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術發明於什麼時期?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古時候的發明和現在對比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已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二進制。二進制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制。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我國人民開始用大麻纖維制繩。到公元紀元開始時,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主要制繩材料。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根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使用指南針。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中說,戰國時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針)。1090年,中國和阿拉伯航海家開始在船上裝設了指南針。作導航工具。歐洲在11世紀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針製成指南針。

5、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採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採用了。

8、印刷術:

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868年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金剛經》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軸,用多塊長91釐米,寬36釐米的刻版印的。

1040年代中國刻字工人畢昇在北京歷年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1438年在德國梅茵茲城古騰堡居住的根弗第謝(德國人)才創造了澆濤金屬字母活字的模具。

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瞭彩色印刷術。600多年後,1719年,德國的勒布朗設計的彩色印刷機取得了專利權。

9、漆――世界第一種塑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

10、鏡:

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中國人於公元5世紀還發明瞭魔鏡;英國結晶學家威廉•布萊格到1932年,系統地闡明瞭魔鏡的理論,比中國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魔鏡是世界上最奇異的物品之一。魔鏡有何奇妙之處呢?在魔鏡的反面鑄有青銅圖案――圖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線的一面為凸狀,是由經拋光處理的青銅製成用作鏡面。在大多數照明情況下,這種鏡子看上去與其它的普通鏡子無異。但是,在明亮的陽光下使用魔鏡時,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鏡面將陽光反射到暗色的牆上,人們就能從投在牆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鏡面的圖案或文字。堅實的青銅製品變得透明瞭,這種令人感到神祕不解的現象使中國人給魔鏡取了透光鏡名稱。

青銅是不透光的,然而實際使人感到透光,這是為什麼?這奧妙之深讓中外學者探討了幾百年,中國的科學家沈活和外國科學家威廉•布萊格爵士都發表過高見。威廉•布萊格爵士於1932年發現這一奧妙時說:“正是......

鑄鐵柔化技術是在春秋還是戰國發明的

鑄鐵柔化技術,是在戰國時期的一種冶煉術。

戰國已嫻熟地使用鑄鐵柔化技術。戰國時期,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冶鐵業迅速發展起來。《管子·地數篇》載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零九,可見人們對鐵礦資源的重視和了解程度。管仲相齊時"官山海",已對鐵的開採、生產實行管理,臨淄東周冶鐵遺址面積達十數萬平方米。戰國中期以後,鐵器的使用已遍及當時的七國疆域,農具有犁、鋤、臿、鏟、鐮,手工工具有斧、鑿、錐、削等。鐵器取代銅、石、木、蚌器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標誌著社會生產力有了劃時代的發展,也是戰國經濟繁榮、出現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的物質基礎。

寫出15個誰發明了什麼?

1、鼓: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5、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 8、印刷術:

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中國刻字工人畢昇在北京歷年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瞭彩色印刷術。9、漆――世界第一種塑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

10、銅鏡:

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

11、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12、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發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國人於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而歐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紀才使用弓,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機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東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發明了古代機器人。

16、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8、大定音鍾:

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長明燈:

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

20、算盤: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

22、雙動式活塞風箱:

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比中國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湧鉢

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湧鉢。

24、空位表零法:

中國人在公元四世紀以前就開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國的算盤就是這樣表示的。

25、化學武器:

利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歷史,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早期。

26、馬胸帶換具: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馬胸帶換具。

27、石油照明法:

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氣照明法。

28、鑄鐵術:

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鑄鐵術。

29、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肩套換具。

30、硝石鑑別方法:

中國人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發現了硝。發現硝石為後來發明火藥奠定了基礎。

31、世界上第一條等高運河―――靈渠。

西方於公元13世紀才建了等高運河,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體地圖: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3世紀就發明了立體地圖。 33、吊橋:

中國人李冰於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安藍橋。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纜鏈橋。

34、記譜法: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國人已發明了記譜法。

35、造紙術:

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製出了蔡侯紙。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

戰國時期發明了指南針和什麼

戰國時期發明了指南針和

鐵鏵,雲梯,曲轅馬車,連弩,長柄多戈戟,早期瓷器。

失蠟鑄造工藝,灌溉水渠,好像春秋以前就有。據說雨傘,鋸子,刨子,墨斗木工工具等都是魯班發明的。

中國最近有什麼發明?還有要發明的時間哦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 5、養魚法: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 8、印刷術 9、漆 10、傘 11、風箏 12、米酒 13、弓箭 14、古代機器人 15、分行栽培與 精耕細作 16、鐵犁 16、大定音鍾 18、算盤 19、長明燈 20、銅鏡 21、地毯 22、雙動式活塞風箱 23、水湧桶 24、空位計零 25、化學武器 26、馬胸帶換具 27、石油照明 28、馬肩帶挽具 29、硝石鑑別法 30、運河 31、立體圖 32、鑄鐵術 33、吊橋 34、記譜法

鑄鐵香爐的起源

商周時期高度發展的青銅冶鑄業,從生產能力到礦石燃料整備、築爐、制範技術,為鑄鐵技術的發明和迅速發展提供了前提。最初的鑄鐵件,形制與同類青銅鑄件相近。鐵礦石由豎爐熔鍊,得到鐵水後直接用陶範鑄造。早期的鑄鐵都是高碳低硅的白口鐵,性脆硬,易斷裂。為使鑄鐵能製作生產工具,戰國前期發明了韌性鑄鐵,通過脫碳熱處理和石墨化熱處理,分別獲得脫碳不完全的白心韌性鑄鐵和黑心韌性鑄鐵[金相組織(黑心韌性鑄鐵)]。戰國中期以後,鑄鐵器逐步取代銅、木、石、蚌器,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出土實物有犁、鏵、鏟、鐮、鋤、斧、錛、鑿等。對鐵器的大量需求,促成了鐵範(鑄鐵金屬型)的發明。1953年河北興隆燕國冶鑄遺址出土的鐵範,曾用來鑄造鐵斧、鋤、鐮和車具。這些鐵範結構合理,壁厚均勻,形狀和鑄件輪廓相一致,並已使用鐵芯。有的範能一次鑄兩件器物,表明鑄鐵技術在這個時期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在歐洲,鑄鐵術的發明要比中國晚得多。在西南亞和歐洲等地區,直到14世紀才煉出生鐵;白心韌性鑄鐵的生產技術1722年才由法國人首次記述;而黑心韌性鑄鐵是1831年才在美國問世。

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都有發達的創造性思維,具有發明的光榮傳統。例如龍和鳳。鳳是用雞頭和孔雀身軀及其羽毛組合而成的神奇動物。龍更具有創造性,龍是由馬頭、鹿身、蛇軀、鷹爪、麟體、魚尾組合而成的神奇動物。再者,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對我國古代的科學和技術成就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撰寫出世界聞名的鉅著《中國的科學與文化》(中譯文書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史》)。羅伯特·坦普爾在李約瑟博士指導下,於1986年出版了《中國――發現和發明的國度》一書,以簡明通俗的文字介紹了中國的一百個“世界第一”。下面按發明先後順序介紹給大家。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達米亞的蘇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圓鼓,鼓身還繪有圖畫。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用的大銅鼓,17世紀時開始為樂團採用。1692年蒲塞爾為“仙后”所作的配樂中就用上了。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有了低音大鼓。鼓聲可使節拍鮮明,粗獷有力。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二進制。二進制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制,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才有五穀,我國才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可謂大矣!我國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了祭奠神農(即伏羲)而建造的,這裡表達炎黃子孫對他的敬佩之情。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我國人民開始用大麻纖維制繩。到公元紀元開始時,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主要制繩材料。1775年,英國發明家馬虛發明制繩機,結束了手工制繩的時代。從1950年開始用人造纖維製造繩索,直徑約2毫米的馬尼拉繩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會折斷,而同樣粗的尼龍繩則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根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使用指南針。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中說,戰國時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針)。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對此記載更詳。1090年,中國和阿拉伯航海家開始在船上裝設了指南針。作導航工具。歐洲在11世紀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針製成指南針。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區指南針的磁製已裝在有度的卡片上面,並以中央旋軸保持平衡。

16世紀時把指南針鑲在帶平架上,在船上發揮作用。19世紀鐵船用指南針要裝上一片弗林德斯頓鐵,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誤差。20世紀製成的船和飛機用陀螺羅盤儀指南針。根據旋轉頂點穩定姿態與星體有關的原理,陀螺羅盤有兩大優點:既不因接近金屬而偏轉,雙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國製成世界上第一臺此類實用儀器。最優良的指南針是美國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號船上試驗成功,很快就被美國海軍採用。總之,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後來傳遍全世界為全球航海業等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5、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6、赤道式天......

古代中國文明的創造

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書林藻鑑》)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種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個具體事物。它儘管簡單而又混沌,但它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情趣。這種簡單的文字因此可以稱之為史前的書法。

書法的演變一般是指書法字體的演變。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從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還有漢代的簡帛朱墨手跡,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態,清代的碑帖之爭等書法演進。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希望能夠幫到您!

相關問題答案
鑄鐵術發明於什麼時期?
占卜術起源於什麼時期?
甲骨文盛行於什麼時期?
我國處於什麼時期?
當前我國處於什麼時期?
將相和發生在什麼時期?
三國屬於什麼時期?
長城始建於什麼時期?
關於袋鼠發明了什麼?
焦耳發明了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