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肌缺血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老年人心肌缺血需要注意什麼?平時的食療該是如何?

不知道你所說的心肌缺血程度是怎麼樣的,有沒有病變。一般來說通過中藥(儘量避免吃西藥或西藥應急用)是可以控制和緩解心肌缺血癥狀的,患者要終身服藥。百分百治癒是不可能的。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的供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存在著波動,但這種波動經過機體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恆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種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經機體調節不能滿足心臟工作需要,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

心臟為什麼會缺血呢?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還有一種情況,心臟供血沒有減少,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叫冠狀動脈,開口在升主動脈內。

臨床顯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心肌缺血還會損害舒張功能。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復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準病因對症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

心機缺血 是冠心病的一種,治療方案為選擇硝酸脂類藥物(如單硝酸異山梨脂或其緩釋劑型),作用為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還應該服用他汀類藥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一方面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風等。

所謂無症狀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診斷已確定的頰咼揮辛俅殘慕釋粗⒆矗???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心肌缺血的客觀指標,如心電圖典型缺血性ST段變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但由於無症狀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症狀的中年人,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發作前,心電圖可檢出無症狀心肌缺血與猝死之間可能有因果關係。此外,有人報道,美國每年有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亦有人對5209例冠心病病人進行30年隨訪觀察中發現,25%的心肌梗死是無症狀......

心肌缺血怎麼辦,70歲的老年人

心肌缺血的食療方法:應減少飲食熱能以控制體重,減少脂肪總量及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限制單糖和雙糖攝入量,供給適量的礦物質及維生素。

(一)熱能

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宜,其中年齡和體力活動程度最重要。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活動和日常其他活動相對減少,基礎代謝率也不斷下降,因此每天所需的熱能也相應減少。若有超重,應減少熱能的供給以降低體重。評價體重是否正常,最簡便方法是身高釐米數減去105作為體重上限。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或110);30歲以上>15%過重,30歲以下>標準體重10%為過重,>標準體重20%為肥胖。蛋白質佔總熱能13%~15%、脂肪<20%、碳水化物65%左右為宜。有高膽固醇血癥者,脂肪比例可降至16%,高甘油三酯血癥者,碳水化物應控制在55%上下。切忌暴飲暴食,避免過飽,最好少量多餐,每天4—5餐。

(二)控制脂肪

脂肪量佔總熱能20%,不應超過25%。多用植物油。作為預防飲食時,P/S比值應該>1;治療飲食時,多不飽和脂肪酸為15~20g/d,P/S比值應>2.o;禁用動物脂肪高的食物。

(三)限制膽固醇

食物膽固醇供給,作為預防飲食時限制在300mg/d以下,治療飲食低於200mg/d;禁用高膽固醇食物。脂肪酸與膽固醇含量及P/S比值可參考表18—2。

(四)碳水化物

宜選用多糖類碳水化物,佔熱能<65%。因纖維素、谷固醇、果膠等可降低膽固醇;肥胖者主食應限制,可吃些粗糧、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對防治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有益。應限制含單糖和雙糖高的食品。

(五)蛋白質

蛋白質按勞動強度供給,其中輕度體力勞動為1.26g/kg;極重度體力勞動可達1.75g/kg,動物蛋白佔蛋白總量30%。冠心病飲食蛋白質應占總熱能15%,或按2g/kg供給。儘量多用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腐乾等,其他如綠豆、赤豆也很好;因豆類含植物固醇較多,有利於膽酸排出,且被重吸收量減少,膽固醇合成隨之減少。魚類中河魚或海魚,大部分含膽固醇較低,如青魚、草魚、鯉魚、甲魚、黃魚、鯧魚、帶魚等膽固醇的含量<100mg%;故每天吃250g魚,其膽固醇含量<300mg/d,魚油在防治冠心病中有重要的價值。牛奶含抑制膽固醇合成因子,牛奶中脂肪和膽固醇使人擔憂,但每l瓶牛奶僅含脂肪9g,膽固醇30mg,故冠心病患者不必禁牛奶。雞蛋對冠心病的影響,主要是蛋黃中的膽固醇,1只雞蛋約含250mg膽固醇;健康人每天增加1只雞蛋,不影響血膽固醇;事實上適量吃雞蛋有益無害,但不宜多吃。

(六)供給充足維生素和礦物質

多食用新鮮綠葉蔬菜,深色蔬菜富含胡蘿蔔素和維素C。蔬菜體積大可飽腹,含粗纖維多,減少膽固醇吸收。水果含熱能低,維生素C豐富,含有大量果膠;山楂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外,還有黃酮類物質,有顯著擴張冠狀動脈和鎮靜作用,多聚黃烷有降壓強心功能。海藻類,如海帶、紫菜、髮菜及黑木耳等富含蛋氨酸、鉀、鎂、銅、碘,均有利於冠心病治療,但蛋氨酸不宜過多;配製飲食時應注意鋅/銅比值不宜過高。

老人心肌缺血怎麼調理

1、臨床顯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偶見肺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建議到大醫院心內科明確診斷後治療。

2、經期不正常,除了婦科疾病外,大多屬於內分泌紊亂,建議化驗血常規、尿常規、白帶常規、性激素六項、B超等項目。也需要明確診斷後治療。

3、鍼灸的方式疏通經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療心肌缺血,只能夠輔助治療。輕度心肌缺血可以藥物治療,嚴重了還可以選擇介入手術治療。

老年人,嚴重心肌缺血,應該注意什麼

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戒菸、限酒——吸菸促使與加重動脈硬化,引起冠狀血管痙攣,應戒菸;乙醇<30ml/日、相當啤酒720ml;

2、低鹽——每日6克以下,鹽攝入過多,可致水鈉瀦留,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與心肌耗氧;

3、低脂—— 高脂可加速動脈硬化,有冠心病心肌缺血者,降脂目標:根據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膽固醇——應降至4.7 以下 ,甘油三脂——應降至 1.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應降至2.6以下。

4、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避免精神緊張與刺激,有心絞痛等急性缺血癥狀時,更要注意。心肌缺血較穩定者,可適當活動,如快步走、慢跑、太極拳等,可增強心腦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促進康復。

5、飲食不宜過飽,以免加重心臟負擔,注意防寒,避免引發冠狀動脈痙攣。

6、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易患因素,血壓增高,可增加心肌耗氧,加重缺血。注意防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7、藥物防治:

1)長期口服小劑量阿斯匹林,75mg 1/日服,有預防心血管意外的作用。

2)積極治療胸痛、胸悶等心肌缺血癥狀,防治心肌缺血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 硝酸酯類——如消心痛(短效)10mg 3/日,急用時可舌下含化,治心絞痛。魯南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醇)等,為中效製劑,20mg 2/日服。異樂定(長效)50mg 1/日。

2、β-阻滯劑(減慢心率,改善心肌耗氧,治療高血壓)——如美託洛爾(倍他樂克)12.5~25mg 2/日。

如有胸痛發作頻繁、時間延長,可能為梗塞前的表現,應及時檢查治療。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要怎麼治療,病人是91歲老人

戒菸是首先的,儘量不要熬夜。

如果你說的這樣不是從網上百度來的心肌缺血的症狀,是你自己描述的,那最好立即到附近就診。心電圖做一個。因為心肌缺血一旦導致心梗,你這條小命就抽不了幾天煙了。這們問,如果有人建議你吃什麼,我也在這裡建議你就醫後對症吃。

相關問題答案
老人心肌缺血怎麼辦?
心肌缺血怎麼造成的?
女人心肌缺血吃什麼藥?
中醫心肌缺血什麼意思?
老年人心率過快怎麼辦?
人老實心太善良怎麼辦?
中年人心肌缺血的原因?
老年人心動過緩怎麼辦?
老人不停打嗝怎麼辦?
老人總是咳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