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錘體由什麼形成?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植物細胞的紡錘體由什麼形成?

細胞質中本來就存在大量的微管和微絲,只是在有絲分裂中期以後,這些微管聚合起來,形成紡錘絲,看起來是憑空出來的。

構成紡錘體的纖維是由成束的微管和與微管相結合的蛋白質組成的。這些纖維可分為極性纖維和動粒纖維兩類。極性纖維有紡錘體的一極延伸至另一極,動力纖維是附著在染色體的著絲粒兩側的動粒上。圍觀的組裝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MTOC)是存在於染色體兩極的、染色較淺、範圍不甚清晰的物質,即包圍在中心裡外面的中心體,而不是以前通常所認為的中心體。因為通過激光破壞中心粒,細胞仍能形成正常的紡錘體,況且植物細胞沒有中心粒。中心體既存在於動物細胞也存在於植物細胞。

這裡講得比較籠統,如果有條件你可以看看沈同的《生物化學》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 1990-1991(其它版本也可,我大學學的是這個版本,比較詳細但是內容太雜),我的生化書找不到了,如果找到了我再給你補充更詳細的答案,包括組裝機制等等,如果你感興趣的話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71021572.html

什麼是紡錘體?都有什麼組成?

紡錘體是由紡錘絲構成的,紡錘絲是一種微管。

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時靠近核膜有兩個中心體。中心體放射出星體絲,即放射狀微管。帶有星體絲的兩個中心體逐漸分開,移向相對的兩極。核膜破裂後形成兩極之間的紡錘體。

前中期時,自核膜破裂起到染色體排列在赤道面上為止。前中期的主要過程是紡錘體的最終形成和染色體向赤道面的運動。紡綞體有兩種類型:一為有星紡錘體,即兩極各有一個以一對中心粒為核心的星體,見於絕大多數動物細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一為無星紡錘體。兩極無星體,見於高等植物細胞。

有星紡錘體含有3種紡錘絲,即三種微管。一種是星體微管,由星體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極微管,是由兩極分別向相對一極方向伸展的微管。三是動粒微管,與動粒聯結的微管,亦稱動粒絲或牽引絲。無星紡錘體只有極微管與著絲點微管。

有絲分裂紡錘體在什麼時候開始形成?

前期,植物細胞是由細胞兩級發出紡錘絲形成,動物細胞是由中心體發出星射線形成。

紡錘體開始形成時期

有絲分裂時,動物中心體開始發出星射線,染色質開始高度螺旋化,這是前期開始,星射線形成紡綞體時,可認為前期結束了

減數分裂也一樣,前期開始形成,結束出現

秋水仙素作用是抑制紡綞體的形成,所以影響的前期,它對分裂的作用體現在後期著絲粒不能移向兩極,所以細胞不能分裂,停留在中期,但著絲粒的分享與紡綞絲無關。

相關問題答案
紡錘體由什麼形成?
中心體由什麼組成?
腎錐體由什麼組成?
痰是由什麼形成的?
稀有氣體由什麼構成?
幾何圖形由什麼構成?
人身體是由什麼構成?
病毒體的基本結構由什麼組成,又稱 ?
知識產權由什麼構成?
網絡是由什麼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