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1、戰爭爆發是德法矛盾、德英矛盾、德日矛盾、德俄矛盾、俄奧矛盾發展的結果。在這些矛盾的基礎上,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擴軍備戰,紛紛增加軍事預算,擴大軍隊,制訂作戰方案,一步步走上戰爭道路。同時,各帝國主義國家的宣傳機器也配合煽動沙文主義情緒,如,資產階級御用學者竭力宣揚戰爭可以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挽救工商業危機等反動謬論,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另外,19世紀末西方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些內容也是促使大戰爆發的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是由於帝國主義的本性導致的,是幾十年來帝國主義各國瘋狂掠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政策的繼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之後,資產階級追求最大利潤的慾望推動各國政府瓜分殖民地與勢力範圍,從而引起了各國間的矛盾。另外,由於二十世紀初,隨著帝國主義各國對內壓榨和對外掠奪的加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因此,轉移國內人民鬥爭的視線,以瓦解國內革命運動和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也是這次戰爭爆發的又一個原因。

3、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事件。但發生這一事件的原因還是各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導致的。英法等資本主義先發展成熟,已形成主宰世界格局的局面。而德意志後來居上,要求打破英法主宰的格局。於是英法與德的矛盾激化,成為一戰前各國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正是它們之間矛盾的發展才導致了這次規模空前的戰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聯盟體系、民族主義願望。我主要談一下後兩點。

戰爭緣起:(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係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衝突對於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於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衝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一戰暴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戰爭緣起:

(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係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衝突對於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於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衝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皇儲到新吞併的波斯尼亞檢閱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的軍事演習,1914年6月28日,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組織成員刺殺,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戰爆發的原因和性質

薩拉熱鍋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索,在當時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點燃了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5世紀以來,居住著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斯尼亞省一直是奧托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併,這引起了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當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時候,進而對塞爾維亞宣戰。由於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複雜性的國際結盟關係,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18世紀中葉,德國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國國內市場經濟無法發展(因為各邦關卡、課稅重重,商品無法自由流通),在歐洲大陸也無法與其他列強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實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進而與奧地利,法國等列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大敗,御駕親征的法皇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後乘勢率各邦國聯合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簽下了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國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鑑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國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祕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

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黑手社”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戰爆發的原因 40分

薩拉熱窩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索, 爆發的原因:

1,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打破了原因的歐洲平衡

2,美國農業出口和工業崛起,使得各國開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了矛盾

3,主要工業國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需要擴大市場,或者消滅對方的產能

4,一些國家,尤其是德國,出現社會帝國主義的特點----採取對外強硬政策來確保國內穩定

5,巴爾幹地區,俄國與奧匈貳國矛盾激化----斯拉夫人的騷動,民族主義興起,大國已經難以控制危機

6,法國和德國的長期矛盾

7,19世紀末期存在著---所謂的“中等強國的危機”-----兩極格局的加速推進,使得中歐集團不得不冒險挽回局面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之間的經濟政治不儲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

重要原因:巴爾幹地區的爭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A: 我認為戰爭爆發是德法矛盾、德英矛盾、德日矛盾、德俄矛盾、俄奧矛盾發展的結果。在這些矛盾的基礎上,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擴軍備戰,紛紛增加軍事預算,擴大軍隊,制訂作戰方案,一步步走上戰爭道路。同時,各帝國主義國家的宣傳機器也配合煽動沙文主義情緒,如,資產階級御用學者竭力宣揚戰爭可以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挽救工商業危機等反動謬論,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另外,19世紀末西方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些內容也是促使大戰爆發的原因。

學生B:我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是由於帝國主義的本性導致的,是幾十年來帝國主義各國瘋狂掠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政策的繼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之後,資產階級追求最大利潤的慾望推動各國政府瓜分殖民地與勢力範圍,從而引起了各國間的矛盾。另外,由於二十世紀初,隨著帝國主義各國對內壓榨和對外掠奪的加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因此,轉移國內人民鬥爭的視線,以瓦解國內革命運動和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也是這次戰爭爆發的又一個原因。

老師: 大家應該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20世紀初期這個時間上去尋找一些原因。

學生C:剛才同學發言都是很概括的觀點。我想就大戰爆發的原因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認為之所以恰恰在20世紀初的時候才發生世界大戰,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當時發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生產力大為進步,於是資本主義的發展程度得到很大提高,那就需要更多的殖民地作為資本輸出地和原料產地,這樣才引發全世界空前激烈的爭奪,從而引起歐洲乃至世界範圍的戰爭。

學生D: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事件。但發生這一事件的原因還是各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導致的。英法等資本主義先發展成熟,已形成主宰世界格局的局面。而德意志後來居上,要求打破英法主宰的格局。於是英法與德的矛盾激化,成為一戰前各國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正是它們之間矛盾的發展才導致了這次規模空前的戰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經濟上的競爭、殖民禒的爭奪、聯盟體系、民族主義願望。我主要談一下後兩點。

聯盟體系:各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競爭轉而又促成了互相沖突的聯盟體系的形成,這些聯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戰爭的到來。當時,所有強國都已加入兩大敵對的聯盟體系,每當發生重大爭端時,兩大集團的成員即使對爭端持懷疑態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盟國。否則,它們擔心自己的同盟會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險。因而,每次爭端往往會擴大為重大的危機,而兩大聯盟的所有成員國不論願意與否都將捲入其中。

民族主義願望:歐洲民族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願望首先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最突出,那裡的法國人仍不服從德國的統治。其次在塞爾維亞也表現明顯。當薩拉熱窩時間發生後,塞爾維亞的背後有俄國的支持,而俄國的背後是法國和英國。同樣,奧匈帝國有德國支持,理論上還有意大利支持,因而,民族自決與相互衝突的聯盟體系的結合使歐洲陷入大決戰之中。

學生E:從新聞學的角度來看,報紙雜誌等新聞媒體對大戰的爆發也具有一定的宣傳鼓吹作用。一戰前,由於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主導操縱了大量的報刊,在民眾中鼓吹而形成一種盲目的愛國主義情緒,從而導致民眾中產生狂熱的戰爭心態,對於一戰爆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學生F:促成一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思想領域內主要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傳播。19世紀中葉,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在其《社會靜力學》中,系統地提出將生物學中的進化論思想應用於人類社會,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界一樣,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社會。因而稱為社會達爾文主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歐及美國得到廣泛傳播,並逐漸被種族優劣論者利用,與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1、戰爭爆發是德法矛盾、德英矛盾、德日矛盾、德俄矛盾、俄奧矛盾發展的結果。在這些矛盾的基礎上,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擴軍備戰,紛紛增加軍事預算,擴大軍隊,制訂作戰方案,一步步走上戰爭道路。同時,各帝國主義國家的宣傳機器也配合煽動沙文主義情緒,如,資產階級御用學者竭力宣揚戰爭可以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挽救工商業危機等反動謬論,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另外,19世紀末西方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些內容也是促使大戰爆發的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是由於帝國主義的本性導致的,是幾十年來帝國主義各國瘋狂掠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政策的繼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之後,資產階級追求最大利潤的慾望推動各國政府瓜分殖民地與勢力範圍,從而引起了各國間的矛盾。另外,由於二十世紀初,隨著帝國主義各國對內壓榨和對外掠奪的加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因此,轉移國內人民鬥爭的視線,以瓦解國內革命運動和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也是這次戰爭爆發的又一個原因。3、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事件。但發生這一事件的原因還是各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導致的。英法等資本主義先發展成熟,已形成主宰世界格局的局面。而德意志後來居上,要求打破英法主宰的格局。於是英法與德的矛盾激化,成為一戰前各國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正是它們之間矛盾的發展才導致了這次規模空前的戰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聯盟體系、民族主義願望。我主要談一下後兩點。

相關問題答案
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
二戰爆發的具體原因?
請描述國共內戰國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原因?
英國爆發的根本原因?
明朝衰敗的主要原因?
魯爾區衰落的主要原因?
環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
渠道衝突的主要原因?
腦缺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