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如何合理避稅?

General 更新 2024-06-18

一般納稅人進項少、進銷差價大如何合理避稅?

有這樣做的

多註冊幾個小規模公司

你懂的

一般納稅人企業怎樣才能合理避稅?

避稅是指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採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避免或者減輕稅賦的行為。大體上有三種形式:合法型、非違法型、形式合法而內容不合法。

具體採用的手法有以下幾種:

一、轉讓定價:通過關聯企業,達到整體最大限度的逃避納稅義務。對產品、勞務的交易不按市場價格進行,在稅率高地區採用高進低出,在低稅率地區採用低進高出,以達到整體的避稅。在跨國企業中甚至還存在開票公司這種形式。

二、企業存貨計價避稅:利用企業內部具體的核算方法和存貨的市場價格變動,採用高轉成本,低轉利潤的辦法。

三、折舊:採用稅法允許而對企業有利的折舊方法。

四、資產攤銷法:對無形資產、遞延資產、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材料的攤銷儘可能保持成本最大化,稅前利潤最小化。

五、籌資租賃法:以支付租金的方法降低企業利潤和稅基。

六、信託手段:通過在稅收優惠地區設置信託機構,讓非優惠地區的財產掛靠在優惠地區的信託機構名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稅。

七、掛靠避稅:例如掛靠在科研、福利、教育、老少邊窮地區。

2,在實踐中,有幾種典型的避稅方法可供參考:

1)、綜合利用避稅法。即企業通過綜合利用“三廢”開發產品從而享受減免稅待遇。綜合利用減免稅的範圍:

一是企業在產品設計規定之外,利用廢棄資源回收的各種產品;

二是廢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採礦廢石、選礦尾礦、碎屑、粉塵、粉末、汙泥和各種廢渣生產的產品;

三是廢液的利用,利用工礦企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酸液、廢鹼液、廢油和其他廢液生產的產品;

四是廢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加工過程中排放的煙氣、轉爐鐵合金爐回收的可燃氣、焦爐氣、高爐放散氣等生產的產品;

五是利用礦治企業餘熱、餘壓和低熱值燃料生產的熱力和動力;

六是利用鹽田水域或電廠熱水發展養殖所生產的產品;

七是利用林木採伐,造林截頭和加工剩餘物生產的產品。

企業採用綜合利用避稅法,應具備兩個前提:

一是使自己的產品屬於減免稅範圍,並且得到有關方面認可;

二是避稅成本不是太大。否則,如果一個企業本不是綜合利用型企業,為了獲得減免稅好處,不惜改變生產形式和生產內容,將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2)、出口退稅避稅法。即利用中國稅法規定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避稅的方法。中國稅法規定,對報關離境的出口產品,除國家規定不能退稅的產品外,一律退還已徵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出口退稅的產品,按照國家統一核定的退稅稅率計算退稅。

企業採用出口退稅避稅法,一定要熟悉有關退稅範圍及退稅計算方法,努力使本企業出口符合合理退稅的要求。至於有的企業夥同稅務人員或海關人員騙取“出口退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成本費用避稅法

成本費用避稅法是通過對企業成本費用項目的組合與核算,使其達到一個最佳值,以實現少納稅或不納稅的避稅方法。採用成本費用避稅法的前提,是在政府稅法、財務會計制度及財務規定的範圍內,運用成本費用值的最佳組合來實現最大限度地抵銷利潤,擴大成本計算。可見,在合法範圍內運用一些技巧,是成本費用避稅法的基本特徵。

請問一般納稅人怎樣做才能合理避稅

1.可以通過控制稅負率來實現,根據拿到進項稅票來開具銷售發票,如果超過了就盡場下個月再開。

2. 第二種情況是虛開增稅專用發票了,屬刑事罪,很重刑的。

3.至於培訓,帶筆記本去就行啦

一般納稅人的怎麼合理避稅

1.可以通過控制稅負率來實現,根據拿到進項稅票來開具銷售發票,如果超過了就儘量下個月再開。

2. 第二種情況是虛開增稅專用發票了,屬刑事罪,很重刑的。

3.至於培訓,帶筆記本去就行啦

一般納稅人的怎麼合理避稅稅負率多少為合適,一般納稅

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

1.一般情況下,一般納稅人,商業1%,工業3%。

2.每月稅負率不要低於下限,否則會找你喝茶。

另稅局有一套抽查企業的公式,商業稅負率在1%——3%左右上下波動正常;若低於1%或個

別月份特別高要查;每月稅負率一樣沒變化的要查;

3.並不是說你每月都達到稅負率就夠了,而是看你所交的稅額足夠未。

4.如專管有稅收任務時,會要你自查補繳稅額。若不從,可能就會查賬稽查了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怎樣合理避稅

企業合理避稅一直是每個會計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沒有老闆願意多交稅,但是又不得不交稅,因此,如何合理避稅是每個會計人員都需要探討的命題。

(一)模擬評稅試一試

稅務機關實行納稅評估,企業應該按稅務機關的評稅方法自行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做好應對準備。下面以增值稅為例說明。

稅務機關對增值稅從四個方面進行評估。

稅負率:將稅負率與預警值對比。

增加值稅負率:用(工資 利潤 折舊 稅金)*增值稅稅率,將得到的結果與企業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對比,以發現是否少繳增值稅。

進項控制額:企業進項最大抵扣額=(銷售成本 存貨本年增加 應付本年減少)*主要進貨的稅率 運費*7%,如果企業抵扣大於上述值,暗示可能進項有問題。

投入產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額,測算處可以生產的成品,對算出企業收入,並與報表對比。

企業運用以上指標分析,如果發現異常,就應及時分析原因。

(二)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後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於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存款少到什麼情況可以遲繳稅?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後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

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

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三)沒有生意也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於籌建期間;企業處於免稅期間;企業處於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於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2000元。

(四)視同銷售莫亂套

視同銷售就是實際不是銷售也要按銷售納稅,沒有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不繳稅是違規,不應該視同銷售也當成銷售就會繳冤枉稅。

有一家酒店,老總平時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內部籤招待費,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幾單,一年累計起來有十多萬。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要求將這十多萬視同銷售,繳納營業稅。

在營業稅法規裡,沒有在自家酒店吃飯消費要視同銷售繳營業稅的規定。企業依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謬論,又會多繳冤枉稅了。

視同銷售千萬別亂用。

(五)看損耗是否正常

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損耗,投進的原料一部分損耗了,一部分形成產品。在增值稅裡,正常損耗的進項可以抵扣,非正常損失的進項不能抵扣,要轉出。因此,正常劃分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對企業納稅非常重要。

一家化工廠,因為天氣炎熱,原料揮發了一部分,盤點造成損失。稅務管理員認為是自然災害造成,屬於非正常損失。這也是一宗冤案。天氣炎熱還沒有達到自然災害的程度,怎麼能說是非正常損失?對稅務規定不熟悉的人又會付出代價。

(六)各行各業有特例

稅務法規有一般的規定,也有針對特殊情況,各個行業的特殊規定。如果對自身行業的特殊規定不瞭解,企業也會蒙受損失。

一家報社,賣報紙繳增值稅,收廣告費繳營業稅。因此印刷報紙獲取的進項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麼分?稅務局答覆: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第23條規定:按收入百分比劃分。可憐的報社,賣報紙收入少,廣告費收入高,因此,進項基本不能抵扣。其實稅務有規......

一般納稅人怎樣合理避稅

這個話題很大,說起來完全不是在這裡能解決的。簡單來講,作為一般納稅人,可以進行增值稅抵扣,尤其是營改增以來,大部分行業都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所以,企業一般要儘可能的要求外部公司在給己方開具發票的時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就可以增大公司的進項稅額。至於其他方面的籌劃,可以私下聯繫。

怎樣合理避稅

某紡織廠利用10年時間自我積累資金1000萬元,擬用這1000萬元購進設備,投資收益期為10年,年均盈利200萬元,該紡織廠適用33%的所得稅率。

??則該廠盈利後每年應納所得稅額:

??200×33%=66萬元

??10年應納所得稅總額為:66萬×10=660萬元

??若該廠不用自我積累的資金,而是採取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方式融資。假設企業從銀行取得1000萬元的貸款,年息支付15萬元;企業年均盈利仍為200萬元,則企業每年應納所得稅額為:

??(200萬一15萬) ×33%=61.05萬元

??實際稅負為:61.05萬十200萬×100%=30.5%

??10年應納所得稅總額為:61.05萬×l0=610.5萬元

??顯然,對該紡織廠來說,以貸款方式投資,一方面可將積累1000萬元所需的10年時間節約下來;另一方面,企業稅負也由於貸款利息的支付而減輕了(由33%降為30.5%)。

??[案例2]

??某企業固定資產原值為180,000元,預計殘值為10,000元使用年限為5年。5年內企業未扣除折舊的利泣和產量表如下所示。該企業適用33%的比例所得稅率。

年 限 未扣除折舊利潤(元) 產量(件)

第一年 100,000 1,000

第二年 90,000 900

第三年 120,00 1,200

第四年 80,000 800

第五年 76,000 760

合 計 466,000 4,660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企業在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下繳納所得稅的情況:

??(一)直線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估計殘值)/估計使用年限=(180,000-10,000)/5=34,000(元)

??1.第一年利潤額為:100,000-34,000=66,000(元)

??應納所得稅為:66,000×33%=21,780(元)

??2. 第二年利潤額為:90,000-34,000=56,000(元)

??應納稅得稅為:56,000×33%=18,480(元)

??3. 第三年利潤額為:120,000-34,000=86,000(元)

??應納所得稅為:86,000×33%=28,380(元)

??4. 第四年利潤額為:80,000-34,000=46,000(元)

??5. 第五年利潤額為:76,000-34,000=42,000(元)

??納所得稅為:42,000×33%=13,860(元)

??五年累計應納所得稅額為:

21,780+18,480+28,380+15,180+13,860=97,680(元)

(二)產量法:

每年折舊額=每年實際產量/合計產量×(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

1.第一年的折舊額為:1000/4660×(180000-10000)=36480(元)

利潤額為:

100,000-36,480=63,520(元)

應納所得稅為:63,520×33%=20,961.6(元)

??2.第二年折舊額為:

??900/4660×(180,000-10,000)=32,832(元)

??利潤額為:90,000-32,832=57,168(元)

??應納所得稅為:57,168×33%=18,865.4(元)

??3. 第三年折舊額為: 1200/4660×(180,000-10,000)=43,776(元)

??利潤額為:120,000-43,776=76,224(元)

??應納所得稅為:76.224×33%=25,1......

一般納稅人企業合理避稅的方式有哪些

固定資產概念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價值超過2000元。現在不再強調價值。各個單位可根據自己要求再定。

如果是購置固定資產的話,增值稅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銷售的話,會產生增值稅銷項稅額,單存一筆,是要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那部分(前提是一般納稅人)。

餐飲,要看是業務招待吧。如果是業務招待的話,業務招待費是要根據年銷售規模核定的。假設在核定範圍內,每消費1元,0.6元可以稅前列支,0.4元要作納稅調整。即交所得稅0.4*25%=0.1元。

一般納稅人企業和小企業怎麼合理避稅

你這個題目太大了,需要分析具體情況,具體行業,具體業務,具體流程。不是一句兩句猜測說明白的,就好像大夫看病。需要望聞問切。

相關問題答案
一般納稅人如何合理避稅?
公司如何合理避稅?
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工地會計如何合理避稅?
高工資如何合理避稅?
名人如何合理分配時間?
一般納稅人如何零報稅?
一般納稅人如何抄報稅?
一般納稅人如何報稅?
小規模納稅人如何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