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變化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季節變化是怎麼形成的?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黃道面與赤道面夾角為23°26′。地球繞日觸轉,地球做的是平動,就是說在公轉過程中,地軸一直指向北極星的方向。於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公轉中就會發生變化,春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是北迴歸線,秋分直射赤道,冬至日直射南迴歸線。以上就是太陽直射點的一個變化週期,成為一個迴歸年。太陽直射點的變化造成了熱量的變化,當直射北半球時,北半球太陽高度大,晝長夜短,是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直射南半球與直射北半球相反。

所以形成了四級的更替。

季節的成因

季節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轉軸與其公轉軌道平面不垂直,偏離的角度是23度26分(黃赤交角)。在不同的季節,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陽光照不相等,日照更多的半球是夏季,另一半是冬季。春季和秋季則為過渡季節,當太陽直射點接近赤道時,兩個半球的日照情況相當,但是季節發展的趨勢卻還是相反——當南半球是秋季時,北半球是春季。天文季節劃分法嚴格按照地球公轉位置來決定,而實際的季節不同地區因氣候而異。劃分四季的方法很多,以下四種為最常見的(以北半球為例):中國傳統以四立為劃分四季的起點,立春就是春季的起點,等等。 西方以二分二至為劃分四季的起點,春分是春季的起點,等等。 以氣候本身的標準──候溫(五日的平均氣溫)劃分 夏季──候平均氣溫在22 °C以上的連續時期。 冬季──候平均氣溫在10 °C以下的連續時期。 春季和秋季──介於10 ~22 °C之間的時期。按照以上觀點,全球共存在6種季節組合類型:全年皆夏(全年各月平均氣溫都在22 °C以上,主要分佈於赤道附近地區); 全年皆冬(全年各月平均氣溫都在10 °C以下,主要分佈於兩極地區); 長夏無冬(全年不存在平均氣溫在10 °C以下的月份,主要分佈在南北迴歸線附近); 長冬無夏(全年不存在平均氣溫在22 °C以上的月份,主要分佈在南北極圈附近); 四季分明(主要分佈於中緯度地區的大陸上,以中國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最為典型); 四季如春(全年各月平均氣溫都在10 ~22 °C之間,主要分佈於低緯度的高原地區,以及中緯度地區的海洋上)。 現今通用以天文季節與氣候季節相結合來劃分四季。 即3、4、5月為春季,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

影響季節變化的因素及舉例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分佈、洋流和地形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帶性因素,後三者是非地帶性因素。

緯度位置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緯度不同的地方,太陽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樣,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幾個月受不到陽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陽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陽光熱的多少就不一樣,氣溫的高低也相差懸殊。一般是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各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氣溫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氣環流是形成各種氣候類型和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大氣圈內空氣作不同規模的運行,統稱為大氣環流。它是大氣中熱量、水汽等輸送和交換的重要方式。大氣環流的表現形式有行星風系、季風環流、海陸風、山谷風等,人們平常講的大氣環流,主要是指行星風系。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十分顯著,赤道低氣壓帶上升氣流強烈,水汽易於凝結,降水豐富;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結,雨水稀少;在信風帶氣流從緯度較高的地區流向低緯度地區,水汽不易凝結,一般少雨。但在大陸東岸,信風從海上吹來,降水機會較多;在大陸西岸,信風從內陸吹來,降水就少。在西風帶控制的地區,大陸西岸風從海上吹來,水汽充沛,降水豐富,越向內陸水汽越少,降水減少;大陸東岸,西風從內陸吹來,降水較少。一般說來,上升氣流和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氣流,氣溫由高變低,水汽容易凝結,降水機會較多;下沉氣流和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氣流,氣溫由低變高,水汽不易凝結,降水機會就少。因此,在不同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氣候特徵,尤其是降水的變化有顯著的差異。加之風帶和氣壓帶隨季節的移動,從而形成各種不同的氣候類型。

海陸分佈改變了氣溫和降水的地帶性分佈。由於海洋和陸地的物理性質不同,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海洋增溫慢,陸地增溫快;陽光減弱以後,海洋降溫慢而陸地降溫快。海洋與陸地表面空氣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說來,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區,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較小,降水比較豐富,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多形成海洋性氣候。因此,在相同的緯度,處於同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之下的地區,由於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形成的氣候特徵也不同。

地形的起伏能破壞氣候分佈的地帶性。地形是一個非地帶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對氣候有不同的影響。在同一緯度地帶,地勢越高,氣溫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範圍內,是隨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熱帶地區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先後出現從赤道到極地的氣候變化。另外,高大的山脈可以阻擋氣流的運行,山脈的迎風坡和背風坡的氣溫與降水有明顯的差異。

洋流對其流經的大陸沿岸的氣候也有一定的影響。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熱能,對流經的沿海地區,起有增溫增溼的作用;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水溫低於周圍海面,對所流經的沿海地區有降溫減溼作用。因而在氣溫上,洋流可以調節高、低緯度間的溫差,在盛行氣流的作用下,使同緯度大陸東西岸氣溫顯著不同,破壞了氣溫緯度地帶性的分佈。

貴陽氣溫季節變化特徵,並分析原因

夏季氣候涼爽,冬季冷溼。

位於雲貴高原,地勢高,夏季氣溫低;冬季受準靜止鋒影響,處在冷氣團一側,氣候冷溼。

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的原因:

地球的公轉。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為什麼會有季節交替現象?

季節交替現象的原因如下:

1、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結果。地球一直不斷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而地球公轉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於一個焦點上。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

2、因為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這樣使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不完全相同,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便產生了四季。

3、以北半球為例,夏至日前後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後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後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別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北半定季節相反。

相關問題答案
季節變化的原因?
地球上四季變化的原因?
圖解四季變化的原因?
產生月相變化的原因?
黃河是怎麼變化的原因?
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原因?
匯率變化的原因政治?
引起海平面變化的原因?
引起岩石變化的原因?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