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能上市嗎?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國企為什麼可以上市

所謂國企不一定是國有獨資企業,像你說的,國企只要國家控股就可以了。上市後部分股份歸股民了,但控股權還是國家的。控攻可以分為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比如說國家佔60%,那就是絕對的第一大股東,公司所有決策權就是他的。如果國家佔30%,其他都是小股民的,那國家就是相對控股,大部分決策都是他能決定的,但如果小股東聯合起來,他也不一定能控制得了。

國企上市好處很多,但從股權價值上來說,上市後由於流通性增強,他的股權就增值了。原來沒上市,2塊錢也沒人要,上市之後可能5塊錢了。更有利的是,股民把錢拿來了,但都是小股東,還是要聽大股東的,大股東用自己的小部分資金,控制了更大的上市公司,何樂而不為呢。

國企或者央企都上市了嗎

當然不是,沒上市的國有企業(包括央企)有很多。

國有單位正式員工是否可以投資持股

國有單位正式員工,可以投資持股 。

關於規範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

各中央企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  近年來,國有企業職工(含管理層,下同)投資參與國有中小企業改制、國有大中型企業輔業改制以及科技骨幹參股科研院所改制,為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增強企業活力起到重要作用。但由於目前缺乏統一的規定,操作不規範,企業改制引入職工持股以及職工投資新設公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為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加強企業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企業和職工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96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資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5]60號)和《關於印發 <關於規範電力系統職工投資發電企業的意見> 的通知》(國資發改革[2008]28號)精神,現就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有關問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以及企業職工在證券市場購買股票除外),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促進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和企業職工投資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企業和職工合法權益,實現國有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一是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進一步規範企業管理層持股、投資行為,妥善解決職工持股、投資存在的問題。二是規範操作,強化管理。引入職工持股應當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嚴格執行國家有關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的各項規定;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防止通過不當行為向職工持股、投資的企業轉移國有企業利益。三是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增強企業活力。職工持股要有利於深化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切實轉變經營機制;落實好職工參與改制的民主權利,尊重和維護職工股東的合法權益。  二、規範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職工持股行為  (三)積極推進各類企業股份制改革。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鼓勵職工自願投資入股,制訂改制方案,要從企業實際出發,綜合考慮職工安置、機制轉換、資金引入等因素。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鼓勵輔業企業的職工持有改制企業股權,但國有企業主業企業的職工不得持有輔業企業股權。國有大型企業改制,要著眼於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滿足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擇優選取投資者,職工持股不得處於控股地位。國有大型科研、設計、高新技術企業改制,按照有關規定,對企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或對企業中長期發展有直接作用的科技管理骨幹,經批准可以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取得企業股權,符合條件的也可獲得企業利潤獎勵,並在本企業改制時轉為股權;但其子企業(指全資、控股子企業,下同)改制應服從集團公司重組上市的要求。  (四)嚴格控制職工持股企業範圍。職工入股原則限於持有本企業股權。國有企業集團公司及其各級子企業改制,經國資監管機構或集團公司批准,職工可投資參與本企業改制,確有必要的,也可持有上一級改制企業股權,但不得直接或間接持有本企業所出資各級子企業、參股企業及本集團公司所出資其他企業股權。科研、設計、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人員確因特殊情況需要持有子企業股權的,須經同級國資監管機構批准,且不得作為該子企業的國有股東代表。   國有企業中已持有上述不得持有的企業股權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自本意見印發後1年內應轉讓所持......

有哪些國企實現了整體上市

國資委:國企整體改制上市條件成熟 作者:索佩敏 發佈時間:2008-07-28 09:11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務院國資委在大力推進央企整體上市的同時,也在力推國有企業集團層面的改制引資。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研究員、副局長周放生26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集團公司層面進行改制、進而實現股權多元化的“吉林模式”值得肯定。 周放生指出,過去國企改制是兩種模式:一種是拿出優質資產先上市;另一種則是“自下而上”改制,即由孫公司到子公司再到母公司。周放生說,這兩種做法是當時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而現階段條件已經成熟,國企改制應該推進整體改制、整體上市。 近年來,國資委已經推動旗下一批央企整體改制上市,包括中國交通建設、中國中鐵、中鐵建等在內的一批央企都實現了集團整體上市。 除了央企集團整體上市,周放生還特別提到了“吉林模式”,該模式最早由吉林省國資委通過對旗下國企進行改制探索而來,即在國有企業集團層面進行改制,進而實現股權多元化。根據企業的不同產業領域和自身情況,國資分別實現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和參股,同時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股集團公司。而戰略投資者的選擇則根據市場,既可能是央企,也可能是民營企業或者外資企業。 國資委旗下的央企以及各地國資委旗下的大型國企改制一直備受業界關注。2006年,國資委提出到2010年央企要通過重組整合減少到80-100家。2007年8月,國資委提出要積極推進大型企業改制上市,具備條件的要加快整體改制、整體上市步伐。同時,鼓勵、支持不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中央企業,把優良主營業務資產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優做強上市公司。 今年6月,國資委發佈《關於規範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當時有專家指出,在國資委鼓勵央企整體上市的大背景下,很多在職工股方面存在問題的國企,在整體上市前都面臨回購和清退職工持股的問題。意見出臺後,國有企業可以根據相關規定逐步剝離這些職工投資企業,釐清雙方的關係,這將有利於推動企業的整體上市。

國企上市對員工好不好

對一般員工沒有意義 對高層有持有原始股的算個很大的利好 員工是拿死工資的 上市與否都不是他們的遊戲

國有資產企業可以上市嗎?

國有資產企業必須經過改制後才能申請上市,即轉為股份制公司。

IPO(上市)要經過若干道批准程序,包括考察企業近三年的業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一般要2~3年時間才能完成。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國企,但是為什麼能夠上市集資?

這個問題很簡單 因為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不是1龔0%國家控股的企業 在中國 凡是上市的公司都是公眾公司 國企上市也要先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多元化的股東結構 然後因為上市發行是面向公眾的 所以又有一部分社會公眾股 像中石油這樣的原國企上市 一般都會在上市公司之上保留一個集團公司 由集團公司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集團公司一般是國有獨資的 這樣既滿足上市的股權結構要求 又保證國家的控制權

國有企業上市變股份企業會不會除員

國有企業裁員是比較複雜的,經歷的流程也會比較多,一般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裁員的;股份企業不一樣,是按照勞動合同來的,想裁員只需要按照勞動合同來就可以。

請問 一個公司上市之後就不算國有企業了嗎

不是絕對的。一個公司在上市之前,必須經過股份制改造才能上市。所以看一個公司是不是國有企業,得看具體持有的股份是國家還是企業或個人佔大多數。比方說中、農、工、建四大銀行,儘管已經是股份制,但還是國家控股,所以說還是國有銀行。如果反之,當然失去了國有企業的資格。

只要是上市公司都算是國企嗎?

上市公司都是股份制企業,如果大股東是國資,就是國企!

現在多數不是。

相關問題答案
國企能上市嗎?
國外能上微信嗎?
在國外能上微信嗎?
國內改裝車能上路嗎?
中軟國際是上市公司嗎?
有線電視能上網嗎?
二審不服還能上訴嗎?
子宮肌瘤能上環嗎?
牧馬人改裝車能上路嗎?
國企有編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