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從哪裡開始?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長征從哪裡開始

中央紅軍是從江西瑞金開始長征

紅軍長征是怎麼開始的

紅軍長征,是在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情況下發生的,也是在黨和紅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危機的情況下發生的徐佔權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但國民黨蔣介石仍頑固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調動100萬大軍“圍剿”紅軍和各蘇區,其中以50萬兵力直逼中央蘇區。在“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最終失敗,紅軍從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如果繼續採取毛澤東為紅軍制訂的戰略戰術原則,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大規模‘圍剿’是有可能的。”徐佔權解釋說,一方面,蔣介石雖然調集了50萬兵力、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新戰略,但同時也面臨著財政拮据、抗日反蔣運動日益興起、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各帝國主義國家由於在華利益不同與蔣的衝突不斷加劇等嚴重問題。另一方面,紅一方面軍和中央蘇區的人民群眾經過多次反“圍剿”鬥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蘇區得到鞏固和擴大,經濟迅速發展,紅軍和地方武裝迅速壯大,為打破敵人的第五次“圍剿”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然而,“左”傾冒險主義斷送了這樣的有利局面。1933年初,以博古為首的中共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入中央蘇區,一味命令紅軍和地方武裝“以革命的進攻來粉碎反革命的進攻”,竭力推行“左”傾冒險主義進攻路線。

完全脫離中國實際情況的進攻路線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徐佔權認為,這種完全脫離中國實際情況的進攻路線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反對實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主張“禦敵於國門之外”。博古、李德等人無視敵強我弱的現實,照搬外國經驗,反對人民戰爭,主張純粹依靠主力兵團的所謂“正規”戰爭。黎川戰鬥中,紅軍防守兵力薄弱,毛澤東認為應放棄黎川、在運動中各個殲滅敵人。但“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要部隊死守黎川、不能喪失蘇區的一寸土地,命令紅軍主力在敵軍主力和堡壘之間連續尋戰近兩個月,結果不但未能收復黎川,反而使部隊遭受很大損失。

第二,反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主張實行“左”傾關門主義。正當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陷入被動之時,國民黨第19路軍將領聯合李濟深等國民黨內反蔣力量,在福州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公開與國民黨政府決裂。“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拒絕了毛澤東向敵人後方進攻的建議,並堅持“福建人民政府”不是革命的而拒絕支援19路軍。

第三,反對運動戰,主張實行陣地戰。李德提出的堡壘對堡壘和“短促突擊”理論,限制了紅軍的機動性,使得紅軍不能積極、主動地調動敵人,而只能守株待兔式地等敵人出碉堡而實行“短促突擊”。在歷時18天的廣昌保衛戰中,紅軍斃傷俘敵2000餘人,自身卻傷亡5000餘人,約佔參戰人數的五分之一。彭德懷曾批評說:“這種主觀主義,是圖上作業的戰術家。”

第四,沒有適時舉行戰略轉移,而是繼續主張同強敵拼消耗。廣昌保衛戰失敗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雖然討論過戰略轉移問題,但由於意見不一致,特別是共產國際模稜兩可的表態,致使軍委未能果斷作出決策,紅軍奉命展開分兵作戰、全線抵禦,結果為敵所制,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境地。

第五,倉促舉行戰略轉移,致使第五次反“圍剿”最終失敗。在中央蘇區難以繼續支撐紅軍抗敵的情況下,“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才被迫放棄在蘇區內抵禦敵人的原計劃,決定於1934年10月底或11月初,沿紅6軍團前進的路線實行戰略轉移,準備到湘西北與紅3軍和紅6軍團會合,而後從外部實行反攻、恢復中央蘇區。然而,在敵人於9月底向蘇區中心區發起總攻......

紅軍長征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長征從哪兒開始走??走到哪兒

紅軍長征時間:從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至1936年10月22日紅二、紅一方面軍會師結束。紅軍長征歷時兩年零五天。

按長征時的行政區劃和習慣稱謂,紅軍長征經過的省為14個: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原為四川一部分。

紅軍長征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什麼時間結束?

紅軍長征開始於1934年10月,結束於1935年10月19日 背景 1934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人攻打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秦邦憲決定採納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民兵,在搶險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標誌著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戰鬥的失敗。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命令紅六軍團撤離湘贛根據地南下,將中央紅軍的主力及黨中央機構進行戰略轉移,僅留下項英、陳毅等人率領部分紅軍和民兵展開游擊戰爭。 突破封鎖線 在長征開始的時候,中央紅軍實際上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轉移目標,在出發後部分紅軍將士甚至不知軍隊將前往何處,僅僅是盲目的逃跑。10月21日中央紅軍在贛縣至信豐縣一代突破國民革命軍的第一道封鎖線,並沿粵贛、湘粵湘桂邊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鎖線。並於12月1日渡過湘江後,僅剩下3萬餘人。不久,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將部隊開赴湖南西部,與紅軍第二、第六軍團和當地武裝力量匯合。但這個計劃被蔣介石等人所洞悉,在紅軍前往湘西的必經之路上安排了大量兵力。 同年12月28日,當時尚未恢復權力的毛澤東在黎平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力主放棄原有的匯合計劃,提議向四川、貴州邊界進軍,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新蘇區。這個計劃得到了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中央紅軍攻克貴州重鎮遵義,,進行了10余天的休整。在這段時間,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旨在研判今後的軍事、政治方針。 這次的政治局會議上博古、李德的提議沒能取得政治局大部分成員的認同,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被重新提拔到政治局常委的領導地位上,併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之一,但其實際影響力依然沒有明顯擴張。博古的領導人地位被張聞天取代,軍事上則由周恩來進行總指揮,不久軍事領導轉變為三人團(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負總責,並於17日會議結束後不久,命令紅軍西進,渡過赤水河前往川西,與張國燾領導的紅軍第四軍團會合。 路線 紅軍(中央紅軍)長征的大致路線是: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紅軍開始渡江西的於都河,長征開始。 1934年10月21日,在江西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新田間突破國民黨第一道封鎖線,沿粵贛邊、湘粵邊西行。 1934年11月15日,突破國民黨軍第二、三道封鎖線。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從廣西興安縣至全州縣間,以極其慘烈的代價渡過湘江。 1934年12月上旬,從廣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嶺。 1934年12月14日,佔領貴州黎平縣,打開通向貴州的門戶。 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強渡烏江。 1935年1月7日,佔領貴州遵義市。 1935年1月15日-1935年1月17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在遵義如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由此確立了毛澤東四十餘年的領袖地位。 1935年1月28日-2月9日,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在貴州土城與川軍郭勳祺等部隊激戰,雙方損失慘重,一渡赤水。 1935年2月28日,再佔遵義城。 1935年3月21日,由二郎灘 、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四渡赤水)。 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烏江。 1935年4月25日,進入雲南,分三路西進。 ......

紅軍長征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事實上看時間就知道了,三零年第一次圍剿到三四年五次圍剿的時候九一八事變過去三年了,三六年後不到一年就七七事變了。這段時間就是老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放手東北,全力剿匪的六年。雖然並沒啥卵用。。。

紅軍長征從什麼地方走起

紅軍長征主要路線:瑞金→遵義→膠平渡→安順場→瀘定橋→雪山草地→毛兒蓋→靜寧→吳起鎮→會寧。

中央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起點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長汀,經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寧夏、陝西,最終到達陝甘蘇區和陝北蘇區。六軍團長征從1934年8月到10月,起點是湘贛邊界羅霄山脈北段,最終到達鄂西與紅3軍會師,3軍恢復二軍團番號,共同創建湘鄂川黔蘇區。七軍團長征從1934年9月到11月,起點是中央蘇區,終點是閩浙贛蘇區。十軍團長征從1934年11月到1935年1月,起點是贛東北,至皖南伏擊國民黨軍王耀武部,遭到白軍猛烈反擊,傷亡慘重;隨後在皖南懷玉山遭到白軍圍殲,除參謀長粟裕率先頭部隊突圍外,餘部全軍覆滅。25軍長征從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起點是大別山,經湖北、河南、隴東,終點是陝北,與當地紅26軍、27軍合編為15軍團。四方面軍長征從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起點是川陝蘇區嘉陵江畔,經四川、西康、甘肅、寧夏、陝西,終點是陝甘蘇區;其中9軍、30軍和由中央紅軍五軍團改編的5軍組成西路軍,在到達陝甘蘇區前的寧夏戰役中西渡黃河,經寧夏、甘肅、青海,在消滅了總數超過自己的馬家軍部隊的同時,先後於 1936年12月、1937年1月和3月遭到馬家軍的殲滅性打擊,殘部於1937年4月到達新疆,是最後一支結束長征的紅軍部隊。

具體

紅一方面軍從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2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行程二萬五千裡。 紅二方面軍從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零3天,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行程二萬餘里。 紅四方面軍從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年零7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行程一萬餘里。 紅二十五軍從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行程近萬餘里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遭到失敗,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共中央和軍委機關從江西瑞金等地出發開始長征。歷時三百六十七天,縱橫贛、閩、粵、湘、黔、桂、滇、川、康、甘、陝,共十一個省,翻過了五嶺山脈,涉過了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走出了雪山草地,擊潰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多次圍追堵截,行程兩萬五千裡,一九三五年十月勝利地到達陝西北部的革命根據地。1936年10月,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紅軍長征結束。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紅軍長征從哪一年開始,哪一年結束

當時全國有很多紅軍部隊,各路紅軍的長征出發地不一樣,出發時間和結束的時間也不一樣。

紅一方面軍從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2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行程二萬五千裡。

紅二方面軍從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零3天,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行程二萬餘里。

紅四方面軍從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年零7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行程一萬餘里。

紅二十五軍從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行程近萬餘里.

各路紅軍長征總里程約為六萬五千餘里。

萬里長征是從哪裡開始的?

1934年10月中旬,在夜色掩護下,中央紅軍從贛南的於都縣突破敵軍包圍圈開始長征。出發前夕的10月8日,中革軍委做了一個《野戰軍人員武器彈藥供給統計表》,裡面分別統計了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團和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共計86789人。上述人員中除了紅軍部隊外,還有中央縱隊中的少量政府機關人員和幾千名臨時召集來搬運物資的民夫。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的武器彈藥十分缺乏,全軍共有槍4萬支、子彈80萬發,平均每支步槍只有十幾發子彈,輕機槍才有百餘發子彈。中央機關的許多人手裡只有刀矛,長征隊伍中年紀最大的徐特立(出發時58歲)為自衛,手裡拿著一支紅纓槍,有時還當柺棍用。

紅一方面軍長征出發時有8.6萬人,1935年到延安的1,3軍團和軍委縱隊約六七千人.

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時有4,9,30,31,33五個軍8萬多人,1936年到陝北約3萬人.

紅2,6軍團長征出發時有1.7萬人1936年到延安的紅二方面軍約1萬餘人.

紅25軍長征時有2981人,1935年到延安3400人.

相關問題答案
長征從哪裡開始?
算腿長從哪裡開始?
長征從哪裡出發?
註冊淘寶從哪裡開始?
論文的頁眉從哪裡開始?
論文查重從哪裡開始?
中國衰敗從哪年開始?
世界地球日從哪年開始?
深圳產假從哪天開始算?
考研英語二從哪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