有“天地人”靜態結構和“五行”運轉模式。因此,“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後代學者習慣把個人推崇的古皇古帝人選放入以上八個“座位”中,於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三皇五帝組合。田野考古學所見的中國各地文化面貌有史以來第一次趨同的時代就是“龍山文化時代”。中原龍山文化時代就是三皇五帝時代。

三皇五帝指的是誰?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規,伏羲執矩。燧人、伏羲、神農

伏羲、女媧、神農

伏羲、祝融、神農

伏羲、神農、共工

伏羲、神農 、黃帝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其中第三種說法最為流行,意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的天神,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另一種解釋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聖王,以第一與第四種說法較為常見。

歷史

現在對於這一時期歷史的認識存在很多爭議,但是這一時期中國處於原始社會基本上是沒有爭議的。由於對這一歷史時期現存的資料大多和神話傳說糾纏在一起,許多事情很難判斷真偽。基於史料,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

最早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這個部落大約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主要從事農業戶動。附近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最後,黃帝又收復了周邊各個部落。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就是由此產生的。現在的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是來自於此。

取自"zh.wikipedia.org/...%B8%9D"

中國古代的三皇五帝分別是誰?

三皇五帝

(公元前1.5萬年—公元前2225年)(三皇為伏羲(太昊)、神農(炎帝)、軒轅(黃帝亦稱有熊氏)。五帝為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礌

《史記》上對“三皇”未作記載,所記“五帝”為:黃帝、顓頊、嚳、堯、舜。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一般認為他們應該屬於蒙古人種。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三皇燧人、伏羲、神農

伏羲、女媧、神農

伏羲、祝融、神農

伏羲、神農、共工

伏羲、神農 、黃帝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編輯]

五帝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堯、舜

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其中第四種說法最為流行。

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都是做什麼的

三皇:天皇帝俊、地皇后土、人皇伏羲。

天皇帝俊建立天庭,巫妖大戰帝俊死,大巫后土為地皇。后土建六訂輪迴累死,人皇伏羲立。這個三皇是代表著人類進化靠天、靠地、靠自己的過程。

或者:女媧、伏羲、炎帝。

女媧代表母性社會,伏羲代表畜牧業時期,炎帝代表農業發展。

或者:遂人、伏羲、皇帝。

遂人人類開始用火,伏羲人類開始進入自我生產,皇帝人類進入銅石並用的工具時代。

五帝:《史記》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皇五帝后面是什麼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孫中山,共計:3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至今,毛澤東

三皇五帝是什麼朝代,

三皇五帝,含義有二:

1.指歷史人物。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五帝,指金帝:顓頊,木帝:帝嚳,水帝:堯,火帝:舜,土帝:大禹。

2.指歷史時期。即“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也可以簡稱為“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率領民眾開創了中華上古文明,近現代考古發現了大量與這一時期相對應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三皇五帝時期確實存在。

三皇五帝都是誰啊?他們都有什麼貢獻?

1.一是指歷史人物。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海,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道教則把他們奉為神靈,以各種美麗的神話傳說來宣揚他們的偉大業績。

二是指歷史時期。即“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

2.貢獻:燧人氏:發現火種,伏羲:創建八卦,神農:教人辮百草,五帝:保證中華民族的傳承,治理整個人類,防禦自然災害,保證人類的延續。

三皇五帝分別是誰?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

另一說法是:

三皇:伏羲、神農、黃帝

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說法。

三皇五帝是什麼生肖?

據考古學推測,黃帝生於公元前2717年,今年2014年為馬,推一下便是了……

黃帝於生時作甲子,也就是黃帝紀年法的雛形。

於漢朝,張衡就在著作中引用了12生肖的說法,與今日相同。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三皇五帝?
什麼是三相五線制 ?
三皇五帝分別是誰讀音?
三皇五帝怎麼讀?
什麼是三廂車?
什麼是三開單控開關?
什麼是三小場所?
什麼是三次元的人?
什麼是三七灰土?
什麼是三嚴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