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的概念與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配送的定義是什麼.作用包括什麼.

配送是指在經濟合理區域範圍內,根據客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並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配送是物流中一種特殊的、綜合的活動形式,是商流與物流緊密結合,包含了商流活動和物流活動,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種形式。

從物流來講,配送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個縮影或在某小範圍中物流全部活動的體現。一般的配送集裝卸、包裝、保管、運輸於一身,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完成將貨物送達的目的。特殊的配送則還要以加工活動為支撐,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廣。但是,配送的主體活動與一般物流卻有不同,一般物流是運輸及保管,而配送則是運輸及分揀配貨,分揀配貨是配送的獨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點的活動,以送貨為目的的運輸則是最後實現配送的主要手段,從這一主要手段出發,常常將配送簡化地看成運輸中之一種。

從商流來講,配送和物流不同之處在於,物流是商物分離的產物而配送則是商物合一的產物,配送本身就是一種商業形式。雖然配送具體實施時,也有以商物分離形式實現的,但從配送的發展趨勢看,商流與物流越來越緊密的結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可以從兩個方面認識配送的概念:

第一種,從經濟學資源配置的角度,對配送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位置和配送的本質行為予以表述:

配送是以現代送貨形式實現資源的最終配置的經濟活動。這個概念的內涵,概括了四點:

1.配送是資源配置的一部分,根據經濟學家的理論認識,因而是經濟體制的一種形式。

2.配送的資源配置作用,是“最終配置”,因而是接近顧客的配置。接近顧客是經營戰略至關重要的內容。美國蘭德公司對《幸福》雜誌所列的500家大公司一項調查表明“經營戰略和接近顧客至關重要”,證明了這種配置方式的重要性。

3.配送的主要經濟活動是送貨,這裡面強調現代送貨,表述了和我國舊式送貨的區別,其區別以“現代”兩字概括,即現代生產力、勞動手段支撐的,依靠科技進步的,實現“配”和“送”有機結合的一種方式。

4.配送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位置,是處於接近用戶的那一段流通領域,因而有其侷限性,配送是一種重要的方式,有其戰略價值,但是它並不能解決流通領域的所有問題。

第二種。從配送的實施形態角度,表述如下:

按用戶定貨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它物流結點進行貨物配備,並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戶。

這個概念的內容概括了五點:

1.整個概念描述了接近用戶資源配置的全過程。

2.配送實質是送貨。配送是一種送貨,但和一般送貨有區別:

一般送貨可以是一種偶然的行為,而配送卻是一種固定的形態,甚至是一種有確定組織、確定渠道,有一套裝備和管理力量、技術力量,有一套制度的體制形式。所以,配送是高水平送貨形式。

3.配送是一種“中轉”形式。配送是從物流結點至用戶的一種特殊送貨形式。從送貨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現為:從事送貨的是專職流通企業,而不是生產企業;配送是“中轉”型送貨,而一般送貨尤其從工廠至用戶的送貨往往是直達型;一般送貨是生產什麼,有什麼送什麼,配送則是企業需要什麼送什麼。所以,要做到需要什麼送什麼,就必需在一定中轉環節籌集這種需要,從而使配送必然以中轉形式出現。當然,廣義上,許多人也將非中轉型送貨納入配送範圍,將配送外延從中轉擴大到非中轉,僅以“送’’為標誌來劃分配送外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4.配送是“配”和“送”有機結合的形式。配送與一般送貨的重要區別在於,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揀、配貨等理貨工作,使送貨達到一定的規模,以利用規模優勢取得較低的送貨成本。如果不進行分揀、配貨,有一件運一件,需要一點......

配送管理的作用是什麼?

物流配送的巨大作用

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結合。根據物流的定義和系統的概念,物流體系是為完成物品實體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流動而將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和物流信息等融為一體,構成了物流體系的功能體系。配送的作用表現在:

(一)企業採用配送體制

①分銷領域採用配送體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從而可以擴大銷售、擴大市場、增強企業競爭能力。②產品實行配送體制,配送需要多少,就生產多少,可以實現產品零庫存,可以獲得最大的節約和最大的效益。③採購領域實行配送體制,就可以實現企業需要多少,供應商就配送多少,什麼時候需要,供應商就什麼時候送貨。因此企業不需要設置原材料庫存,流通企業也不需要設置流通庫存,都可以做到零庫存經營,大大降低經營成本。④企業零庫存經營,節省下來的大量儲備資金,可以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增強企業經濟實力,促進企業發展。⑤企業實行配送體制,導致生產體制、分銷體制以及採購體制相應的革命性的變化,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提高了物流服務水平。

配送能夠按時按量、品種配套齊全地送貨上門,一方面使用戶免除了出差採購運輸進貨等勞役之苦,簡化了手續,方便了用戶,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保障了物資供應,保障了企業生產和流通的正常進行,滿足了人們生產生活的物資需要和服務享受。

(三)配送提高了物資利用率和庫存週轉率。

配送採用配送中心集中庫存,可以利用有限倉庫,使有限庫存為更大範圍更多客戶所利用,需求更大、市場面廣,物資利用率和庫存週轉率必然大大提高。還可以使倉儲與配送環節建立和運用規模經濟優勢,使單位存貨酒己送和管理的總成本下降。

(四)配送完善了幹線運輸中心的社會物流功能體系。

採用配送作業方式,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將幹線、支線運輸與倉儲等環節統一起來,使幹線輸送過程及功能體系得以優化和完善,形成一個大範圍物流與局部範圍配送相結合的、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

而我們公司現在使用的日事清,就有很好的團隊管理功能,不僅可以設立不同的工作小組方便管理,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計劃,每天不僅可以彙報工作,還能說出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領導都會時時能掌握團隊中每個人的工作情況,也經常會給我們留言鼓勵和幫我們解決問題。

物流配送的 重要性

物流配送是現代流通業的一種經營方式。

特點:

1.和送貨概念的區別在於,不是一般概念的送貨,也不是生產企業推銷產品時直接從事的銷售性送貨,而是從物流據點至用戶的一種特殊送貨唬式。從送貨功能

看,其特殊性表現為:A從事送貨的是專職流通企業,而不是生產企業;B配送是“中轉”型送貨,而一般送貨尤其從工廠至用戶的送貨往往是直達型;C一般送貨

是生產什麼,有什麼送什麼,配送則是需要什麼送什麼。

2.和輸送、運輸概念的區別在於,配送不是單純的運輸或輸送,而是運輸與其它活動共同構成的有機體。配送中所包含的那一部分運輸活動在整個輸送過程中是處於“二次輸送”;“支線輸送”、“末端輸送”的位置,其起止點是物流據點至用戶,這也是不同於一般輸送的特點。

3.和一般概念的供應或供給的區別在於,不是廣義概念的組織物資訂貨、簽約、結算、進貨及對物資處理分配的供應,而是以供給者進貨到戶式的腔鏡像做應。

從服務方式來講,是一種“門到門”的服務“,可以將貨物從物流據點一直送到用戶的倉庫、營業所、車間乃至生產線的起點。

4.和運送、發放、投送概念的區別在於,這是在全面配貨基礎上,充分按照要求,包括種類、種類措施、數量、時間等方面的要求所進行的運送。因此,除了各種“運”、“送”活動外,還要從事大量分貨、配貨、配裝等工作,是“配”和“送”的有機結合形式。

配送與送貨的區別

舊式送貨只是單純的“送”,而現代意義上的配送,不僅要送,而且還要在經濟合理區域內,根據客戶的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並按時送達指定的地點的物流活動。對於配送和送貨的區別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配送是現代送貨,其和舊式送貨區別以"現代"兩字概括,即配送不單是送貨,在活動內容中還有“分貨”、“配貨”、“配裝”等項工作,這是難度較大的工作,要圓滿實現它,必須有發達的商品經濟和現代的交通運輸工具與經營管理水平,同時配送還和訂貨系統緊密相聯繫,這就必須依賴現代情報信息的作用,使配送系統得以建立和完善,變成為一種現代化方式,這是過去的送貨形式不能比擬的。

2、配送從事送貨的是專職流通企業,而送貨的主要從事者是生產企業。

3、送貨是生產什麼,有什麼送什麼,配送是需要什麼送什麼。

4、送貨只是推銷的一種手段目的僅在於多售出一些東西,而配送是一種專業化的流動分工方式,是大生產,專業化分工在流通領域的反映。

物流的概念及作用?

物流功能[1]是在物流的系統功能中,包含了運輸﹑儲存﹑流通加工﹑配送﹑裝卸搬運﹑包裝和信息處理等要素。   物流被稱為“第三利潤源”,而運輸則是第三利潤源的源泉。運輸是用各種設備和工具,將物品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的物流活動,其中包括集貨﹑分配﹑搬運﹑中轉﹑裝入﹑卸下和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而高效低價的運輸能力,是企業實現高效的生產和大量的銷售的比備條件,才能實現器企業的發展,運輸通過改變商品的地點或位置所創造出的價值或商品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達到消費者的手中,這就產生了空間效用和時間效用。運輸使得商品擴大了市場範圍,企業通過運輸將商品運送到更遠的地方銷售,大大的增加了企業的發展機會;運輸可以保證商品市場價格的穩定性,實現供求平衡,穩定市場經濟;運輸還能夠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在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兩大功能分開之後,運輸為這兩方面之間連接了不可少的紐帶,從而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   在物流的現代化中,運輸系統的建立是比不可少的。在運輸系統中,目的為了能夠準確﹑安全並以較低的成本運輸商品。它將鐵路﹑公路﹑船舶﹑航空等以較低的運輸方式有機地複合起來,吸取它們的長處,實行多環節﹑多區段和多工具相互銜接進行運輸的一種方式。它追求迅速性﹑準確性﹑安全性和經濟性,還運用科學的信息系統進行科學管理。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將改變現有的社會經濟的消費系統和生產系統,從而改變人類 生存的秩序。而物流是國民經濟的服務性系統,故物流信息對整個物流系統的合理﹑正常﹑高效的運作有決定性的作用,她反映著物流各種活動的內容的知識﹑資料﹑圖象﹑數據﹑文件的總稱。通過對物流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處理﹑服務﹑等步驟,以為物流管理人員及其他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戰略及運作決策支持。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能夠及時的掌握物流中心﹑倉庫及銷售網點的庫存量﹑庫存能力﹑配送能力﹑在途數量﹑客戶信息,及客戶的定貨和對各個用戶信息網點進行發貨﹑補貨和反饋信息﹑結算和信息交換。可以說沒有信息系統就沒有物流的現代化,它支撐著整個物流系統,也是今後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其表現為:(1)智能物流系統;(2)集成化的物流規劃設計仿真技術和物流實時跟蹤技術是;(3)網絡化分佈或倉儲管理及庫存控制技術;(4)物流運輸系統的調度優化技術。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快速反應﹑增加便利性﹑延伸服務性。從而引導整個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物流配送的含義

物流配送分為 按址派送和網點自取

通常所說的物流配送是指按址派送,就是指快遞員將快件交給客戶的過程。

物流配送系統功能及特點

物流配送”是共同化的服務模式,物流配送共同化。

特點:物流配送是物流活動中一種非單一的業務形礎,它與商流、物流、資金流緊密結合,並且主要包括了商流活動、物流活動和資金流活動,可以說它是包括了物流活動中大多數必要因素的一種業務形式。

物流配送,即從商品流通的經營方式看的一種商品流通方式。是一種現代的流通方式。

相關問題答案
配送的概念與意義?
遊戲活動的概念與意義?
體育保健的概念及意義?
意思表示的概念與特徵?
概念和意義的區別知乎?
概念和意義的區別?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世界遺產的價值與意義?
生物工程的內容與意義?
壽險的功用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