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手機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大學生過度依賴手機的原因是什麼

缺少生活的壓力,閒的無聊

為什麼現代有些人對手機過度依賴?

人無聊的時候總比

忙的時候多

過度依賴智能手機,會帶來哪些負面作用

建設生態文明,保障可持續發展

作者:吳雅瓊 苗潤蓮 李志男 黃勇 欄目:商·業·環·境 添加時間:2008-12-3 10:05:53

摘要: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國在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條件下,必須要走的發展之路。其內容包括建設綠色生態經濟、完善環境政策法規、發展綠色消費、實施綠色GDP考核制度、擴大綠色信貸、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七個方面,是和諧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高度統一的重要形式和新階段,有力保障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文明;對策;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X1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08)11-0000-02

自1987年以來,國際團體已經將可能對臭氧層產生破壞作用的化學品生產減少了95%;一系列溫室氣體減排條約,以及新形式的碳貿易及碳補償機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不斷增加的陸地保護區,覆蓋了全球大約12%的面積,有效改善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同時,各國提出許多重要的方法,對於控制沙漠化、廢水汙染、活生物器官貿易等問題,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的那樣,有許多“頑疾”和難以處理的問題依然未能得到解決而且沒有得到重視,如海洋中快速升起的氧“死區”、部分地區環境惡化、環境汙染導致的疾病等,以及應對這些根本問題的機構或組織資源匱乏、管理無力等。

對於我國來說,雖然環境保護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面臨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經濟增長的環境資源代價過大”;低質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汙染、盲目發展導致的生態惡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間日益突出的矛盾,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我國繼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步伐。

在嚴峻的國際、國內生態危機前提下,“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不僅彰顯了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心,也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偉大實踐。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的總和[1],其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生態文明倡導價值觀念的轉變。生態文明以“人是自然的一員”為哲學依據,謀求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關係,力圖在增值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2.生態文明倡導愛自然就是愛自身。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重新認識自身與自然的關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平等關係,而不是主從關係,更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2]。以損害自然界的生物種群來滿足人類無節制的需求,只能導致整個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枯竭,最終危害人類自身[3]。“人類與自然是共生共榮的關係,如果人類破壞了自然,自然就必然報復人類,如果人類保護和優化自然,自然就會造福於人類。”[4]

3.保護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倫理道德的首要準則。生態文明的倫理道德是以維護地球生態環境系統正常運轉,保護自然生態的良好狀態為準則。生態先於一切,告別傳統的“物質主義”,這是生態文明條件下生態倫理道德的主題。

4.環境與發展的統一是生態文明最終目地。“生態文明要求從現代科學技術的整體性出發,以人類與生物圈的共存為價值取向發展生產力,從......

過度依賴智能手機會帶來哪些負面作用

會人交流越來越少低頭族越來越多

如何擺脫對手機的過度依賴

靜下心來看書

刻意讓自己少看手機

如何防止對手機過度依賴

把流量取消了

如何預防手機過度依賴

一、手機依賴症的危害

1、生活圈子變窄

手機使得以往的家庭聚會、同學聚會等傳統社交模式變得“不那麼重要”。沉溺於手機的人們就像“活在氣泡裡的一代”。“手機和其他多媒體工具像一個氣泡把我們包裹起來,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容易忽略疲勞感

人們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身體的疲勞感,事實上,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會造成眼疲勞;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會造成頸部、手臂肌肉疲勞;而長時間過度使用觸屏手機,會導致手部關節、肌腱損傷性症狀群,包括手指、手腕關節疼痛無力,動作不靈活等,形成所謂的“觸屏手”。

3、 削減思考的能力

呂寶才介紹,手機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們患上類似“注意力障礙”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注意力受到 了嚴重的影響,思維不斷被打斷,這大大削減了思考的能力,讓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此外,過度關注手機還會讓人處於應激狀態。外間的一切變化,隨時可以接收 得到,讓人難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時間裡,也與手機形影相伴,讓自己的行蹤時刻掌握在每一個想與你聯絡的人手裡。其實這樣做並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4、影響人際關係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時,不停地擺弄手機,會讓對話產生“延遲”,使對方覺得你缺乏誠意,也更容易引起衝突。

5、總聽見手機振動聲

手機明明靜音,有時甚至壓根沒帶手機,卻感覺它彷彿在響或振動,這就說明你已經因沉迷於手機而產生幻覺了。

如何看待當代人對手機的過度依賴

這得看你站在什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手機能給我們創造價值,

也可以讓人沉迷其中,

如何合理利用才是關鍵。

對手機依賴的看法?舉例子

於“手機依賴症”

“手機依賴症”可以說是一種對手機產生病理性依賴的綜合症,由於某種原因過渡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

標準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 二是手機過多使用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手機不在身邊時,經常看手機,看是否有短信電話等,會感覺到焦慮,緊張,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手機。

雖然目前,國內外尚無手機使用時長的科學標準,但一般認為,過度頻繁地使用手機,如每天發短信或打電話10次或娛樂超過5小時以上即是使用時間過長。

2.調查研究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55張,回收率89%。從問卷情況上看,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重。

如問卷第8題,如果離開手機,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內,36%選了一天,過半的人對手機嚴重依賴,如果忘記了拿手機,17.1%的人感到焦慮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適應,心理上這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心情,從而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行為,手機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如同遙控自我的線,一旦離開了就魂不守舍。

本人有點過度依賴手機,如何戒掉手機癮?

個人覺得,戒掉對一個物品或者事情的依賴,有兩種選擇。

一是靠強大的自控能力,聽起來有些嚇人你一直喜歡玩手機,那麼就表明你生活中有很多空餘的時間,那這些空餘的時間你沒有找到你自己覺得更為有趣的事,就只能以手機代替了。所以,想想自己需要什麼吧,如果現在還年輕,希望以後不白活一輩子,就訂個自己真正想要的小目標,不要慫就是幹。

二是,這種方法比較有效,也比較順其自然,但是不一定你能順到什麼時候,我小時候愛玩遊戲,我老爸就不會很說我,就讓我完,我有時能玩好幾個小時,逐漸大概上了大學我還是很喜歡遊戲,只不過覺得沒有什麼意義,挺多也就玩一會就得了。你喜歡玩手機可以啊,一直玩,不要停,

相關問題答案
過度依賴手機的原因?
高中生迷戀手機的原因?
華為手機死機的原因?
手衛生依從性差的原因?
手機的原始密碼是多少?
百度雲在手機的哪裡?
男生手涼的原因是什麼?
空調自動停機的原因?
印度人口眾多的原因?
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