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用什麼發酵?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麵包是用什麼發酵的

高筋麵粉500G 白糖100G 雞蛋50G(1個) 酵母5G 改良劑2.5G 鹽5G 水250G(210+40,其中40G是用來化酵母的) 奶粉20G 奶香粉10G 酥油50G 做法(直接法):將高筋麵粉,奶香粉,奶粉,水,酵母拌勻,再加入雞蛋,鹽,改良劑,糖拌均勻,最後加酥油揉出面筋(能拉出薄膜就說明揉出面筋了)來揉成團鬆弛30分鐘左右,再入發酵箱,發酵的溫度38度,溼度78-84度,發酵約一個到兩個小時,最後入烤箱,烤箱的溫度:上火220度下火180度.一般烤至上色就行了! 注意:夏天要用冰水和麵,夏天的發酵箱的溫度不要開太高. 一般油性的東西都要最後放,鹽也要在酵母與麵粉拌好後揉勻後才能加入! 不用發酵箱也行,你只要下午6點到7點的時候做好把鬆弛好的麵糰放在烤盤內,噴一點水第2天就發好了就可以烤了!

麵包“發酵”和“醒發”有區別嗎?

醒發和發酵真正來說區別不大,基膽是稱呼的區別,但是大部分烘焙師喜歡把中間鬆弛叫做發酵,整形後最後的發酵叫做醒發。

麵包幾種發酵方法的特點

一次發酵法:優點是週期短、風味好、食感優。

缺點是瓤膜厚、易硬化 。

二次發酵法:優點是瓤膜薄、製品軟、老化慢。

缺點是週期長、易發酵。

三次發酵法:優點是省酵母、軟而大、香味足,口

好、老化慢。

缺點是週期長、耗工多、易發酵。

快速發酵法:優點是生產週期短、出品率高。

缺點是缺乏發酵產品特有的口感和香

氣、產品易老化、成本高。

麵包發酵最佳時間是多長啊

(1)發酵的溫度應維持在30-38度之間,相對溼度為80%-85%。   (2)一次性發酵的時間一般在2-3小時左右,發酵的程度應為7-8成,原有體積的2-3倍左右。以表面色澤潔白,無水珠,且具有一定的彈性時為佳。   (3)注意事項: 1.加工好的麵包生坯裝模或裝盤之前,必須做好相關的衛生處理,以保證所生產的製品即可口,又幹淨衛生。 2.入模或入烤盤之前要均勻地涮上一層油,以防脫模時沾連,影響成品的美觀性。 3.要根據不同的品種相應延長或縮短髮酵、焙烤的時間。

做麵包用什麼酵母發酵好?

蒸饅頭的傳統作法是將"老面"("麵肥")放在水中泡軟,再加上面粉,合勻,放在適宜的溫度下使之發酵。發酵後產生碳酸,有酸味,然後加鹼揉勻,既可中和酸味又使饅頭光滑、有拉力。但是鹼會破壞麵粉中的複合維生素B,降低饅頭的營養價值。

如果用酵母發麵,將酵母直接摻入乾麵粉中,加水合勻,放在適宜溫度下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使麵糰變軟,直接入鍋蒸熟,不需放鹼。這樣,既可防止複合維生素B遭破壞,又可避免因加鹼過量使饅頭黃髮澀或鹼量不夠,使饅頭髮酸。在做饅頭過程中因不放鹼,所以不用用力揉麵可節省體力。夏季炎熱"老面"留的時間過長,會夾雜一些細菌生長,吃了對人體不利,使用鮮酵母就沒有這個缺點。酵母本身也是營養豐富的天然營養品,酵母在歐洲早已用於麵包製作,在中國大量使用是近幾年的事,酵母由天然甘蔗糖蜜培養生產,酵母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適合,現代人追求營養健康的要求,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怎樣麵包才會發酵的好

麵包的發酵其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因為麵包對面團的延展性有很高的要求。發酵的程度需要控制好,發酵補足和過度都會失敗。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口感也會粗糙;相反,發酵過度,麵糰會產生酒味,並且變得很粘手,不易操作。

首先,發酵的原理我們都知道: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麵糰膨脹起來。

麵包的發酵過程,一般包括一次發酵、中間發酵和二次發酵:

僅僅經過一次發酵的麵包,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經過二次發酵的麵包相提並論。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不同的詞彙(Fermentation和Proofing),說明二者是有區別的,以最簡單的方式解釋,僅需記住一點:好吃的麵包,是需要進行二次發酵的。

三次發酵的時間和作用也不同,詳細如下:

一次發酵,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發酵的時間和麵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係,最簡單的測試法,就是用手指沾麵粉,在麵糰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也不會塌陷,則表示發酵正好。

一次發酵完成後,需要重新揉按麵糰,進行排氣,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球狀,進行中間發酵。中間發酵實際上就是醒發。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麵糰如果不經過醒發,會難以伸展,給最後的整形帶來麻煩。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15-20分鐘。

中間發酵完成後,可以把麵糰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進行二次發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麵糰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85%以上的溼度。二次發酵一般在40分鐘左右。發酵到麵糰重新變成兩倍大即可。

做麵包用什麼發酵又快又好

【原料】8個

高粉

200克

低粉

100克

砂糖

50克

1/2小勺

酵母

1/4小勺

泡打粉

1/4小勺

奶粉 15克

吉士粉

10克

雞蛋

50克

120克-130克(邊看邊加)

黃油

30克

裝飾

蛋黃

1個

白芝麻

1小勺

熔化黃油

30克

烤箱做麵包發酵時用多少度

很多烤箱都有專門 發酵 的溫度檔。一般烤箱把40度做設定。其實30-40都很合適,都適合酵母作用。

製作麵包時一次發酵法和二次發酵法有什麼不同

一次發酵溫度低,時間長,28度;二次則要求較高溫度、溼度,迅速發酵,38度

第一步:攪拌麵團。

麵糰攪拌就是揉麵。在整個麵包製作過程中,麵糰的攪拌是最基本的步驟,也是決定麵包製作成敗的第二大重點。具體內容參見前帖:麵包麵糰怎麼揉。

第二步:基礎發酵

發酵是決定麵包成敗的第一大重點,麵糰在基礎醒發的過程中,麵筋得到充分的氧化,使麵糰的延伸性更好。基礎發酵對口感、柔軟度已經形狀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具體內容參見前帖:麵包發酵那點事。

第三步:麵糰的排氣、分割和滾圓

發酵的好的麵糰,如果有很多大的氣泡,需要輕輕的用手將這些氣泡壓出稱為排氣。也有些麵糰發酵的很均勻就可省略這一步。分割是根據配方需要將大面團分割成小分量的麵糰,通常一個小麵包標準大小是60克,也可以分割成50克或40克一個。分割後的麵糰不能立即成型,必須要滾圓,也叫搓圓,通過滾圓使麵糰外表形成一層光滑表皮,利於保留新的氣體而使麵糰再次膨脹。滾圓每個小麵糰還有利於在成型時麵糰的表面不會被粘連,使麵包成品表皮光滑,內部組織也更加均勻。搓圓時儘可能不用幹麵粉,以免麵包內部出現大空洞,搓圓時用力要均勻並迅速。

第四步:中間鬆弛

有的配方也稱為中間發酵,其實這個時間很短,大約十分鐘。這個過程並不是要等麵糰發酵,而是讓分割滾圓後的麵糰恢復柔軟和彈性,便於接下來的整形,所以稱為鬆弛更貼切。注意鬆弛的時可以放在室溫,但要覆蓋溼毛巾防止小麵糰變幹表面結皮。

第五步:整形

整形也叫成型,就是把經過中間鬆弛的麵糰做成需要的形狀。圓形、橄欖型是比較常見的形狀。更復雜的整形手法也花樣繁多,但是對於初學者還需要多多練習,畢竟整形是否到位跟前幾步驟的操作有密切的聯繫。

第六步:最後發酵

最後發酵,又稱二次餳發(以中間鬆弛不算髮酵計算),或三次發酵(以中間鬆弛算做二次發酵計算)。把整型好的麵糰排入烤盤,不再移動位置,放入溫暖溼潤處發酵至原體積的1.5-1.8倍。最後發酵的理想溫度為35度左右,溼度為75%。時間大約是30-45分鐘。

第七步:最後發酵

一般小麵包的烘烤溫度是180度左右,放在烤箱的中偏上層烤10-15分鐘。吐司類的大面包烘烤溫度是170-180度左右,放在烤箱的中層烤約40分鐘。起酥麵包的烘烤溫度為210度左右,放在烤箱的中偏上層,烤15分鐘左右。脆皮面包烘烤溫度為220度,放在烤箱中層烤20-30分鐘。具體的時間和溫度可參考配方。

做麵包需要哪些材料?

麵包的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500克

輔料:雞蛋250克,酵母8克

調料:白砂糖70克,鹽6克,黃油30克

麵包的做法:

1. 取一小碗,放入30~35℃的溫水10~15毫升,加入糖適量,製成5%的稀糖水;

2. 放入活性乾酵母,拌勻後,靜置5分鐘,酵母溶液會發酵漲得比原來高些;

3. 雞蛋磕在盛器裡,打散,加水,加水量應減去酵母溶液的用水量;

4. 將和麵水的溫度調節在25~30℃。

5. 將麵粉倒在盛器裡,慢慢加入酵母溶液、水蛋液和香草粉,邊加邊攪拌,用雙手推折卷揉;

6. 麵糰基本和好前,再放入黃油,繼續搋透揉勻和成麵糰;

7. 麵糰和好的標誌是:取一小塊麵糰,用雙手拉展,能形成光滑的薄膜;

8. 將其放在發酵盛器內,用手觸摸其頂部感到有粘性但離開面團時不粘手、麵糰表面痕跡很快消失。

9. 將發酵盛器置於30℃左右處發酵約2小時,見面團發足脹大、表面略有下陷即可;

10. 將酵面下成10個或20個劑子,逐個揉透,取專用模具或烤盤;

11. 刷一層底油,把生坯裝入,餳發15分鐘左右,(可刷上一層蛋液或噴上一層水霧,省略亦可)。

12. 烤箱溫度控制在220~240℃,把烤盤送進烤箱的中格,使上下受熱均勻,烤制20~25分鐘(先用底火,後用上下火,待頂面上色後,改用底火,烤至熟透)。

相關問題答案
麵包用什麼發酵?
用麵包機做麵包 用什麼酵母好 ?
做麵包用什麼奶粉?
麵包用什麼麵粉?
烤麵包用什麼麵粉?
做麵包用什麼牌子的麵粉好?
做麵包用什麼油?
做麵條用什麼調料好吃?
做麵包為什麼要放奶粉?
麵粉用什麼容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