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時期接近無為而治?

General 更新 2024-06-14

哪一個歷史時期最接近道家的無為而治

西漢初年。從西漢建國到文景之治大約60年的時間。

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主張“反秦之弊,與民休息”。自劉邦統一,歷經孝惠、高後、文景,其間君臣多好黃老之術,治道貴清靜寬舒。因此,執行與民生息的“無為”統治術,成為漢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西漢的統治者,比如漢文帝這樣著名的皇帝,就是一個相信黃老政治的一個皇帝,很少去幹預社會生活。我們看到《史記》裡邊講漢初一些著名的地方長官,比如曹參、汲黯這些做郡守、相國的,他們做地方官只是管其大體而已。大體的事情管管,瑣碎的事情不管,在衙門飲酒,快活得很,結果天下大治,非常好。劉邦集團大多來自社會下層,對儒家咬文嚼字、繁文縟節不感興趣,唯有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比較對口味。據史載,劉邦人關之初,即宣佈約法省禁,“悉除去秦法”(《史記·高祖本紀》)。漢政權建立後,劉邦成功地運用黃老之術,在全國推行郡國並行制,又以柔制剛,以守為攻,次第消滅了有嚴重分裂傾向的異姓王勢力,並分封子弟,以擴大和鞏固西漢政權的統治基礎。在經濟上則推行“什五而稅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予民”的輕徭薄賦政策,使漢初經濟得以復甦與發展。劉邦採用黃老之術治國,與其重要謀臣張良、蕭何、曹參、陳平、王陵等都愛黃老之術也有關係。《史記·陳丞相世家》說:“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史記·曹相國世家》說:“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本或無言字)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呂后當政內,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繼續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慾,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漢書》說:“孝惠高後之時,海內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無為,故惠帝拱己,高後女主制政,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史記·呂太后本紀》說:惠帝呂后時期“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政不出房門”。

漢文帝以代王身份繼承大統,他特別注意信任和依靠前朝重臣,故劉邦時代的功臣周勃、陳平、灌嬰、中屠嘉等人相繼被任命為相。文帝好黃老之學,繼續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主要做法是寬刑薄賦、自由工商。《風俗通·正失》言:“文帝本好黃老之言,不甚好儒術,其治尚清淨無為。”《史記·禮書》也說:“孝文好道家之學。”漢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恢復了春耕前皇帝親耕的制度,多次下詔勸課農桑,常頒佈減省租賦詔令,田租稅十五稅一減至三十稅一,其間還有兩年全免,徭役則從一年一月減至每三年一月;又允許百姓入粟拜爵、人粟贖罪。此外,文帝還下詔開放土地和山林資源,任民墾耕,廢除盜鑄錢令,開放金融。廢除連坐法、誹謗妖言罪、肉刑等。文帝生活極為簡樸,自己穿粗糙絲綢的衣服,寵妃的衣服也不許拖地(陳功鎮,2001)。班固曾高度評價說:“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勸趣農桑,減省租賦。而將相皆舊功臣,少文多質,懲惡亡秦之政,論議務在寬厚,恥言人之過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吏安其官,民樂其業,蓄積歲增,戶口寢息。”(《漢書·刑法志》)

漢景帝在位16年間,繼續推行文帝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他在位時採用竇皇后的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與民休養生息,田賦三十稅一,人民負擔減輕。把勸務農桑、人口增加、土地開墾作為地方官吏考核的標準;設立“力田”官以勸農;實行貴粟政策以提高農產品價格;在“募民徙塞下”,實行屯戍制度後,甚至一度取消了戍卒令。還大力興辦水利......

歷史中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漢初。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都是用的道家思想,休養生息,到漢武帝就開始獨尊儒術了。

歷史時期哪一個最接近道家的無為而治

漢文帝漢景帝的文景之治,漢武帝就是因為他奶奶竇太后力行道家黃老學說的無為而治和她鬧翻的

歷史上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中國歷史上自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家”開始直到清朝末年,採用的都是儒家的治國思想;

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直到秦朝滅亡,採用的是法家的治國思想。

採用道家治國思想的,只有西漢初年,自劉邦建國到漢景帝這段時間,“文景之治”就是道家“無為而治”的結果。

漢帝國建立之初,利用民眾對秦王朝殘厲法制的不滿,順從民意,進行了政治改革。為與民休養生息,採取了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這也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

文景時期,繼續推行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各項政治措施實際上都圍繞著無為而治的思想展開,並適當補益損革,使得漢朝國力逐步恢復。文景時代比較寬和的政治空氣,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

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荒馬亂的戰國時期沒道家的得不到重視,法家思想更受青睞。到了西漢初年吸取秦亡的教訓,休養生息。同時還寬刑簡政,漢文帝時廢除肉刑,景帝時廢除笞刑,社會相對寬鬆(所以看《史記》的《遊俠列傳》的郭解活的多瀟灑)。史書記載文景之治後,倉庫裡串錢的繩子都爛了,可見其富裕。不過黃老之學只是上層統治者所推崇的,被沒有把這一學說當作官方的學說(這一點和後來武帝罷黜百家不同),而是當作一種大致的施政方針。所以大致是漢高祖到漢武帝以前的這段時期。

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荒馬亂的戰國時期沒道家的得不到重視,法家思想更受青睞。到了西漢初年吸取秦亡的教訓,休養生息。同時還寬刑簡政,漢文帝時廢除肉刑,景帝時廢除笞刑,社會相對寬鬆(所以看《史記》的《遊俠列傳》的郭解活的多瀟灑)。史書記載文景之治後,倉庫裡串錢的繩子都爛了,可見其富裕。不過黃老之學只是上層統治者所推崇的,被沒有把這一學說當作官方的學說(這一點和後來武帝罷黜百家不同),而是當作一種大致的施政方針。所以大致是漢高祖到漢武帝以前的這段時期。

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文景之治吧.....再後面都是中央集權主義大放光彩,此前的大多是傳說不可信。

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西漢初年經濟凋敝,社會殘破,劉邦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鞏固統治,採納了士人陸賈的建議,用無為而治的思想來指導政治,制定適應當時的社會形勢的政策。另一個是西晉時期,當時盛行竹林玄學。代表人物嵇康和阮籍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點,主張崇簡易之教,御無為之治。在政治上崇尚無為,主張國君要無為而治。

相關問題答案
哪一時期接近無為而治?
哪個朝代主張無為而治?
無無為而治是什麼意思?
道家無為而治什麼意思?
賽龍舟起源於哪個時期?
最早的紙幣在哪個時期?
唐詩的轉變在哪個時期?
三十六計是哪個時期?
肖邦是哪個時期?
杜甫是哪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