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義板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如何對方程的意義進行概念教學設計

解答:

1、找到百度文庫

2、輸入:方程的意義概念教學設計

3、點擊搜索

4、找到你喜歡的文檔

5、點擊下載

6、保存

7、ok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 方程的意義教案及課件

人教版的,參考一下:

www.pep.com.cn/...15.htm

www.pep.com.cn/...42.htm

http://www.pep.com.cn/xxsx/xxsxjs/xs5a/xs5ajc/200703/t20070323_366247.htm

XP會不會比98更加充分的發揮硬件的性能,從而使遊戲運行更順暢?

作為服役十餘年的系統,它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歸宿。現在,全世界的網友不禁為這一頑強存在於microsoft十餘載的系統肅然起敬。只有不斷地探索、嘗試、創新,才能使系統運行更人性化。這一點,是XP無法與7和8.1相媲美的。

五年級數學方程單元 提問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

第一課時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以學生髮展為本,重視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實驗的方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他們探求新知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通過天平的平衡原理感悟。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推理、分析概括能力。

教學內容:數學書P53-54及“做一做”。

學情與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本單元解方程、應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基礎。有關方程的幾個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義,但在教學設計中仍要把理解概念作為教學重點。只有通過學習,理解了“方程”的含義,知道方程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確所謂解方程。實際上就是解決這樣一個問題:當x取什麼數值時,能使等式成立。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會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量關係。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準備:天平、砝碼、米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遊戲: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數學和語文課本,找兩本一樣的課本,分別端在兩隻手上,兩手要一樣高,你有什麼感覺呢? (一樣重或平衡)。同桌再交換左手中的課本,又有什麼感覺? (一邊重一邊輕或不平衡)。(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以平衡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學問題:方程的意義)

2、現在我們來進一步認識什麼是平衡?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種稱量工具,它是什麼呢?對,它是天平。天平用於計量物體的質量。它是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左邊托盤放物體,右邊托盤放砝碼。當兩邊托盤所放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稱量,體會平衡:

學生活動(一) 要求:

請在右邊托盤裡放入100g的砝碼,你有什麼發現?你能想辦法用手中的砝碼使天平平衡嗎?根據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係嗎?學生得出:略。

學生活動(二) 要求:

(1)請把左邊托盤裡的一個砝碼換成不知道質量的①號米袋,觀察天平有什麼變化,並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係。(想一想:不知道質量的米袋該用什麼來表示?)學生得出:略。

(2)請把左邊托盤裡的①號米袋換成不知道質量的③號米袋,觀察天平有什麼變化,並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係。學生得出:略。

學生活動(三) 要求:

請把左邊托盤裡的③號米袋換成不知道質量的②號米袋,觀察天平有什麼變化,並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係。學生得出:50+x=100。

2、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學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50+x=100這樣的等式!那麼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麼嗎?對,叫方程。(板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3、請同學們在閱讀中找出這句話的關鍵詞,並用著重符號記錄。

4、我們可以用方程的意義來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識應用

1、判斷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 ”,不是的打“×”並說明其理由。

(1)35+65=100 ( ) (2) X-14>72 ( )

(3) y+24 ( ) (4)5x+32=47 ( )

(5)28<16+14 ( ) (6) 6(a+2)=42 ( )

小結: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關鍵是看式子中有沒有未知數,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問:方......

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軟件升級換代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本文將從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多媒體在數學學科各知識版塊中的運用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無處不在。

數學學科的三大特點是: 嚴謹性、抽象性和廣泛的應用性。 小學數學和數學科學在嚴謹性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如一些運算律的擴充,並沒有進行嚴謹的推證,而是用默認的方式得到,但是,要學好數學卻不能放鬆嚴謹性的要求,要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數學的抽象性表現在對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這一特性的抽象。它表現為高度的概括性,並將具體過程符號化,當然,抽象必須要以具體為基礎。數學廣泛的應用性不不用多說了,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就是為了培養同學們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上述三個特點中,本文側重於突出它的抽象性上,正是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才有了新技術發揮作用的空間。

二、 小學生年齡特點及相應的課件製作要求。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分成兩個階段來描述:

一是低年級段(一到二、三年級),學生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模仿,思維的直觀性、具體性、形象性是其共同的特點。因此,這個學段,老師製作的課件就要與之相適應:一要有趣,二要直觀。

怎樣才能做到有趣、直觀呢?這就要求老師,一定在課前不僅要研究教材內容,還要研究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然後再去搜集和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象的素材,如: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選擇喜羊羊、灰太狼等動畫形象;為了讓學生理解“加”與“減”的算理,可以讓靜止的小棒“合一合”與“分一分”,抽象的數學知識立即變得形象生動,學生興趣盎然,教學效果明顯。

二是高年級段,學生隨著身心發展的逐步成熟,已逐步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於受定勢和習慣的束縛較少,以求異思維為主。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日益濃厚。

針對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如果課件設計過於兒童化,學生會覺得沒什麼思考的價值。我覺得要做到低年級趣味直觀的同時,更要注重突出課件的思考性和探索性。

例如,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材料,用課件來呈現思維過程,用課件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過渡架設橋樑。

舉例:圓的認識。

建立圓的概念,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都會藉助硬幣、鐘面等實物。剛才提到數學的學科特點時,就講到,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這些物體的表象卻不是數學中的圓的概念的確切反映。

數學中的圓是指“以定點為圓心、以定長為半徑的點的軌跡”,但這個準確的概念在小學階段又不能直接說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去除實物中的非本質的東西,抽取其本質。那課件怎樣呈現呢?第一步,可先由屏幕顯示硬幣、鐘面等實物,第二步,讓計算機慢慢地隱去非本質的東西留下圓的外形,“消隱”的手段使學生注意到了圓的實質。這樣......

我下載了百度下吧,為什麼雙擊圖標後顯示沒有完成登錄,程序沒有初始化?

你要到別的地方再下過

1.小學數與代數內容第一學段包括哪些內容?

A.數的認識 B.數的運算 C.常見的量 D.式與方程E.正比例\反比例 F.探索規律2.數與代數內容的教學應抓住哪幾條重要的主線? ( A B C D)A.數概念的建立 B.運算的理解和掌握C.問題解決與數量關係 D.代數的初步3.《標準》對整數的認識在第一學段設計了4條內容,下面哪幾條是第一學段的內容?(A B E F)A. 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B. 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C. 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萬以上的數,瞭解十進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D. 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E. 理解符號<,=,>的含義,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F.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4.《標準》以於方程學習的要求是:列舉教學中的一個案例,體現了促進學生形成符號意識或模型思想。答: 在第二學段,學生將學習方程的初步知識,如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3x+2=5, 2x-x=駭),瞭解方程的作用,等式的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掌握等量關係、方程、等式與方程的解等與方程有關的常識及解簡單方程的方法。對於方程作為刻畫現實情境中數量關係,溝通已知數和未知數的一種數學模型提供了一些素材,留下了初步的印象;進而通過解方程求得未知數的值,對實際問題作出合理解答,初步領會方程的意義。因此,《課程標準》增加了“在具體情境中,瞭解常見的數量關係:總價=單價×數量、路程=速度×時間,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對這些常見數量關係的瞭解,特別是運用這些數量關係解決問題,是小學階段問題解決的核心。特別是“總價=單價×數量、路程=速度×時間”是小學階段最常用的數量關係,多數實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這兩類數量關係。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教學的基礎上第一次教學方 程,涉及的基礎知識比較多,教學內容主要有等式的含義與方程的意義,根據直觀情境裡的等量關係列方程;還有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的 教學,列方程解答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我們在進行方程教學的過程 時應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 程” ,這是用定義的形式來揭示概念。在教學時先教學等式,再教學方程的意義。教學時應注意要讓學生經歷由圖過渡到式子的抽象過程。先通過觀察天平圖,判斷物體的 輕重,再用式子表示兩端物體的質量關係;在交流等式和方程有什麼 關係時,應引導學生觀察具體實例進行說明,這樣能加深學生對方程的認識,還可以引導學生從集合的角度體會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 在對方程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之後應循序漸進地教學等式的性質 和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數學課程標準》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出發,要求小學階段學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為了讓學生聯繫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怎樣 求出 x 的值。同時還要學生注意三點:一是規範解方程的書寫格式, 等式變換時,每個等式的等號要上下對齊;二是利用等式的意義對方程進行檢驗,只要看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三是聯繫上面的過程,深 刻領會什麼是“解方程” 。作為教師要知道方程就是一種數學模型, 它是刻畫現實世界中數量相等關係的數學模型。 它可以幫助人們更準 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 教學時具體分這樣幾步: (1)明確條件和問題;(2)分析問題中已知 量和未知量的相等關係; (3)把數量間的相等關係“翻譯”成未知數 ......

誰有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複習教案

第一課時 整理與複習 2012年6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4頁,第1~6題,數的世界(一)。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簡單方程,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會列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含義,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10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 學

重 難 點教學重點:理解 方程的含義,並能正確求出方程的解。

教學難點:正確快速地找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方式達成的目標

一、談話引入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方程的哪些知識?

誰能說說什麼是方程?能說說等式與方程的聯繫與區別嗎?

首先,我們來複習有關方程的知識。

板書:方程。

1、口答

2、聯想

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二、複習方程有關知識

1、完成第1題。

口答,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麼?

要判斷是不是方程,關鍵要有什麼?

2、完成第2題。

我們在解方程時,是根據什麼解的?

誰能說說什麼是等式性質?

3、完成第3題。

你知道這卷薄膜展開後是什麼圖形嗎?

“正好鋪滿”說明這塊長方形秧田的面積就是多少?

表示長方形面積的等量關係是什麼呢?

4、完成第4題。

理解每小題的題意。

1、口答

2、說說解方程的依據

3、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彙報交流,集體評價。

4、說出數量關係。根據數量關係列出方程。

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會列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複習公倍數和公因數

1、複習概念。

我們還學了有關公倍數和公因數的知識,誰來說說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6和10的公因數有哪些?公倍數有哪些?你是怎麼找到的?

2、完成第5題。

每組數有什麼特點?你是怎樣找到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3、完成第6題。

你是怎樣找到30和45的最大公因數的?

24和6這兩個數有什麼特點?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幾?為什麼?

10和21有什麼特點?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可以怎樣找?為什麼?

1、口答

2、怎樣找到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3、說說有特殊關係的兩個數怎樣公因數?頂 進一步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含義。找出1-10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四、課堂小結

通過複習,你對方程的意義及解方程還有什麼疑問呢?

再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時要注意什麼呢?

回憶

比較

知識整理

五、作業:

1、補充習題。

集體練習鞏固所學

板書設計 數的世界

什麼是方程

最大公因數 最小公倍數

教學反思:...

相關問題答案
方程的意義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意義板書設計?
五年級方程的意義視頻?
開設毛概課程的意義?
制定工作流程的意義?
說課的板書設計怎麼寫?
掛牌出讓方式的意義?
體育板書設計什麼意思?
初中算術平方根的意義?
規範工作流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