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創作歌曲時,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先作詞還是先作曲?答案是都可以,這要看不同人的不同習慣。通常來說,學院派的音樂家們比較喜歡先作詞後譜曲,而大多數喜歡音樂的人們喜歡先作曲後作詞。

先作詞的歌曲,這類歌曲通常聽起來不那麼順耳,因為詞先做出來,曲子要根據詞來配合,難免會有些生澀。但是大作曲們拿捏的很好,出來的歌曲反而會與眾不同別有風味,達到很驚豔的效果。

先作曲後填詞,這類歌曲聽起來通常會比較順暢,因為旋律是靈感產生的一串音符,後期將文字填進去,會比較容易成歌。因為我們對文字的把握總是比曲子要更加熟練,因為同樣的一句話可以用不同的語言來表述,但是同一個曲子卻很難用其他音符來代替,改編類另算。但是,由於是先作曲後填詞,往往此類歌曲的詞曲方面較難融合,不過萬事無絕對。

還有一種作曲方式是先編曲再填詞,就是把一首歌的配器按照一定的和聲進行都編排好,也就是俗話說的伴奏帶先做好,然後再根據音樂來“哼”歌,把旋律通過樂者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來哼唱出來。因為是哼唱,所以旋律會格外的自由和有韻律,比以上兩種都有效率和優勢,所以很多現在的音樂人都採用這種方法。

流行歌曲是先做詞在作曲還是先做曲再作詞

看情況。現在大多的流行歌曲都是先作曲再作詞。

作曲再作詞對詞有侷限。比如詞的落點。還有曲對詞創作時起的靈感影響。

作詞再作曲,能保留詞的韻味。但使曲的發揮侷限。

相輔相成吧。像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通常都是先接曲,再作詞。

李宗盛是自由音樂人。他的侷限相對小,喜歡先作詞就先作詞,喜歡先作曲就先作曲。

相比下,作曲的難度要比作詞大。你看看中國大陸目前歌詞就知道了。大部分淡而無味。缺乏意蘊在裡面。這個結果也是因為作曲難度較大。所以一般都是曲先行,詞後行。

林夕是個例外。人家是中文系教授。詞的運用很靈活。詞後行也能保留韻味。

寫歌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 歌曲創作 - 百皇音樂網

對於歌曲創作新手,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寫歌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寫一首流行歌曲不外乎兩種途徑: 一是依照寫好的歌詞譜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詞。 其實,創作歌曲是沒有固定的模式的。每個人的創作習慣不同,先作詞或是先作曲都是可以的,這兩種方法現在都經常使用。如果是一個人創作歌曲,一般或更多為先寫詞後譜曲,不過也有許多人是先作曲再填詞的。你可以注意一下樂譜,在作者欄裡都是上詞下曲,這就是創作的先後順序。但假如有的寫“填詞”的,就是先有曲而後填詞了,從一般意義來說,填詞的比例較小。比如,現在香港的很多字幕都是這樣打的-作曲:… 填詞:… 總之,作詞與作曲的先後沒有定規,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1. 先作詞後譜曲——由詞作家(如我國的喬羽)先寫出歌詞,然後交給作曲家為歌詞譜曲。有很多時候,曲作者看到一首能夠感動他的詞就會有靈感。2. 先作曲後填詞——由作曲家(如我國的徐沛東)先寫出歌譜,然後由詞作家為歌譜填上詞。3. 作詞譜曲都是同一人——由於詞和曲都是一個人寫的,因此,究竟是此先還是彼先,則恐怕只有詞、曲的作者本人才說得清楚了。現在這類人越來越多了,甚至還有一首歌的作詞、作曲、演唱都集於一人的。如目前當紅的周杰倫就屬此類。 關於寫歌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的問題,其實還有第三種途徑,高曉鬆曾經這麼回答:我通常會有這麼連詞帶曲的一句,這是一個動機和一個路子。通過這個動機再展開進行創作。這個可以理解為邊譜曲邊寫詞啦。 綜上所述,在歌曲創作中,先譜曲再寫詞、先寫詞再譜曲、邊譜曲邊寫詞都是可以的。

製作歌曲是先作曲還是先作詞/

兩種情況都存在,還有同時進行的。

先有詞後有曲:比如梁祝,後來有人填詞後翻唱。

先有曲後有詞:比如根據毛澤東詩詞創作的歌曲。

同時進行的:比如像《常回家看看》

目前流行音樂的創作中先有曲後填詞的做法會可能更多一些。歌曲首先要好聽,大多數歌曲的流行很少是因為歌詞的原因,因為歌曲的第一表現形式是旋律。音符就7個,優美旋律的產生是需要創作人的靈感一現的。有了好的旋律後填詞相對要容易些,人們運用語言的能力畢竟要更強一些。而根據歌詞定製譜寫旋律,又要好聽,又要能表達歌詞的意境,難度太大。

以上評論不包括說唱樂和哪些沒什麼旋律的歌曲,也沒有貶低作詞者能力的意思,好的詞曲配合一定很經典,比如《東風破》、《青花瓷》,方文山太牛了。

歌曲歌曲,是先寫的詞,還是先有的曲,還是都可以

是都可以的。先寫詞,然後再譜曲,也可以。先譜曲,然後再填詞也可以。建議是先寫詞,因為它的意境要相通一點。如果先譜曲的話。感覺會難一點。

一首歌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先作曲再填詞。

歌曲的譜曲和寫詞 一般是先寫哪個 是先寫了詞再譜曲還是先譜曲再寫詞

一般是先詞後曲,音樂是用來表達感情的,有了感情一般是先寫下來再旋律。當然現在不少商業歌曲都是先曲後詞的,失去了音樂最原始的目的了

給你轉一個張火寫的音樂過程

,作詞作曲。一般是先詞後譜曲,也經常有先作曲後填詞的情況。前者比較多。詞曲完成之後,一般由曲作者本人制作小樣,自己錄上唱。一般小樣中的唱均用假聲輕輕唱即可。之後留好備用。

2,歌手聽過小樣,敲定演唱這首作品之後,曲作者將曲譜和歌曲小樣交付歌手和製作人。找編曲。

3,編曲拿到曲譜和小樣(有時不需要小樣),開始進行編曲。

注意,需要錄製真實樂器的聲部,一般也都先用MIDI做好。(等以後錄的時候再刪掉)絃樂需要編曲者打出總譜和分譜。節奏吉他一般只需標註和絃。華彩有時需要將譜子打出,有時不需要,只標註和絃和風格註釋,由吉他手即興。

4,編曲完成之後,將每一個聲部的樂器導出分軌音頻,包括打擊樂的每一件響器都要獨立一軌。注意,理論上講,這些音頻分軌都不允許加任何的音頻效果器,全部為幹聲。但有的合成音色自帶效果,可另當別論。

音頻分軌的格式一般要和錄音師、混音師進行協商。以便交換文件。通常導出為適合ProTools使用的音頻格式。

一般來說,音頻分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對頭不對尾,即所有的音頻文件都可以從樂曲的開頭開始對齊。

另一種是頭尾都對。即假如這首樂曲3分鐘,那麼所有的分軌都是三分鐘。哪怕有的軌只有幾秒鐘,其餘的地方都是空白,也要全導出來。

導出分軌之後,一般編曲還可以自行大致縮混一個小樣供混音師參考。也可以不混。

5,將分軌交付錄音棚。導入蘋果機。同時聯絡吉他手、樂隊指揮等等真樂器演員。

6,錄製真樂器。一般此時可以由作曲者本人或者編曲到棚裡來監棚。便於與吉他手、樂隊指揮交流,把握演奏風格。

7,錄製歌手人聲。可以監棚錄製,也經常不需要監棚(以免影響歌手狀態)只由錄音師和歌手來完成錄音。

8,歌手本人、作曲、編曲以及製作人對錄音的結果滿意之後,將所有分軌(包括伴奏分軌、人聲、樂器等等)交付混音師。要求較高的,一般都是找國外的混音師。

9,混音師拿到分軌之後,在專業的混音環境以及遠、中、近、各種參考箱等等專業條件下,使用數字或者純模擬(由製作人指定)方式進行混音。為各分軌施加諸如壓縮、均衡、激勵、失真、混響等等效果器,完成混音。

一般來說,混音工作不允許在總輸出上加效果器,也不允許做整體的淡入淡出(如需要,須為母帶師做出標註)。

混音師工作結束,滿意之後,交付製作人審定。

10,製作人將混音完畢的音頻文件交付母帶處理師(要求較高的一般找國外的母帶師),按需要進行數字或者純模擬的母帶處理。

11,母帶師交付最終母帶給製作人。此時製作過程完畢。製作人交付出版部門。

12,如果是影視作品使用或者是製作MV,則交付視頻製作人員。

怎麼說呢,以上我只是寫了一個最完整的音樂製作流程。當然即使是專業製作的流程也往往不是如此全面的,往往很多項目都由一人來擔當,尤其在國內這更是常見的。比如作曲本身也是編曲。錄音師錄完了就搖身一變成了混音師,這也很正常。寫這個帖子的目的,是為的是讓初學電腦音樂的朋友明白正規的音樂製作是什麼樣的。誠然,大多數愛好者是不可能以這樣的流程來製作自己的作品的。但我們起碼應該知道什麼叫做正規。即使是個人作品或者要求不高的活兒,如果你能夠按照這樣的正規流程來製作,你會發現這對於你的製作水平會大有好處。

沒有千篇一律的流程...

寫歌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如果說到原創歌曲,當然是先有歌詞,再譜曲,這樣,在譜曲的時候,就可以根據歌詞的意境、情感來譜曲。

但是,根據曲譜來重新填詞的也不少見,比如,很多的港臺流行歌曲,就是根據日本、韓國的原創歌曲的曲子來填詞的。

如果說到“寫歌”,應當是指原創,所以應當先寫歌詞,再譜曲。

創作型歌手的歌是先譜曲還是先寫詞呢?一定要回答哦

一般是先詞後曲,音樂是用來表達感情的,有了感情一般是先寫下來再旋律。當然現在不少商業歌曲都是先曲後詞的,失去了音樂最原始的目的了

給你轉一個張火寫的音樂過程

,作詞作曲。一般是先詞後譜曲,也經常有先作曲後填詞的情況。前者比較多。詞曲完成之後,一般由曲作者本人制作小樣,自己錄上唱。一般小樣中的唱均用假聲輕輕唱即可。之後留好備用。

2,歌手聽過小樣,敲定演唱這首作品之後,曲作者將曲譜和歌曲小樣交付歌手和製作人。找編曲。

3,編曲拿到曲譜和小樣(有時不需要小樣),開始進行編曲。

注意,需要錄製真實樂器的聲部,一般也都先用MIDI做好。(等以後錄的時候再刪掉)絃樂需要編曲者打出總譜和分譜。節奏吉他一般只需標註和絃。華彩有時需要將譜子打出,有時不需要,只標註和絃和風格註釋,由吉他手即興。

4,編曲完成之後,將每一個聲部的樂器導出分軌音頻,包括打擊樂的每一件響器都要獨立一軌。注意,理論上講,這些音頻分軌都不允許加任何的音頻效果器,全部為幹聲。但有的合成音色自帶效果,可另當別論。

音頻分軌的格式一般要和錄音師、混音師進行協商。以便交換文件。通常導出為適合ProTools使用的音頻格式。

一般來說,音頻分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對頭不對尾,即所有的音頻文件都可以從樂曲的開頭開始對齊。

另一種是頭尾都對。即假如這首樂曲3分鐘,那麼所有的分軌都是三分鐘。哪怕有的軌只有幾秒鐘,其餘的地方都是空白,也要全導出來。

導出分軌之後,一般編曲還可以自行大致縮混一個小樣供混音師參考。也可以不混。

5,將分軌交付錄音棚。導入蘋果機。同時聯絡吉他手、樂隊指揮等等真樂器演員。

6,錄製真樂器。一般此時可以由作曲者本人或者編曲到棚裡來監棚。便於與吉他手、樂隊指揮交流,把握演奏風格。

7,錄製歌手人聲。可以監棚錄製,也經常不需要監棚(以免影響歌手狀態)只由錄音師和歌手來完成錄音。

8,歌手本人、作曲、編曲以及製作人對錄音的結果滿意之後,將所有分軌(包括伴奏分軌、人聲、樂器等等)交付混音師。要求較高的,一般都是找國外的混音師。

9,混音師拿到分軌之後,在專業的混音環境以及遠、中、近、各種參考箱等等專業條件下,使用數字或者純模擬(由製作人指定)方式進行混音。為各分軌施加諸如壓縮、均衡、激勵、失真、混響等等效果器,完成混音。

一般來說,混音工作不允許在總輸出上加效果器,也不允許做整體的淡入淡出(如需要,須為母帶師做出標註)。

混音師工作結束,滿意之後,交付製作人審定。

10,製作人將混音完畢的音頻文件交付母帶處理師(要求較高的一般找國外的母帶師),按需要進行數字或者純模擬的母帶處理。

11,母帶師交付最終母帶給製作人。此時製作過程完畢。製作人交付出版部門。

12,如果是影視作品使用或者是製作MV,則交付視頻製作人員。

怎麼說呢,以上我只是寫了一個最完整的音樂製作流程。當然即使是專業製作的流程也往往不是如此全面的,往往很多項目都由一人來擔當,尤其在國內這更是常見的。比如作曲本身也是編曲。錄音師錄完了就搖身一變成了混音師,這也很正常。寫這個帖子的目的,是為的是讓初學電腦音樂的朋友明白正規的音樂製作是什麼樣的。誠然,大多數愛好者是不可能以這樣的流程來製作自己的作品的。但我們起碼應該知道什麼叫做正規。即使是個人作品或者要求不高的活兒,如果你能夠按照這樣的正規流程來製作,你會發現這對於你的製作水平會大有好處。

沒有千篇一律的流程...

寫歌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當然是先作曲,如果你覺得你很有害可以嘗試。一下作詞在先

相關問題答案
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創作歌曲時,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
已婚先買房還是先買車?
先櫥櫃還是先吊頂?
早上先喝水還是先運動?
先噴漆還是先裝門?
增肌先吃飯還是先運動?
單身先買車還是先買房?
先打雷還是先打閃?
先閃電還是先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