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是什麼單位?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國防部是什麼單位?國家防衛部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軍事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國務院設立國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負責的軍事工作,(包括:編制國防建設發展規劃和計劃;制定國防建設方面的方針、政策和行政法規;領導和管理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領導和管理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和人民武裝動員、人民防空、國防交通等方面的有關工作;領導和管理擁軍優屬工作和退出現役軍人的安置工作;領導國防教育工作等)則經國務院作出相應決定,通過國防部或以國防部的名義組織實施。國防部在接受國務院領導的同時也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需要國防部辦罰的事宜,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分別辦理。

國防部的編制和下屬單位

國防部下屬正軍級單位: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國防部兵役辦公室、國防部維和辦公室。

國防部什麼意思

國家防務部門

我國 國防部屬於國家行政部門嗎?

國防部屬於我國政府國務院組成部門,(排名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軍事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國務院設立國防部觸一切需要由政府負責的軍事工作,則經國務院作出相應決定,通過國防部或以國防部的名義組織實施。國防部在接受國務院領導的同時也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需要國防部辦理的事宜,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分別辦理。

國防部下屬四總部的機構有哪些

國防部自1954年設置以來,便一直是個“虛設”機構。但1950/60年代有許多國防科研、工業管理機構,在編制上卻被作為國防部的下屬機構。有趣的是,這些機構還多使用“5”的番號,不知與空軍將“4”作為其首選番號有否聯繫。現將這些機構沿革整理如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補充。 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 國家導彈和航空科技工作的領導機關。1956年4月13日,國務院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簡稱“航委”),直屬國防部領導。由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其任務是,研究和掌握航空工業的發展方向,支持、保證、督促、檢查航空工業任務的貫徹執行,解決工作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協調有關方面的關係。1958年10月改組為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 國防部第五部 國防部負責領導特種部隊組建工作的部門。1958年5月19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任命萬毅為部長。1959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該部,並將該部機構和人員合併到國防科委。 國防部第五局 1956年5月26日,中央軍委確定由航空委員會負責組建國防部導彈管理局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在航委的領導下,負責導彈的研究、設計、試製任務。7月,中央軍委正式批准成立導彈管理局(國防部第五局),局長鍾夫翔,錢學森為第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林爽為副局長兼副總工程師。1957年3月,國防部第五局併入五院。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五院)正式成立。建院初期設有10個研究室,1957年11月,在此基礎上成立兩個分院,分別承擔導彈總體、火箭發動機和控制導引系統的研究工作。1958年2月,將通信兵部所屬軍事電子科學研究院劃歸五院建制。到1961年,五院建成3個分院。1964年4月,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所(1962年7月在四川瀘州成立)改稱第4分院。1964年11月,以五院為基礎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統一管理導彈、運載火箭的研究、設計、試製、生產和基本建設。1982年5月,七機部改稱航天工業部。 院長 錢學森(1956.10¬-1960.03) 劉亞樓(1960.03¬-1962.06) 王秉璋(1962.06-1964.11) 政治委員 谷景生(1957.08-12) 劉有光(1957.12-1964.11) 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 1958年10月16日,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改組為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委的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國防科學技術研究的方針、政策;負責加強軍內、外有關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組織領導、規劃協調、監督檢查。1968年2月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委員會。1982年7月撤銷,與國防工辦合併組建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 主任 聶榮臻(1956.04-1973.07) 陶魯笳(1973.07-1975.02) 張愛萍(1975.03-1982.07) 政治委員 陶魯笳(1975.03-1977.04) 李耀文(1977.04-1980.10) 劉有光(1980.10-1982.07) 副主任 黃克誠(1956.04-1958.10) 趙爾陸(1956.04-1958.10) 陳 賡(1958.10-1961.03) 萬 毅(1959.04-11) 劉亞樓(1960.04-1965.05) 張愛萍(1960.04-1970.10) 劉西堯(1961.05-1963.11) 鍾赤兵(1961.05-1971.10;1975.08-12) 安 東(1961.05-1966.05) 羅舜初(1965.0......

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具體是什麼關係?

在解放前,軍隊設有總參謀部。解放後,設置國防部,也設置總參謀部,但從任職的人員看,國防部長是主要元由帥出任,而總參謀長大多數是由大將出任。從新中國成立到八十年代初期,出任國防部長的人員其威望和等級應該-比總參謀長高-。

從機構上看,國防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而總參謀部是中央軍委組成部門。

國防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一個部門,是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議設立的,它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設立的一個部門。

根據《憲法》規定,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國務院設立國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負責的軍事工作,則經國務院作出相應決定,通過國防部或以國防部的名義組織實施。國防部在接受國務院領導的同時也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需要國防部辦理的事宜,由總參謀部耽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分別辦理。

國防部是國務院的軍事工作部門。它的基本職能是:統一管理全國武裝力量的建設工作,如人民武裝力量的徵集、編制、裝備、訓練、軍事科研以及軍人銜級、薪給等。因此,國防部並沒有實際軍事指揮權。

國防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一個部門,是國家行政機關。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是中央軍委下屬的部門,級別一樣。但從憲法上講,軍隊要服從國家領導。

國防部是政府職能部門(國家部委之一),總參謀部是軍委職能部門(軍委四總部之一)。

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是並列于軍委之下

國防部與中央軍委是什麼關係?

比較長,慢慢看吧:

陳斯喜等:憲法確立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經過

發佈時間:2002-2-1 文章來源:本站 文章作者:陳斯喜、劉松山

如何科學、適當地體現軍隊在國家機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處理好黨和國家與軍隊的關係,是我們長時期面臨的一項重大而複雜的課題。

憲法確立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經過

□陳斯喜 劉松山

武裝力量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基本原理之一。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科學地規定國家的軍事制度,確立軍事力量的最高領導機關在國家機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對組織和完善國家領導體制,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長期革命戰爭中由中國共產黨親手締造和組織起來的人民軍隊,隨著中國革命的勝利,人民解放軍就成為國家的武裝力量。歷史已經證明,黨對軍隊的直接和絕對領導,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必須的。這一點,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能動搖。但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憲法,如何科學、適當地體現軍隊在國家機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處理好黨和國家與軍隊的關係,卻是我們長時期面臨的一項重大而複雜的課題。建國以來,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發展的需要,我國的憲法幾經修改。其中,對武裝力量及其領導機構的規定就經過了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1949年,黨領導全國人民奪取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後,為組建民主的聯合政府,周恩來、董必武同志親自主持起草政協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憲法性文件。起草過程中,引起大家熱烈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新中國實行什麼樣的軍事制度。大家一致認為並確定,應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軍隊建設的成功經驗,徹底肅清軍閥割據的殘餘影響,建立新型的人民軍隊。這個軍隊的特點是,不搞地方武裝,以新民主主義的精神統一全國軍隊,黨的政治工作是軍隊的靈魂。根據政協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國家建立統一的軍隊,受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統率,實行統一管轄和指揮。軍事委員會設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委員若干人。軍隊建立政治工作制度,適時實行義務兵役制,軍隊和平時期參加勞動生產。隨後,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七條還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行使的職權之一是,任免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和副總司令、總參謀長和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和副主任。據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54年曾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請,決定任命了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等人員,以後又陸續通過了個別任免。這些都表明,建國之初,我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機關已成為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向國家化、法制化邁出重要步伐。在以後較長的時間裡,以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同志為主要領導人的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民軍隊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一系列軍事行動,實現了國內的統一、和平與穩定,為儘快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新憲法進一步確立國家軍事制度積累了經驗。1954年憲法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立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這個前提下,各中央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人民軍隊的最高領導機關也被納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範疇。憲法第二十條規定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任務,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它的任務是保衛人民革命和國家建設的成果,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任免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委員。這些規定以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軍......

國防部與中央軍委和軍區是什麼關係

國防部是國務院的一個下屬行政部門,是政府體制內的。中央軍委一般是指的中共中央軍委,另外國家中央軍委其實也是同一套班子,也就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但是日常媒體說的中央軍委是指黨的中央軍委,那是建國前就有的了。至於軍區,則是把我國按地域分為幾個大區,建國後不同的歷史時期軍區的數目不同。1984年鄧小平同志根據當時的國內外形勢,決定把毛澤東時代的11個軍區壓縮為7大軍區,去掉了武漢軍區,新疆軍區,福州軍區和昆明軍區,保留了北京軍區、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當時的合併,還出了一個有驚無險的錯誤--中央軍委下達的合併命令,從7月30日24:00起停止舊的建制,8月1日0:00新的建制開始運作。但是負責起草命令的參謀人員忽略了7月31日的存在。幸虧那天沒有爆發戰爭,否則,那些被合併的部隊就不知道聽誰的命令了。它們實際上都是由黨的中央軍委直接指揮,也就是體現了我軍是黨軍的性質。軍區只向中央軍委負責。當然,由於我國的整體,執政黨是中國共產黨,國防部的領導同時是軍委的主要領導(軍委主席一般是黨的第一把手,但在我黨的一些特殊歷史時期,毛澤東和鄧小平同志都曾經在沒有當黨的名義上的第一把手的情況下任軍委主席),所以,個大軍區名義上也是有國防部領導的,特別是涉外軍演,維和的軍事行動上。出訪的軍隊將領,都是以國防部的名義進行的。而不用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出訪。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總參謀部和國防部的職能各是什麼?

國防部是政府機構,是受國務院領導,而總參謀部是軍委的直屬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國務院設立國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負責的軍事工作,則經國務院作出相應決定,通過國防部或以國防部的名義組織實施。 國防部在接受國務院領導的同時也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需要國防部辦理的事宜,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分別辦理。總參謀部:軍隊或武裝力量的軍事指揮機關。其主要任務是在總參謀長領導下,貫徹執行最高統帥和國防部長的命令、指示,蒐集和提供情報,擬定和組織實施戰略戰役計劃和動員計劃,指揮並協調各軍種、備戰區及各種武裝組織的作戰行動。有的總參謀部還負責擬定和組織實施武裝力量建設計劃,掌管軍隊的組織建設、裝備計劃以及軍事訓練、行政管理等事務所以簡單說,國防部實際沒有軍事指揮權更像對外的機構,總參是實際指揮的,也可授權國防部

國防部與政府、軍委到底是什麼關係?

國防部隸屬於國務院,是政府部門

但事實上國防部是個“空架子”,軍委是通過總參、總政、總後、總裝(四總部)指揮軍隊,只是在涉及對外軍事交往、國防動員時候才以國防部名義出面

國防部長是政府職務,其實也是個“空職”,其真正有分量的身份是同時擔任的中央軍委委員

相關問題答案
國防部是什麼單位?
省委組織部是什麼單位?
縣武裝部是什麼單位?
企業宣傳部是什麼單位?
中國科協是什麼單位?
中國網是什麼單位?
老幹部局是什麼單位?
國土測繪院是什麼單位?
國安是什麼單位?
中國億上面是什麼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