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讀後感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小學生讀後感格式範文

題目:讀《xxx》有感 大綱:開頭: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便被它深深地吸引,翻開書頁,津津有味地閱讀。 中間:先介紹這本書的內容,然後選取書中一個片段,簡略的談談感想(這個感想要與你後 面寫的讀這本書的感觸結合在一起),然後選一個與這本書主人公類似的名人的例子或生活 中的經歷舉例,順勢引出這本書所告訴你的道理或者精神 結尾:點一下中心,一筆帶過就可以

小學生讀後感怎麼寫步驟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裡說過了,這裡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

小學生寫讀後感寫成電子版怎麼寫

。。。你就建一個word文檔。把你寫好的直接打進去就可以了。

★小學生作文指導:讀後感的怎麼開頭結尾怎麼寫

今天我讀了《XX》這篇文章,令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開頭)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寫讀的文章主要內容)——略寫

從這篇文章中我體會到。。。。(寫啟發,從中領悟到的)——詳寫

。。。(結尾,隨意,)

小學生讀後感怎麼寫及讀後感範文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看完一部電視劇,聽完一首歌以後,它們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感動,而且也讓你想到很多很多自己聽到的、看到的、經歷過的事情。 閱讀時,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從而產生頗多感觸、聯想和體會,這就是讀後的感覺,記錄下這些感受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二、怎樣選書目?

選擇你感興趣的書文,有人喜歡選能從中明白一個道理或學到文中人物的精神的文章; 有人喜歡選寫景狀物的。哪些文章比較適合小學生寫讀後感呢?我認為選擇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比較好。因為這一類的文章都寓意深刻,含有很深的教育意義,說明的道理就藏在文章中,很容易提煉出中心。

三、怎樣定標題?

讀後感的標題一般有正、副兩個。正標題寫明觀點,副標題寫讀的什麼書。 讀後感可簡單歸納為三段法。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

這一部分就象一個帽子或引子一樣,交待清楚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想。這一部分一般來說要簡明扼要、開門見出,不要繞圈子。只要概括性說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體的感受過程。

我們讀書看報看電影是視劇等都有一個過程,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接受的。這第二部分就是要說這個過程。

寫法應採用邊敘邊議的方法,敘就是敘述所看的書報電影電視劇的感人的情節,議就是抒發我們的感受。要有層次有順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頂點。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要照抄原文。議論要真實得體,這樣才能感人。這其實就是議論文的論述部分。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

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感就沒有意義了。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把感受落到實處。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同書報電影電視劇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比較,找出差別,提出改進的方法或建議。這其實就是議論文的結論部分。

介紹主要內容時只要把文章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清楚,抓住文章所說明的道理來介紹就可以了。但在寫感受時,就應該針對文章所說明的道理寫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實例;也可以針對文章的一句或幾句重點的話來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根據文章中某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來寫出自己的想法。建議大家寫讀後感時可以儘量用上一些名人名言、諺語、成語或名人成功的經歷,這樣會使你的文章內容更豐富,更具說服力。要結合自己的感想,事情(最好是自己和他人的各一件)再加聯想。

提醒大家注意一種常見的問題:有些同學選的文章不適合寫讀後感,讀完後因為沒有太多的感受可寫,為了湊字數就把內容介紹得非常詳細。因此,事先一定要先選好文章。

讀後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如果給它歸類的話,大體應分在議論文中。對於小學生來說,議論文太難了不必撐握,讀後感比議論文要簡單的多。讀後感就是在你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寫出你的感受來。

相關問題答案
小學生讀後感怎麼寫?
學術論文讀後感怎麼寫?
小學生讀書卡怎麼做?
五年級的讀後感怎麼寫?
書香燕京讀後感怎麼寫?
小學閱讀情況怎麼寫?
政治書的讀後感怎麼寫?
小學生的反思怎麼寫?
小學生自薦書怎麼寫?
小學生請假條怎麼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