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出自哪首詞?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詩句的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袞袞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佔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拾舊山河,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對苟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全詞寫景、抒情、議論密切結合;融化古人語言入詞,活用典故成語;通篇三問三答,層次分明,互相呼應;即景抒情,借古諷今;風格明快,氣魄闊大,情調樂觀昂揚。

天下英雄誰敵手是什麼典故

是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鄉子》是詞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題目。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樓,在北固山上。有懷,有所懷念。這首詞懷念的是孫權,跟蘇軾懷念周瑜差不多。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濟南人。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他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有將相之才。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都有精到的見解,又有軍人的勇武精神和敢作敢為的魄力。他一生為抗金收復地事業嘔心瀝血,詞作中充滿了抗金豪情和戰鬥精神,也充滿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患和抗敵鬥志遭壓迫的苦悶。由於胸懷民族大業,放眼千古興亡,傳達豪情義憤,他的詞豪放磅礴,沉雄悲壯,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

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稼軒在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後不久,即第二年的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極目遠眺,我們的中原故土在哪裡呢?哪裡能夠看到,映入眼簾的只有北固樓周遭一片美好的風光了!此時南宋與金以淮河分界,辛棄疾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翹首遙望江北金兵佔領區,大有風景不再、山河變色之感。望神州何處?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開篇這突如其來的呵天一問,直可驚天地,泣鬼神。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這是問答句,先問後答。

“不盡長江滾滾流”,這句話在說千古興亡事總在那裡變化著,而只有長江滾滾流,永遠不變。另外,這句話是杜甫《登高》詩中的,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辛棄疾用了現成的句子擺在這裡,很合適。“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是問答句,“不盡長江滾滾流”是人家的話;這跟下面“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是問答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又是人家的話對襯起來了。

“天下英雄誰敵手”也隱含著一個典故。據《三國志·先主傳》載,曹操曾經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使君,指劉備。)這裡辛棄疾運用原話,再加上孫權,成為三人。

“年少萬兜鍪”,這句話為什麼不說一萬個士兵,而說萬兜鍪呢?這就是以物代人,因為士兵的特徵,除了戰甲以外,頭盔也是特徵之一,所以拿頭盔當士兵。這樣寫非常形象。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隱含著很深的意思,就是說今天的朝廷不如當時的東吳,今天的皇帝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孫權。為什麼不直說呢?因為直說了就有生命危險。他對當時朝廷的不滿,都是懷著這種心情寫的。

辛棄疾的這首詞的語言開創出一種豪放闊大、高曠開朗的風格,主要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為內心激情所支配的結果,而沒有成為有意識的藝術追求,而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

總的來說,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是形式鬆散,語義流動連貫,句子往往寫得比較長,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躍地連接句子構成整體意境的方式,在辛詞中完全被打破了。但不管怎麼說,他把詞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詞不僅是“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任何“意”和“事”都能表達得很自由很充分,完全擺脫了羈絆,進入了自由的境界。

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註釋】兜鍪:即頭盔,此處借指士兵。坐斷:佔據、割據。...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何解

這是宋代文豪辛棄疾在京口北固山寫下的一段懷古詞。京口(今鎮江)三國早期屬丹陽治下(丹陽乃是江東重鎮,江東四姓之一的朱氏就是丹陽郡望),孫權曾將此地作為首都,北固山至今仍然保留著很多三國遺蹟。辛棄疾登上北固山,就回想到魏晉南北朝的歷史,因此寫下好幾篇著名的懷古詞章。

樓主選的是《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的下闋,是作者讚歎孫權的英雄氣概的。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想當年孫權)年紀輕輕就成為數萬將士的將領,他帶領江東吳國連年征戰,坐鎮東南。天下的英雄有誰是他的對手?只有曹操和劉備吧!(難怪曹操要感慨,)生兒子應該生一個和孫權一樣的!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原文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天下英雄誰敵手,後面幾句

"天下英雄誰敵手"這句詩的後半句是: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出自辛棄疾的《南鄉子》

紫髯碧眼號英雄 能使臣僚肯盡忠

二十四年興大業 龍盤虎踞在江東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做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下面的一句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語文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中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隱含著《三國演義》中的

語文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中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隱含著《三國演義》中的:孫權。

解釋:

生子當如孫仲謀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孫權當時佔據江東,開疆拓土,使吳國由小到大,與魏、蜀形成鼎足之勢,天下英雄若曹操、劉備者,也無奈他何。這兩句實際上是對三國時代的孫權進行了熱情的歌頌。歷史上的孫權、曹操、劉備三人中,論智勇才略,孫權不一定能居首位,而作者這樣歌頌他,只把曹操、劉備作為他的敵手,可見這裡辛棄疾已把孫權作為傑出的英雄來歌頌了。所以最後又補上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有了這一句,孫權的形象就更為突出、鮮明瞭。這一句是借用曹操誇獎孫權的成語。

作者當時所處的京口(即鎮江),曾是三國時孫權的吳都。詞的下闕,作者觸景生情,想到了歷史上的這位少年英雄。“年少萬兜鍪”意為年少的孫權統率大軍。然後引入“天下英雄誰敵手”,在對孫權的深情歌頌中,表現了自己懷才不遇、身不由己的鬱憤心情。”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是曹操讚歎孫權(字仲謀)時說過的話。曹操統一北部中國後,揮戈南下,直取荊州。當時荊州牧劉表(字景升)病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然而,號稱有八十萬大軍的曹操卻屢遭孫權打擊。曹操喟然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之子若豚犬耳!”運用典故,借古喻今,是辛棄疾詞作的一大特色。作者把曹操對孫權的讚語引進作品,通過對孫權、劉琮的一褒一貶,表達了自己抗金救國的政治主張,批判了昏庸無能、不戰而屈的南宋統治者。這首洋諡著愛國激情的詞,風格既明快又含蓄。開頭情調顯得有些傷感,後闕卻氣概昂揚,猶如奇峰突起,體現了辛棄疾詞作豪放不羈的氣魄,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相關問題答案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哪些英雄打諾手好打?
怎樣下英雄聯盟?
玩英雄聯盟手指怎麼放?
天下英文怎麼寫?
英雄聯盟手機可以玩嗎?
英雄無敵如何退聯盟?
英雄聯盟手遊哪個好玩?
上單什麼英雄克諾手?
英雄聯盟手機怎麼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