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大蒜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秋季。一般月份為9月中旬左右。

北方秋季種蒜,一般為9月下旬~10月上旬進行淮河地區不能算北方,河南、山東等地都是九月份種的。

收穫季節為次年的春夏之間。

一年只可以種植一次,當然,如果實現溫度調控是可以生產兩季的,但是成本太高!

大蒜一般在何時種植

大蒜種植技術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 大蒜是弦狀鬚根;吸水肥能力較弱,鱗莖又在土壤中生長、膨大,所以大蒜應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栽培。儘管大蒜的適應性較大,但還是以砂壤土為好。因砂壤土疏鬆,適宜根系發育,返青早,抽薹早,蒜頭大且辛辣味濃,起蒜容易。 栽培大蒜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穫後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種前要再整地作畦。基肥應在耕翻之前施入。大蒜因生長期長,群體密度高,需肥量大,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如糞尿肥、廄肥等5000~8000千克;並配合20~30千克磷、鉀肥。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若使用生肥,發酵時會燒傷蒜根,還會引起地下蟲害,尤其是地蛆嚴重發生。要精細整地作畦,畦寬1.5~2米,以東西延長為好。 二、秋播大蒜栽培技術 (1)播種 ①適時播種。大蒜播種的最適時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長到5~6片葉,此時植株抗寒力最強,在嚴寒冬季不致被凍死,併為植株順利通過春化打下良好基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長江流域9月份天氣涼爽,適於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長。如播種過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長過旺而消耗養分,則降低越冬能力,還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長,第二年形成復瓣蒜,降低大蒜品質。播種過晚,則苗子小,組織柔嫩,根系弱,積累養分較少,抗寒力較低,越冬期間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須嚴格掌握播種期。 ②合理密植。密植是增產的基礎。蒜薹和蒜頭的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蒜瓣數和薹重、瓣重三者構成的。應按品種的特點做到適當密植,使每畝有較多的株數。早熟品種一般植株較矮小,葉數少,生長期也較短,密度相應要大,以畝栽5萬株左右為好,行距為14~17釐米,株距為7~8釐米,畝用種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葉數也較多,密度相應小些,才能使群體結構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畝栽4萬株上下,行距16~18釐米,株距10釐米左右,畝用種150千克左右。 ③播種方法。“深栽蔥子淺栽蒜”是農民多年實踐得出的經驗。大蒜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釐米。大蒜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插種,即將種瓣插入土中,播後覆土,踏實;二是開溝播種,即用鋤頭開一淺溝,將種瓣點播土中。開好一條溝後,同時開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種瓣上。播後覆土厚度2釐米左右,用腳輕度踏實,澆透水。為防止乾旱,可在土上覆蓋二層稻草或其它保溼材料。栽種不宜過深,過深則出苗遲,假莖過長,根系吸水肥多,生長過旺,蒜頭形成受到土壤擠壓難於膨大;但栽植也不宜過淺,過淺則出苗時易“跳瓣”,幼苗期根際容易缺水,根系發育差,越冬時易受凍死亡。 (2)田間管理 ①追肥。大蒜幼苗生長期雖有種瓣營養,但為促進幼苗生長,增大植株的營養面積,仍應適期追肥。由於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應施速效肥,以免脫肥而出現葉尖發黃。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為: 催苗肥:大蒜出齊苗後,施1次清淡人糞尿提苗,忌施碳銨,以防燒傷幼苗。 盛長肥:播種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畝20~30擔,硫銨10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5千克。做到早熟品種早追,中晚熟品種遲追,促進幼苗長勢旺,莖葉粗壯,到爛母時少黃尖或不黃尖。 孕薹肥:種蒜欄母后,花芽和鱗芽陸續分化進入花莖伸長期。此期舊根衰老,新根大量發生,同時莖葉和蒜薹也迅速伸長,蒜頭也開始緩慢膨大,因而需養分多,應重施速效鉀、氮肥(複合肥更好)10~15千克。於現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剝苗觀察到假莖下部的短薹),以滿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長。 蒜頭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種,由於蒜頭膨大時氣溫還不高;蒜頭膨大期相應較長,為促進蒜頭肥大,須於蒜薹採收前追施......

什麼時候是種蒜的好時候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

大蒜是弦狀鬚根;吸水肥能力較弱,鱗莖又在土壤中生長、膨大,所以大蒜應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栽培。儘管大蒜的適應性較大,但還是以砂壤土為好。因砂壤土疏鬆,適宜根系發育,返青早,抽薹早,蒜頭大且辛辣味濃,起蒜容易。

栽培大蒜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穫後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種前要再整地作畦。基肥應在耕翻之前施入。大蒜因生長期長,群體密度高,需肥量大,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如糞尿肥、廄肥等5000~8000千克;並配合20~30千克磷、鉀肥。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若使用生肥,發酵時會燒傷蒜根,還會引起地下蟲害,尤其是地蛆嚴重發生。要精細整地作畦,畦寬1.5~2米,以東西延長為好。

二、秋播大蒜栽培技術

(1)播種

①適時播種。大蒜播種的最適時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長到5~6片葉,此時植株抗寒力最強,在嚴寒冬季不致被凍死,併為植株順利通過春化打下良好基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長江流域9月份天氣涼爽,適於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長。如播種過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長過旺而消耗養分,則降低越冬能力,還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長,第二年形成復瓣蒜,降低大蒜品質。播種過晚,則苗子小,組織柔嫩,根系弱,積累養分較少,抗寒力較低,越冬期間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須嚴格掌握播種期。

②合理密植。密植是增產的基礎。蒜薹和蒜頭的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蒜瓣數和薹重、瓣重三者構成的。應按品種的特點做到適當密植,使每畝有較多的株數。早熟品種一般植株較矮小,葉數少,生長期也較短,密度相應要大,以畝栽5萬株左右為好,行距為14~17釐米,株距為7~8釐米,畝用種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葉數也較多,密度相應小些,才能使群體結構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畝栽4萬株上下,行距16~18釐米,株距10釐米左右,畝用種150千克左右。

③播種方法。“深栽蔥子淺栽蒜”是農民多年實踐得出的經驗。大蒜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釐米。大蒜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插種,即將種瓣插入土中,播後覆土,踏實;二是開溝播種,即用鋤頭開一淺溝,將種瓣點播土中。開好一條溝後,同時開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種瓣上。播後覆土厚度2釐米左右,用腳輕度踏實,澆透水。為防止乾旱,可在土上覆蓋二層稻草或其它保溼材料。栽種不宜過深,過深則出苗遲,假莖過長,根系吸水肥多,生長過旺,蒜頭形成受到土壤擠壓難於膨大;但栽植也不宜過淺,過淺則出苗時易“跳瓣”,幼苗期根際容易缺水,根系發育差,越冬時易受凍死亡。

(2)田間管理

①追肥。大蒜幼苗生長期雖有種瓣營養,但為促進幼苗生長,增大植株的營養面積,仍應適期追肥。由於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應施速效肥,以免脫肥而出現葉尖發黃。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為:

催苗肥:大蒜出齊苗後,施1次清淡人糞尿提苗,忌施碳銨,以防燒傷幼苗。

盛長肥:播種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畝20~30擔,硫銨10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5千克。做到早熟品種早追,中晚熟品種遲追,促進幼苗長勢旺,莖葉粗壯,到爛母時少黃尖或不黃尖。

孕薹肥:種蒜欄母后,花芽和鱗芽陸續分化進入花莖伸長期。此期舊根衰老,新根大量發生,同時莖葉和蒜薹也迅速伸長,蒜頭也開始緩慢膨大,因而需養分多,應重施速效鉀、氮肥(複合肥更好)10~15千克。於現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剝苗觀察到假莖下部的短薹),以滿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長。

蒜頭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種,由於蒜頭膨大時氣溫還不高;蒜頭膨大期相應較長,為促進蒜頭肥大,須於蒜薹採收前追施速效氮鉀肥。如:......

蒜是幾月種的?什麼時候種合適? 20分

秋季。一般月份為9月中旬左右。

北方秋季種蒜禒一般為9月下旬~10月上旬進行淮河地區不能算北方,河南、山東等地都是九月份種的。

收穫季節為次年的春夏之間。

一年只可以種植一次,當然,如果實現溫度調控是可以生產兩季的,但是成本太高!

蒜種什麼時間買最好

您好,什麼時候買取決於什麼時候種,,一般種的時候買也是可以的。

一、大蒜栽培季節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大蒜不同生長髮育期對外界環境條件的總體要求和品種差異,以及各地區的氣候條件。大蒜在3~5℃的低溫下就可萌芽,溫度在12℃以上萌芽迅速,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鱗莖形成期的適溫為15~20℃,超過26℃根系枯萎、葉片乾枯,假莖鬆軟倒伏,進入休眠期。

大蒜的播種期因地區和品種而異,可分為秋播和春播。以北緯35~38℃為大蒜春播和秋播的分界線,35℃以南地區冬季不太寒冷,大蒜幼苗可自然露地越冬,多以秋播為主,來年初夏收穫。北緯38℃以北地區,冬季嚴寒,幼苗不能安全越冬,秋播易遭凍害,宜在早春播種,夏中或夏末收穫。北緯35~38℃之間的地區春、秋播均可。雖然各地的具體播種期千差萬別,但春播時的日平均溫度一般在3~6℃之間;秋播時的日平均溫度約在20~22℃之間。春播大蒜的生育期,尤其是幼苗生長期比秋播大蒜顯著縮短,所以應儘量早播,以滿足春化過程對低溫的要求,使大蒜抽苔、分瓣。如春播過晚,勢必影響產品的形成,降低產量。

二、北方一般種植兩茬大蒜

所謂二茬(雙季)大蒜,就是在年度內種植一季早青蒜和一季地膜大蒜(也稱收蒜,收薹、蒜頭)。

種植二茬大蒜,可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一年三種三收或四種四收種植制度,即玉米→青蒜→收蒜或玉米→西瓜或冬瓜→青蒜→收蒜。每年清明節前4-5天,在大蒜邊行種植2行玉米(以種植糯鮮玉米最佳),玉米稈留作覆蓋大蒜;在大蒜(收蒜)的大行內套種早西瓜或冬瓜(西瓜或冬瓜實施育苗移栽法),在西瓜或冬瓜生長時分批收穫蒜頭;7月中旬前後種植青蒜,9月底-10月初起蒜上市;10月中下旬種植地膜收蒜。

北方大蒜何時種好

秋季。一般月份為9月中旬左右。

北方秋季種蒜,一般為9月下旬~10月上旬進行,淮河地區不能算北方,河南、山東等地都是九月份種的。

收穫季節為次年的春夏之間。一年只可以種植一次,當然,如果實現溫度調控是可以生產兩季的,但是成本太高!

蔥蒜什麼時候栽好

蔥蒜類所包括的蔬菜種類有韭菜、蒜、大蔥、洋蔥、分蔥、細香蔥等都屬於百合科蔥屬(Allium)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並具有一種特殊的氣味。

栽培季節

大蔥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蔥苗及抽莖前成株,又可隨時收穫供應,因此生長期可長可短,利用這些特點,可分期播種週年供應。

在南亞熱帶地區1~10月均可播種,但一般多在春、秋播種,例如攀枝花地區,春播於3~4月播種,4~5月定植,7~8月大量上市,秋播多在9-10月,元月定植,3~4月收穫。

(二)播種育苗

1、整地

先擇3年以上沒有種過蔥蒜類蔬菜、質地疏鬆、肥力較好的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作為畝床地,床冠寬1m,播彰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頃施廄肥圈肥或堆肥45000~60000kg,過磷酸鈣375kg.所用肥料均勻撒施,然後淺耕細耙,整平作畦以備播種。

2、播種

大蔥種子壽命極短,隔年陳種發芽率大大降低,所以宜採用一年生的新種子。

(1) 撒播:先澆足底水,然後均勻撒種復土,復土厚1~1.5cm左右,待復土涼幹耬平畦面。(這種方法土壤水分足,表土不板結,出苗整齊)。面上可加蓋草或拱膜,在幼苗出土前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播後15天出苗,出苗後如露根撒細土護根。

(2) 條播:田內按15cm行距開深1.5~2cm的淺溝,澆足底水,待土浸幹後種子均勻播於溝內復土,然後摟平畦面,出苗前保持封溼潤。

3、苗期管理

苗高3~6cm時過密的要適當間苗。出苗到三葉期以前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發育,三葉後期澆水追肥,促進蔥苗迅速生長。苗期施肥2~3次,除施足有機肥外,在蔥苗旺盛生長前期和中期各追施氮肥一次,撒施後澆水或隨水衝施,每次每公頃用硫酸銨150kg。

(三)大田栽植

定植大蔥的土地一般不宜深耕。深耕的土壤疏鬆,進行開溝和栽蔥作業時溝背易倒塌,並易積水受澇。只需淺耙除草,即可開溝栽植。如以吃蔥白為主,要按每行60cm挖深溝,溝寬約20cm,溝深25cm,每公頃用37500~45000kg廄肥,廄肥施於溝底,然後將溝底翻耕,使肥料與土壤混和,隨即耙平溝底。定植時大小苗公開種,蔥苗小者應適當增加密度。蔥苗的準備是隨挖苗隨栽、還苗快、生長好。栽苗時要將大蔥的葉面與溝成平行排列,便於以後管理。定植株距6cm左右,深度以不埋沒心葉為宜。定植後隨即澆透水,以後20~30天內可不澆水,遇大雨應注意排水,以防爛根、爛莖。

(四)田間管理

1、灌水

大蔥緩苗階段應保持土壤溼潤,苗期如不是雨季就應澆水,田間有效水含量保持在70%左右。從開始旺盛生長後到嚴霜前,應結合追肥,培土,充足澆水。每次追肥和培土後都要及進澆水1~2次,使田間有效水含量保持在80%。此時如干旱少雨,而又澆水不足,會嚴重影響大蔥的生長速度和產量。霜後至收穫前是蔥的充實期,仍需較高的土壤溼度,這一期間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大,保持土壤表面見幹見溼即可。收穫前7~10天停止澆水,以便於收穫和產品貯運。

2、追肥

定植後20天左右第一次追淡糞水約每公頃30000kg,以後每隔20天左右再追肥一次,共追3~4次即可。也可追化肥折純氮15~60kg。撒施溝底或蔥行兩側。如果土壤肥力較高底肥充足可不進行第三次追肥。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20mg/kg時,在第二次追肥時每公頃使用硫酸鉀225~300kg或施入適當的草木灰,效果更好。

3、培土

大蔥培土有軟化蔥白和防止倒伏的作用,是一項重要管理措施。經過培土,使原來的定植溝變成壟背,每次培土濃度要適中,以不埋沒功能葉的葉身基部為準。蔥長到一定粗度時進行第......

蒜苗在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現在種,現在是種蒜的季節。先翻地,澆上水,水滲下去後把選好的蒜瓣摁倒土裡,在撒點乾土就好了,幾天後蒜苗就出來啦。在陽臺的話,從現在到春節前都可種

相關問題答案
大蒜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蒜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枸杞什麼時候吃最合適?
爬山什麼時候爬最合適?
肌酸什麼時候喝最合適?
北京什麼時候去最合適?
武當山的話,什麼時候去最合適 ?
冬瓜什麼時候種最好?
葫蘆什麼時候種最好?
山藥什麼時候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