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備的意思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三者皆備是什麼意思

就是:三個(條件)都要俱備。

“萬物皆備於我”中的“備”是什麼意思?

【備】

==【具備】

【原文】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譯文】

孟子說:“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 快樂。盡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神行皆備的意思是什麼、

你好,樓主:

一般來說,“形”,指的是外殼(表現形式);“神”,講的是內核(精氣神韻)。“形”是軀體,“神”是靈魂;“形”是載體,“神”是思想。形神高度統一的散文,稱之為形“散”神聚;神形完美結合的繪畫,譽之為神形兼備。

柳宗元的散文眾體皆備,這裡的眾體皆備是什麼意思?

三戒  唐代柳宗元的三篇散文  柳宗元《三戒》寫了三個寓言故事:,《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  【題解】這一組三篇寓言,是作者貶謫永州時所寫。題名“三戒”,可能是取《論語》“君子有三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經點明瞭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局,對社會上那些倚仗人勢、色厲內荏、擅威作福的人進行辛辣的諷刺,在當時很有現實的針對性和普遍意義。三篇寓言主題統一而又各自獨立,形象生動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語言簡練而又刻劃細緻、傳神,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原文】吾恆惡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勢以幹非其類〔3〕,出技以怒強〔4〕,竊時以肆暴〔5〕,然卒迨於禍〔6〕。有客談麋、驢、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譯文】我常常厭惡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慮自己的實際能力,而只是憑藉外力來逞強;或者依仗勢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倆來激怒比他強的對象,趁機胡作非為,但最後卻招致了災禍。有位客人同我談起麋、驢、鼠三種動物的結局,我覺得與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於是就作了這篇《三戒》。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以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  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餘也。晝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齧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後人來居,鼠為態如故。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上自下)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恆也哉!  【譯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執禁忌特別過分。認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當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愛護老鼠,家中不養貓狗,也不準僕人傷害它們。他家的糧倉和廚房,都任憑老鼠橫行,從不過問。  因此老鼠就相互轉告,都跑到某人家裡,既能吃飽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沒有一件完好無損的器物,籠筐箱架中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東西。白天老鼠成群結隊地與人同行,夜裡則偷咬東西,爭鬥打鬧,各種各樣的叫聲,吵得人無法睡覺。但某人始終不覺得老鼠討厭。  過了幾年,某人搬到了別的地方。後面的人住進來後,老鼠的猖獗仍和過去一樣。那人就說:“老鼠是在陰暗角落活動的可惡動物,這裡的老鼠偷咬吵鬧又特別厲害,為什麼會達到這樣嚴重的程度呢?”於是借來了五六隻貓,關上屋門,翻開瓦片,用水灌洞,獎勵僕人四面圍捕。捕殺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丟棄在隱蔽無人的地方,臭氣散發了數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為吃得飽飽的而又沒有災禍,那是可以長久的嗎?  臨江之麋  臨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致不悟。  【譯文】臨江有個人出去打獵,得到一隻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飼養起來。剛踏進家門,群狗一見,嘴邊都流出了口水,搖著尾巴,紛紛聚攏過來。獵人大怒,把群狗嚇退。從此獵人每天抱了幼麋與狗接近,讓狗看了習慣,不去傷害幼麋,並逐漸使狗和幼麋一起遊戲。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狗都能聽從人的意旨了。幼麋稍為長大後,卻忘記了自己是麋類,以為狗是它真正的夥伴,開始和狗嬉戲,顯得十分親暱。狗因為害怕主人,也就很馴順......

萬物皆備於我是什麼意思

萬物皆備於我,於:表示被動。萬事萬物都為我所具備。指世上的一切完全為我所有。

萬物皆備於我 是什麼意思啊

世界萬事萬物都為我準備,為我所用。非常自信。

萬物皆備 的意思是?

意思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了,也就是是萬事俱備的意思,真心再幫你期待採納,

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是什麼意思

【原文】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譯文】

孟子說:“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 快樂。盡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讀解】

“萬物皆備於我矣”作為一句名言,被認為是典型的主觀唯心 主義哲學觀。這裡面的是與非不在我們關心的範圍。我們關心的 是孟子說這話的意思。所謂“萬物皆備於我”並不是像有些人所 理解的那樣,說是“萬物都為我而存在。”(由此來歸結孟子為典 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者。)我們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說天地萬物我都 能夠思考,認識,所以天地萬物我都具備了。這樣才會有下面的 一句話,“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反躬自問,我所認識的一切都 是誠實無欺的,所以非常快樂。這是一種認識的快樂,探求真理 的快樂。但是,僅有認識,僅有自身的發現還不夠,所以要“強 恕而行”,盡力按恕道辦事,這樣來實行仁道。所謂恕道,我們在 本書中已經多次提到,這就是孔子反覆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論語·顏淵》、《論語·衛靈》)它的積極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總起來說,是 一種將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這種思想來處理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如果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一種認識的快樂,局 限於自身;那麼,“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種實踐的快樂, 涉及到他人與社會了。

由此可見,“萬物皆備於我矣”所引出的,是認識和實踐兩大 領域的儒學追求:一是“誠”,二是“恕”,都是儒學的核心內容。 單從“萬物皆備於我矣”這句話給我們的感覺,則是一種充滿主 體意識,樂觀向上的心態,的確有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那著名的命 題”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風貌,給人以認識世界,探索真理的勇 氣和信心。

相關問題答案
皆備的意思是什麼?
攻防兼備的意思是什麼?
準備的意思是什麼?
婦儒皆知的意思是什麼?
設備的意思是什麼?
以備不患的意思是什麼?
愛護備至的意思是什麼?
害羞的意思是什麼原因?
難以忘懷的意思是什麼?
上賓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