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是什麼季節?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三衢道中這首詩寫的是什麼時節的景象?

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應當是春末夏初時節,詩中明確說“今春看又過”。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裡的風景畫,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佈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燦爛。   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   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黃梅時節的三衢道中

三衢(qú)道中(宋)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往往多雨,但現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麼明睸,那麼開朗!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去遊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遊山歸來的路目,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請問《三衢道中》主要寫了什麼

背景:

曾幾(1084——1166)宋朝詩人,字吉甫,號茶山居士,贛州(今江西贛州市)人,是一位旅遊愛好者。這首詩是他遊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琺

詩意:

梅子黃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並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黃鸝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遊興。

【賞析】:

字面淺顯,風格也輕快怡人,山路上輕風拂面的感覺。

去時滿道綠陰鋪地,濃密得像一潭碧水;回來時,幾聲黃鸝的鳴叫往這潭水投了幾個小小的石子兒,景緻一下子靈動起來,彷彿濺出了幾點春意。

宋·曾畿的《三衢道中》是什麼意思?

三衢道中①

(宋)曾幾

梅子黃時②日日睛,

小溪泛盡③卻山行④。

綠陰⑤不減來時路⑥,

添得黃鸝⑦四五聲。

註釋:①三衢撫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

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

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

⑥不減:並沒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黃鸝:黃鶯。

詩意:

梅子黃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並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黃鸝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遊興。

相關問題答案
三衢道中是什麼季節?
三衢道中是什麼意思?
第三條道路是什麼?
夜行黃沙道中是什麼?
農曆初三是什麼季節?
中國2015年4月3號是什麼季節 20分?
中國現在今天是什麼季節 ?
西蘭花是什麼季節的?
豐收是什麼季節?
大寒是什麼季節的節氣?