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什麼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是把牌一個個豎起來,彼此比較靠近的排成一條線,然後推倒第一個牌,它觸發第二個牌倒下,第二個牌又觸發第三個牌倒下……。這種效應就是指,一個事件的發生導致一連串的事件的發生。

什麼是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已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第一張最小。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後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於撲克牌,厚度相當於撲克牌的20倍.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指數形式增長的.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瞠目。訂

不過A.懷德特畢竟沒有製作第32張骨牌,因為它將高達415m,兩倍於紐約帝國大廈.如果真有人制作了這樣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廈就會在一指之力下被轟然推倒.

多米諾骨牌效應是什麼意思,最早的起源說法是怎麼樣的啊?

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提出多米諾骨牌效應,還要從宋朝開始說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遊戲。這種骨牌遊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併發明瞭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最原始的多米諾玩法僅僅是單線,比賽誰推倒得更多、更遠。隨後多米諾骨牌從單線向平面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多米諾骨牌組成一些文字和圖案。現在多米諾骨牌進一步向著立體層次發展,並且應用範科技成果,配以聲、光、電的效果,使多米諾骨牌動力的傳遞具有了多種形式,同時,它的藝術性也增強了。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頭上掉一根頭髮,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髮掉下去,最後禿頭出現了。哲學上叫這種現象為“禿頭論證”。

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兒身上添稻草,當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後,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裡,取名為“稻草原理”。

第一根頭髮的脫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都只是無足輕重的變化。但是當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還只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只有當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變”呈幾何級數出現時,災難性鏡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蝴蝶效應和多米諾骨牌效應有什麼區別

蝴蝶效應是與混沌理論掛了鉤的,也就是說一個微小的動作導致一個巨大的效應,當然在這當中有很多不能預知的因素參與整個過程,所以整個過程是對人類來說是無法或難以精確預測的,而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先是有多米諾骨牌衍生出的一個詞彙,他指的是一個有因果相關的連鎖反應,也就是說只要知道了開始,我們就可以精確或快速的預知其結果。是否能被我們所準確預知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

蝴蝶效應與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區別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週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區別:蝴蝶效應強調結果與開端的巨大差別。多米諾骨牌效應強調連鎖反應,傳遞性。

多米諾骨牌效應利用的是什麼原理?

第一個骨牌倒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並傳遞給下一個骨牌接著下一個骨牌再轉換並加之前得到的動能,動能總和逐漸增大質量不變速度逐漸增大

什麼叫"多米諾效應"?

多米諾骨牌

多米諾骨牌是一種用木製、骨制或塑料製成的長方形骨牌。玩時將骨牌按一定間距排列成行,輕輕碰倒第一枚骨牌,其餘的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

多米諾骨牌是一項能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增強自信心、品位高雅的娛樂活動,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對開發參與者的智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對訓練參與者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非常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參與者的意志,最大限度地發揚團隊精神。

多米諾骨牌的歷史

多米諾骨牌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牌九”。據記載,18世紀流傳到意大利後,人們利用牌九上面的點數來做一些拼圖遊戲,後來一個意大利人好奇地把骨牌豎起來,逐漸發展成了原始的“多米諾”。

最原始的多米諾玩法僅僅是單線,比賽誰推倒得更多、更遠。隨後多米諾骨牌從單線向平面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多米諾骨牌組成一些文字和圖案。現在多米諾骨牌進一步向著立體層次發展,並且應用高科技成果,配以聲、光、電的效果,使多米諾骨牌動力的傳遞具有了多種形式,同時,它的藝術性也增強了。

多米諾骨牌的擺放方法

多米諾骨牌本身具有大約8種顏色,一般人們把它們稱為“基本色”。這些基本色都是單色的,若要拼出美麗的圖案,關鍵的一步是要為骨牌塗色。

塗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毛筆沾顏料塗在骨牌上面,這種塗法多用於塗單色。有時候一枚骨牌上會要求有多種顏色,這時就要用一種叫做Poska的專用筆,塗出的實際上是一種漆料。最後在推骨牌之前,還要把骨牌豎起朝向外的側面塗成較統一的顏色。

另一個關鍵步驟是碼放。儘管有一些工具一下可碼放十幾枚骨牌,但很多地方的骨牌還是需要一枚一枚地操作,有時甚至需要用鑷子等工具。

“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已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用了一組骨牌,共13張,第一張最小。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後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於撲克牌,厚度相當於撲克牌的20倍.把這套骨牌按適當間距排好,輕輕推倒第一張,必然會波及到第13張.第13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比第一張牌倒下時整整要擴大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按指數形式增長的.若推倒第一張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張骨牌釋放的能量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的確令人瞠目。

不過A.懷德特畢竟沒有製作第32張骨牌,因為它將高達415m,兩倍於紐約帝國大廈.如果真有人制作了這樣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廈就會在一指之力下被轟然推倒.

多米諾骨牌效應和蝴蝶效應有什麼區別嗎?

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比如拿幾本書堅起來,面與面相對,兩本書之間的距離不能大於書堅起來的高度,擺好後推倒第一本書後,後面的書接著倒下去,這就是多米諾效應。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 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實例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樑,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樑的姑娘。衝動的卑樑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不分青紅皁白的吳國人出言不恭,衝動加氣憤讓卑樑的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矛盾開始升級,吳國人去卑樑報復,又不分青紅皁白的把那個卑樑人全家都殺了。 卑樑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 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打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齧,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轉眼之間,紐約110層高的世貿中心“姊妹樓”就轟然倒地。從表面看,造成這一驚世之災的直接原因是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向大樓。但是美國建築專家評論指出,該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本身就難以承受大的衝擊,特別是無法應付隨之發生的大火。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土木工程教授薩納業表示,世貿大樓的設計存在問題,今天設計的樓房即便是遭受同樣的襲擊也完全可以避免發生同樣的悲劇。 他還說:“在我看來,大火隔斷了被撞樓層的上下聯繫,並使一些地板開始垮塌,這些地板都是加固水泥地板,非常沉重,所以一旦倒塌砸向另一層時,就發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層層相砸,直到整個大樓徹底倒塌。” 同時,另有一些專家也指出,他們通過觀看大樓倒塌的錄像認為,雖然飛機衝撞對大樓確實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但隨後燃起的大火才是造成樓房倒塌的直接原因。科羅拉多一所大學的土木工程教授黑曼·布朗也認為,冉冉烈火使得大樓的鋼鐵支架熔化,最終導致大樓失去支撐而轟然倒塌。他說:“即便是飛機猛烈撞向大樓,它也不至於倒塌。不過,飛機上載有數量巨大的燃油,燃起的大火使得樓牆中的鋼筋熔化了。” 布朗還指出,這兩座大樓當初設計時考慮到耐衝擊的因素,但它卻對大火和爆炸無能為力。如果飛機撞在大樓的底層,消防部門完全可以控制住火勢的蔓延,阻止悲劇的進一步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恐怖分子的襲擊是精心策劃的,這些恐怖分子簡直是“聰明絕頂”。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怎麼擺?
多米諾骨牌多少錢?
什麼是多功能一體機?
什麼是秈米?
什麼是多媒體課件?
什麼是新三板掛牌企業?
什麼是輕鋼龍骨?
什麼是多發磨玻璃結節?
什麼是多發性腦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